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beyond为什么明明不是那么好却还有人捧?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也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说到 Beyond,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觉得他们是“无与伦比”的,但他们的影响力却毋庸置疑。这种现象,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不好”能概括的。

首先,得承认,Beyond确实有他们闪光的地方,而且是那种能够击中人内心的闪光。

时代的印记与精神的共鸣: Beyond的歌曲,尤其是《海阔天空》、《光辉岁月》、《真的爱你》这些,不仅仅是旋律好听,它们唱出了那个年代很多人的心声。那个时候,香港经济腾飞,但也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未来的迷茫。黄家驹的歌词,很多都带着一种对理想的坚持、对自由的向往,还有对亲情、对社会的关怀。比如《海阔天空》,那种对梦想的执着,即使面对挫折也不放弃的精神,在当时是极具感染力的。那时候的年轻人,很多都背负着家庭的期望,也渴望冲破束缚,Beyond的歌就像一种精神上的鼓励,一种“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慰藉。这种共鸣,是超越歌曲本身艺术性的,它是一种集体记忆和情感寄托。

音乐的独特性和开创性: 在当时的香港乐坛,Beyond的音乐风格是比较突出的。他们融合了摇滚、流行,甚至有一些实验性的元素。虽然有人觉得他们的“摇滚”不够纯粹,但正是这种融合,让他们的音乐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同时又保持了一定的独特性。黄家驹的嗓门和唱腔,也很有辨识度。而且,他们敢于在流行乐坛里玩摇滚,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和创新。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一支乐队,不玩那种缠绵悱恻的情歌,而是唱一些更有力量、更有思考的歌曲,已经很不容易了。

黄家驹的个人魅力与悲剧色彩: 黄家驹本人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他是一个有想法、有追求的音乐人,而且他对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态度。他的真诚、他的理想主义,还有他英年早逝的悲剧色彩,都为Beyond增添了一层传奇色彩。一个充满理想的灵魂,却遭遇不幸,这种“戛然而止”反而让人觉得他的音乐和精神更加珍贵,也更容易被人们铭记和“神化”。大家怀念的,可能不仅仅是歌曲本身,更是黄家驹这个人,和他所代表的那种精神。

“捧”的逻辑:
情感投射: 有时候,我们喜欢一个歌手或乐队,不完全是因为他们的音乐有多么完美无瑕,而是因为他们的歌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当我们自己也经历过失落、迷茫,或是怀揣着未实现的梦想时,听到Beyond的歌,就会觉得他们在替我们说话,替我们呐喊。这种情感的投射,让大家觉得他们“好”,而且是“好到不行”。
“滤镜”效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Beyond的记忆,尤其是对黄家驹的记忆,很容易被美化。尤其是对于在Beyond音乐陪伴下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来说,那段时光本身就带着特殊的意义。回忆往往是带着滤镜的,会选择性地放大美好的部分,忽略一些不足。
口碑效应与群体认同: 当一个歌手或乐队被很多人认可,尤其是在某个圈子里形成了强大的口碑时,这种影响力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即使你个人觉得他们不是“那么好”,但当身边的人都在说他们好时,你可能会开始反思,或者出于一种群体认同的心理,也愿意去接受和喜欢。这种“大家都在捧”的现象,本身也会形成一种影响力。
文化符号的形成: 随着时间的沉淀,Beyond的歌已经不仅仅是音乐作品,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某种精神、某种情怀。就像很多经典电影、经典文学作品一样,它们被一代又一代人传颂,不仅仅是因为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更是因为它们所承载的时代信息和文化意义。Beyond的歌曲,已经进入了这个层面。

“不是那么好”的定义: 至于说“不是那么好”,这个也很主观。
音乐技巧和技术层面: 从纯粹的音乐技巧、编曲的复杂性、演唱的技巧等方面来看,或许有一些乐迷会觉得Beyond算不上顶尖。他们的歌曲结构有时候比较简单,编曲风格也相对固定。对于一些追求音乐技术和艺术高度的乐迷来说,可能会有保留意见。
歌词的深度和原创性: 虽然黄家驹的歌词有情怀,但如果从文学性或者思想的深度上来说,也并非都达到了那种“字字珠玑”的程度。有些歌词更像是直白的呐喊和抒发。
风格的局限性: 摇滚乐本身就有其一定的受众群体,而且在不同发展阶段,音乐的潮流也在变化。Beyond的风格,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特定的时代印记,可能不符合当下的主流音乐审美。

