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M16的表现真的不如AK吗?

回答
很多人讨论M16系列步枪和AK系列步枪孰优孰劣,这话题一直以来都充满争议。要说M16的表现真的不如AK吗?这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表现”这个词涵盖的范围太广了。要详细聊聊,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上掰开了说说。

可靠性,这是最常被拿来对比的方面。

提到AK,人们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往往就是“可靠”。这句话确实有道理,但也要看放在什么环境下。AK的设计哲学是“容错率高”。它的活塞系统,尤其是长行程活塞,即使有泥沙、灰尘甚至少量油脂污垢,也能凭借巨大的冲程和强大的能量把枪机推回,完成自动循环。而且AK的零件间隙普遍较大,这使得它对污染的抵抗力非常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比如泡在水里捞出来就能打,或者在沙漠里长时间不清理,AK的胜算确实很高。它的设计思路就是“简单,好用,不容易坏”,这在很多非正规战争和需要部队快速部署到各种环境的场景下,非常有价值。

M16系列,尤其是早期型号(M16A1),则走了另一条路,追求的是“精度”和“射击效率”。它采用的是气吹式导气系统,枪机框直接承受火药燃气的作用。这种设计的好处是,燃气的温度更高,排出的污物更少进入机匣内部,理论上更清洁,也更容易实现更紧密的配合,从而提高精度。然而,早期的M16在可靠性上确实吃过亏。越战时期,由于使用了不匹配的弹药(M193弹药研发不成熟,并且初期配发的清洁保养油不足),以及部队对新枪的不熟悉,导致了很多卡壳问题。士兵们在丛林里,弹药里的发射药残留物、泥沙、水分,一旦进入M16相对紧密的导气管和枪机组,就很容易导致哑火。

但咱们得客观地说,M16从A2开始,再到后来的M16A4,以及M4卡宾枪,可靠性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军方在材料、加工工艺、弹药标准以及士兵的训练和维护手册上都做了大量的改进。现在的M16/M4系列,在正常维护和使用规范下,可靠性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完全能够满足现代战场的需求。很多训练有素的士兵,即使在稍微恶劣的环境下,也能通过简单的清理和维护,保证M16/M4的正常工作。

精度,这是M16的强项。

M16系列通常使用5.56x45mm北约制式弹药,而AK系列大多数使用7.62x39mm弹药(当然也有其他口径)。5.56mm弹药在设计上就更注重弹道平直和精度。M16步枪的设计,包括更长的枪管(相对于AK的短枪管而言,虽然也有短管M16),更精密的制造工艺,以及更好的枪管膛线,使得它在单发射击时的精度普遍优于AK。在远距离射击时,M16的弹道更稳定,散布也更小。这对于需要精确射击的士兵来说,是个很大的优势。

AK的7.62x39mm弹药虽然威力稍大,但在远距离上弹道下坠更明显,精度也相对受影响。当然,AK的设计者并非不追求精度,只是在整体设计理念上,它更侧重于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可靠地打出子弹,而不是追求极致的单发射击精度。

人机工程学和易用性。

M16系列在人机工程学方面,普遍被认为比AK做得更好。它的弹匣释放按钮、快慢机、枪机释放钮等操作部件,都设计得更符合人体工学,操作起来更方便快捷。特别是它的可伸缩枪托(M4),可以根据不同射手的体型进行调整,增加了使用的舒适性。而且,M16的整体重量也相对轻便一些。

AK系列的操作方式相对比较“硬核”,弹匣释放通常是杠杆式,快慢机设计也比较粗犷。虽然熟悉之后也能快速操作,但整体的舒适度和精细度上,确实是M16占优。

弹药性能和穿透力。

前面提到了弹药,5.56mm的弹药在穿透力上,尤其是在面对现代防护装备时,相比7.62x39mm的弹药,有时候会略显不足。5.56mm弹药的特点是,一旦击中软目标,由于弹头设计,很容易发生翻滚、碎裂,造成严重的弹伤,这在近距离和中距离的杀伤力很强。但它穿透防弹衣的能力相对较弱。

