问题

淮南跑入吴的百姓究竟是十万余户还是十万余民呢?

回答
关于“淮南跑入吴的百姓”究竟是“十万余户”还是“十万余民”,这是一个历史细节的考证问题,需要结合史料来判断。

结论是,根据目前主流的历史记载和学界的普遍认知,更准确的说法是“十万余户”。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原因,并分析可能存在的混淆点:

一、史料的记载与解读:

最直接相关的史料是关于三国时期东吴的记载,尤其是涉及其人口和迁徙的记录。在讨论“淮南跑入吴的百姓”时,我们通常会想到与曹魏(或后来的晋朝)势力范围内的淮南地区相关的事件。

《三国志·吴书·孙权纪》等相关史料: 在描述孙权时期,尤其是对北方士族的招抚和对战略要地的巩固时,史书常常会提及人口迁徙的规模。例如,在孙权晚年或吴景帝时期,为了应对曹魏的军事压力和稳定统治,会采取措施吸引北方百姓南迁。

“户”与“民”的含义:
户(hù): 在古代,特别是人口统计上,“户”通常指的是一个家庭单位,即一个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一个“户”可以包含数口人,例如一家三口、五口,甚至更多。
民(mín): “民”则泛指人民、百姓,是可以具体到每一个个体。十万余民就是指十万多个人。

为什么“十万余户”更可能准确:
统计口径: 古代在进行人口统计或描述大规模迁徙时,通常是以“户”为基本单位来计算的。这不仅是因为统计便利,也因为“户”代表了一个生产单位和组织单位,便于国家进行管理、征发和税收。例如,在征兵、征税时,常常是按照“户”来计算的。
规模的表述: 当说“十万余户”时,意味着这个迁徙事件涉及的家庭数量在10万以上。如果每个户平均按35人计算,那么总人口数将达到三十万到五十万甚至更多,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人口迁徙规模。这样的规模表述在历史记载中更常见,也更能体现事件的重要性。
历史情境的推断: 淮南地区在三国时期是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乱和政权更迭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当北方政权(如曹魏)为了巩固边疆或进行军事调动时,可能会有组织地将沿淮地区的百姓迁往内陆腹地,以防其成为敌方的支撑或被敌方裹挟。同样,当东吴试图扩张或稳定其淮南地区时,也会招抚北方的流民。在这样的背景下,“户”作为管理单元,更容易被提及。

二、可能存在的混淆点及解释:

1. “户”与“民”的模糊说法: 在一些非专业或口语化的历史叙述中,“户”和“民”可能会被混用,或者为了强调人数众多,直接用“民”来代替。但严格来说,两者是有区别的。
2. 史料的转述与演绎: 历代史书在编撰时,可能会对前代的史料进行转述、概括甚至演绎。在转述过程中,某些细节可能会被简化或改变。
3. 不同时期的事件: 历史上,淮南地区与吴国之间的百姓迁徙可能不止一次。不同时期发生的事件,其具体记载的数字和单位也可能不同。但如果说的是比较著名或规模较大的那次事件,通常指向“十万余户”。

三、举例佐证(如果能找到具体史料引证会更佳,但此处是基于一般性历史统计逻辑的分析):

假设我们在史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记载:“建安末,曹公征吴,淮南民多流亡,吴孙权招怀之,得户十万余。” 这段话就明确指出了是“户”的数量。

反之,如果史书中只简单地说“淮南百姓十万余人逃入吴境”,那么就可能是“民”的概念。但如前所述,统计和管理上的便利,以及更具信息量的描述,使得“户”成为更可能被记录的单位。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当提及“淮南跑入吴的百姓”时,“十万余户”是最为严谨和普遍被接受的说法。 这是因为古代的人口统计和管理习惯,以及大规模人口迁徙事件的描述方式,更倾向于以家庭为单位(户)来计算和记录。而“十万余民”则可能是一个对具体数字的泛化描述,或者是一种不太精确的表述方式。

如果您在阅读具体史料时,发现有明确记载为“民”的情况,那也需要结合该史料的上下文和作者意图进行判断。但从历史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以“户”来描述此类大规模人口流动是更为规范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多了,十余万户是啥概念?

