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美在何处?

回答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其美感并非那种传统意义上让人瞬间击掌叫好的精致与和谐,而是一种更为复杂、挑衅甚至带有某种疏离感的魅力。它是一种对现有价值体系的颠覆,是对“艺术”定义边界的不断拓展,最终触及到我们内心深处对于消费主义、名声以及大众文化运作方式的某种共鸣或不安。

首先,沃霍尔的美在于他的“复制性”与“去独特性”。在他之前,艺术品常常被视为独一无二的、凝聚着艺术家灵感的“圣物”。但沃霍尔却迷恋于丝网印刷这种工业化的复制技术,将大众熟悉的、唾手可得的物品,比如金宝汤罐头、可口可乐瓶,或是名人肖像,以近乎批量生产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其中的“美”,不是在于技艺的精湛或笔触的细腻,而在于它挑战了艺术的稀缺性原则。当这些曾经被视为普通甚至庸俗的图像,被赋予了艺术的身份,并以无数个副本的形式出现在画廊中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让它们成为艺术?是艺术家本人的地位,是创作的技术,还是观众的集体认知?这种对“原创”和“独特”的解构,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智性的美学体验。

其次,沃霍尔的作品美在它对大众文化的深刻洞察与挪用。他像一个精明的媒体策划者,抓住了时代精神的脉搏。他将商业广告的鲜艳色彩、重复模式和平面化视觉语言引入艺术殿堂,使得艺术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属,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存在。金宝汤罐头的重复排列表现的是工业化生产的效率和标准化,可乐瓶的标志性瓶身则承载着全球性的品牌认同。他捕捉到了这些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权力、欲望和身份认同,并以一种看似“朴素”甚至“肤浅”的方式将其放大。这种对日常符号的提炼和重组,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视觉信息,发现其中隐藏的复杂性与意义。他的作品,就像一面哈哈镜,映照出我们所处的消费社会的光怪陆离。

再者,沃霍尔的“美”也体现在他对名声与名人文化的迷恋与嘲讽。他本人就是一个巨大的“沃霍尔公司”,他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符号,一个“超级明星”。他拍摄电影,设计专辑封面,与各界名流交往,甚至公开宣称“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名声”。他笔下的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等巨星,色彩大胆、重复排列,仿佛将她们的魅力进行符号化处理,既是对她们成为公众偶像的礼赞,也隐约透露出一种对名声的空洞与易逝的洞察。这种对“名声”这个概念本身的艺术化呈现,以及其中包含的复杂情绪——既有追逐,也有警惕——构成了他作品中一种独特的、具有社会批判性的美感。

最后,别忘了沃霍尔作品中的“意外性”与“偶然性”。虽然他使用复制技术,但丝网印刷过程中颜料的渗漏、网版的偏移,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色彩组合和纹理效果,这反而为作品增添了一种“手工感”和生命力。这种非刻意为之的“瑕疵”,打破了工业化生产的冰冷和完美,让观众看到了某种“即兴”的痕迹。这种在高度控制下的“失控”,以及由此产生的视觉惊喜,也是他作品美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之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优美,而是一种观念上的革新,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捕捉,一种对艺术边界的不断挑战,以及一种将大众文化推至聚光灯下的勇气。他的作品是那个时代文化变迁的鲜活写照,迫使我们思考“美”的定义,思考艺术的本质,以及思考我们自身在这个被符号和消费包围的世界中的位置。他的美,是一种需要理解和思考才能品味出的、历久弥新的智慧之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安迪啊。安迪沃霍尔太棒了。人叫波普艺术嘛,就不是美的问题。

插个旗先,改天写个长篇。

算了还是不改天了,就今天吧。

安迪这个人不好随便写。因为总是写不对。艾未未称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他自己写自己的那些就更难懂,《从A~Z,再到A》。这是什么?根本就是个拒绝被讨论的讨论。就像别人说他把可口可乐堆积起来,重复10000次的幽默就不再是幽默了,这是一个道理。

