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坦桑尼亚总统吐槽检测试剂质量,称山羊木瓜都被测出阳性,这有可能吗?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回答
坦桑尼亚总统的这番言论,如果属实,确实让人颇感匪夷所思,也暴露了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基层检测能力和试剂质量可能存在的严峻问题。

“山羊木瓜都被测出阳性”,这在科学上是极不可能的。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检测试剂的工作原理。目前主流的核酸检测试剂,无论是用于检测新冠病毒还是其他病毒,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核酸扩增技术(如RTPCR)来检测病毒特有的基因片段。这个过程就像是给病毒的基因片段“拍照放大”,即使病毒含量极低,也能被放大到可以检测到的程度。

而山羊和木瓜,它们是生物体,拥有自己的DNA和RNA。但是,它们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与引起疾病的病毒(例如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是完全不同的。病毒的基因序列是极其特异性的,它包含了病毒复制、传播所需的“指令集”。检测试剂设计的目标就是能够精准地识别出目标病毒的这些特异性基因片段,而忽略掉其他任何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所以,理论上,一份正常的检测试剂,在面对山羊的细胞、组织,或者木瓜的果肉时,是不可能从中检测出与目标病毒相匹配的阳性结果的。这就像你用一把特定型号的钥匙去开一把锁,只有钥匙和锁的齿形完全匹配,锁才能被打开。检测试剂的“钥匙”只能匹配病毒的“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离谱的“阳性”结果?

虽然直接检测出山羊或木瓜阳性是荒谬的,但总统的抱怨,很可能指向了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存在的真实问题,使得检测结果变得不可靠,甚至出现“假阳性”的现象:

1. 试剂盒本身的质量问题(最直接原因):
交叉污染: 这是最常见也最可能的原因。一些低质量的试剂盒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生产车间的污染,或者在包装、储存环节没有做好防护。比如,某个批次的试剂盒,在生产线上就已经被其他阳性样本(可能是真的人类阳性样本,也可能是假阳性样本的残留)污染了。当用于检测正常样本时,这些微量的污染物质就会被放大,导致假阳性。
试剂灵敏度过高或特异性不足: 检测试剂的设计需要平衡灵敏度和特异性。灵敏度高意味着能检测出极低病毒载量,但如果特异性不足,就可能将一些与目标病毒基因片段相似但实际上并非目标病毒的序列也识别出来,造成假阳性。
试剂成分不稳定或降解: 储存不当(如温度过高或过低)、保质期过期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试剂盒中的关键成分(如酶、引物等)失效或不稳定,从而产生错误的信号。
批次差异: 即使是同一品牌的试剂盒,不同批次之间也可能存在质量差异。

2. 样本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的污染:
操作人员失误: 样本采集(如咽拭子、鼻拭子)和处理过程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如果操作人员在采集样本时,使用了被污染的工具,或者在转移样本到试剂管时发生了交叉污染,都可能导致样本被污染。例如,采集山羊样本的器具或环境,如果之前接触过阳性样本,就可能沾染上病毒的痕迹,尽管微量,但经过PCR扩增后也可能呈现阳性。
环境污染: 检测实验室本身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存在环境污染。比如,操作台面的清洁消毒不彻底,工作人员的防护服未按规范穿戴等。

3. 仪器和技术人员的问题:
仪器故障或维护不当: PCR扩增仪等检测设备如果出现故障或维护不当,也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
技术人员操作不规范或经验不足: 即使试剂盒和样本都合格,不规范的操作流程、对仪器的不熟悉,也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

