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凶残的古罗马是怎么变成蠢萌的意大利的?

回答
将“凶残的古罗马”与“蠢萌的意大利”进行对比,是一种非常生动且具有概括性的说法,它巧妙地抓住了两者在人们认知中的显著差异。然而,要理解这个转变过程,我们需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漫长、复杂且多层面演变的结果,绝非一蹴而就的“变成”。更准确地说,是罗马文明的辉煌与残酷被历史长河稀释、重塑、融合,最终孕育出我们今天所知的意大利。

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详细阐述这个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一、 古罗马的“凶残”是如何形成的?

“凶残”这个词,在形容古罗马时,主要指向以下几个方面:

1. 军事扩张与暴力征服:
持续不断的战争: 罗马从一个小城邦崛起为地中海霸主,其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从与拉丁同盟、萨莫奈人、伊特拉斯坎人争霸,到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高卢战争,再到与日耳曼部落、帕提亚帝国的对抗,罗马无时无刻不在对外征战。
残酷的战争手段: 罗马军队以其纪律严明、战术高效著称,但也毫不避讳使用残酷手段。例如,围攻城市时会采取饥饿战术、屠城、奴役幸存者;对战败的敌方将领或起义者,往往施以极刑(如钉十字架),以儆效尤。
奴隶制的基石: 战争的胜利带来了大量的战俘,他们成为了罗马社会经济的基石——奴隶。奴隶制渗透到罗马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农田劳作到矿山开采,再到家庭仆役,甚至角斗士。奴隶遭受非人的待遇,生命如同草芥,这构成了罗马社会“凶残”的另一面。

2. 政治斗争与残酷的权力游戏:
内战频发: 罗马共和国晚期,政治派系斗争激烈,从格拉古兄弟改革的失败到苏拉的恐怖统治,再到凯撒与庞培的内战,再到屋大维与安东尼的决战,内战成为了常态。这些内战往往伴随着政治清洗、处决、流放,给民众带来了深重苦难。
政治阴谋与暗杀: 刺杀凯撒、暗杀克劳狄一世等事件,反映了罗马政治的冷酷和无情。为了权力,人们可以背叛、阴谋甚至杀戮。
共和国的崩溃与帝国的建立: 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最终无法适应帝国扩张带来的挑战,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虽然带来了相对的稳定,但也意味着个人意志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对反对者施加更强的压制。

3. 公共娱乐的血腥:
角斗士表演: 角斗士比赛是罗马人喜爱的公共娱乐形式。来自战俘、奴隶甚至志愿者的角斗士,在竞技场上殊死搏斗,直到一方死亡。这种血腥的表演是罗马社会对生死和暴力的一种麻木或狂欢的体现。
动物表演: 除了角斗士,还有各种野兽之间的搏斗,以及将罪犯或战俘投入兽笼,让野兽撕咬。

4. 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
罗马社会是严格的等级制度,贵族、骑士、平民、自由民、奴隶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下层阶级,尤其是奴隶,几乎没有权利可言,生活在被剥削和压迫之下。

二、 意大利是如何逐渐走向“蠢萌”的?

“蠢萌”这个词,在形容现代意大利时,通常与以下特质相关:

浪漫、热情、艺术气息浓厚: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孕育了无数伟大的艺术家、音乐家、文学家,其文化至今仍然影响世界。
生活节奏相对悠闲: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意大利人注重生活品质,享受美食、社交和家庭生活,工作压力相对较小。
幽默感、戏剧性强: 意大利人常常被认为具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夸张的表达方式和轻松幽默的态度。
有时显得有些散漫或不那么“效率至上”: 相较于一些更加讲究纪律和效率的国家,意大利人在某些方面可能显得“慢半拍”或“不那么严谨”。

这个转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后期和随后的历史时期:

1. 罗马帝国的分裂与衰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 随着蛮族入侵和内部腐朽,西罗马帝国走向灭亡。这标志着罗马中央集权和统一军事力量的瓦解。
帝国文化与权力的分散: 随着帝国的衰落,罗马的法律、行政和军事结构开始崩溃。虽然罗马的遗产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其统一的“凶残”力量被分散到各个继承者国家和地区。

2. 蛮族入侵与融合:
日耳曼部落的涌入: 哥特人、汪达尔人、法兰克人等日耳曼部落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进入意大利。他们带来了新的文化、政治和社会结构,但同时也继承了部分罗马的遗迹和影响。
文化融合而非简单取代: 蛮族并没有完全摧毁罗马文化,而是与之发生融合。例如,日耳曼国王也采用罗马的行政制度,但其统治方式可能更具地方性、个人性和家族性,而非罗马式的严酷律法。