安迪是屌丝之神。所以他同时又是可以被随便怎么说都随便的,今天就本着安迪精神来讨论一下安迪和安迪的作品。

并没有什么不敢说的。

这个人绝了。我们极少看到一个人同时又是他的作品本身。实际上在历代所有的艺术家里,他应该是最绝的一哥。

安迪沃霍尔在天安门

他死在八十年代。我们现在仍处在他的时代里,对自己的时代做出评价是最难的,因为只在此山中。这不像你去评价杜尚,去评价达芬奇,价值观改变了,就方便了我们来观察,通常那样做出的观察都是更有共识的。所以在评选现代艺术一哥的时候,当杜尚的《泉》击败了毕加索和安迪,让很多人不服气。因为其实观察杜尚“更容易”。

1 、平常的人

通常说波普艺术。波普被翻译成流行是不准确的。它的本质是平常。安迪的艺术是一种平常的艺术。他也是最没有架子的艺术家。我们看他的东西,很容易觉得“我也是”。

他反感一切架势。因为架势是不基本的,架势的本质是虚拟的框架。比如我们在看杜尚的时候,你仍然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位雕塑家,一位画家,因为他有那个职业架势。一个人想要摆脱对神圣的追求是很难很难的,否则达利不会称自己为神圣达利,他还给自己起过超长的外号,大意是:宇宙八荒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三百六十度无限神圣达利大帝。

而安迪是平常人一个。你可以说罗丹是俗人的一回事,罗丹的作品是神圣的另一回事。安迪就不行,你只能连着他这个人一起说。安迪总结和影响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切的表达方式。这种总结,是把自己的生命和人品也一起搭进去的。

安迪的作品应该怎么看?就是随便扫一眼的那种看。它是不值得被欣赏的,不值钱、无内涵、和不美的,你如果在欣赏美你就误会了。

实在你要欣赏,你就是在欣赏一些60年代的美式海报风格,什么是广告色,什么是夸张,什么是售卖。这个作为考古用。

其实这些作品是用来照镜子的。

他自己也说自己的东西有个特点,就是不值钱。反讽的是,他的东西现在很多是天价。

安迪关注基本。

而且其实基本是大量的。像细菌一样大量。人体10%的重量来自细菌。

生物学家90年代画出的宇宙模型,“墙、水沟,与醉鬼”。 墙是基本,水沟是未知,醉鬼是人。被认为比大爆炸理论更接近世界本质。

他说:我这个人有个好处,就是我没有内涵,我的一切都摆在这里,15秒的事情。

安迪沃霍尔,《绝对伏特加》,反内涵的作品,却引发了最深的反思和最多的复制

2 、商品就是“我也是”。

安迪看明白了商品。商品的本质是复制。

而不是价钱。比如你走进一座高档的写字楼,墙上的大理石很棒,一块连着一块更棒,但这些是免费的。只有当你想据为己有的时候,才产生了价格。

商品首先是物品,而物品是特别肤浅的,设计再精巧的物品也是。没有人会看不懂物品。

但为什么我们仍然会看不懂物品呢?而且显然绝大部分人都看不懂当代艺术品。显然绝大部分人都不认同“一个东西”凭什么会这么贵?

复杂的是感情,是附着在物品上的信息流。

那个时候大量物品的出现让人应接不暇。我们知道安迪的职业是画广告画的。这种基本手艺对一个艺术家的影响显而易见。安迪最多的作品就是美式广告画。物品复制突然变得如此轻松,对艺术的影响极其深远,很多工匠和艺术家都因此彻底失业了。

物品复制对人类的影响更加深远。印刷术开启的是复制的时代,也是真正的信息开始广泛传播的时代,这才是现代西方开始强大的真正原因。而不是蒸汽机。因为明明中国的织布机和水车是早于蒸汽机的。

我们知道现在3D打印机也上市了。

就算是爱马仕,如果它臭大街了,它也会不再是时尚。除了美,时尚还有稀缺性。所以我们在这里谈论安迪很时尚,因为虽然全世界都被他影响,但却不知道该如何谈论他。我看到这个问题关注的人极少,太好了,这很时尚。