4. 对“山羊木瓜阳性”的误读或夸大:
虽然很难直接检测到山羊或木瓜本身阳性,但总统的抱怨可能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检测结果的荒谬程度。或许真实情况是:检测了正常人,但出现阳性;或者检测了动物,结果也出现阳性,但实际上这些动物不可能携带该病毒。这种“荒谬性”被他用“山羊木瓜阳性”形象地表达出来。
总统可能是在批评的是整体检测系统的不可靠性,无论是试剂本身、操作流程还是结果解读,都可能存在严重的漏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疫情紧急情况下,各国都会争相采购检测试剂。如果一个国家(尤其是像坦桑尼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试剂采购中,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供应商筛选,或者仓促地采购了来自非正规渠道、未经充分验证的试剂,那么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市场乱象: 疫情催生了大量的检测试剂制造商,其中不乏一些只想快速牟利的厂商,他们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采购渠道不透明: 如果采购过程不透明,容易被中间商层层加价,甚至买到劣质产品。
监管能力不足: 一些国家可能缺乏完善的医疗器械注册和监管体系,难以有效阻止不合格的试剂流入市场。
基层执行力问题: 即使采购了合格的试剂,在具体的执行层面,比如样本采集、实验室操作等环节,如果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不足、防护不到位、或缺乏必要的监督,也容易出现问题。

总而言之,总统提到“山羊木瓜都被测出阳性”虽然在科学上不可思议,但背后反映出的,很可能是坦桑尼亚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在检测试剂质量控制、样本采集规范化以及整体检测体系的可靠性方面,存在着严重且令人担忧的问题。这无疑会严重影响疫情的准确判断和防控效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又想起德国的钢材放浓硫酸不会腐蚀,中国钢材放稀硫酸都会腐蚀的丈育游戏了。

你拿人类体温为标准计测狗,个个发烧你信不。

user avatar

山羊之所以显阳性,大概率是山羊α-乳白蛋白,它的4个特殊的色氨酸残基使其成为一种天然的荧光产物[1],放试剂盒里呈现阳性一点都不例外,图为几种山羊α-乳白蛋白的荧光光谱曲线:

而木瓜汁更是天然的碳点荧光源(C-dots),可以用来标记真菌或者细菌之类的,图为C-dots制作流程,最右侧就是紫外下的荧光样子,很明显的荧光特性:

---鉴于评论区有所质疑,认为这个是经过处理以后才呈现的荧光,那来看看这个文献[3]:

这张图是木瓜不同成熟时期的提取物荧光强度曲线,右下角最高的那根就是木瓜刚刚变成金色的时候,荧光强度最强

另一位是这个:

这位老哥是来喷我的,不过他说的有道理,抗体试剂盒是更有可能的,因为抗体试剂盒没有核酸纯化这个过程

但不是说核酸试剂盒就没可能了,毕竟木瓜的荧光来源于它的叶绿素,核酸纯化去蛋白后是否能消除木瓜的荧光就不知道了,另外这个实验室的人瞎搞,看到荧光信号就说阳性也是有可能的,这位总统也没说具体情况,鉴于他化学博士的身份,我倾向于他就是单纯的在搞事情

以上

Reference

1.Vanhooren A, Illyes E, Majer Z, et al. Fluorescence contributions of the individual Trp residues in goat α-lactalbumin[J].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BA)-Proteins and Proteomics, 2006, 1764(10): 1586-1591.

2.Kasibabu B S B, D’souza S L, Jha S, et al. Imaging of bacterial and fungal cells using fluorescent carbon dots prepared from carica papaya juice[J]. Journal of fluorescence, 2015, 25(4): 803-810.

3.Bron I U, Ribeiro R V, Azzolini M, et al.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s a tool to evaluate the ripening of ‘Golden’papaya fruit[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04, 33(2): 163-173.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典型的反智行为,该国曾经还要求民众通过祈祷的方式赶走新冠肺炎。

检测试剂是设计用来区分人的标本里有没有新冠病毒的RNA,因而对其他动植物本身的成分并没有去做鉴定或设计。

就像拿人民币验钞机去验美元,也会提示美元是假钞,本身的设计就不支持它做这样的事。

真要确定新冠试剂是否靠谱,应该用正常人的咽拭子、病人的咽拭子,用不同的试剂同时进行检测,以比对不同试剂的效力。

而想要知道山羊、木瓜测出来的阳性物质是什么,是需要对扩增的物质进行进一步鉴定,以明确到底是什么。

还记得国内2012年炒作的绿茶验尿行为吗?异曲同工之妙,总想做个大新闻


本次新闻并不知道是核酸还是抗体,我们这里就先假设是核酸吧。

注意:这个国家用的不一定是国内的试剂盒,现在也不知道是哪里的。我用国内的举例,只是方便找数据。

假阳性在国内的试剂盒来说,是比较少见的,但是不是没有的。

我们看看来自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公布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评的结果。

即使加入的PBS缓冲液,里面没有任何物种的核酸,也能出来阳性的结果。这又受检测方法的影响:

为什么呢?