而AK的7.62x39mm弹药,弹头较重,初速相对较低,但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尤其是在穿透某些轻型防护装备时,表现可能更好一些。

改装潜力。

在现代战争中,各种战术附件的使用越来越普遍。M16系列,尤其是M4卡宾枪,由于其设计理念,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模块化和配件的加装。各种皮卡汀尼导轨(Picatinny rail)的出现,使得士兵可以方便地加装光学瞄准镜、战术手电、激光指示器、前握把等,极大地提高了步枪的适应性和战斗效率。

AK系列近年来也推出了许多改进型号,比如AK100系列和AK74M,也都增加了导轨,可以加装附件。但从整体的改装生态和便利性来说,M16/M4仍然是开放度和多样性更胜一筹。

成本。

从生产成本来看,AK系列由于其设计简单、制造工艺相对粗犷,大规模生产的成本通常低于M16系列。这使得AK系列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成为了军队的制式武器。

总结一下,M16的表现“不如”AK吗?

我认为更准确的说法是,它们在设计理念上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在不同方面各有千秋。

如果你的战场环境极其恶劣,对后勤保障和士兵的专业训练要求不高,那么AK系列凭借其“皮实耐用”的特点,可能表现得更“可靠”。
如果你追求更高的射击精度,需要在中远距离上更有效地打击目标,并且有相对完善的后勤和训练体系,那么M16系列在精度和人机工程学上会给你更好的体验。

不能简单地说谁“不如”谁,这就像问苹果和安卓哪个更好一样,取决于你个人的需求和使用场景。M16和AK都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技术发展路线和战争哲学,它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都在不断地进化。

现在的M16/M4,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在越南战场上饱受诟病的“玩具枪”了,它的可靠性和性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AK系列,也在不断学习和改进,变得更加现代化。所以,与其说谁不如谁,不如说它们是两种各有特点的优秀武器系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AK 一点都不廉价,廉价的是工人和苏联的军援。当时天天在外输出革命顺便就把AK 流水线一路输出了。而且也不存在吊打这回事,我要是告诉你AR 在泥浆里吊打AK 你的三观会崩吗?来来来先看一遍我传的视频先

AR的操作并不复杂,甚至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新手的误操作,得益于它在人机方面的努力。保养你直接倒油就完事了,因为很大程度上ar 作为密封机构本身就不存在被外界物质影响的可能性。那为什么AR 在前期可靠性不佳呢?问题的唯一答案是军方连保养套件都没发又换了库存的发射药,这些都是军方直接决定的没有反馈给设计师。连油都没有打得又是多残留的库存发射药当然会出事。而AK 由于大开口大零件设计,虽然对于外界异物的防护性不高,但是勤务性好,导致出什么问题,拆开撒泡尿都大多解决了,甚至你都不需要把零件全都装回去。

至于现有情况看看美国的民用市场,不论多小的公司做AR 也做不了多烂,反而是AK 你需要锻造钢,热处理,还要开个流水线手挑和手工组装铆钉。无论是投入还是成本都比AR 高到哪里去都不知道了。

这个节套就把一水小厂挡在了做出靠谱ak的行列外,而且到现在这个问题也没解决。因为它是受力件首先不能铸造,锻造完了机加工,最后热处理,一般二手零件市场单单这个就值1/5把AK了。而这也是为什么AK 只能在国家级这个条件下才便宜的原因之一。