孙权赤乌五年……其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万。
(王)濬收其图籍……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

按照江东的状况,是得荆州后吴国总户数的四、五分之一,户均四口算是在籍人口的五、六分之一。

除平蜀所得 ,时魏氏唯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 ,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

参考北方的情况,是魏国后期总户数的六、七分之一,户均六口算是在籍人口的六、七分之一。

这个数字放到当时任何一个政权,都是相当可观的。如史料所言,这十余万户主要出自九江、庐江、广陵、蕲春四郡——四个边郡就能有北方政权六分之一或七分之一的户口数量,是不是忒夸张了?

这样殷实的边郡大概三十个,即可达到魏国户籍统计的数字,而当时曹操占据河北与中原地区,手里起码有五十郡打底。九江、庐江、广陵、蕲春四地到底何德何能成为了“产人”大户?

遑论蕲春郡所辖是原江夏郡二县,与原庐江郡一县,而江夏和庐江二郡在汉末都是十四县。即蕲春郡地仅三县,实际上连江夏郡或庐江郡的四分之一都不到。九江郡仅有历阳等个别县设在合肥之南,参与感十分有限。

实际上撑起十余万户这数字的主要是庐江、广陵二郡,余下蕲春和九江贡献的怕是也就五六个县的力量。

这些地区有战争,也有疾疫,属于各方势力往复争夺拉锯,频繁用武的边境地域。同时他们也是人口流动的中转地区,北方人士往往通过这些地带渡江往江东寄寓,而南方人士也不把这些地区视为北上的终点。