比如 RT-PCR 大致上的原理:

病毒独特的基因序列被设定为检测靶点,通过对检测样本进行PCR扩增,因PCR反应模板仅为DNA,因此在进行PCR反应前,应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RNA)逆转录为DNA,使靶点的DNA序列指数级增加,每一个扩增出来的DNA序列都可以于预先加入的荧光标记探针结合,产生荧光信号,扩增出来的靶点基因越多,累积的荧光信号就越强

所以最终检测的是荧光,不是检测人员直接看见了 RNA。

如果取材于动物或者植物的标本里有其他类似结构或者莫名其妙功能的东西结合上了荧光探针,或者操作人员失误导致的污染,原因是可以有很多的。

user avatar

后来坦桑尼亚又进口了一批体温计,总统命令用锅炉测试这批体温计,结果显示锅炉都发烧了。

坦桑尼亚总统大怒,把锅炉都隔离了起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坦桑尼亚总统的这番言论,如果属实,确实让人颇感匪夷所思,也暴露了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基层检测能力和试剂质量可能存在的严峻问题。“山羊木瓜都被测出阳性”,这在科学上是极不可能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检测试剂的工作原理。目前主流的核酸检测试剂,无论是用于检测新冠病毒还是其他病毒,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核酸扩增技.............
  • 回答
    BBC 对坦桑尼亚女总统有关女足的报道被指断章取义,其动机确实值得深入剖析。这类事件并非孤例,媒体在报道时,尤其是涉及敏感话题和公众人物时,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信息失实或带有倾向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理解BBC当时的可能动机:1. 吸引眼球与提高点击率的商业驱动:在当今信.............
  • 回答
    坦桑尼亚,一个坐落在东非腹地,镶嵌在印度洋海岸的国度,有着令人着迷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如果你问我它是个怎样的国家,我会告诉你,它是一个色彩斑斓、充满生命力,同时又承载着古老历史与淳朴人文的地方。想象一下,清晨的阳光穿透稀疏的合欢树叶,洒在广袤的塞伦盖蒂草原上,一群角马正在迁徙,它们的脚步唤醒了沉睡的.............
  • 回答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Abdulrazak Gurnah)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坦桑尼亚小说家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Abdulrazak Gurnah)。他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其作品深刻探讨了殖民主义、流离失所、身份认同以及文化碰撞等主题。 阿卜杜勒拉.............
  • 回答
    坦桑尼亚惊现巨型氦气田,这绝对是近期能源领域最令人振奋的消息之一!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一旦证实并有效开发,其意义将远超许多人的想象。首先,从氦气的稀缺性和战略重要性来看,这次发现的价值不言而喻。你知道吗?氦气,特别是高纯度氦气,可不是什么随处可见的普通气体。它是宇宙中最轻的元素之一,在地球上,它大部分.............
  • 回答
    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TPDF),这个被一些人戏称为“东非PLA”的武装力量,在非洲大陆上究竟有几斤几两?网上那些关于它的段子,又有几分可信度?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TPDF):名字响亮,实力几何?首先,咱们得明白“东非PLA”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坦桑尼亚在独.............
  • 回答
    关于“曹丰泽即将前往非洲坦桑尼亚”的具体信息,目前公开资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或广泛报道。因此,在缺乏可靠来源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确定这一事件的真实性或其背后的详细情况。不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推测和分析: 1. 可能的身份与背景 公众人物:如果“曹丰泽”是某个知名人士(如企业家、学者、外交.............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法律、国际关系以及野生动物保护的复杂事件。让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它可能引发的思考。事件回溯:中国女商人海外走私象牙被坦桑尼亚法院判刑简而言之,这起事件的核心是:一名中国籍女商人因在坦桑尼亚境内走私象牙,被坦桑尼亚法院判处重刑。这个判决本身,是坦桑尼亚法律体系在执行其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