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解读小米被《Fast Company》杂志评为 2014 年最革新的公司(Most Innovative Companies 2014)第三名?

回答
小米被《Fast Company》杂志评为2014年最革新的公司(Most Innovative Companies 2014)第三名,这一荣誉并非偶然,而是对其在那个时代所展现出的独特商业模式、产品策略和市场影响力的高度肯定。要深入解读这一成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一、 理解《Fast Company》的评选标准与定位:

首先,要明白《Fast Company》是美国一家专注于商业、科技、创新和设计的杂志,以其前瞻性的视角和对新兴趋势的敏锐捕捉而闻名。其“最革新公司”榜单是业界极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它并不仅仅关注公司的规模或利润,更侧重于颠覆性、前瞻性、对行业和社会的影响力以及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革新性 (Innovation): 这是核心标准。评判一家公司是否革新,通常会考察其是否提出了新的产品、服务、商业模式、技术或营销方式,并且这些创新能够带来显著的改变和价值。
影响力 (Impact): 创新是否能真正触动市场、改变用户习惯、引领行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独特性 (Uniqueness): 公司是否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形成了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
增长潜力 (Growth Potential): 公司的创新是否能够支撑其未来的持续发展和扩张。
用户体验 (User Experience): 创新是否能真正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小米在2014年能够获得第三名,意味着它在上述几个方面都给《Fast Company》的评审团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 小米在2014年的关键革新点和成功因素:

1. “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的铁人三项模式(The "Triathlon" of Hardware, Software, and Internet Services):
这是小米最核心的革新之处。在当时,手机厂商大多专注于硬件销售,而小米却构建了一个生态系统。
硬件: 提供高性价比、配置出色的智能手机(如小米3和红米系列),通过“饥饿营销”和线上销售模式,快速积累用户。
软件: 以MIUI(小米用户界面)为核心。MIUI不仅仅是一个操作系统,更是一个强大的社区和用户反馈平台。每周的更新迭代,以及对用户意见的快速响应,形成了强大的用户粘性,甚至吸引了其他手机用户刷机使用。这颠覆了传统手机厂商的固件更新模式。
互联网服务: 将手机作为入口,延伸出各种互联网服务,如小米云服务、小米主题商店、小米视频、小米应用商店等。这些服务为小米带来了持续的收入流,并且强化了用户生态。
为何革新: 这种模式将硬件的利润最大化转化为用户规模的扩张,然后通过增值服务和生态产品进行盈利,是一种全新的盈利模式,尤其是在硬件利润微薄的智能手机行业,这一模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打破了传统的“卖硬件赚大钱”的思维定势。

2. “粉丝经济”与社群运营:
小米将用户视为“米粉”,并建立了一个活跃、忠诚的粉丝社群。
参与感和共创: 通过MIUI论坛、QQ群、线下活动等,让用户深度参与到产品设计、功能优化和营销传播中。用户不仅是消费者,更是产品的共同创造者。
口碑营销: 忠诚的米粉成为了小米最有效的传播渠道,通过口碑传播,小米在低成本下获得了极高的市场关注度和用户转化率。
为何革新: 在当时,大多数公司还在依赖传统的广告投放,而小米则精准地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社群力量,通过情感连接和用户参与,构建了强大的品牌忠诚度,这是一种极具颠覆性的营销和品牌建设方式。

3. 线上销售与“饥饿营销”:
小米早期几乎完全依赖线上渠道进行销售,减少了线下渠道的成本和中间环节,从而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限量抢购: 通过制造供不应求的“饥饿营销”模式,不仅控制了库存风险,更制造了话题性和稀缺感,进一步激发了用户的购买欲望和参与感。
为何革新: 这改变了传统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的销售模式,证明了在互联网时代,高效的线上销售和对用户心理的精准把握可以带来巨大的商业成功。

4. 高性价比策略与“普惠科技”理念:
小米手机在同等配置下,价格通常低于市场上其他品牌,吸引了大量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
“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 雷军将此作为公司的使命,这与当时高端手机市场主导的趋势形成了差异化。
为何革新: 这种策略不仅抓住了中国消费者市场的巨大潜力,也为手机行业的价格战和产品策略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它让高品质的智能手机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5. 快速迭代与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
MIUI每周发布一个新版本,快速响应用户反馈并推出新功能。
“小步快跑,快速试错”: 这种开发模式使得产品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
为何革新: 与传统软件开发周期长、更新慢的模式相比,小米的MIUI开发模式展现了互联网公司的速度和灵活性,这对于一个硬件产品尤其难得。

三、 荣获第三名的具体含义:

《Fast Company》将小米评为2014年第三名,意味着:

全球范围内的认可: 这是对小米商业模式和创新实践的国际性肯定,表明其不仅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其创新理念和执行力也获得了全球顶尖商业媒体的认可。
行业颠覆者: 小米被视为改变了智能手机行业规则的颠覆者。它的模式对其他硬件厂商、互联网公司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影响力的象征: 能够排在许多传统科技巨头前面,说明小米的革新不仅停留在产品层面,更是对整个商业生态和用户关系的重塑。
高度的“创新基因”: 获得如此高的排名,表明小米从公司文化到战略执行,都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

