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台湾导弹击中渔船为什么没有爆炸只是贯穿?

回答
关于台湾导弹击中渔船但未爆炸而是贯穿的事件,如果真是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其原因可能涉及多个方面,需要从弹药设计、目标特性以及撞击过程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首先,我们得明白导弹并非我们想象中那种“碰一下就炸”的玩具。现代导弹的爆炸机制是相当复杂的,通常需要引信系统完成一系列判断和动作才能触发主装药的爆炸。

关于导弹本身,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引信设计: 导弹的引信是决定其是否爆炸的关键。有几种常见的引信类型,例如近炸引信(感应到目标存在即引爆)、触发引信(需要物理撞击一定力度才引爆)和延时引信(设定一定时间后引爆)。如果这枚导弹使用的是一种需要特定触发条件才能引爆的引信,例如对特定材料或结构的撞击力度有要求,而渔船的结构未能满足这些条件,那么即便导弹成功贯穿,也可能因为引信未能被“激活”而没有爆炸。
例子: 很多空对空导弹或反坦克导弹,其引信可能被设计成对坚硬目标有更高的敏感度,或者需要一定的冲击能量来触发。渔船的船体,尤其是木质或老旧金属船体,其结构强度可能与设计目标存在差异。
弹头设计(战斗部): 导弹的战斗部是装载炸药的部分。战斗部的装药量和炸药类型是设计目标而定的。
装药量: 如果这枚导弹是为了打击坚固目标(如坦克、掩体)而设计,那么它的战斗部装药量可能相对较大,并且爆炸威力也经过优化,能够产生高破片杀伤效果或穿透能力。但如果它的主要攻击对象是人员或轻型车辆,那么战斗部装药量可能就没那么大。
装药类型: 炸药的种类和裹装方式也会影响爆炸效果。有些高爆弹药设计是为了产生巨大的冲击波,有些则是为了产生大量致命的破片。
预制破片: 一些导弹战斗部内部会预先装填大量的金属破片(如钢珠、钢刺),当战斗部爆炸时,这些破片会以极高的速度向四周飞散,造成杀伤。如果渔船的材质相对较脆,或者导弹的破片设计不是针对这种材质,那么它可能更容易被贯穿而不是被破片有效摧毁。
弹体结构与惯性: 导弹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动能。如果导弹的设计本身就以穿透为主要考虑,或者它的结构强度非常高,那么在撞击到相对脆弱的目标时,它可能会因为巨大的动能而直接穿过,而引信系统来不及启动,或者触发条件不满足。
飞行速度: 高速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能量。当导弹以亚音速甚至超音速撞击时,如果没有及时引爆,其动能足以让它穿透许多结构。
弹体材料: 现代导弹弹体为了承受高速飞行产生的压力和气动加热,往往使用高强度合金,这使得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贯穿”能力。

关于渔船本身,也可能促成“贯穿不爆炸”的现象:

目标材质: 渔船的建造材料对导弹的撞击反应有直接影响。
木质船体: 如果是木质渔船,木材的密度和强度相对较低,导弹很容易将其贯穿而不会触发爆炸。木材的结构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阻力来激活触发式引信,也可能无法有效分散弹头的能量以触发近炸引信。
老旧金属船体: 即使是金属船体,如果年代久远,材料强度可能不如现代高强度钢材,或者船体结构本身存在一定的腐蚀或薄弱点,也可能导致导弹轻易贯穿。
船体内的空腔或易燃物: 渔船内部可能充满了空气、渔网、柴油等物质。这些物质在导弹贯穿时,可能只会产生一个贯通的孔洞,而不足以对导弹的引信系统产生有效的触发信号。尤其如果导弹设计对密度或金属物质的反应更敏感,那么穿过空气或轻质材料就可能导致引信失效。
撞击角度与位置: 导弹撞击的角度和位置也会影响引信的触发。如果导弹是以一个角度切入,并且在穿透过程中大部分能量用于克服阻力前进,而没有在关键位置(如船体最厚处、主要结构件)触发引信,那么未爆炸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撞击过程的动态分析:

能量传递: 当导弹以高速撞击渔船时,能量会发生转移。一部分能量用于克服材料的阻力(断裂、形变),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和声能。如果导弹的惯性足够大,并且其结构设计允许它在非爆炸状态下承受一定的变形,那么它完全可能在引信未触发的情况下穿透目标。
引信触发延迟: 即使是需要触发的引信,也可能存在一个非常短暂的触发延迟。在极短的时间内,如果导弹已经穿过目标,那么爆炸也可能就此失效。

综合来说,如果台湾导弹击中渔船后未爆炸,最可能的原因是:

1. 引信未被有效触发: 渔船的材料和结构未能满足导弹引信的设计触发条件。
2. 弹头设计与目标不匹配: 导弹的设计目标与渔船的物理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其在穿透时未发生爆炸。
3. 巨大的动能使导弹直接穿过: 导弹本身的高速和结构强度足以使其贯穿目标,而引信失效。

需要强调的是,具体情况的判断需要对涉事导弹的型号、设计参数,以及渔船的材质、结构等进行详细的技术分析。在没有这些具体信息的情况下,以上都属于基于弹药和目标特性的推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极大可能是点火钥匙处于“训练”位置

这种状态下战斗部处于惰性状态,极难引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