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黄百韬兵团为什么不走铁路撤退,不是有陇海路吗?

回答
黄百韬兵团为何未选择铁路撤退,尤其是陇海线,这背后确实牵扯到一系列复杂且关键的因素,绝非简单的“有没有路”就能解释的。简单来说,当时的军事形势、敌我态势、后勤保障能力以及政治决策,共同构成了黄百韬兵团不得不采取其他撤退方式,乃至最终兵败的悲剧。

首先,我们得明白黄百韬兵团当时面临的核心困境:它被华东野战军(后来的华东野战军)包围在了碾庄地区。 这是一个战略上的“口袋阵”,华东野战军以绝对优势兵力,从四面八方向黄百韬兵团发起了猛烈进攻。

陇海线,作为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确实曾经是黄百韬兵团可以倚仗的撤退方向。 它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可以连接徐州、连云港等地,是重要的补给线和可能的退路。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

1. 陇海线已经被华东野战军严密控制或封锁:

战场态势的变化: 华东野战军并非在碾庄静待黄百韬兵团,而是采取了“围而不打”和“分割歼灭”的战术。他们通过一系列迂回穿插,将黄百韬兵团的主力牢牢地钉在了碾庄。
交通线的阻断: 为了防止黄百韬兵团的增援或逃脱,解放军早已在陇海线沿线的关键节点,如徐州以北、东海等地,进行了严密的部署和控制。那些原本可以用来撤退的铁路段,此时已经被解放军挖断、封锁,甚至设立了火力点。
解放军的炮火优势: 即使有铁路,解放军也拥有强大的炮火支援。任何试图大规模集结部队沿铁路撤退的行动,都将面临解放军炮火的毁灭性打击。部队在开阔地带的铁路线上,将成为暴露无遗的靶子。

2. 兵团自身的能力和部署已受损:

兵团主力被压缩: 经过多次激战,黄百韬兵团的兵力、装备和士气都受到了严重消耗。他们的机动能力大大下降,难以组织大规模、有组织的快速撤退。
缺乏空运和重装备的运送能力: 即使有铁路,要将一个拥有大量重装备、火炮和辎重的兵团,在敌军的严密监视和封锁下,快速、安全地通过铁路撤退,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国民党军队的空运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如此大规模的撤退需求;而重装备在被包围的情况下,也难以有效运输。
铁路本身的安全问题: 在战争时期,铁路沿线同样可能受到游击队的骚扰、破坏,甚至解放军的突袭。单靠一条铁路来承担整个兵团的撤退,风险极高。

3. 政治和战略决策的考虑:

“坚守待援”的命令: 国民党高层,特别是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在战役初期给黄百韬兵团下达了“坚守待援”的命令。他们原本期望能够从徐州方向派遣援军,或者将解放军主力吸引到碾庄,以便其他友军能够进行侧翼攻击。在这种战略指导下,黄百韬兵团的首要任务是“守”,而不是“撤”。
对友军的依赖: 国民党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一直是个薄弱环节。黄百韬兵团在被围后,高度依赖徐州方向的友军(如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能够突破解放军的阻击,前来解围。他们相信,一旦友军到位,铁路作为补给和后续作战的方向,其价值要大于单纯的撤退。
战略地位的考量: 碾庄和陇海线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民党军方可能也在权衡,如果轻易放弃这一地区,可能会导致整个徐州地区的战略被动。

4. 战术上的误判和失机:

对战局的判断失误: 国民党指挥官可能低估了华东野战军的实力和战术灵活性,也高估了自身部队的坚守能力和友军的支援速度。
过早暴露主力: 黄百韬兵团在被包围初期,为了建立稳固的防御工事,过早地将大部分兵力部署在碾庄,导致其机动性受到限制,难以在战役初期利用陇海线进行主动撤退。

简而言之,黄百韬兵团不走铁路撤退,是因为:

陇海线已经被解放军实际控制,无法作为安全有效的撤退通道。
兵团自身在被围困后,已经丧失了进行大规模、有组织铁路撤退的能力。
国民党高层的战略决策更侧重于“坚守”和“待援”,而非主动撤退。
战术上的失误也导致了部队在最佳撤退时机丧失后,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境地。