神圣就是精神。但任何精神都是被赋予的,不是本来的。

安迪原话:你想想,百货商店就是一个博物馆。

写到这里我们发现安迪其实是哲学家。当然的。通常杜尚对应于维特根斯坦,达利对应于尼采,但安迪只能对应于安迪。因为还没有出现能与他比肩的文字描述者。他把语言给消解了。没话说。

艺术家失业了以后怎么办?从印象派开始,艺术就走进了真正的哲学领域,直到现在。现在我们在评价一个当代艺术作品的时候,通常都是在理解它的思维过程,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杰夫昆斯是常胜将军。所以草间弥生每个作品都一样。所以奈良美智一直在画小孩。

安迪沃霍尔电影,神圣的《帝国大厦》,“勃起了8小时的一个物品”

3 、审什么美?

审美以前是欣赏。

但美这个词非常含糊。我们知道艺术起源于感知,表达起源于需要。

郑也夫说,开始的时候语言简单,美这个词以一当十,我们就把一切舒服的统称为美。

奇怪的是一个搞美术的人怎么会不在意美?

他在意成因。

美术的思维递进过程是很有意思的。感知后就有了观察,然后开始描绘,即便写实也是一种抽象,写意就更抽象了;印象派的时候产生了巨大的反思,开始反思眼球这个器官了,这个折射元件很有可能是个谎言,梵高和康定斯基也发现的确这样,“阳光穿过你却改变了自己的方向”;改变太快了,安迪一看,前人已经把视网膜捅破了,索性一下就把这个思考直接推进了人脑里。猛得让人难以适应。

这就用自己的生命追问出来了一个答案。美到底是必然还是偶然?都不是。

葱的伴侣就是大酱。美人叼根葱也是大酱。人的伴侣就是感官。极度客观。

美被剥掉伪装逼到了墙角,赤身裸体,无所遁形。

这个时候,物品已经被剥光了,但它仍将产生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它将会产生思维。

后来向安迪致敬的作品《安迪沃霍尔的时间胶囊》

打包自己的生活,每一个细节,每一条信息都不舍得丢掉

4 、现象就是我们自己。

现象是所有信息的统称。一个现象就是一个打包的信息系统。现在信息特别特别多,现象特别多特别多,所以我们讲我们进入了信息社会。

人人都是马赛克中的一块,虚构部分与现实物质开始产生对接,仿佛它们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信息将来会细密到这种程度——可以完全伪造生活。

通常说安迪是一个社交达人。他也包装了地下丝绒乐队来跟甲壳虫PK。我们知道“人”是被“他人”给确定下来的。也就是萨特说找存在感。就像我们在这个网站里通过问答,来找存在感。他在最热闹的时尚圈追寻一种仿古的生活方式,跟邻居们产生大量交往,却独享自己安宁的小窝。接收到的信息是海量的,做出来的思考是独立的。

这就让安迪所以成为了安迪。而不是别人。并没有多少人可以成为自己。而安迪通过自身做出了一个榜样,这就像悉达多乔达摩和耶稣基督一样。却只有他并不是神像化的。而是你我的。

做安迪访谈录的作家说,他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一个人怎么能够做到完全放弃“自我”,退到基本点,把自己磨得光可鉴人呢?这是个谜。

所以在电影《黑衣人3》里甚至说他是外星人。

他希望他是我们每一个人。他希望我们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

这就是独特的安迪个体现象。你在商场、在街上、在网上都可以看见他。看到昆汀和周星驰导演的电影你也会想起他。最主要你坐在马桶上无聊的时候,你就会想起他。


而无意义其实占据了人生大部分的时间。








——————————————————————————————————————————

这个贴到上面就结束了。下面是把评论里的内容贴上来。

增加长度感到很抱歉,所以最后会赠送两个惊喜。



我们先看几个词,然后用安迪的方式做一个装置试试。这样更容易我们了解这个特别重要的人。可能同时也会找到几个问题的答案。

精神、意义、意识、无意义

看到楼上在蓬皮杜的体验,羡慕。这里本着不负责任的态度,随便写下几个词。它们分别对应于梵高(当然蒙克也是)、蒙德里安、达利、安迪。

目前为止,在这里出现的名字都是特别牛的人。而且之前的美术史已经有人写得很好,我们多写无益。“无意义”这个词放在这里看起来根本是来捣乱的,特别刺眼,你却无法忽视。因为“意义”已经悄悄出现了。