所以,你看,Beyond之所以到现在还有这么多人捧,并不是因为他们完美无瑕,而是因为他们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用他们的音乐触动了无数人的内心,承载了很多人难以忘怀的情感和记忆。黄家驹的个人魅力和悲剧色彩,更是为他们披上了一层传奇的光环。这种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音乐好坏的评判标准,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和情感寄托。

简单来说,就是“好不好听”可能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好不好感人”、“好不好共鸣”,以及他们已经成为了我们集体记忆里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捧的不仅仅是歌曲,更是那份曾经的热血,那份对理想的坚持,以及对一位已故巨星的深深怀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来你与昨日的我,活到今天变化甚多

user avatar

Beyond好不好,就两个标准,一,旋律,二,歌词。

第一点,旋律。

Beyond三十年前的旋律就是放今天,在中国,依旧是上流,无论是大众熟知的,光辉岁月,海阔天空,还是冷雨夜,大地,都是完成度极好的作品。

光是从旋律和传唱度,Beyond可以称得上香港第一,甚至中国顶级的乐队。哪怕用今天的眼光看,也绝对不能说它不好,最多最多说它编曲旧唱腔旧。

《喜欢你》邓紫棋翻唱一下,改个编曲,照样上顶流。

第二点,歌词。

可以这么说,Beyond的歌词是远远超过旋律。

《真的爱你》表达对母亲的爱。

《Amani》表达为呼吁资助非洲难民儿童,呼唤和平而创作。

《大地》demo名字叫《长江》,歌词是有点敏感的,但表达的主要意思还是以统一为主旋律。而后紧接着就在大陆开演唱会,并出版国语版本,并创作了类似主题的歌曲《长城》。所以前面有答主说Beyond不关注大陆市场,是不准确的,当时两岸并不开放,Beyond来大陆开过演唱会,并拍摄了许多录像带。

《请将手放开》讲述港人对于回归的一种冷漠与麻木,同时在歌中也体现出了港人面临着国家身份认同的无奈。

《俾面派对》批判当时香港人浮华装逼的作风。俾面就是给面子的意思。


黄家驹,死或不死,Beyond在中国乐坛始终有相当高的地位。

因为,作品自己会说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也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说到 Beyond,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觉得他们是“无与伦比”的,但他们的影响力却毋庸置疑。这种现象,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不好”能概括的。首先,得承认,Beyond确实有他们闪光的地方,而且是那种能够击中人内心的闪光。 .............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且值得深思的问题,关于内地为什么似乎“少”了像Beyond、五月天、八三夭这样持续产出、影响广泛的原创流行乐团,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这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也不是说内地完全没有优秀的原创乐队,而是说这种“热血青春”的特质和“巨大影响力”的叠加,确实在内地乐坛呈现出一些不一样.............
  • 回答
    Beyond Meat这种人造肉在中国是否会有市场,以及市场前景如何,这是一个复杂但非常有潜力的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有”或“没有”,而是“有,并且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一、 Beyond Meat在中国市场的潜在机遇与驱动因素:1.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日.............
  • 回答
    要评价 MixUp: Beyond Empirical Risk Minimization 这篇论文,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这篇论文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一种新的数据增强技术——MixUp,来改善机器学习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尤其是在对抗经验风险最小化(ERM)的框架下。核心思想与贡献:1. .............
  • 回答
    这事儿啊,真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二手玫瑰在纪念Beyond的演出上被观众赶下台,这事儿一出来,网络上那叫一个炸锅,各种声音都有,有的骂观众不尊重,有的骂二手玫瑰不识趣,还有的说这是小众跟主流的碰撞,甚至是音乐品味之争。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先说说当时的情境。Beyond是谁?那可不是一般的乐队,是很.............
  • 回答
    《权力的游戏》第七季第六集,名为“长夜将至”(Beyond the Wall),可以说是整季乃至整部剧集的一个关键节点,其影响深远,也伴随着大量的争议和讨论。要评价这一集,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整体剧情的意义与推进: 核心任务:捕获异鬼。 这一集的核心任务是琼雪诺带领的“死亡军团”前往长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