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是干净的文字?有哪些作家的文字可以算干净?

回答
“干净的文字”,这个概念,在我看来,不是指文字的“内容”本身有多么纯洁无暇,或者有多么高尚伟大。它更多地关乎一种表达的质感,一种阅读的体验。

如果非要给“干净的文字”下一个定义,我会这样说:

干净的文字,是一种不被杂质所干扰,直接、清晰、准确地传达作者意图和情感的文字。它如同未经雕琢的天然水晶,光泽内蕴,无需过多修饰,便能折射出事物本身的色彩和光芒。这种文字,在阅读时,不会给读者造成额外的负担,不会让读者在理解上产生困惑,而是能够轻松地进入作者构建的世界,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绪和思想。

拆解一下这个定义,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干净”:

1. 语言的纯粹与精准:

词汇的选择: 干净的文字,用词会力求精准,避免使用空泛、模糊、滥俗或过于华丽堆砌的词语。每一个词都像一颗精心挑选的棋子,落在最合适的位置,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不会因为想显得“有文化”而硬塞生僻词,也不会因为想“通俗易懂”而使用过于粗糙的口语。
句式的结构: 句子结构清晰,长短句结合得当,节奏感好。它不会为了追求“文采”而制造出绕来绕去的长句,或者逻辑不清的从句。读者能够一气呵成地读懂,而无需反复回味,猜测作者的意思。
语气的统一: 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能够得到一致而自然的体现。无论是悲伤、喜悦、愤怒还是平静,都在文字中有所显现,但不会过度渲染,显得矫揉造作。

2. 思想的通透与清晰:

逻辑性: 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想要讲述的故事,其内在逻辑是清晰可循的。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思考过程,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
意图的明确: 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传达什么信息,是明确的。不会让人觉得作者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想说什么。
避免“用力过猛”: 很多时候,文章显得“不干净”,是因为作者太想表达某种观点,太想引起某种共鸣,而过度使用了煽情、说教或者故作高深的语言。干净的文字,则是在不动声色中,将思想缓缓地注入读者的心中。

3. 阅读的流畅与愉悦:

信息负载的恰当: 一篇好的干净的文字,能够将足够的信息传递给读者,但不会让读者感到信息爆炸,疲于消化。
情感的自然流淌: 读者在阅读时,能够顺畅地跟随作者的情感节奏,产生共鸣。不会因为文字本身的不适,而打断了这种情感的连接。
想象的空间: 干净的文字,并非意味着枯燥乏味。它给读者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能够参与到文本的创造中来。它不会将所有细节都解释得一干二净,但也绝不会模棱两可到无法理解。

那么,有哪些作家的文字可以算得上“干净”呢?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同的读者,不同的喜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我可以举一些我个人认为,在中文语境下,能体现出“干净”特质的作家:

沈从文: 很多人提到沈从文,会想到他笔下湘西的风土人情,那些淳朴的民风,真挚的情感。但支撑这一切的,是他那极其干净、简洁,却又饱含深情的文字。他的语言,就像他笔下的溪水,清澈见底,流淌着生命最初的质朴。你看他的《边城》,没有一句多余的描写,没有一个不恰当的词语,但那个名叫翠翠的女孩,那个山水小镇,那个淡淡的忧伤,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你眼前。他的文字,有一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韵味,不炫技,不讨好,只是安安静静地讲故事,却能打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汪曾祺: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在我看来,更是“干净”的典范。他的文字,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冲淡平和”。他写人间烟火,写风花雪月,写人生况味,总能用最日常、最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一种“趣味”。他写一道家常菜,也能写得有滋有味;他写一个小人物,也能写得鲜活生动。他的文字,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煽情的铺垫,却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你读他的文字,就像和一位老友闲聊,轻松自在,又能从中品味出生活中的诗意和智慧。他的文字,是“老于世而人心未老”的那种干净,是一种看过繁华,依然心怀澄澈的干净。