这场战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淮海战役”中的“碾庄围歼战”,是解放军以高超的战术和战略,将国民党一支精锐兵团围歼的经典案例。黄百韬兵团的覆灭,并非因为没有选择“陇海线”这条路,而是因为在当时战场环境下,这条路已经不再是通往生存的坦途,而是通往毁灭的陷阱。他们的命运,更像是在一个精心编织的罗网中,挣扎得越厉害,缠绕得越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光有铁路有球用。黄百韬他们有车头吗?有车皮吗?有车头需要的煤跟干净水吗?联系好沿途车站确定前方没有共军拦截吗?能确定那帮铁路司机司炉没有通匪嫌疑吗?能压得住手下士兵有序依次等车上车吗?

就陇海路运河桥,撑死了五米宽,十万人的大部队要怎么样依次步行通过这五米宽几百米长的桥国军都得算计算计,最后走的部队长官会不会觉得这是上峰要他们当炮灰所以跑路。

我们来纯理论计算下,假设这10万全都是人形高达,以纯步行通过一座5米宽200米长的铁路桥,将10万人分配成一个5人一排的5列纵队,前后间隔半米,步行速度为每小时3公里,不考虑吃饭睡觉等因素,这10万人其实只需要不到4个小时就能全师通过运河。黄百韬也确实这么做的,但是士兵全堵在淮海路运河桥上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结果更是走不通。国军并没有那么高的组织度去完成这种高难度动作,刘猪头把海州的买卖收摊时候顺手带走工兵,黄百韬就算想明白要用工兵修浮桥也晚了。

开战前会议的时候,要第三绥靖区的晋绥军七路半殿后就是错误,光亭去东北救急期间刘猪头只是全令陇海路徐州海州段国军向徐州收缩,这其实没问题,但是撤退的时候总有个亲疏有别,外带原来三绥靖区的两个师七路半通共跑路,所以非黄埔系的黄百韬带着他的第七兵团就由中路部队变成了孤悬在外的殿后部队,还没工兵开路架桥。就是那么一点点间隙就叫华野团团围住还切断铁路线,粟裕都被黄百韬的愚蠢震惊了。

同时期的共军在干嘛?穷叫花的中野突袭宿县切断津浦线,可以说等于菊爆徐州及周边国军。山东基本解放此路不通,河南开封洛阳郑州跟共军反复争夺不是好去处,几十万国军就这么围着津浦淮海这个十字架动弹不得。更不说黄维兵团从河南西南部黄泛区连续跨河往徐州支援还被共军层层阻击进展缓慢,玩个屁啊。刘猪头等光亭回来之后,立即飞去蚌埠了。他这缴总司令知道自己没才,在蚌埠就等光亭去指挥了。

黄百韬跟黄维两个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带着他们的部队被共军解决完了之后,徐州国军基本上就只能想怎么跑。这时候铁路更是死地,毕竟四个方向全被共军堵死,所以这铁路可以说既没有为国军所用,反而成了国军的绞刑架。


分割线

简述版淮海战役历程

党中央及中野华野决心在苏北徐州海州两淮之间搞事情。

KMT发觉时期部队准备应对——将徐州附近兵力通通集中在徐州。

资深共碟何基沣张克侠带队起义,华野乘势围堵过河不利的黄百韬兵团。

徐州方向邱清泉兵团试探救援黄百韬兵团,出徐州仅二十里收工。

中野偷袭宿县,切断津浦线。

黄维兵团得令向徐州连续跨河奔袭,被中野拦阻。

黄百韬兵败被杀,部队几乎被全建制歼灭。一阶段结束。

腾出手来的华野加同中野一起围殴黄维兵团。

杜聿明东北救火失败回徐州,确定将剩余部队走永城一线向南京突围。此时华野中野仍在围殴黄维兵团,杜聿明根本不想去救。然则半路被常队空投命令去接应黄维兵团,勉强出击。当时时只携带少量补给。