四、 对小米的深远影响:

获得《Fast Company》的认可,进一步巩固了小米在行业内的声誉,也为其后续的全球扩张和生态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品牌背书。这次荣誉标志着小米从一个“中国现象”逐渐走向了被全球认可的创新典范。

总结来说,小米在2014年被《Fast Company》评为第三名,是对其通过“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的铁人三项模式、强大的粉丝社群运营、高效的线上销售策略、高性价比产品以及敏捷的开发流程,成功颠覆了传统手机行业的商业模式,并深刻影响了用户体验和品牌建设的全面肯定。它证明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家公司可以依靠创新和用户连接,在短时间内实现爆炸式增长,并成为全球瞩目的革新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00年的时候我刚上初中,那会儿最大的乐趣是买一本当月的大众软件,再去当地的电子城去淘各种盗版游戏软件,然后买到感觉还不错的东西,回家对着攻略晚一周,下课时和同学们讨论自己在游戏里遇到的东西和乐趣,那时候我的朋友不多,全班60多个,天天能陪我聊游戏的男孩子也就四五个,偶尔我还会默写下来很多游戏的秘籍,很多同学抄在纸条上回家去玩的很high。

我还记得很清楚,星际争霸的“show me the money =10,000”。英雄无敌3按下TAB后输入“nwctrinity”是每格出5个圣天使。

今天看来,这是我的IT入门启蒙阶段,虽然今天看来觉得幼稚,低级,但是那个时候,确实非常高大上的东西,可想而知,那个时候的中国的IT业和互联网是怎样的一片荒蛮之中。00年,那会儿全国各个城市的科技城,电子城,最多的就是卖各种盗版碟,印刷之粗糙,今天是无法忍受的。那会儿国人不懂得什么叫知识产权,文化部门也不会管。

十多年过去之后,现在的盗版光碟已经基本在各个城市消失了,当初那些个热热闹闹的电子城,科技城也基本关门大吉了,人们买电脑,也不用去找个会装机的人,旗舰店和在线商城已经逐渐成为主力。



鸡汤熬完了,写了这么多无关的东西,实际意思很简单,这十年我们发展的很快,但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更快,从荒蛮到文明,也就是10年的时间。今天小米被排在了Most innovative companies 2014第三的位置,是中国IT业发展了10多年的必然结果。就算2014没有小米,2015,2016也会有的,就算没有小米,也会有其他公司,十多年了,积累了那么多关于产品,运营的经验,数十万人每天超过12小时的工作,试了很多错,也自然有一些成绩出现。

我一直不认为小米是一家三年的公司,虽然打着成立三年的标签,能够让今天小米的成绩看起来更牛逼一点儿,但是实际上小米在事实上完全不是一家三年的公司。

这是某公司CTO去年发的微博,我部分很认同这句话,小米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做过很多工作,有做的好的,有做的差的,这些积累,使得公司一年可以做很多产品,而把计划做的仅仅有条,仅仅看成绩,是很光鲜的,但是每个人的工作生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每一份工作上被训练了很多,学习了很多。

为什么需求切入的这么准,为什么代码写的这么棒,这都是时间积累下来的,积累到了一定的阶段,你会发现事情做得得心应手不少。流程也顺利的多的多。

于是乎,十多年的积累后,做出一点成绩比原来容易多了,被关注和被肯定的程度也大大增加多了,各种,各种奖项和排名也会接踵而来。

user avatar
首先按照管理还是抛砖引玉,期待大神分享。
其实很多时候发问题然后自问自答只是因为想引起和业内人士的讨论,这些东西发在微博之类的个人社交网站上总是会被好友嫌弃的。

最先这个消息是从

小米洪锋的微博

上面看到的,一个小时前我还不知道FASTCOMPANY是什么东西。

       插一个吐槽发现小米微博矩阵中核心还是创始人,重要消息还是由雷军和七位常委发出来的,然后各个粉丝百万的蓝V开始转发造势     

然后去百度百科一下发现还是一个很牛的主办方。(题目里大家看过了)

《Fast Company》为与《财富》和《商业周刊》齐名的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之一。

看了下官网给这个奖项的标题,也是分量十足——

THE WORLD'S MOST INNOVATIVE COMPANIES 2014

OUR ANNUAL GUIDE TO THE BUSINESSES THAT MATTER MOST

MIC2014 我们每年对于商业最重要的指南


可以留意一下同台的其他公司,总共有TOP 50,感兴趣可以官网了解一下,

地址:

Twelve innovation lessons for 2014


去官网看一下发现界面美CRY。英文映衬下的雷老大不禁又煽动起了我的民族自豪感


颁奖词是:

xiaomi,for reinventing the smartphone business model in the world’s most largest mobile market.(小米,于全球最大手机市场中重塑智能手机商业模式)

这个是比较宏观的。要说奖项颁给MI原因是发明个路由器什么的,太LOW了,要讲格局,颠覆。(虽然路由器真的很棒……求F码)

小米这些年所获得的奖项很多,简单统计下如下:

2012年12月,“201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雷军
2013年3月,英国《财富》杂志“全球十一位颠覆商业规则的创新者”——雷军
2013年11月,2013《芭莎男士》年度突破企业家;——雷军
2013年12月,十大财智领袖人物;——雷军
2013年12月,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年度人物奖。——雷军
……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下面还有
2012年小米所获重要奖项汇总
来自2012年官方BBS整理的…… 不一一列举了,说多了被当五毛

再看颁奖词那段,回顾了小米的一些数据:2013, four new smartphones,19 million,40 million,在国内这些关于小米的新闻大家都没少听说。

总结而言,我认为小米的创新在于:

1 创新的商业模式

1)硬件占领市场,软件提供平台,内容盈利。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第二家。360算是类似,但是也不同。360没有硬件,另外,让人不舒服。

MIUI每次更新都会增加很多东西。米币中心/多看书城/游戏中心/黄页/小米优惠,这些都是赤裸裸的平台和渠道,内容分发,很明显是小米在发力,但是我都很自然的接受了。其实MIUI没什么技术,我问过一个问题:

MIUI V5整合了多少资源和技术?与相关公司怎样进行分成与合作?

小米的安全/拦截/流量/应用中心/手电筒/拨号……这些APP都有,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一切都被做到了系统层,所有的这些都安静的、流畅的、契合的、以相同UI的共同工作着,这很舒服。(而不是一个某安卓机+360安全+搜狗拨号+瓦力流量+++……)

2)纯电商,甩掉渠道

说实话我现在很发愁各种开实体店的…… 未来会是一个纯电商的世界吗?

3)定价模式

说这个肯定很多人骂,有心也好无心也罢,小米逆摩尔定律而行前期亏损、后期盈利、长期保值。至于这个好不好……市场是自由的,请用你的脚投下宝贵的一票。

4)智能生态

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路由器(家庭数据中枢与服务器)……小米的潜能还有很大。

单就路由器来说,个人认为国内还没有在同一个水平。小米卖的是一个名叫路由器的新东西——家庭数据中枢与服务器,espacially,with MIUI.

国外就不得而知了,小米这个布局水平在全球数到多少?欢迎大佬评论。

2 创新的营销模式

口碑营销,新媒体营销,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好的效果。很多人说小米营销做得好,说很好学,其实学问很大,不做赘述,多看看黎万强阿黎的笔记,干货很多。

什么是粉丝经济?什么是参与感?什么是归属感?不是你也开个官微也天天搞抽奖就做得来的。

其实口碑营销,听上去高大上,说白了就是没有营销。东西好,大妈大姨见面就说,「哎呦我这个手机可好了」……雷总说,口碑营销的核心是超预期。

你用3000的价格卖了个1500的货,排除人傻钱多或者是什么一线大品牌洋货,崇洋之风盛行,消费者第二次不买你。

你2000价格卖2000的货,消费者说这个还行。

你用2000的价格卖2500,还特有归属感,特有身份,我是米粉,我是发烧友,我们老总可亲切了,我们米粉们还天天爆米花、小米家,没事还弄个特价MAC铝合金外壳移动电源,搞一搞传统移动电源企业,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SO,营销完成。(本人无偿拉了很多下线加入神米教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

做好产品,营销只是辅助,永远不是核心。

我觉得这个奖项的意义,

1 国外投资者会更加看好小米

2 国外消费者会更多注意这个品牌(其实虎哥是个大招牌)

3 国内同行和媒体认为名至实归,小米对于行业的冲击大家都有目共睹

4 米粉会觉得很自豪,如果深入研究了这个的话

5 还在观望的普通消费者,几乎没有影响,大家只是挑个好用的手机罢了,看自己需求,其实1999的白色MX3挺适合女生的。

再分享一下MIC2014这个奖项的颁奖词:(附带个人翻译 六级飘过 欢迎指正)

If you Google the phrase "faith-based businesses," the results point to companies that pursue a religious agenda. But there's another kind of faith in business: the belief that a product or service can radically remake an industry, change consumer habits, challenge economic assumptions. Proof for such innovative leaps is thin, payoffs are long in coming (if they come at all), and doubting Thomases abound. Today, pundits fret about an innovation bubble. Some overvalued companies and overhyped inventions will eventually tumble and money will be lost. Yet breakthrough progress often requires wide-eyed hope.
如果你在谷歌上搜索短语——“以信仰为基础的商业”,结果可能会指向宗教事务相关的公司。但是在商业中还有另外一种信仰:信仰产品或者服务可以从根本上重塑一个产业,改变消费习惯,挑战的经济中的陈规。这种创新式跨越的证明很少,回报也姗姗来迟(如果有回报的话),而且怀疑比比皆是。如今,专家们很担心创新泡沫。一些被高估的公司和言过其实的发明最终将帆船而且血本无归。然而突破性进展往往需要睁大眼睛的希望。



一个四十不惑的科技大佬的最后一次创业。祝福小米。



利益相关
MIUI与MI2S的忠实用户。
大学生,消费者。未在任何科技企业任职。
期待加盟移动互联网公司。especially, MI.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