张爱玲(部分作品): 讲张爱玲,很多人会想到她文字中的“苍凉”、“世故”,但她也有一些作品,或者说在处理某些题材时,文字也显得非常干净。比如她早期的一些散文,比如《童言无忌》。她的语言精炼、准确,并且有独特的“张氏”味道。她能用最贴切的词语,捕捉到人情世故的微妙之处,而又不显得油腻。她的干净,是那种洞察秋毫,却又不动声色的干净。虽然她有时会使用一些比较绮丽的词句,但那些词句的运用,往往是服务于她对人物内心和世事洞察的,所以也并不显得突兀。

余光中: 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和散文,同样展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干净。他的语言,既有古典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活力。他的文字,意象清晰,情感饱满,但绝不滥情。无论是写山川风物,还是写乡愁情思,他的文字都有一种“晶莹剔透”的美感,能够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用一种令人愉悦且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达出来。他的文字,是一种“干净利落,又情韵悠长”的干净。

为什么我会认为他们的文字是“干净”的?

他们都极少用“不必要的词语”: 他们的文字,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删去了所有可有可无的修饰,只留下最精华的部分。
他们都善于“以少胜多”: 用最少的笔墨,去描绘最广阔的意境,去触碰最深邃的情感。
他们都追求“表达的准确性”: 无论是在描绘景物,还是在刻画人物,他们都力求用最恰当的词语,最贴切的比喻,将事物本身的“真”表达出来。
他们都有一种“静水流深”的气质: 他们的文字,不像瀑布那样奔腾咆哮,而是像深潭一般,表面平静,但内里却蕴藏着丰富的意蕴和深刻的情感。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薄理解和举例。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标准都不尽相同。或许你读某些作家的文字,也会觉得非常干净。重要的是,在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恰到好处”的阅读体验,能够顺畅地进入作者的世界,并且在读完之后,心中留下一种清澈而美好的回响。

总而言之,“干净的文字”,是一种真诚、精准、有力量的表达,它不依附于华丽的辞藻,也不受限于内容的宏大,而是通过其自身的质感,直接触动读者的心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南帝北丐


一 黄药师

我姓黄,岐黄之术的黄。

我父亲是个郎中,在江湖颇上有些名气,救了很多人,却因此得罪了更多的人,所以到了我这辈上,他的医术没有能够传下来,所幸我还记得他教我配过的一些药,总算勉强承了祖业,不过江湖上的人都不再叫我黄郎中。 他们叫我黄药师。

我有个习惯,每天傍晚要忘记白天遇见过的人,至于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我已经记不得了,或是不想记得。 直到有一天----我还记得那天是七月十六,很圆的月亮,一个奇怪的人找上我。

他说他叫洪七。

二 洪七

去年冬天的雪下得格外大,洪家村上死了六个人。

那六个人,都是我哥哥。

从我记事开始,我就一直在逃避这一天,现在终于逃不掉了。

我记起了父亲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的那句话,其实我从没怀疑过他的话,但还是做了傻瓜——一个捂着自己耳朵去偷别人门口的铃铛的傻瓜。

我原以为我可以骗世间所有的人,结果唯一能骗的人,就只有我自己。

人在江湖,几时身能由己?

三 坐忘峰

昆仑山。 坐忘峰。

白色的天,白色的地,白色的万物,我眼中的一切似乎都是失去了色彩。 一半因为白色的雪,一半因为我面前那个白色的人散发出的杀气。

我握紧手中的刀,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抓紧一根救命的稻草。

“洪七,你杀过人么?”白色的人开口问道。

“没有。”

“你想杀人么?”

“不想。”

“那你为什么要来?”