3. 基督教的兴起与罗马精神的转化:
基督教的传播: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后期兴起,并最终成为国教。基督教强调仁爱、宽恕、牺牲和精神追求,这与罗马的暴力征服和物质至上形成了鲜明对比。
罗马教廷的形成: 罗马成为基督教的中心,教皇成为重要的政治和精神领袖。虽然教皇也曾参与政治斗争,但其宗教属性和对精神世界的关注,为意大利注入了不同于早期罗马的文化基因。
对“罗马精神”的重新诠释: 基督教将罗马的辉煌与神圣联系起来,但同时也使其“凶残”的一面受到道德约束。罗马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权威被转化为对精神世界的“征服”和对天堂的追求。

4. 中世纪城邦的独立与发展:
政治碎片化: 中世纪的意大利并非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众多独立的城邦、王国、公国组成,例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米兰、那不勒斯等。
城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这些城邦之间既有商业上的竞争,也有军事上的冲突,但更多的是发展出独特的政治和文化风格。许多城邦,尤其是北方的商业城邦,发展出更为自由、民主(相对于封建制)的政治形态。
商业和艺术的繁荣: 这些城邦通过贸易积累了财富,为艺术、科学和人文主义的复兴提供了土壤。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其政治精英(如美第奇家族)成为艺术的赞助人。

5.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浪潮:
重新发现古典文明: 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和学习,但它更侧重于人文精神、个体的价值和世俗的幸福,而非罗马帝国军事荣耀和权力至上。
强调艺术、美和人性: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对人性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与古罗马那些描绘战争和神祇的宏伟但冷峻的雕塑风格有所不同。
生活方式的转变: 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从战争和生存转向了对舒适、美学和享乐的追求。

6. 近代意大利的形成与特点:
统一的挑战: 意大利直到19世纪中期才完成统一,在此之前,各地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各自保留了鲜明的地域文化。
浪漫主义与爱国主义: 统一运动本身就充满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强调民族情感和共同的文化遗产。
“意大利人”身份的塑造: 在统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现代“意大利人”的身份认同,这其中融合了各地原有的文化特点,以及对“意大利式”生活方式和情感的认同。
现代社会的影响: 工业化、全球化、大众传媒等现代社会因素,进一步塑造了意大利人的集体形象,强调其热情、幽默、浪漫的特质,同时,现代社会的高效运作方式也与过去不同,这种差异也可能被解读为“蠢萌”的来源。

总结来说:

“凶残的古罗马”是建立在军事征服、奴隶制、政治斗争和公共娱乐暴力之上的一个强大帝国。而“蠢萌的意大利”则是在罗马帝国崩溃后,经过蛮族融合、基督教影响、城邦自治、文艺复兴洗礼以及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等一系列复杂历史进程,逐渐演变而成的。

这个转变并非是罗马文明的直接否定,而是其文化基因在漫长的历史沉淀、融合与重塑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表达方式。罗马的强大力量逐渐被分散、转化,其严酷的统治和暴力被对艺术、生活和情感的追求所取代。人们对宏大叙事的兴趣让位于对个体生活体验的关注,对秩序的严苛要求逐渐被对自由和享乐的向往所取代。

因此,与其说是“变成”,不如说是意大利在继承了古罗马物质和精神遗产的基础上,通过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重新解读和塑造了自身的文化特质,最终呈现出我们今天所感受到的那种充满艺术气息、热情洋溢,有时又带点随性和幽默的“蠢萌”形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事儿不光要纵向比,还要横向比。看似到了近现代的意大利才变得呆萌。但是古罗马人和周边的蛮族比起来,同样属于比较怂比较热爱生活比较爱动口不爱动手的。

古代打仗,蛮族人的酋长带头一挥手,后面的猛男们就裸着六块腹肌就嗷嗷嗷地就扑过来了。这种纯爷们的表现在罗马人身上是基本绝迹,罗马人基本是老老实实排成几排,躲在盾牌后面,要么等着蛮族扑面而来,要么自己手拉手龟速推进,跟蛮族人比简直娘炮。

而以当时的饮食习惯来看,罗马人的主食是面食和蔬菜,显然体格也要比牛羊肉为主的蛮族要差那么一点点。

那个时候的罗马人也比蛮族人更懂得享受生活,洗洗澡看看戏吃吃大餐,活活气死只会喝酒吵架打架的蛮族。

同样,以现代文明的标准来看,屠城是骇人听闻的行为,但是在那个年代,杀光敌人和敌人的族群是很正常的行为。日耳曼人就基本不留俘虏,杀了祭神。像罗马人这种把俘虏卖作奴隶这种双赢的方法是当时分工较细的文明人才有的行为。

