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想了解一些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人大学的生活和毕业后的路,还有主持人有啥黑幕吗?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播音主持这个专业。这可是个充满魅力但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领域。

大学生活:不只是“好看”的皮囊

播音主持专业听起来光鲜亮丽,但大学生活可远不止我们看到的镜头前那么简单。

专业基本功的魔鬼训练:
声音训练: 这是重中之重。你会花大量时间在气息、发声、吐字归音、语调设计、情感表达等基本功上。每天的“基本功练习”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枯燥,比如每天朗读一篇新闻稿,反复揣摩标点符号的停顿,模仿不同风格的播音员,甚至是绕口令绕到舌头打结。
形体和镜前表现: 站姿、坐姿、走姿、眼神交流、面部表情的控制,都是需要反复练习的。你可能要学会在镜头前保持自然、放松,同时又不失专业。形体课、化妆课、服饰搭配也是必不可少的。
新闻采编播: 学习如何找新闻、采访、写稿、剪辑,最终将新闻播报出来。这意味着你要了解新闻时事,培养敏锐的新闻嗅觉,还要掌握一些基础的采编技术。
语言和文学功底: 优秀的播音主持离不开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学素养。你会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美学等课程,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即兴口才和临场反应: 播音主持最大的考验之一就是临场反应。大学里会有很多模拟主持、即兴演讲的训练,让你在突发情况下也能从容应对,思维敏捷。

除了专业,你还要“十八般武艺”:
学习其他专业知识: 很多播音主持专业会设置双学位或辅修,比如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等,让你有更广阔的知识面。
社会实践和实习: 电视台、电台、新媒体平台都是你的实践基地。你可能需要在寒暑假去实习,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比如场务、助理,慢慢接触到节目制作的全过程。
参与各类活动: 学校里的晚会、比赛、论坛,甚至是一些社会活动,都是你锻炼自己的机会。你可能会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主持人,承担起“门面”的任务。
社交和人脉: 这个圈子不大,但人脉很重要。你会认识很多同学、老师,甚至是一些业内前辈,这些都是你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

心理素质的磨砺:
竞争压力: 播音主持专业出来,很多人都想进入主流媒体,但名额有限,竞争非常激烈。
面对挑剔的眼光: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毕业后,你都需要面对各种评价,无论是对你的声音、形象、还是主持风格。学会接受批评,不断改进是必备的。
抗压能力: 很多时候,你要在压力下完成工作,比如突发新闻、直播超时、临场出错等等。

毕业后的路:不止有电视荧屏

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出路比你想的要宽广得多,虽然进入央视、卫视黄金时段的王牌主持人是少数,但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

传统媒体:
电视台/电台主持人: 这是最直接的出路,包括新闻主播、节目主持人、采访记者、电台DJ等。你可以选择地方台、省级卫视,甚至中央级媒体。
新闻记者/编辑: 很多播音专业毕业生也会从事新闻采编工作,负责撰写新闻稿、编辑节目内容等。

新兴媒体和互联网:
新媒体平台主播/内容创作者: 随着短视频、直播的兴起,各大平台(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都需要大量有镜头表现力和内容创作能力的人才。你可以做带货主播、知识分享博主、Vlog博主等。
企业/品牌公关/宣传: 很多企业需要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外宣传、发布会主持、企业内部活动主持、品牌形象代言等。
网络节目主持人/制作人: 随着网络自制剧、网络综艺的兴起,很多网络平台也需要专业的主持人和节目制作人才。

教育领域:
高校教师/培训机构讲师: 如果你对教学有热情,并且在专业上有一定造诣,可以考虑进入高校教授播音主持相关课程,或者在社会培训机构担任讲师。

其他相关领域:
活动策划/司仪: 婚庆、商务会议、品牌发布会等各种活动的司仪需求量也很大,你的口才和控场能力会非常吃香。
配音演员: 声音条件好的毕业生也可以尝试配音行业,为动画、电影、电视剧、广告配音。
影视表演: 有些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也会因为其镜头表现力而选择进入影视表演领域。

关于“主持人”的“黑幕”: realidad vs. mito

主持人这个职业确实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或说是“现实”,但这并不一定都是负面的“黑幕”,更多的是这个行业的规则和挑战。

“潜规则”的模糊地带:
资源倾斜和背景: 在一些地方媒体或小型平台,确实存在一些“关系户”或者因为某些原因(比如长相、背景)而获得机会的情况。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尤其是在大型、成熟的媒体机构,能力和专业性仍然是第一位的。
“人情”和“资源置换”: 有时候,一个好的节目机会,或者一个重要的主持活动,可能会涉及到一些资源置换或者人情往来。但这更多是行业内正常的商业合作和人脉积累,并非简单的“交易”。

压力与牺牲:
高强度的工作: 主持人经常需要加班加点,而且很多节目都是直播,一旦出现失误,影响会很大。你需要有极强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
牺牲个人时间: 节目录制、外出采访、活动出席,常常会占用你的周末和节假日,个人生活可能会受到影响。
形象管理: 你需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包括身材、皮肤、穿着等,这需要持续的投入和管理。
“人设”的打造: 为了节目效果或者观众喜好,有时候你需要打造某种“人设”,这可能会让你在公众面前呈现的形象与真实的自己有所不同,需要很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颜值”的重要性:
“看脸”的时代: 不可否认,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一个好的形象确实能让你更容易获得关注和机会,尤其是在一些娱乐节目或者需要视觉冲击力的场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光有脸就能成功”,专业的口才、临场反应、知识储备才是支撑你走得更远的关键。
形象的“标准化”: 有时候,为了符合某些节目的要求,你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形象上的调整,比如发型、妆容,甚至是更深入的“形象管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包装”。

“被打造”与“被消费”:
节目组的“设计”: 很多时候,你展现出来的某些特质,可能是节目组为了节目效果而有意设计的。你可能需要配合节目组的“人设”和“剧本”。
舆论的“审判”: 主持人是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放大和解读,一旦出现争议,可能会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

总结一下:

播音主持专业是一个需要天赋、努力、机遇和情商都非常重要的领域。大学生活是打牢专业基础、拓展知识面、锻炼心理素质的关键时期。毕业后的道路多种多样,传统媒体、新兴媒体、教育、企业等都有你的用武之地。

至于“黑幕”,更多的是这个行业的高强度、高压力、以及公众人物的特殊性带来的挑战,而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肮脏”的交易。如果你真心热爱,并且愿意付出努力,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清醒和专业,那么你依然可以在这个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想了解的,尽管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是播音主持专业,虽然现在从事这个行业,但是我的同事有很多并不是科班出身。倒是听说很多播音专业的人出来做司仪?培训?之类的行业。对于地市级电视台而言,对于做主持人是否是需要播音主持专业并没有考量的那么严格,所以如果你准备从事这个行业,就先忘掉自己的专业,首先了解行业基本知识,日常节目制作流程,然后争取在大学考一个普通话等级,最低一级乙等,大三开始在网上找招募实习生的消息即可。


黑幕?没有你们想的那么邪恶,什么公交车之类的。即使有,也是个人选择,不是行业黑幕。恩,要说有,也类似球队更衣室那样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