“因为我是洪七。”

他叹了口气:“如果你不是洪七,我们或许会成为很好的朋友。”说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洪七,拔你的刀。”

四 药方

“你想要什么药?” 洪七没有回答,只是痴痴望着窗外的月亮,眼神和月色一样茫然。

我有些无奈,正要再开口问他,他忽然说道:“有一个人总在我心里晃来晃去,忘也忘不掉,赶又赶不走。我想,杀了他。”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他的话象一颗小石子投进了我平静的心湖,荡起一抹又一抹的涟漪,于是我说道:“出了门一直向西,越过凝固的湖和干涸的海,再穿过一片 没有绿洲的沙漠,你会看到一座不是很高的山,山上游荡着白色的骆驼和黑色的毒蛇。你要的东西就在那座山的主人手里。”

就在洪七要出房门的一刹那,我又补了一句,“那座山的主人叫欧阳锋。”



五 段皇爷

我的命,生来就是与常人不同的。

因为我姓段,因为我生在大理皇家。 这注定我会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幸运。

还有不幸。

六 四张机

“四张机,织就鸳鸯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 “段皇爷,求求你可怜可怜我的孩儿……” “孩子,你好好睡吧,你再也不会痛了……”

我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梦变成了许多碎片,每一片里都站着同一个女人。我眼睁睁看着这个女人的眼神从柔情变成仇恨,从仇恨化成怨毒,然后盯进我的骨髓。 我什么都做不了,或者说,我做什么都没有用。 最后,我想到了出家。

七 清凉寺

“阿弥陀佛,施主缘何起出家之念?”

我闻言一怔,“弟子大彻大悟,愿以余生常伴古佛青灯,潜心修佛。”

枯荣大师声色不动:“修成了佛又待如何?”

我沉思良久:“自然是普度芸芸众生。”

枯荣大师依然声色不动:“阿弥陀佛,施主请回吧。”

我百感交集:“大师,佛为众生开方便之门,却为何拒我于门外?”

枯荣大师还是声色不动:“阿弥陀佛,因为这清凉寺中什么都缺,唯独不缺佛。”

八 伤心人

当。一刀。苍天弃我。

当,两刀。厚土弃我。

当, 三刀。佛门弃我。 我苦笑了一下闭上眼,没有第四刀了,我决定要弃我。

当,我还是听到了第四声。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救这姓段的。”在我梦中那个女人怨毒的嘶喊声中,我睁开了眼,第一次看到了叫洪七的人,也听到了他的回答:“一个伤心人。”

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他很温暖。

九 欧阳锋

如果我有两个梨,我吃一个,另一个留给我哥哥。

如果我只有一个梨,我就自己吃。

如果我没有梨,我就去抢别人的。 我第一次动这样的念头的时候七岁,然后从那一刻起,抢了三十年。

三十年中我只抢输了两次。

第一次是一个女人。

第二次是一本书。


十 恩怨何时了

噼啪,噼啪。 燃烧的木柴象我身后的人一样低低呻吟着,我回过头,那个白色的人在我眼中渐渐恢复了色彩。

“你醒了。” 她挣扎着要起身:“这是什么地方?” “洪家,不过不用担心,现在这里只剩下我了。”我淡淡说道。

她躺下身子:“洪七,为什么救我?”

我没有回答她的话,默默添了根木柴。

“我从没后悔杀过洪家的人,因为我清楚能结束这恩怨的,就只有血,自己的,或是仇人的。洪七,如果你还算条有血性的汉子,拔你的刀。”


十一 交易

“你要的东西确实在我手里,不过你要得到它先要让我动心。”叫欧阳锋的人笑眯眯的望着我,“普天之下能让我动心的只有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段皇爷有些沉不住气。

“一本书。”欧阳锋还是笑眯眯的,“《九阴真经》。”

我权衡片刻:“它在什么人手里?”

欧阳锋敛起笑容,“名满天下王重阳。”

十二 另一个交易

“手握灵珠常奋笔,心开天籁不吹箫。”

重阳真人吟罢,从怀中拿出一本书。“这就是《九阴真经》,不过我也要与二位做个交易。”

“交易?”我和段皇爷面面相觑。

重阳真人道:“二位不要误会,我要做的交易与这本书无关。”说着,他走到段皇爷面前:“贫道要用先天功换段施主的一阳指。”

段皇爷有些诧异:“这样做真人岂不是很吃亏?”