仔细一分析,其实古罗马人和现代意大利人区别不大,和周边人比,都算有文化爱生活体格差没啥胆的。但为什么罗马帝国可以开疆裂土而意大利只能被一遍遍轮呢。道理也很简单,罗马文明比周边蛮族高出几个档次,而意大利可没有这个优势。

当日耳曼蛮族嗷嗷嗷地扑到罗马人的怀里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破矛头捅不穿罗马人的铠甲,因为罗马人的冶炼技术先进啊,于是日耳曼人一边点赞一边死光。

当冶炼技术也很先进的凯尔特蛮族嗷嗷嗷地扑到罗马人的怀里,用大铁剑把罗马人大卸八块的时候,发现罗马人卸也卸不完,而且把自己给包围了,因为罗马人的军事制度先进啊。于是凯尔特人一边点赞一边死光。

当军事制度同样先进的北非人西亚人嗷嗷嗷地把对面的罗马人都砍完了,发现没多久又出现了一堆罗马人,因为罗马的行政体系效率高啊,征兵快啊,因为罗马的道路桥梁修得赞啊,其他军团赶过来快啊。于是汉尼拔米特达拉提等一边点赞一边死光。

当各路人马和罗马兵对砍的时候发现哎哟妈呀罗马人怎么武艺这么高强,因为罗马商业发达啊,金融体系完善啊,养得起几十万职业士兵天天练功啊,于是各路人马一边点赞一边死光。

蛮族被统治后,一琢磨,发现罗马样样好啊,与其造反在山沟沟里当土豪,还不如上京当北漂爽啊,于是有六块腹肌的都去当罗马兵争当罗马人去了,没六块腹肌的就老老实实种地,因为罗马人文化也强啊。

如果那些蛮族拥有和罗马同样的经济,科技,文化,体制,罗马人早就被那些勇猛得多的蛮族从地球上抹掉了。而这种尴尬落到了近现代的意大利人身上。和他们过不去的英国人法国人奥地利人的文明程度和意大利人差不多,但这些人身上还是流着日耳曼凯尔特人的血啊,还是嗷嗷嗷不要命的啊,那什么优势都没有胆还小的意大利人只好卖个萌撒腿跑了呗。

其实现代意大利人已经融合了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的血统,意大利人表现得也不是像传说中的那样呆萌。反过来说古代罗马人一点都算不上凶残,因为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古罗马人是不合适的,要从当时世界普遍的文明程度来看,同周边那些人那些族群的行为一比,罗马人已经算比较文明比较和善的了和现在的美国佬基本差不多。

user avatar

说在前面:

上一个号的回答情绪性的内容太多了,这回讲一些意大利反法西斯主义运动在间战期和二战中的故事吧。

我昨天写了一个短篇讲述意大利士兵对继续服务于轴心国的抗拒:

今天来讲一讲其他方面的反法西斯抗争。

正文:

为什么意大利人民看起来变得温和了呢?因为他们不需要再为了一小撮人的野心而死,能够过上和平、民主、进步的新生活了。

早在1921年6月,为了反抗越来越猖狂的墨索里尼麾下的民族法西斯党和黑衫军,意大利反法西斯人士就组建了“人民小队(Arditi del Popolo)”。这是整个欧洲大陆上,乃至全世界的第一批反法西斯组织之一。它的参加者有革命的工联主义者,有共产主义者,有社会主义者,有安那其主义者,也有共和主义者。在1921年夏季,该组织总人数达到20000人以上,直到1924年其主要成员被法西斯分子谋害和抓捕,才在迫害下逐步瓦解。但其残部仍然继续进行着地下活动,甚至在1926年9月制造过针对墨索里尼本人的刺杀。

(“人民小队”的标志,斩断束棒的斧子。)

随着墨索里尼逐步掌握权力,意大利的民主彻底遭到扼杀。先是社会主义者,无论共产党人、社会党左派还是社会党右派都被逮捕和谋杀;紧接着是左翼自由主义者和共和主义者,最后是天主教民主主义者。社会党右派领袖,墨索里尼的主要政敌之一吉亚科莫·马泰奥蒂(Giacomo Matteotti)被谋害了。共产党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在狱中遭到迫害,疾病缠身,英年早逝。