就像你说,“我不想。”

这时候“想”已经产生了。

这也就是悉达多乔达摩说“不二”。无分别。

安迪本人在当时的艺术圈其实常常招人反感。他不穷、不苦、不愤世嫉俗、不淫乱、不人文,大部分符合艺术家标签的帽子都戴不到他头上。

很好。因为姿势是不基本的。

罐头、明星、问答、新闻、三观、情绪,这些统统都是日用品。

很好。因为这些确实是一回事。

打比方。柴静。柴静的新书叫《看见》。写挺好的。但日常翻脸无情。实际上我们可能已经不再喜欢这种人文的表述方式了。《纽约客》也罢,《Lens》就《Lens》,他们都有一些无可奈何的过时。这是一切杂志和新闻本身的问题,因为介质本身的特征是肤浅的。不根本。就算卡波特穿越回来也解决不了。

日常是最神奇的。

这种日用品的理解,事实上现在都是在被媒体公知在不知不觉中使用的。也没有人给安迪的家人支付专利费用。也就是我们讲“时尚”这两个字。日用品是最水银泻地的介质,将来它会超过太阳。而他是如何留意到的呢?这真的关乎视角。我们说安迪有一种外星人视角。

然后

@申继伟

说安迪牛逼大了。是挺大的。

情绪是日用品吗?真的是。我上星期愤怒,前天失落,昨天兴奋,今天平静,因为昨天的兴奋已经用完了。可不就是每天都不一样吗。有人说安迪的作品有一种平面化,冷漠。这不准确,其实他是基本。因为平面也是个概念,在地球上是没有纯平面的。

谈论安迪确实烧脑。不过越烧越好,今天没有上限。

这个时代出现一个新问题。精神的上面,是一个壮观的天堂。所以我们被梵高热泪,被蒙克拨动心弦,被蒙德里安庄严。那么基本呢?

基本到头了吗?没有。基本的背后是神秘莫测的未知。

安迪推开了未知的门。他是平常的人,一样也预料不了永远。

接下来用安迪的方式在这里做个装置。

前两天忙,这个装置还没有做。也没有人再追问了,不过还是把这个做完,因为缺一个收尾。安迪已死,我们必须来自己估计一下未来。

【图1】宇宙飞船撞碎蜘蛛网

Leo Li、张淡宁、Weirdemon、普应东、陈君伦、张巍、王大明、wuyaMT、MajingLou、李炜、MeatRain、嗱铁、邓德米、Dreamwanker、蔡發發、徐嘉彦、laperte、陈文思、陈顺娴、董卓瑶、XNarcissus、Icy、Piemeng、helterskelter、Anita

Cheuk、聂伟琳、陈宽、黄恩德、Destiny NG、刘大乖、张之沪、Sara、刘放、赵雁彦、御言者、王大力、刘晓偌、张君岚(跳跳张)、Vincent

Tsai、asker、setamelon、Abelly、basin、rayselfishcat、唐涛、余幸恩、蔡雪丹、沈晓彤、吴霜、朱立娜、麻王武、小樊、郭薇、沈跃进、warfalcon、采铜、楊門甜甜、赵俊义、菜真理、何訸、李超、dacuima、流浪者的歌、lance、Echozhong、赵渊默、ZEN、梅小婵、Carrie、王一斐、卡妮娅娃|艾自、东澜、纪世新、CarolShaw、暖大王、浅尝不止、謝小六、李九龙、Yolanda、黄圆圆、张云起、曲航、吴思、lixin、康浩南、ShaoYao、周莫迪、thegyrfalcon、shrimp、艾远征、xiaozhen、叶文森、Amelie