重阳真人一笑道:“欧阳锋得了《九阳真经》,蛤蟆功必然大成,他野心勃勃,武林自此不知要掀起多少腥风血雨,只有集先天功和一阳指于一身者才能克制住他, 挽救这场浩劫。贫道自感大限将至,唯愿在此之前能为这本书同先天功找个好归宿。段皇爷,你意下如何?”

段皇爷方要开口,一个小道士急匆匆的走进来:“师父,门外有人求见。”

重阳真人问道:“来者何人?”

小道士道:“黄药师。”

十三 剑啸紫禁

一个人再聪明,一生也会做几件傻事,我也不例外。

不过我只做了一件。

去紫禁城里找到了一个叫阿衡的女子,然后要带她离开。

阿衡见到我先是一怔,随后流着泪笑着抱紧我,我也抱紧她,那一刻,我知道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挡在我们面前。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大内侍卫,我只喊了一声:“让我者生,挡我者死。”

后来,全天下的人都记住了我这句话。

十四 故人欲乘黄鹤去

重阳真人叹了口气:“你们惹下这般祸事,中土除了我留给自己的活死人墓,怕是再无你二人容身之所。”

黄药师与阿衡相视一笑道:“多谢重阳真人好意,我们已经觅好了归宿。”

重阳真人道:“那你们前来所为何事?”

黄药师笑道:“是内子一定要在临行前见七兄一面。”

阿衡闻听此言,两颊飞红。黄药师续道:“她说一定要亲口谢一下我们的媒人。”

阿衡走到我的面前,深施一礼:“七兄,我们就要离开中土了,你能送送我们么?”

十五 孤帆远影碧空尽

东海之滨。

黄药师把阿衡送上竹筏,转身道:“我与阿衡能有今日多亏七兄,以后若有用我之日,万死不辞。”

我困惑不解,方要发问。黄药师道:“我知七兄之问,世事如局,众生往往沉堕而不自省,前日七兄问药,我见七兄如见真我,方唤得我如梦初醒。”说到此处,他低声道:“进不能,退不可,无棋可走,不如破局。”

我欲言又止,如鲠在喉。

竹筏渐渐远去,阿衡挥手向我喊道:“我要同药师在我们住的岛上种满桃花,若是七兄有闲,记得循着它们来看我们。”

我亦挥手做别,只片刻间,碧海潮生,孤帆远逝,唯余接天一线。

十六 局中之局

“这是醉生梦死,一旦服下,便能忘却过往种种。”欧阳锋接过《九阴真经》,把一个精致的小瓷瓶交与我。

我接到手中,看了看段皇爷,犹豫了一下。

欧阳锋看出了我的心思:“这么珍贵的药,配出一份已是造化,何必妄求?不过我还有个方法能够解决阁下难题。”说着,他笑了笑:“要忘却过往种种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便是——”,他故意拉长了声音。 “死!”

这个字刚刚脱口,欧阳锋的双掌已印在段皇爷胸口,段皇爷未及惨呼,便委顿与地。

欧阳锋得意的狞笑着:“王重阳那点心思瞒得过旁人,却怎生瞒得过我?我这就送你去陪段皇爷,让你们在黄泉路上结伴,免得孤单。”

十三招上,我单刀离手;十九招上,我左肩中了一掌;二十二招上,我吃了一脚,仰面跌倒。欧阳锋趁势高高跃起,运足十成功力,双掌挂风,直击而下。

就在我准备闭目等死的刹那,我身后跃出两人,一人伏在我身上用后背替我挡下欧阳锋这一掌,另一人则出指如电,正点在欧阳锋眉心。

电光火石之间,我看清了伏在我身上这人的面容,几乎与此同时,我的视线变成了红色。

十七 前因后果

我不知该如何称呼你,能想出的称呼我都觉得难堪,就像我们之间的孽缘。

许多年来,你一直都在问我是不是真心对你,我始终无法回答,不是因为你哥哥,而是因为连我也不清楚。

不久前我遇见一个人,是我的仇人,他救了我,宽恕了我。不过这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让我知道怎样才算真心对待一个人,他也让我知道真心应该是相互的,不 是一个人付出了,另一个人却无动于衷;也不是一个人不付出,却要另个一个人付出。 就象你哥哥,就象你。

