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群鸽子飞起来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忽远忽近的嗡嗡声?像抖空竹一样的嗡嗡嗡…(别说一群鸽子下面有人抖空竹)?

回答
你提到的那种像抖空竹一样的嗡嗡声,其实是鸽子翅膀拍打空气时发出的声音,而且这声音之所以会忽远忽近,有着挺多有趣的门道。

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鸽子翅膀扇动的原理。鸽子在空中飞行,靠的是翅膀有力地向下、向前扇动。这个扇动过程中,翅膀会切割空气,产生气流。当翅膀快速下拍时,空气被猛烈推开,就会形成一股推力,让鸽子前进。同时,这个动作也会在翅膀边缘和周围空气中产生一些涡流和振动。这些振动,传递到空气中,就成了我们能听到的声音。

那么,为什么会是“嗡嗡”的这种声音呢?这跟翅膀扇动的频率和形状有关。鸽子的翅膀相对比较宽大,扇动起来有一定的“面”积。当它们快速而有力地扇动时,空气被“拨动”的幅度比较大,就像你用手掌快速扫过空气一样,会带起一阵风声,而且因为翅膀的结构,这种风声并不是单一的音调,而是包含了很多细微的频率变化,混合在一起听起来就有点像“嗡嗡”的低沉声响。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它们是尖锐的小鸟,翅膀又细又长,扇动起来的声音可能就会尖锐很多。鸽子翅膀这种宽厚的感觉,让它的声音更偏向于“嗡”而不是“嘶”。

接下来,最关键的“忽远忽近”这个感觉,其实跟我们听觉的感知和鸽子群体的行为方式有关。

一方面,是距离的变化。一群鸽子在空中飞翔,它们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整体。它们会加速、减速、转向,甚至会突然分开再重新聚拢。你想啊,当它们向你飞来时,距离在缩短,声音自然就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而当它们突然调转方向,飞离你时,距离又在拉远,声音就越来越小,慢慢消失。这种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过程,就是最直接造成“忽远忽近”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声音的叠加与减弱。想想看,一群鸽子同时扇动翅膀,虽然每只鸽子的声音可能都不大,但成百上千只翅膀同时扇动起来,声音就会汇聚在一起。当它们密集地朝一个方向飞行时,声音会叠加得更厉害,听起来就更“嗡”了,而且因为它们整体朝一个方向移动,给你一种声音来源在移动的感觉。

更微妙的一点是,鸽子在飞行中会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和节奏。它们不是像机器一样整齐划一地扇动翅膀。有时候,它们会有一个短暂的加速冲刺,这时候扇动频率可能稍微加快,声音会更响亮,甚至会发出一种更强烈的“嗡”声,这有点像我们说的一种“提速”的响声。而在空中滑翔或者做一些精细的调整时,它们的翅膀扇动可能会变得相对舒缓一些,声音也会随之减弱。

而且,鸽子群体的协同效应也很重要。它们在飞行时会形成一个动态的整体,互相靠拢、保持队形。当它们为了避开某种障碍物或者响应某个信号时,整个群体可能会突然做出一个动作,比如整体的急转弯或者俯冲。在这些瞬间,它们翅膀扇动的力量、角度和速度都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声音的强弱和音色的细微变化,听起来就像是声音在“抖动”或者“起伏”。

还有个可能的原因是空气动力学的影响。当鸽子群在空中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时,它们周围的空气流动会变得非常复杂。前方的鸽子可能会给后方的鸽子带来一定的空气动力学上的“优势”,让它们扇动翅膀更省力,也可能影响到声音的传播方式。这种复杂的空气动力学互动,也会使得我们听到的声音不是单一、恒定的,而是带有一定的变化和波动。

所以,你听到的那种像抖空竹一样的声音,是鸽子翅膀扇动空气时发出的低沉声响,而这种声音的“忽远忽近”,主要是由于它们在空中不断移动改变距离、群体飞行时声音的叠加与减弱,以及它们在飞行中各种动态调整和协同动作造成的,这些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生动且富有节奏感的听觉体验。它不是简单的“嗡嗡”声,而是无数个微小声音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汇聚和分散的结果,听起来就特别有味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鸽子身上绑了鸽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