但这吓不倒反法西斯战士们。共产党和社会党人在国外坚持继续斗争。与此同时,“自由社会主义(Liberal socialism,某种社会民主主义和社会自由主义的结合体)”的支持者们组建了正义与自由(Giustizia e Libertà)运动。这些激进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的战士勇敢地多次策划诛杀墨索里尼,直到他们在国内的网络于1930年代初被破坏;当西班牙内战爆发,正义与自由运动的成员们也高呼“今天是西班牙,明天就是意大利(Oggi in Spagna, domani in Italia)”的口号,勇敢地参加了国际纵队,投身抵抗弗朗哥的战斗。最终这个运动成为了1942年6月组建的行动党(Action Party/Partito d'Azione, PdA)的前身。

当1943年墨索里尼与王室的合作破裂,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开始初步瓦解,意大利民众更是开始对墨索里尼群起而攻之。当德军南下接近罗马时,第135“公羊II(Ariete II)”和第131“半人马(Centauro)”装甲师、第10“皮亚韦(Piave)”和第103“皮亚琴察(Piacenza)”摩托化师、第7“托斯卡纳狼(Lupi di Toscana)”、第12“萨萨里(Sassari)”和第21“撒丁尼亚掷弹兵(Granatieri di Sardegna)”步兵师在其他一些较小的宪兵、步兵和海岸炮兵单位支援下猛烈地抵抗了德军。德国伞兵和装甲掷弹兵在一开始遭受了惨重损失,直到他们的更先进的坦克抵达,以及国王和巴多格里奥逃往布林迪西使得群龙无首的意军走向瓦解,他们才逐渐占据了上风。最终在罗马的意军在9月10日停止了抵抗。

与此同时,部署在东南欧各地的意军也进行了一系列抵抗,比如说多德卡尼斯群岛的意军指挥官Inigo Campioni将军和Luigi Mascherpa将军在SAS、SBS(Special Boat Service)和英军支持下在罗德岛、科斯岛、莱罗斯岛等岛屿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顽强抵抗,直到德军的空降和登陆攻击最终夺取了这几个岛屿。

在此之后,仍然属于意大利王国一方的意军残余又与盟军部队一道参与了对轴心国的作战。

在正面战场的反法西斯战斗进行的同时,意大利民众开始了反抗德军的浪潮。在9月27-30日间,那不勒斯市民英勇地反抗德军,迫使他们狼狈逃离,放弃了依托城市抵抗盟军和将城市化为废墟的丑恶阴谋。

对于试图借助着暴力和恐怖恢复奴隶制度的纳粹主义暴政,我们唯有以暴力和恐怖反击。
——意大利共产党的口号,1943年9月

潜伏了将近二十年的原主流政党们也开始了行动。全国解放委员会(National Liberation Committee/Comitato di Liberazione Nazionale,CLN)于1943年9月9日组建起来。很快共产党的“加里波第旅”、社会党人的“马泰奥蒂旅”和行动党人的“公正与自由旅”以及一些小党派的武装蓬勃发展起来。

"...è necessario agire subito ed il più ampiamente e decisamente possibile perché solo nella misura in cui il popolo italiano concorrerà attivamente alla cacciata dei tedeschi dall'Italia, alla sconfitta del nazismo e del fascismo, potrà veramente conquistarsi l'indipendenza e la libertà. Noi non possiamo e non dobbiamo attenderci passivamente la libertà dagli angloamericani."
“……我们必须迅速和尽可能广泛、尽可能决定性地行动。因为只有意大利人民积极地参与到将德军逐出意大利,并彻底打垮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中,他们才能真正地得到独立和自由。我们不能也绝不会消极被动地等待美国人和英国人来带给我们自由。”
——意大利共产党的口号

(CLN的旗帜。)

到了1944年5月,格拉齐亚尼惊恐地报告称游击队的规模已经发展到了7-8万人,其中百分之41受共产党指挥,百分之29受行动党指挥,剩下的则依次属于社会党、天主教民主党和其他小党;阿尔卑斯山区、亚平宁山区和波河河谷成为了游击队活动的“重灾区(这“灾”自然是对德意法西斯分子而言)”。与此同时,共产党在城市中的游击战小队对德军、北意大利法西斯分子的炸弹袭击已经令他们胆战心惊,以至于德意法西斯分子认为这些红色炸弹客们背后一定有NKVD或是别的什么情报组织的指挥。

