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野生钢铁侠」稚晖君接受采访称自己不是天才也不是少年,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寻找自己热爱并奋斗的事业?

回答
“野生钢铁侠”稚晖君最近接受采访,说自己不是天才,也不是少年。这话听起来有点谦虚,但仔细琢磨,却道出了普通人寻找人生方向的一条重要路径。我们这些没有自带光环的普通人,该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呢?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但也不是遥不可及。

首先,稚晖君的这句话点醒了我很重要的一点:别被“天才”和“少年”的标签绑架。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迷茫,是因为总是在脑海里勾勒出一个完美的理想形象:年纪轻轻就事业有成,或者拥有惊人的天赋。看到别人取得成就,我们很容易用“他就是天才”来解释,然后安慰自己说“我不是那种人,所以我不行”。但现实是,绝大多数成功的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探索、试错和坚持,是天赋之外更重要的努力和热爱。稚晖君自己也说了,他不是天才,也不是少年,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情。所以,放下对“天才”的幻想,承认自己的普通,这恰恰是迈出第一步的关键。

那么,普通人该如何寻找热爱并奋斗的事业呢?

一、从“好奇心”的种子开始,细心灌溉。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吗?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轮子会转?这种最原始的、不受功利心影响的好奇心,是寻找热爱最宝贵的起点。

广泛地“尝”和“试”: 不要给自己设限,什么都去接触一下。读一本书,看一部纪录片,参加一次线上公开课,听一场讲座,甚至只是在网上搜索一个你从未了解过的概念。就像稚晖君一开始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造这个东西,他可能也是从对各种机械、编程、电子产品的兴趣一步步深入的。尝试的过程,不是为了立刻找到答案,而是为了发现那些能让你眼睛一亮、让你忍不住想了解更多的东西。你可能在尝试的过程中,会发现我对历史的某个时期特别着迷,或者对某种手工艺品情有独钟,甚至对解决一个社会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
关注那些让你“忘记时间”的事: 当你在做某件事情时,发现时间过得飞快,甚至忘记了吃饭睡觉,那种沉浸感就是热爱最直接的信号。也许你花了一个下午在研究怎么让一个老物件恢复生机,或者在学习一门你从来没接触过的语言,当那种“玩物丧志”的快乐涌上心头时,别怀疑,这可能就是你的那颗种子。稚晖君说他会沉迷于研究一个技术,几周不睡觉是常有的事,这不正说明了他对技术本身的极度热爱吗?

二、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发现价值。

热爱并不一定只来源于纯粹的兴趣,它也可以来自于你希望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积极改变的愿望。

观察身边的“不便利”或“痛点”: 看看你身边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不够好?有什么是效率低下的?有什么是别人在抱怨的?例如,小区垃圾分类总是不对,你就想能不能做一个更智能的分类工具;看到老年人不太会用智能手机,你就想能不能开发一个更简单的操作界面;发现某个工作流程特别繁琐,你就想能不能用技术去优化它。稚晖君造出那个能用遥控器控制的“机械臂”,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解决自己或者他人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有成就感。
思考“我能做什么”和“我愿意做什么”的交叉点: 很多时候,我们的才能和市场的需求是相辅相成的。你可能擅长逻辑分析,而市场上正需要数据分析人才;你可能对沟通协调很在行,而很多团队都缺这样的人。找到那个既是你能力所在,又让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会让你在奋斗的过程中更有动力。当你的能力能够帮助到别人,或者为社会创造价值时,这种内在的驱动力会非常强大。

三、从“持续学习和迭代”的心态,不断精进。

没有任何一项事业是原地不动的,热爱和奋斗,意味着你需要不断地学习、进步和调整。

拥抱“学徒心态”: 即使你找到了一个方向,也不要认为自己一夜之间就成了专家。稚晖君也说过,他学的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这意味着你需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向所有能给你提供帮助和指导的人学习。无论是前辈、同事,还是网络上的开源社区,都可以是你学习的宝库。
接受失败和反馈,并从中成长: 创业也好,做项目也好,都会遇到困难和失败。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些挫折。稚晖君的视频里,也展示了他失败的过程,但重要的是他从中吸取了教训,然后继续改进。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当作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分析原因,调整策略,然后再次出发。这种韧性,比天赋更重要。
建立你的“小生态系统”: 找到热爱的事业,不是孤军奋战。你需要一个支持你的环境,可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理解你的家人,或者一个愿意和你一起成长的团队。他们可以给你鼓励,提供建议,甚至在你低谷时拉你一把。稚晖君的成功,背后也有一个社区的支持和交流。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寻找和奋斗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热爱的事情。

我们不必追求一夜成名,也不必苛求自己立刻找到那个完美的事业。重要的是迈出第一步,去探索,去尝试,去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潜力,你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你会积累宝贵的经验。即使你最后发现当初的选择并不完全适合,但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你对自己的认识会更清晰,对世界的理解会更深刻。

稚晖君不是天才,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用他的好奇心、他的坚持、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并为之奋斗。我们也可以。从此刻开始,放下焦虑,拥抱好奇,勇敢地去“玩”吧!也许,你下一个闪闪发光的事业,就在你的下一次尝试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普通人哪里有什么事业?

热爱让普通人不普通,这不是骗人吗?