它们在人口流动中并无优势,反复被无情的战火与疫病摧残着,回头还蹦出来超多的户口跑去江东,这个数据一点都不靠谱。十余万户与十余万众,前者难免夸大其词,后者相对合乎清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淮南跑入吴的百姓”究竟是“十万余户”还是“十万余民”,这是一个历史细节的考证问题,需要结合史料来判断。结论是,根据目前主流的历史记载和学界的普遍认知,更准确的说法是“十万余户”。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原因,并分析可能存在的混淆点:一、史料的记载与解读:最直接相关的史料是关于三国时期东吴的记载,尤其是.............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三国后期,淮南一带的士族和将领叛乱,史称“淮南三叛”,分别是:1. 王凌、令狐愚、文钦等人的叛乱(251年)2. 毌丘俭、文钦的叛乱(255年)3. 诸葛诞的叛乱(257年258年)这三次叛乱,都发生在中国历史上势力相对衰弱、矛盾激化的三国后期,由曹魏政权掌控。虽然声势不小,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 回答
    关于淮南师范学院女大学生袁大宸扶起摔倒老人后自称“遭讹”这件事,这无疑是一个触动了社会神经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它。事件的经过与双方的说法: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事情的大致经过。根据媒体的报道和当事人袁大宸的陈述,事件发生在淮南市某处,.............
  • 回答
    提到成冰纪中期的“淮南生物群”,这可不是个小话题,它代表着地球生命演化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节点。咱们得捋一捋,它究竟是长啥模样的,又为啥这么牛。首先,得明确一下时间点。成冰纪,听着就觉得冷,它确实是地球历史上一个大冰期,从大约27.2亿年前延续到24.5亿年前。而“淮南生物群”呢,主要就活跃在成冰纪中.............
  • 回答
    要说这三人谁是“最好”的,其实挺难直接下结论的,因为他们各自的闪光点太不一样了,就像三颗不同颜色的宝石,都有自己独特的光彩。先说说林杨吧。他身上那种纯粹的热情和执着,简直就是一股清流。我总觉得,他就像是阳光一样,能把周围的人都照亮。他对待生活的态度,那种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劲头,真的让人很佩服。尤其.............
  • 回答
    三国后期,蜀汉虽有诸葛亮、姜维等英才,魏国则有曹真、曹爽、淮南三叛以及公孙渊等势力,而吴国也经历了孙綝的专权,然而,这些力量最终未能颠覆司马氏三父子(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统治,这其中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绝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我们先来逐一审视这些未能扳倒司马氏的势力及其错失的关键点,再整体梳理司.............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未来十年安徽各城市的“未来进行时”。这不仅仅是数据的堆砌,更是城市发展脉络的勾勒,是对这片土地上人们生活图景的畅想。合肥:科创之芯,引领未来合肥,这座近年来声名鹊起的城市,无疑是安徽发展最亮的星。未来十年,它将继续以“科创”为最核心的驱动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 回答
    “淮海”的“海”,它指的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汪洋大海,而是一个更具历史和地理意涵的概念。这个“海”字,在这里取的是一个引申义,代表着广阔、辽阔,也暗含着水泽丰沛的特点。具体来说,“淮海”的“海”主要指向以下几个方面:1. 淮河下游的广大水域和湿地:淮河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它发源于河南,流经安徽、江苏,最.............
  • 回答
    说起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好不好这个问题,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每个人的关注点不一样,对“好”的标准理解也不同。首先,从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特色来看。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顾名思义,它是一所专注于信息类技术的高等职业院校。这意味着它在计算机、软件开发、通信技术、物联网、数字媒体等等这些.............
  • 回答
    嘿,老乡们!说起吃,淮安人那可是认真的!尤其是想一次吃个够,又不想钱包大出血,自助餐绝对是首选。那么问题来了,在咱们淮安,到底哪家自助餐又实惠又好吃呢?今天就来给大家扒一扒,保证让你吃得开心,花得舒心!说实话,淮安的自助餐市场还是挺活跃的,尤其是一些大型商场里,总能找到那么几家口碑不错的。我最近去过.............
  • 回答
    淮安的美女,这可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话题!说起来,要说“哪里多”,这得从几个方面来看,毕竟美女的聚集地也不是固定的。我尽量给你掰扯掰扯,让你也对淮安的美女有个谱。首先,从日常可见度来说: 商业繁华区: 像清江浦区,特别是北京路、淮海路一带,这些是淮安最核心的商圈。你能看到各种品牌的店面,自然也就吸.............
  • 回答
    淮安的老街巷里,藏着不少旧书店,它们如同时光的容器,静静地诉说着文字的温度和岁月的痕迹。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在书堆里寻宝的人,那么淮安的这些旧书店,绝对值得你花时间去探访。说到淮安的旧书店,清江浦区的老城区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宝藏地。这里是淮安的百年老街,历史的积淀非常浓厚,很多经营多年的旧书店就藏身于此。.............
  • 回答
    淮安的男女青年,在告别校园的喧嚣和工作的忙碌之后,他们的业余生活也随着这座城市的脉搏跳动,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消遣,更是他们释放压力、追求热爱、建立连接、探索自我的一种方式。运动健身:活力四射的身影谈及业余生活,运动健身绝对是占据重要一席之地。在淮安,你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在清晨或傍.............
  • 回答
    百年沧桑淮安:从古运河畔的静谧到时代的洪流一百年前的淮安,依傍着古老的大运河,枕着淮河的悠悠水波,是一座沉静而充满底蕴的江南水乡。而如今,百年的风雨洗礼,早已将这座城市推入了时代的洪流,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塑造了全新的面貌。这中间,是一段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变迁史。旧时代的余韵与新时代的萌芽(约20.............
  • 回答
    说到淮安的高铁,这可真是个让淮安人民盼了又盼的大事!淮安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的交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咱们淮安的高铁建设,主要集中在一条非常关键的线路上——淮宿铁路(淮安至宿迁段)。这条线路是连淮扬镇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成,对于淮安融入长三角、通达全国都意义非凡。那么,究竟什么时候能坐.............
  • 回答
    淮右之军,在提及明朝历史时,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明朝的军队。要详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元末明初。元朝末年的混乱局面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元朝末年。元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王朝,但到了十四世纪中期,内部矛盾重重,腐败严重,加上连年的天灾,导致民不聊生。各地爆发了此起彼伏的农.............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