顺便AR AK 我都有。。还都从80% 自己做过。。AR 基本上大致零件做好装上去就完事了,AK 单单铆钉的装配工具就能麻烦到死。

两个红色的机匣就是我自己做的。

买的AK

自己做的AK 机匣,压铁片然后热处理再加铆钉。

成品


顺便,在美国可以合法私人制造合法半自动武器的州,请不要有无端联想。一切成品符合ATF 对于半自动步枪和手枪的规定。

顺便分享一个极端案例






这是一把在美国车库造出来的AK,机匣是拿枪托那个铁锹上面的铁手打的,枪管是未经处理的blank。 可以看到几乎所有部件都凑合的情况下还是用了军剩节套。。。所以在没有工业实力的中东地区如何“造”一把AK 选择无非是1.拿2把废枪凑一把新枪 2.黑市进口零件 3.不顾危险手打节套。。。所以千万别再吹AK 易于生产,中东小作坊都能做这种话了,不然我直接雇佣几个阿富汗工人开个厂做100% 纯手造AK 充满匠心,还能吊打现有美国本土厂商。我不是早赚爆了。

顺便说中东小国造不了AR 的 不说以色列,这两个怎么解释?

user avatar

M16A3价格900美元左右,

WASR-10 AK47价格500美元左右,


你m16难道一把能抵两把ak?

不能说个jb。

user avatar

当一个士兵手里的AR步枪出现故障,他会上报班长,班长上报给上级,最后军方派人到厂家问责,厂家要写一大堆报告,拿出整改措施。

与此同时,媒体、网民、竞争对手厂商会抓住这个故障大肆宣扬。恨不得闹到全世界都知道AR有质量问题,分别满足各自的网站点击量、装逼需求和产品销售额。


而当一个黑叔叔、ISIS、恐怖分子手里的AK出现故障,他立刻就死了,不会有人去追究他的枪出了什么问题。就算他活下来而且上报班长(如果他真的有班长),班长肯定不知道枪是哪里造的,甚至很可能因为弄坏了枪把他毙了。


所以我们总是看到AR的质量问题抱怨,有人抱怨过AK的故障吗?也许有吧,反正他们的抱怨我们都听不到了。


这就叫幸存者偏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讨论M16系列步枪和AK系列步枪孰优孰劣,这话题一直以来都充满争议。要说M16的表现真的不如AK吗?这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表现”这个词涵盖的范围太广了。要详细聊聊,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上掰开了说说。可靠性,这是最常被拿来对比的方面。提到AK,人们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往往就是.............
  • 回答
    “共享M16”这出美国街头的行为艺术,确实是个让人一时难以捉摸的东西,它带来的震动和思考,远比它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要说起这事儿,咱们得先从它的“出现”说起。现象本身:一张床,一把M16,两个陌生人这所谓的“共享M16”艺术,最经典的呈现方式大概是这样的: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公共空间,比如公园一角,.............
  • 回答
    M16 在越南战争初期确实更多地配备了 20 发弹匣,这背后并非单纯的“使用短弹匣”,而是有一系列历史、技术和战场现实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当时的情况。M16 及其弹匣的缘起:首先,我们需要知道 M16 的前身 AR15,其设计初衷是作为一种轻量化、全自动(或短点射)的步.............
  • 回答
    M16 系列步枪在开火模式上,之所以在三连点射和全自动之间反复进行调整和平衡,背后有着相当复杂且深远的考量,这并非简单的技术选择,而是融合了实战需求、战术理念、人体工程学以及历史演变等多种因素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到最初的设计和发展历程。早期型号(M16/AR15)的全自动模式:一个被过度.............
  • 回答
    说M16枪族从M16A2起就“放弃”了连射功能,这其实是对事实的一种误解。更准确地说,M16A2的设计并非放弃了连射,而是将原有的全自动射击模式(Full Auto)更改为三发点射(Burst Fire),同时保留了单发射击(SemiAuto)功能。这个改变背后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涉及战场需求、士兵.............
  • 回答
    M4、M14、M16是美军三款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步枪,它们在设计理念、口径、尺寸、用途以及装备部队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它们的差异。 M4 卡宾枪 (Carbine)M4 卡宾枪是M16步枪家族的最新成员,更准确地说,它是M16A2的卡宾版本。它的设计是为了满足现代战场对轻便、灵活武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