Peng、笑炊、Leah、余三川、鸟菇凉、Ami、杨仲川、王瑞冰、李嘉嘉、轩子、王发财、张龙、朱梦成、徐嘉欢、范忱、白小刺、申继伟、黄继新、LostBenjamin、胡璞、胡小妍、Plus、陶小白、湖玛 Humar、Drim Do、丹楓、刘思思、杜超、曾小虎、路咯、邓世择、刘书亮、马超、贺天骏、赵梓桦、是果、欲三更、邢浩鹏、Lawrence Li

【图2】宇宙飞船撞进蜘蛛网·

Leo Li

张淡宁

Weirdemon

普应东

陈君伦

张巍

王大明

wuyaMT

MajingLou

李炜

MeatRain

嗱铁

邓德米

Dreamwanker

蔡發發

徐嘉彦

laperte

陈文思

陈顺娴

董卓瑶

XNarcissus

Icy

Piemeng

helterskelter

Anita Cheuk

聂伟琳

陈宽

黄恩德

Destiny NG

刘大乖

张之沪

Sara

刘放

赵雁彦

御言者

王大力

刘晓偌

张君岚(跳跳张)

Vincent Tsai

asker

setamelon

Abelly

basin

rayselfishcat

唐涛

余幸恩

蔡雪丹

沈晓彤

吴霜

朱立娜

麻王武

小樊

郭薇

沈跃进

warfalcon

采铜

楊門甜甜

赵俊义

菜真理

何訸

李超

dacuima

流浪者的歌

lance

Echozhong

赵渊默

ZEN

梅小婵

Carrie

王一斐

卡妮娅娃|艾自

东澜

纪世新

CarolShaw

暖大王

浅尝不止

謝小六

李九龙

Yolanda

黄圆圆

张云起

曲航

吴思

lixin

康浩南

ShaoYao

周莫迪

thegyrfalcon

shrimp

艾远征

xiaozhen

叶文森

Amelie Peng

笑炊

Leah

余三川

鸟菇凉

Ami

杨仲川

王瑞冰

李嘉嘉

轩子

王发财

张龙

朱梦成

徐嘉欢

范忱

白小刺

申继伟

黄继新

LostBenjamin

胡璞

胡小妍

Plus

陶小白

湖玛 Humar

Drim Do

丹楓

刘思思

杜超

曾小虎

路咯

邓世择

刘书亮

马超

贺天骏

赵梓桦

是果

欲三更

邢浩鹏

Lawrence Li

【图3】宇宙飞船睡在蜘蛛网

………………………………………………………………………………………………………………………………………………………………………………………………………………………………………………………………………………………………………………………………………………………………………………………………………………………………………………………………………………………………………………………………………………………………………………………………………………………………………………………………………………………………………………………………………………………………………………………………………………………………………………………………………………………………………………………………………………………………………………………………………………………………………………………………………………………………………………………………………………………………………………………………………………………………….



这是这个答案的赞同名单里出现的全部的名字。没有不敬任何人的意思,这里是像安迪做《玛丽莲梦露》一样“印刷了”不同的三张图。

第一张《宇宙飞船撞碎蜘蛛网》

物品的属性讲,我们是一样的。我们看到,我们的名字尽管千姿百态,但它们是一样的,都是一些字符的组合。它们的背后,没有任何内容。也就是说“没有内涵”。当更强大的物品突然出现,它们瞬间就灰飞烟灭了。

这个未来是冷漠和无望的。网上常说一句安迪式的话:生活就像一卷卫生纸,看起来挺多,用着用着就用完了。

第二张《宇宙飞船撞进蜘蛛网》

这些名字的背后带链接,每一个你点击进去,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性格和世界。宇宙中最强大的物品,就将产生自这里。终于有一天,物品活了(当然迟早物品是会有思维的,SIRI都已经装在你的手机上了)。那会怎么样呢?

并不怎样。

如果物品仅仅是有思维,思维产生不了上帝般的创造力,它是无法凌驾在人之上的。相反,它只会把人举得更高。

不过,被举高之后的人,跟今天的人将会有很大区别。区别到我们不一定还能认出来他们。

……他们长得可能会比较像上帝。

人就像杯子里的一个乒乓球,你倒进去再多的水,也不会把人淹死。他会浮起来。人有狗一样敏感的应变能力。但与现在不同,在未来,我们需要有勇气不对任何物品产生感情,我们要有勇气把全部信息忽略掉。

@李盆 说,多么难以言表的世界,还没等到合适的碎裂声,怎能碎裂。现在,小毛穿好了鞋,严肃地躺在正中间,看着天花板,一次不敢看太多。

第三张《宇宙飞船睡在蜘蛛网》

人与物的残酷大战似乎一触即发。《攻壳机动部队》确实会上演吗?