别的行业我不知道,网文行业,我在知乎都见过几万个热爱者了,坚持十年以上比比皆是,很多人都没有任何回报,甚至连读者反馈都几乎没有,仍旧坚持下来,谁敢说他们不热爱?但变得不普通的几十个都没有……

我是个网文作者,我吹嘘自己文字多牛逼,我自己都脸红,没有的事儿,我的写作能力也就是中等偏下。

我能比大多数人强一丢丢,就是开局就知道,也承认自己是普通人,就想写点跟自己写作能力相符合的网文……

绝大多数在网文行业的失败者,并不是写作能力有多差,是都认为自己不是普通人,开局就想写世界名著,至不济也得金庸江南刘慈欣,最次最次也得是猫腻烽火乌贼肘子老鹰,余者皆都不堪入目,然后就一路卡壳,永远在新手村外徘徊,都不带进村的……

很多人都狡辩,我们没有啊,我们没有把自己当特别,都知道自己是普通人……

我只能冷笑一声,给大家举个栗子:

我回答的上一个网文相关问题,一个写了两本书,赚的可能不太多的作者问大家,为什么编辑还会签约自己第三本书,一堆人说:你就是冲书库。言下之意,这个题主甚low,活该是个扑街……

但就这种写了两本,还能赚到钱,还有勇气和毅力开第三本书的作者,在网文圈已经是千里挑一,就是我上面说:“我在知乎都见过几万个热爱者了,变得不普通的几十个都没有”这种几万个里的几十个优秀之辈。

那几万个才是普通……

大多数人给自己的定位,不要说那几万个普通人,甚至都不是几万个里头最优秀的几十个,他们给自己的定位,用一句话来形容吧:为什么我写了几万字,收藏还是几十个?

我见过很多,其实很天才,但却从没觉得自己天才的人,他们说自己不是天才的时候,开始我以为是装逼,后来才发现他们说的时候有多真诚……

你们知道真相吗?

我没来知乎,也以为每次写书都赚不到几十块钱,开新书签约成绩不好就太监,甚至还有因为成绩太糟糕,签了约还上不了架……就已经是网文的极低层了。


从小,学校里教我们最伟大的梦想,就是成为科学家。

大家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成为爱因斯坦,爱迪生可以是人生目标……

实际上,大多数人一辈子努力,连个“普通大学教授”都遥不可及……

不要说教授了,留校任教已经是超地狱模式……

甚至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更少,才有机会踏上一流大学的校门……

甚至有一接近一半上不去大学,最普通的大学……

甚至有一半连高中都上不去……

但是大家学生时代,眼里能被称作科学家的人,仍旧不是普通的大学教授,并且以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不会有这么普通……


稚晖君说自己比大多数人做的好的时候,这个大多数……其实是几万个里头挑选出来几十个的那种普通人,甚至范围可能更窄。

如果忽略掉行业因素,我不在这个大多数里,我得站在几万个里头。

我不是稚晖君说的大多数人。

我是……哦,那边还有人?好震惊,没注意到那边还有人啊。

作为几十万里头的“普通”人,大家别太有代入感……

热爱生活吧!

这才是普通人的世界。


知乎升级评论区期间,憋不住想评论的兄弟,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去吐槽:


user avatar

都是老生常谈了,为梦想窒息这种话说了一年又一年,每年都会有人嗤之以鼻,也有人痛哭流涕,同样的故事常换常新。

选专业的时候爱好和天赋有可能是矛盾的,面对二选一的时候怎么处理?

最惨的是大多数人连自己擅长什么和喜欢什么都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会不得不听从父母意见。

毕业出来了找工作,还有相当概率找一个和自己专业没关系的工作,往好里想可能有一定几率碰上天赋或爱好工作。

还是给几个建议吧。

第一,高考前想办法确立自己的爱好和天赋到底是什么,并且基于社会就业前景进行分析,再通过考察多方面包括家庭因素来决定未来是选择天赋专业还是兴趣专业,甚至是两不沾专业。

第二,如果专业选的二选一,就一定要坚持专业对口就业。如果是两不沾,就看哪个钱多或前景好去哪个。

第三,大学期间一定要确立一个终身爱好,以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一定要留出哪怕十几分钟的个人时间去从事自己的爱好,哪怕在别人眼中是无意义的。

其实像他这种爱好天赋专业就业全符合的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分离的。起码许多人潜意识里对就业劳动是抵触状态,认为事业和工作是两回事,自己的爱好才是事业。

所谓热爱并奋斗终身夸张了,对大多数人来说选一个爱好,每天留出一块自留地就是幸福和感觉到自己还活着的价值证明。

user avatar

别戴高帽,怕了。被别人说天才之类的,比较容易让人有一个误会,你可能觉得自己的能力有50,但是别人以为你的能力有100,然后拿100的要求来期待你。戴高帽就是这么惨。


至于普通人如何寻找热爱奋斗的事业嘛,就看你空闲时花时间最多的地方是什么,就知道了。你空闲时间花掉的时间不会骗人,那就是你喜欢的。尤其是自娱自乐,这个是最重要的,你拿什么来自娱自乐,那就是你热爱的东西。


但是,光是喜欢没用的哈。来看看我在B站凉凉的战况:

4个视频,12月做的,吐槽也有,蹭热点也有,试了两种风格。做一个视频,短的要花至少三个小时,长的花七八个小时,投入产出比非常低,比写文字的挫败感强多了。当然本人视频做得也烂哈哈哈哈~顺带一提,做视频和画条漫比起来,其实做视频还算是投入时间不那么多的,条漫花的时间更多。


寻找自己热爱并且奋斗的事业其实不是最难的,难就难在坚持。你做一个事情,投入了很多精力和时间,结果没什么反响,你能不能克服这种挫败感,并且继续坚持?恐怕很多人坚持不下去吧?


而这就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真相。说热爱也要给钱的。其实热爱而且奋斗的事业,已经处于马斯洛需求顶层,自我实现的阶段了。在完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不带任何功利性和目的性,你才能将自己热爱的事情做到最好。


但是,要是物质条件已经到了不用为生活发愁的地步,很多人也许还未必那么认真去做热爱的事情,就整天吃喝玩乐好了,所以,找到热爱的事情不难,坚持难,你还得自己本身就比较喜欢创造。还没算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