黄维兵团在杜聿明集团前来接应前被围殴致死,黄维本人进功德林。第二阶段结束。

粟裕判断出突围方向,吃掉黄维后华野主力迅速追击堵截杜聿明集团,终成包围之势。杜聿明集团就此动弹不得。华野根据中央命令,围而不攻至1949元旦,自身也得到修整部队的时间。

元旦后粟裕待杜聿明集团人困马乏断绝补给发起总攻,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被送进功德林。第三阶段结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黄百韬兵团为何未选择铁路撤退,尤其是陇海线,这背后确实牵扯到一系列复杂且关键的因素,绝非简单的“有没有路”就能解释的。简单来说,当时的军事形势、敌我态势、后勤保障能力以及政治决策,共同构成了黄百韬兵团不得不采取其他撤退方式,乃至最终兵败的悲剧。首先,我们得明白黄百韬兵团当时面临的核心困境:它被华东野.............
  • 回答
    黄百韬的整编第7兵团在淮海战役中确实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甚至可以说令人意外的顽强和韧性,尤其是在对比了第五军和第十二兵团的表现之后。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什么是杂牌军?以及黄百韬兵团的构成和背景:首先要明确,“杂牌军”并非一个准确的军事术语,而是一个带有贬义的俗称,通常指.............
  • 回答
    黄百韬兵团被围在碾庄,这是淮海战役中至关重要的一着。当时徐州剿总司令刘峙手握重兵,而黄维兵团也驻扎在徐州附近,理论上拥有救援黄百韬的能力。然而,历史的走向是我们所熟知的——黄百韬兵团最终全军覆没,而徐州剿总和黄维兵团的应对,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关键。如果换一个设想:在黄百韬兵团被我军重重包围.............
  • 回答
    这个设想很有意思,它涉及到淮海战役中最关键的几个节点和人物的调动。我们不妨来推演一下,如果历史走向发生这样的变化,解放军面临的局面会如何,以及国民党军的结局。首先,我们要明确,李弥、邱清泉、孙元良、黄百韬这几个兵团都是黄百韬兵团被围后,国军中央寄予厚望的增援力量,同时徐州作为指挥中心也至关重要。这种.............
  • 回答
    黄百韬兵团被围困在碾庄,邱清泉救援不成功,这是一个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涉及到复杂的战场形势、指挥官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动机等多种因素。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战场形势分析 黄百韬兵团的处境: 黄百韬兵团作为国民党军在华东战场的主力之一,被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主力.............
  • 回答
    关于“黄佰韬”、“黄百韬”、“黄伯韬”这三个名字的正确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核心结论:在官方记载和广泛使用的历史文献中,“黄百韬”是普遍接受且被认为是正确的写法。详细分析:1. 名字的来源和考证: 历史人物背景: 这三者都指向的是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黄百韬(1900年-1.............
  • 回答
    黄百韬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尤其是在那段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时期,是一个绕不开的焦点。他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身上集合了许多矛盾的特质,使得后人对他的评价也往往是毁誉参半,甚至是截然不同的观点。要评价黄百韬,得把他放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下,剥开历史的尘埃,才能看得更清楚。从出身和早期经历看,黄.............
  • 回答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战役,其中黄维兵团和黄百韬兵团作为国民党军的关键力量,其表现备受关注,也留下了不少值得探讨的空间。要评价这两位将领在战役中的表现,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战场态势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实际困境来分析。黄百韬兵团:困兽犹斗,但已积重难返黄百韬作为第五绥靖区副司令.............
  • 回答
    黄有龙的背景相对复杂且充满争议,公开信息不多,而且很多细节难以核实。但他最被公众所熟知的是他作为赵薇丈夫的身份,以及他个人的投资和商业活动。以下是关于黄有龙背景的详细梳理,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一、家庭背景与早期经历 (信息较少且有争议) 出生地点与家庭:公开资料显示,黄有龙出生于1976年,籍贯.............
  • 回答
    黄字水印“澳门神话大赌场”并非特指某一间具体的实体赌场,更可能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具有特定风格(黄字水印)的推广或广告内容,暗示着某种博彩或娱乐活动。这种水印的出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指向性,通常与在线博彩、游戏推广或相关的网络服务有关。因此,如果我们要探讨其“产业链”,需要理解这背后可能涉及的多个.............