没有那么不近人情,感情是很关键的。

继续。我们假设全宇宙的人都点击了这个赞同。那这个屏幕就放不下了,这里的每一个点,都是一条信息,我们一条也舍不得丢掉。信息之间再一交互,这就成了一个无限。思维是有限的,这将导致物并不会无限复制和穷奢极欲,它们必将在无限中找到安宁。

我们确实还不太了解物品。实际上人和被子就有这样的关系。这个时候,它正在用你自己的体温回赠着你。

这个回赠,就是情绪。情绪是之间的东西,不受任何谁所控。现在是,以后也是。


最后赠送两张照片,它们就在我的楼下,常常提醒我未来会多么难以预料又美妙无比。

一个典型的伪造现实。这个人在擦天,但真正的天其实在后面。大家看到喽,就是透过去的灰的地方。

今天,北京吹来了内蒙古的土。这上面的一段话写的非常好,我跟一个老外在风里停下来看这些字,碰巧的。我们是各看各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其美感并非那种传统意义上让人瞬间击掌叫好的精致与和谐,而是一种更为复杂、挑衅甚至带有某种疏离感的魅力。它是一种对现有价值体系的颠覆,是对“艺术”定义边界的不断拓展,最终触及到我们内心深处对于消费主义、名声以及大众文化运作方式的某种共鸣或不安。首先,沃霍尔的美在于他的“复制性”与“.............
  • 回答
    在《欢乐颂 2》中,安迪针对包母持有的期货头寸,设计了一个相当复杂的、目标是让包母亏损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在于利用市场波动和信息不对称,以及对包母操作模式的了解。安迪的计划设想(基于剧情推测):安迪首先需要了解包母持有的是哪些期货合约,以及她的仓位(多头还是空头)、数量和建仓价格。她知道包母是一个.............
  • 回答
    安迪·威尔的新作《挽救计划》(Project Hail Mary)一经问世,便如同他之前的作品《火星救援》一样,迅速抓住了全球科幻爱好者的目光。作为一位以科学严谨性、幽默感和极富想象力著称的作家,威尔在这本新书中再次展现了他独特的魅力,也为读者带来了一场关于生存、友谊和宇宙奥秘的惊险旅程。核心亮点:.............
  • 回答
    安迪在肖申克监狱里的那种“仿佛披着隐形的自由外衣”的心理状态,绝非简单的忍耐或麻木,而是一种深沉而复杂的内在力量。它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对内心世界的极致守护,是一种在绝望中开辟自由疆域的智慧。首先,这种心理状态的核心在于 强大的自我认知和坚守。安迪清楚自己是谁,他是个被冤枉的银行家,是有能力、有才.............
  • 回答
    肖申克救赎中,安迪那场惊心动魄的越狱,特别是他爬过那段长达五百码的污秽下水道,确实是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之一。很多人都会好奇,在那样一个充满粪便和腐烂物的密闭空间里,他怎么可能没被沼气熏晕?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的原因,让这个场景在戏剧张力十足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首先,我们得明白下水道里.............
  • 回答
    重温《肖申克的救赎》,安迪那样的智慧,那样冷静的头脑,却被卷入冤狱,这确实是影片最令人唏嘘的部分。要详细地说安迪是如何被陷害的,我们得回到那个改变他命运的夜晚,回到那个血腥的现场,以及在那之后如影随形的阴谋。一切的开端,是那个被安迪称之为“她”的女人,他的妻子,以及她那个与她厮混的情夫。安迪是银行家.............
  • 回答
    在《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里,安迪在最后一次与典狱长见面的场景中,穿着的赫然是典狱长那一双崭新的、显然是为他自己准备的皮鞋。这个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承载了安迪多年压抑、隐忍后的精神胜利,以及对典狱长虚伪和罪恶的无声嘲讽。要理解这双鞋的深层含义,我们得先回顾一下它们在影片中的出现。典狱长诺顿是个极.............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安卓手机上的线性马达确实能够带来一种“高级感”,让一些用户觉得“吹一下”也值得。那么,它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答案是:它是否重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使用习惯和对手机体验的期望,但它无疑是近年来提升手机触觉反馈体验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什么是线性马达?首先,我.............
