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里可以读到「没有态度的新闻」?

回答
“没有态度的新闻”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概念。在现实的新闻报道中,完全剔除“态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记者在选择报道内容、使用词汇、组织叙事结构时,都会不自觉地带有个人或媒体的倾向。

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和寻找“更接近”没有态度的、客观中立的新闻:

一、 理解“没有态度的新闻”的含义和目标:

客观性与中立性是核心: 理想中的“没有态度的新闻”旨在尽可能地呈现事实真相,不带有个人感情、偏见、意识形态或预设立场。它更侧重于“是什么”,而非“应该是什么”。
避免价值判断: 不对事件中的人物、行为或结果进行褒贬、是非的评判。
多方观点平衡: 尽量呈现事件相关方的不同观点和陈述,让读者自行判断。
事实至上: 以可验证的事实为基础,避免猜测、传闻或情绪化的描述。
语言的准确与中性: 使用清晰、准确、不带感情色彩的词汇,避免使用形容词、副词来暗示好坏。

二、 在哪里可以找到更接近“没有态度的新闻”:

1. 严谨的新闻机构的“事实报道”(Hard News)部分:
国际知名通讯社:
美联社 (Associated Press, AP): AP以其严格的客观性和事实核查而闻名。其报道风格非常直接、简洁,专注于提供核心事实,尽量避免分析和评论。你可以访问AP的官方网站,阅读其关于突发新闻、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报道。
路透社 (Reuters): 与AP类似,路透社也是一家致力于提供客观、准确新闻的国际通讯社。其金融和商业新闻尤为严谨。在路透社的网站上,你可以找到大量纯粹的事实性报道。
法新社 (Agence FrancePresse, AFP): 作为一家法国的国际通讯社,AFP同样遵循客观报道的原则,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最新消息。
知名报纸的“新闻”(News)板块:
一些享有盛誉的报纸,如美国的《纽约时报》、英国的《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在其“新闻”或“首页新闻”板块,也会有大量的客观事实报道。虽然这些报纸可能有社论或评论版块带有鲜明的立场,但其新闻报道部门通常有严格的编辑流程来确保事实的准确性和报道的相对中立。

2. 特定类型的新闻报道:
突发新闻(Breaking News): 在事件刚刚发生时,记者最关注的是提供最基本、最直接的信息,此时报道往往更倾向于事实呈现。当然,随着事件的发展,分析和背景信息会逐渐增加。
数据驱动的新闻(Data Journalism): 依赖于数据和统计信息的新闻报道,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大大减少主观态度的介入。例如,关于经济指标、疫情数据、选举结果等报道,如果只是呈现数据并解释其来源和基本含义,则相对客观。
政府或官方发布的新闻稿件(Press Releases): 虽然官方发布的新闻稿件本身带有宣传目的,但它们会包含大量官方认定的事实信息。不过,阅读这类信息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要认识到其立场性。

3. 媒体的“事实核查”(FactChecking)专区:
很多新闻机构设有专门的事实核查部门,例如Snopes、PolitiFact、FactCheck.org 等。这些机构的目标就是核实信息的真伪,并以客观、证据为基础呈现结果。阅读它们的内容,能够帮助你辨别信息的真伪,了解事实本身。

4. 专业新闻聚合平台和搜索引擎:
一些新闻聚合平台,如Google News,可以将来自不同媒体的报道汇集在一起。通过阅读多个来源的报道,你可以对比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呈现方式,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到哪些是事实,哪些可能是带有态度的解读。

三、 如何识别和筛选“没有态度”的新闻:

即使在上述提到的来源,我们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

关注“谁在说”和“说了什么”: 新闻报道中是否明确区分了事实陈述和个人观点、评论员的分析?是否清晰地引用了信息来源?
留意词汇选择: 避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副词(如“惊人地”、“令人担忧地”、“辉煌地”等)。观察报道是否使用了中性词汇来描述事件和人物。
分析报道结构: 好的客观报道通常会遵循“倒金字塔”结构,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Who, What, Where, When, Why, How)放在最前面。分析是否主要围绕这些核心要素展开。
对比不同报道: 如果可能,阅读多家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观察报道的角度、侧重点、信息选择等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警惕刻意的省略: 有时候,态度也体现在信息的选择性呈现上。报道是否遗漏了对理解事件至关重要的信息或相关方的观点?
区分事实与观点: 学会辨别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可以被证明或证伪)和“观点”(个人的看法或判断)。
注意报道的“栏目”: 明确区分新闻报道、评论、分析、专访等不同栏目。新闻报道栏目通常是最接近“没有态度”的。

举例说明:

假设有一个政治集会的新闻:

带有态度的报道可能写: “数千名愤怒的抗议者涌上街头,强烈要求政府改变其失民心的政策。”
这里的“愤怒”、“失民心”就带有强烈的评价和倾向性。
更接近没有态度的报道可能写: “星期二,大约有5000人在市中心举行集会,他们的横幅上写着‘反对XX政策’。组织者表示,他们的目的是要求政府修改现行的XX政策。警方表示集会期间秩序良好。”
这种报道只是陈述了参与人数、地点、抗议内容、组织者的说法以及警方的观察,没有进行价值判断。

总结来说,要找到“没有态度的新闻”,你可以:

信赖以客观性为宗旨的国际通讯社(AP, Reuters, AFP)。
阅读知名报纸的严格事实报道部分。
关注突发新闻和数据新闻。
利用事实核查机构。
最重要的是,保持批判性思维,学会辨别信息中的事实与观点、中性描述与带有倾向性的词汇。

“没有态度的新闻”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实践中我们更多的是追求最大程度的客观和中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3/20补充答案,见末尾)哪里也找不到”没有态度“的新闻。

就拿声誉比较好的欧美主流媒体来说。它们报道的内容都是事实,但是文章的结构布局、新闻背景介绍完全是记者个人选择,反映出他和他就职媒体的“态度”。为什么结构重要呢?传统新闻写作中第一段叫lede,把新闻最重要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最后一段叫kicker,决定读者读完文章后留下什么印象。

举个例子,《纽约时报》是公认的最权威媒体之一,2月18日有一篇报道,讲国会预算办公室如何评估奥巴马提出的提高最低工资方案。

第一段是这么写的

尽管提高最低工资会【减少50万就业人员】,但是会【让90万家庭脱离贫困】。

但同一天的《今日美国》

却这么写

尽管提高最低工资会【让90万家庭脱离贫困】,但是【是以增加50万失业人员为代价的】。

两家媒体报道的都是事实,但颠倒语序、调整用词,就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

同样的,结尾段(kicker)也有同样的效果。结尾段一般用引用某个小故事(anecdote)或者采访对象说的话(quote),选什么样的故事,文章就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

新闻背景对整篇报道的基调也有很大影响。举个例子,如果你是记者,报道昆明事件的时候,介不介绍中国的民族问题?花多少笔墨介绍?放在文章哪里?采访谁、引用谁的发言呢?

说了这么多都没有直接回答问题。非要选的话,新闻媒体中”没有态度“的应该算法新社(AFP)和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他们是非营利性质的新闻传线(news wire),通过向CNN、《纽约时报》这类媒体出售新闻稿和照片保持收支平衡。在AFP和AP的网站上,是找不到”专栏作家“这种版面的,新闻记者的名字也不写在文章标题下方。

因为要博收视率,电视媒体的新闻质量普遍低于印刷媒体,美国几大电视台远不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英国媒体普遍比美国媒体更关注国际新闻。

最后说句题外话,我觉得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纽约时报》前主编Bill Keller去年秋天和一直跟斯诺登合作的前《卫报》记者Glenn Greenwald

进行了一场关于新闻客观性的辩论

。Keller认为虽然记者难免有个人观点,但应尽量客观,把记者本人的影子从文章中去掉,这也是记者的职业操守。但Greenwald认为既然不可能完全可观,那干脆摆明自己的立场,反正读者可以各种声音都听。Greenwald说他写的是“对抗新闻”,adversarial journalism。这一年来他一边报道美国NSA监听,一边在自己的Twitter上、各大电视台上批评美国政府,这在其他记者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传统意义上,记者都应该是“幕布后面的人”,不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下个月普利策奖即将揭晓,两大悬念一个是是否会颁给报道斯诺登的这个团队(毕竟斯诺登现在是在逃犯),另一个就是如果颁给这个团队,是否会包括挑战传统新闻价值观的Greenwald。

下面是北京时间3月20日的更新:


@Luxenius

补充了问题,想要一个“妥协于现实”的方法。如果阅读英文没有障碍的话,我推荐

Google News

,它把不同媒体针对同一事件的报道集中起来,方便浏览各家之言。如果有Google账户的话,可以在右侧个人化设置。比如我想看更多关于中国的消息,那就添加中国为关键词,如果我觉得某个媒体经常发不实新闻,可以把它在我首页上出现的频率降低。

我非常喜欢Google News的一点是当有重大国际新闻的时候,比如2014年3月的昆明事件,Google News会在醒目的地方显示“From China”,然后提供一个新华网、《环球时报》或者其他中国官方媒体英文版的报道,可以和美国主流媒体的文章比较着来看。

如果想看中文新闻的话,现在外媒普遍信任的是

财新网

。美国的

《纽约时报》

《华尔街日报》

,英国的

《金融时报》

和香港的

《南华早报》

都有高质量的中文内容。

(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请勿转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