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要注意,评价一款发动机,推重比不是唯一的因素,推力往往对飞机这一整体很重要,直接影响了飞机的性能。同样推重比为10的大推和中推,输出推力却有差别,技术难度也是不一样的(同为一个国家的3代机发动机,中推rd33(7.87)与F404(7.83)推重比相比大推al31f1(7.14)和F110(7.28)大出一截)。
评论区有“专业人士 @目赤不动”认为发动机推力大小无关紧要,觉得影响战斗机性能的是发动机推重比,而非推力。
这里我引用一组数据出自:
方昌德. (2000). 21世纪战斗机动力. 航空知识(3), 30-30.
由上图可明显看出,使用F404(推重比7.83,加力推力79.00kn)的F18在爬升上明显弱于使用F110(推重比7.28,加力推力128.9kn)的F15与16。
其原因则是F110虽然推重比不高,却带来更大绝对推力,再加上空军飞机比海军飞机重量上更占优势,使得F15与16整机推重比达到1.14和1.06,在爬升性能上优于0.89的FA18。
决定战机性能的是战机这一个整体,而非发动机推重比,飞机整体推重比是受推力与整机重量影响的,推力只来自于发动机,而发动机重量只是整机重量的一部分,从其他地方减重来实现飞机整体推重比的提升也是完全可能的。
因此发动机净推力,以及推力曲线也是重要因素(并非指发动机推重比不重要,而是不要只看重发动机推重比而忽略了推力)。
三代以后的战机,通常重型机用双大推
伪重型(超虫,肥电),中型一般是单大推或者双中推
轻型则一般是单中推,或者双小推。
大推和中推的交集一般就是在中型机上。
先说说大推:
顾名思义,大推,推力大,个头重量往往也大。优点很明显了,它有比中推更大的推力,但是由于使用的是大尺寸涡轮叶片和压气机,高速旋转的时候要受到更大的力,因此对于材料和设计的要求几乎是指数倍的提高,工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单晶叶片的尺寸,大尺寸叶片共振问题的解决,则反映了设计的能力。
中推难度则要小一些,因此欧洲很多国家发展发动机选择中推来突破。
以中型机为例,双中推虽然带来了与单大推相同甚至是超出的动力,但是油路和管线也是双份的,严重挤占内油空间。 优点则是中推由于尺寸小,双中推的飞机一般后机身不会像单大推那样臃肿,同时在连续机动的时候不需要像单大推那样长时间大推力输出,因此连续机动要好一些。
因此,一般来说单大推的中型机航程上有优势,双中推则是机动能力上有优势。
技术难度上,大推研发和设计难度更大,研发投入更高,耗时更长,中推这些难度都小一些。
欧洲国家搞中推是完全满足国家需求的,中美俄这样的大国大推是必须的,但是中推在外销的机型上更受欢迎,所以大国一般都是走大中推双修路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