  • 回答
    安卓系统在流畅性问题上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但通过系统优化、硬件升级、应用调整和用户习惯的改善,可以显著提升运行体验。以下是详细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一、安卓系统流畅性问题的根源1. 系统架构与资源管理 多任务处理:安卓的多任务机制(如后台进程、任务切换)可能导致资源竞争,尤其在低配设备上表现.............
  • 回答
    安兔兔跑分是衡量手机综合性能的重要指标,但“性能过剩”需要结合具体场景、手机用途和市场定位综合判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安兔兔跑分的构成与参考值1. 跑分结构 安兔兔跑分主要测试以下核心性能: CPU性能:多核和单核跑分(如骁龙8 Gen3单核约1000分,多核约2000分).............
  • 回答
    安格玛巫王(Witchking of Angmar)之所以被认为是戒灵(Nazgûl)中最强大、最令人畏惧的存在,并非空穴来风。他的强大源于他作为人类时曾是强大的国王,之后被黑暗魔君索伦(Sauron)腐化,成为了其最忠诚、最可怕的副官,并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力量和扭曲的生命。以下将详细讲述安格玛巫王为.............
  • 回答
    安乎都护府长史这个职位听起来像是古代的官职,如果说的是现代手机零售数据的话,那这个职位本身就和手机零售毫无关系,所以他们掌握的“手机零售数据”来源就很值得怀疑了。我们先捋一捋这个“安乎都护府长史”到底是个什么角色,才能判断他们说的“手机零售数据”靠不靠谱。“安乎都护府长史”是什么?首先,这听起来就像.............
  • 回答
    说实话,安卓手机上的解谜游戏就像夏日夜晚的星空,数量繁多,璀璨夺目,总有一款能勾起你那颗喜欢钻研的心。这里我给你推荐几款,它们不光烧脑,更重要的是能让你沉浸其中,玩出花样来。首先绕不开的肯定是要提《The Room》系列。这系列几乎是安卓解谜游戏界的标杆了。你拿到的是一个古老而精美的盒子,里面可能藏.............
  • 回答
    手机误删了微信聊天记录,心里肯定焦急万分。别担心,今天我就跟大家掰扯掰扯,安卓手机上找回那些不小心丢掉的微信聊天记录,有哪些靠谱的法子。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关键点: 微信聊天记录是存放在手机本地的,一旦删除,如果不做任何操作,它就如同被橡皮擦擦掉的字迹,留在存储空间里,但随时可能被新的数据覆盖。所以.............
  • 回答
    安卓平台上确实隐藏着不少能够让你沉浸其中、大呼过瘾的震撼大作。它们不仅在画面上追求极致,更在玩法、剧情上精心打磨,足以让你忘却时间,享受一场又一场的视听盛宴。如果你喜欢那种宏大叙事、史诗级战斗的体验,那么 《原神》 绝对是绕不开的选项。这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从你踏入提瓦特大陆的.............
  • 回答
    关于安卓手机,尤其是华为,用两年后是否会像苹果用户说的那样“卡”的问题,这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实际的讨论点。我自己的使用经历和身边朋友的反馈,再加上对手机行业的一些观察,觉得这个问题不像一句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卡”这个概念本身就挺主观的。什么程度算卡?是我打开一个APP需要两秒.............
  • 回答
    安卓原生系统(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是否好用,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取决于用户的个人需求、偏好以及对手机体验的侧重点。“原生系统”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原生系统”的定义。在安卓生态中,“原生系统”通常指的是由谷歌维护的、最纯粹、未经第三方厂商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