我托月娘带给你的孩子是我们的骨血,我给他起名唤做克儿,从今以后,我便将他托付与你了。他是我们之间唯一的牵绊,至此,我对你再无挂碍。

好多年了,我一直为别人活着,为你哥哥,为你,为克儿,我以为我已然习惯了这样的日子,直到遇见了那个人。

我知道你会原谅我,因为你和我一样自私,我的离开,对于你不过是嘴角多一丝冷笑罢了。 有缘的,缘已尽;有情的,情已没。纵有慧剑,应斩不断种种,只恐不试,当悔今生已过。

十八 情意到头

我看见重阳真人在摇头。 我看见段皇爷在摇头。 我看见我看见的人都在摇头。

她静静的伏在我背上,静得让我揪心,我好想她对我说句话,如果一句不成,一个字也成。

我背着她一直走,向前,向后,向左,向右,什么也不想,只有一个念头,不能把她放下,一旦放下她,我就什么都没了。

忽然间,我一脚踏下没有踩实,大地仿佛空了,我一直往下跌,往下跌……

我知道,我的世界。

塌了。

十九 一灯

“阿弥陀佛,施主缘何起出家之念?”

“弟子想修行。”

“修什么?”

“修自己。”

枯荣大师神色一动:“红尘种种,事态万千,你可能放下?”

“放不下,正因放不下,才修自己。”

“阿弥陀佛,一念顿悟,立成金身。”枯荣大师笑道:“老衲收你做个入室弟子,法号便唤做一灯罢。”

“一灯谢过师父。”我双膝跪地双掌合什。

枯荣大师用手轻抚我顶,青丝尽落:“一灯,可知这法号之意?”

“修身如修灯,自身光亮,方能照及旁人。”我答道。 [段皇爷大彻大悟,遁入空门修身,法号一灯,此后与红尘纠结依旧,故世称其南帝。晚年终于了却诸般恩怨,修成一代大德高僧,故世间改称其为南僧。]

二十 空空如也

“在下洪七,听说段皇爷在此出家,故来拜会,劳烦小师傅通报一声。”

小沙弥上下打量了我半晌,方道:“随我来。”

我随着他绕过大殿,来到一间禅房前。“你自己进去罢。”小沙弥道:“段皇爷已然不在了,如今世间只有一灯和尚,他随枯荣方丈云游去了,不过他在临走前叮嘱我们,如果你找来,就带你来这里。”

我谢过小沙弥,推门而入。 禅房空无一物,无床铺,无桌椅,无蒲团,无木鱼,无青灯,无经卷,空空如也。

我笑了,他算定我会来,于是就用这种方式告诉我,洪七还是洪七,可段皇爷已经不是段皇爷了。 他不再需要醉生梦死,他需要的是我和他一样,能够放下,放下能放下的,放下不能放下的。

可惜他算漏了一件事,段皇爷固然不再是段皇爷,洪七也不再是那个洪七了。就在我葬下她那晚,我终于在她面前拔出刀,砍断了自己一根手指。

我听人说过,十指连心,说是手指断掉的疼痛与心痛最是相像。

我只想知道,那是不是真的。

二十一 无泪对苍天

从清凉寺回到客栈,我拿出了醉生梦死。

看着它,我回忆起了很多。

很多人,很多事。

我忆起了黄药师,忆起了段皇爷,忆起了重阳真人,欧阳锋,阿衡,还有她……

我回忆得很认真,很仔细,生怕漏掉任何一处细微。

因为我清楚,这是最后一次了…… [洪七一个月后加入丐帮,三年后成为丐帮之主,号北丐。此后行侠仗义,惩奸除恶,侠名远播天下,故晚年世人改其为北侠。终身未娶。]

【全文终】

————————————————————————————————

很久很久以前写的一篇小说了,谈不上好,但自觉还谈得上干净。

调整下格式放上来,以博诸君一笑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