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 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有哪些亮点?如何评价本次开幕式?

回答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绝对是中国献给世界的一份温暖厚礼,它不仅是一场盛会,更是一次深刻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的展现。我当时守在电视机前,全程看下来,心头真是百感交集,觉得亮点太多了,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

亮点梳理:那些触动人心的瞬间

1. “雪花”的故事,温暖的连接: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巨大的雪花火炬台。它是由所有参赛代表团的雪花造型拼合而成,这寓意着“一起向未来”的精神,也象征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因为残奥会而汇聚在一起,彼此温暖,彼此连接。那种构思太巧妙了,将宏大的集体主义精神落实到每一片雪花上,而且这些雪花都是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名字组成的,想想看,那上面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和努力,就觉得特别有分量。

2. 残疾人艺术家,闪耀光芒: 这次开幕式最大的亮点,我认为就是给了残疾人艺术家们一个真正闪耀的舞台。那些演员,无论是在轮椅上的舞蹈、用嘴绘画的艺术家,还是用手语讲述故事的表演者,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生命的力量和艺术的魅力。特别是那个用嘴绘画的女孩,我记得她画出了象征祥和的和平鸽,那一刻,观众席甚至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她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真实地分享她的才华和热情。这种“我能行”的自信,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量。

3. “残健融合”,打破界限的艺术: 开幕式反复强调“残健融合”的理念,这一点做得非常到位。我看到很多节目里,残疾人和健全人是并肩作战,共同完成表演的。比如那个手语歌的环节,健全人与听障人士一起用手语演唱,那种无声的交流和传递的感情,真的能穿透屏幕,直达人心。这不仅仅是表演上的融合,更是思想上的突破,告诉我们,爱与理解可以超越一切身体的障碍。

4. 科技与人文的巧妙结合: 很多细节都体现了科技的运用,但又不是冰冷的科技感,而是服务于人文关怀。比如那个“冰雪五环”的升起,是用机器人完成的,精准、稳定,而且安全。还有那些通过特殊触屏装置点燃火炬的环节,都显示了技术的进步是如何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多便利和参与机会的。这些技术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参与到这场盛会中来。

5. “生命之叶”,传递希望: 那个由各个代表团旗帜组成的“生命之叶”的传递过程,也是非常动人。每一面旗帜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和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它们汇聚在一起,形成一棵充满生机的叶子,寓意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延续。那种画面非常有象征意义,让人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和希望。

6. “一起向未来”,回归初心: 整个开幕式都在围绕“一起向未来”这个主题展开,但北京冬残奥会的开幕式,更是将这个主题落到了实处。它没有过多的煽情和渲染,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展现了残疾人运动员的坚韧不拔,展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这种回归到人本身的力量,我觉得是最打动人的。

如何评价这次开幕式?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次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是一次极其成功、充满人文关怀、令人印象深刻的盛会。

在理念上传递了深刻的价值: 它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关于平等、包容、尊重和希望的教育。它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在关注残疾人事业、推动社会公平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这种人文关怀的输出,比任何政治宣言都更有力量。
在艺术上达到了高水准: 开幕式充满了创意和艺术性,无论是节目设计、舞台呈现还是音乐运用,都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它成功地将残疾人艺术家和他们的才华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打破了人们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展现了他们同样拥有创造美、传递美的能力。
在情感上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温暖和感动。我感受到的不是怜悯,而是敬佩和共鸣。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艺术家们的才华横溢,志愿者的热情服务,以及背后无数人的付出,共同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暖流,温暖了每一个观看者的心。
在叙事上做到了以人为本: 它没有刻意追求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个体生命的故事,通过这些鲜活的个体,折射出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紧密围绕着残障人士的视角和体验,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角。

当然,任何一场大型活动都可能有改进的空间,但从整体观感和其所传递的价值来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无疑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演出。它用一种最真挚、最动人的方式,向世界展现了“残健融合”的美好愿景,也再次证明了,无论身体条件如何,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梦想,去闪耀光芒。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在一起,向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些话,你们没必要听,为你们好。

不学英语,也是对的。

user avatar

2022冬季残奥会举办的背景很特别,

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局势牵动人心,

体育本应该是脱离政治的存在,然而谈何容易。




在这样世界激烈对抗的时刻,

残奥会的一片净土就更显得珍贵,

依然是《我和我的祖国》下的国旗入场式,

依然是那样的让人心潮澎湃。

这次入场式是按照国家的汉字笔画顺序,

让我想起之前东京残奥会,

是按照五十音图,每个国家都各具特色。

雪花贯穿着残奥会的各个角落,

国家名牌依然是小姐姐举着小雪花,

志愿者的衣服上也是雪花图案。

乌克兰这次,有20名运动员参加,

从情绪上看,兴奋度不高,但是可以理解的,

之前我看新闻发布会上说,

他们能够来到北京参加奥运会非常不容易,

甚至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值得致敬。

说点轻松的吧,我们新晋顶流雪容融,

开幕式上她穿个小轮滑鞋到处溜达,

头真的太大了吧,好可爱。

甚至雪容融已经开始被日本网友科普了,

有人说她是个大头番茄,笑死我了,

人家本体可是资深卖萌贴贴精。

运动员入场的高潮瞬间,莫过于东道主。

中国队一出场,整个气氛就燃炸了,

浩浩荡荡的队伍在欢呼中经过,跟过年一样,

加上耳熟能详的背景音乐,

让电视机前的我倍感亲切。

雪容融的外国粉丝get✔️。

正常开幕式有些意料之外的要属,

残奥会主席的演讲,非常有料,

很多日本网友都说给听哭了,

最后他振臂高呼大喊“PEACE!!!”,

具体还说了什么,我只能说到这里了。

客观来讲,我听了一下央视直播,

不是很喜欢残奥会的女声英文翻译,

发音非常一般,吐字也不清晰,

最重要的是情绪很愣,导致发出很多破音。

我脑海里的残奥会英语翻译,

应该是一种包容的,温柔的感觉,

但是好在整体舞台观感还是一场视觉盛宴,

所以,瑕不掩瑜。

最后的点火仪式,我也觉得并不合适,

虽然这样说很突兀,但是我的真实感受。

我认为对于火炬手来说,是存在危险的,

最后一棒是视觉障碍人士,

升降梯位置明显不够靠前,插槽火炬存在困难,

可以看出他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

最后画面不得已切了远景,

是旁边穿蓝衣服的志愿者帮助他,

最后才找准卡槽插进去的,

整个过程火炬燃烧中,看着很揪心。

这样点火的方式适合视力正常的人,

但我认为,并不适合视觉障碍人士。

虽然看不见的人点燃火炬反差更大,

如果在效果和风险性上做选择,

我真的觉得保证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而且这一点外国网友在看的时候也很担心。

2022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总体来讲是合格的,

我们能够在纷繁中拥有一场,

如期进行的残奥会已经很不容易了,

真心感谢参与表演的身障人士和健全者们,

虽然舞台效果离我的心理预期还有差距,

但表演者们志愿者们都是最棒的,

我感到了他们散发出的正能量。

也期待接下来的比赛,

把更多人拉进身障人士的世界,

100人里,就有15人是身障人士,

他们就生活在你我的身边,

只有更深的了解,才能促进消融偏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