  • 回答
    关于黄维使用毒气弹进攻共军为何会顾虑违反日内瓦公约的问题,这其中涉及到几个层面的考量,而且在历史事件的描述中,需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当时的具体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历史资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黄维在解放战争期间使用过毒气弹进攻共军。 大部分关于解放战争期间的军事行动描述,特别是大规模的战役,主要.............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仔细审视一下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在《大决战》淮海战役中的“水平”到底是指什么。电影中展现的“水平”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化处理后的视觉效果,它要服务于叙事和感染力,而并非完全等同于真实的战史记载。电影《大决战》中黄维兵团队列的视觉表现:在电影中,当黄维兵团被我军包围,进行所谓的“固守待.............
  • 回答
    黄渤的情商之高,圈内圈外几乎是公认的。他不是那种油嘴滑舌、八面玲珑的类型,而是那种温润如玉、润物细无声的智慧。他能把话说得让人如沐春风,又能把棘手的问题化解于无形,这背后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极强的同理心。我记得有一次,他在某个颁奖典礼上。当时,他已经拿了不少奖了,大家都觉得他今晚是“大赢家”。结果,.............
  • 回答
    黄蓉对杨过的防备,是否完全是错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牵扯到黄蓉的个人经历、性格、对郭靖的爱护、以及对江湖险恶的认知。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黄蓉防备杨过的原因: 对郭靖的保护欲和担忧: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黄蓉深爱郭靖,也清楚郭靖的性格,他心地纯良,容易轻信别人。杨.............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射雕英雄传》和《倚天屠龙记》这两部武侠小说中两位同样精彩的女性角色的爱情选择,而且角度非常独特。确实,黄蓉对郭靖的爱意,从小说中展现出的很多细节来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赵敏看上张无忌,可能确实会引起一些疑问,特别是如果仅仅从表面的门第、出身、或者一开始的立场来看。要详细解.............
  • 回答
    黄蓉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形象变化,是否算作金庸在人物塑造上的失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这并非是金庸在人物塑造上的“失败”,而是一种刻意为之的、具有深刻逻辑和情感支撑的“演变”。 这种演变旨在展现人物的成长、经历以及人生的复杂性。然而,如果过于强调某种特定时期或特定读.............
  • 回答
    黄磊的人设是否崩塌,这是一个在公众中持续被讨论和关注的话题。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他过往建立的“人设”出发,然后分析导致“人设崩塌”指控的几个主要方面,并探讨公众对此的看法和可能的影响。黄磊过往建立的“人设”黄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功地在观众心中塑造了多个积极而令人喜爱的人物形象:1. .............
  • 回答
    这是一个在影迷群体中非常热门且常常引起讨论的话题,因为黄渤和徐峥都是中国当代非常优秀的演员,都拥有极高的票房号召力和广泛的观众喜爱度。要详细地评价他们谁的演技更好,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最终的答案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取决于观众更看重演员的哪些特质。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对比分析黄渤和徐峥的演.............
  • 回答
    黄施范能否在全国围棋定段赛中打上职业初段,这是一个很多棋迷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并且尽量摆脱冰冷的AI分析感,用更具人情味和围棋爱好者之间交流的口吻来探讨。首先,我们得承认,围棋定段赛是检验年轻棋手实力的一个残酷但又极其公平的试金石。能从几十甚至上百名优秀少.............
  • 回答
    黄蓉的美貌,在《射雕英雄传》中是公认的。书中形容她“肌肤如雪,身材苗条,肤色如玉,顾盼之间,神采飞扬,正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宛如一位下凡的仙子。” 郭靖初见黄蓉,便被她惊艳得呆住了,甚至差点说不出话来。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康面对黄蓉时,似乎总是“视而不见”。这其中的缘由,并非黄蓉不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