到1944年夏季和初秋,随着盟军战线的推进,游击队也在后方给德军和北意军狠狠打击。根据阿尔伯特·凯塞林估计,仅在整个夏季,光是德军就有5000人战死,7000-8000人“失踪”(要么是死不见尸,要么是被俘虏、劫持,甚至可能干脆连人带枪跑去参加了游击队)。与此同时,大量北意军士兵向游击队投诚,甚至连“社会共和国”的技术装备生产都出了问题——自从德军下令北意大利工厂给德军生产伯莱塔M38,越来越多的此款冲锋枪直接从德军下了订单的工厂流向游击队而不是德军,使得游击队的自动火力大大加强了。

意大利的反法西斯战士们不止在国内战斗,也在国外英勇血战。第1“都灵人(Taurinense)”山地师、第19“威尼斯(Venezia)”、第28“奥斯塔(Aosta)”、第155“艾米利亚(Emilia)”步兵师等单位的前成员加入了铁托元帅的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军,组成了“加里波第游击师(Garibaldi Partisan Division)”,为了这个曾经被自己侵略和占领的国家的人民从德军及其帮凶乌斯塔沙、“南斯拉夫国民运动(Yugoslav National Movement)”等法西斯分子手中夺得解放而斗争。所以说关于南斯拉夫游击队的反坦克炮的段子里,不但火炮可能是意大利同志给的,开炮的也许也是意大利同志。

反过来说,来自国外的战士们也支持了意大利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在意大利抵抗运动中,也有来自南斯拉夫的战士们,他们多是逃出战俘营的俘虏;也有捷克战士,他们多是德国控制下的“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的士兵,被派往北意大利时投向游击队一方;也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荷兰人、西班牙人和波兰人;也有最终觉醒而为反对纳粹政权投向正义一方的德军官兵;也有或逃出战俘营,或被SAS、SOE和OSS作为顾问派来的美国人和英国人。无数的来自异国他乡的战士与意大利战友们加入到了同一场斗争中,光荣地为了全人类的反法西斯事业抛洒汗水和鲜血。

(屹立在阿尔切维亚(Arcevia)的游击队战士雕塑,基座上铭刻着牺牲的意大利和南斯拉夫游击队战士的姓名。原图尺寸过大无法上传,见此处:Arcevia monumento al partigiano

是的,反法西斯事业是要流血的

在1943-1945年的游击战中,约5万名战士们在战斗中献身;在反游击战中,为了镇压意大利人民的反抗,15000名无辜平民,包括大量妇女和儿童,被德意法西斯(尤其是那些党卫军、盖世太保和MAS、“黑色旅”)杀害;在那些被德军掳掠去服苦役的意军士兵中,有4万人没能回到家乡;在那些“加里波第游击师”的成员之中,一半的人在战斗中英勇献身,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解放事业壮烈捐躯。

在多德卡尼斯群岛勇敢地抵抗德军的Inigo Campioni将军和Luigi Mascherpa将军被墨索里尼政权杀害了,“萨洛共和国”厚颜无耻、颠倒黑白地给他们定下了“叛国罪”;

贫穷的共产党员、执业医师、一战阵亡士兵的遗腹子,《风的嘶吼(Fischia Il Vento)》的作者,游击队员Felice Cascione在战斗中牺牲了,他倒在战斗最残酷的1944年1月;

犹太游击队员Eugenio Calò在1944年7月,在酷刑拷打后英勇就义,年仅38岁,他是那样善良的一个人,他不允许部下杀死被俘的30名德军士兵,即使纳粹德国占领军把他的所有亲人都送进了奥斯维辛,可是希特勒的爪牙们在San Polo,在活埋了几十名无辜的乡亲后用炸药活生生把他和别的游击队员炸得支离破碎,并禁止任何人收殓他们的遗体;

以笔代枪,为地下抵抗报纸写作的青年犹太共产党员作家Eugenio Curiel被暗杀了,在1945年1月,就要看见胜利曙光的时候,墨索里尼政权的黑手伸向了他;

帮助游击队员、盟军士兵、犹太人等被德国占领军通缉的人躲藏的Pietro Pappagallo神父在1944年3月被枪杀了,他在监狱里还把食物分给没有饭吃的狱友;

帮助受迫害者和抵抗者越过亚平宁山脉逃到“哥特防线”另一侧的山地原住民Adriano Tardelli在1945年2月被德军杀害了,他在临刑前还脱下鞋子,让人交给没有鞋穿的穷人。

有些人没有死,但也备受折磨。比如被俘的行动党员、犹太人游击队员、化学家和作家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他被送往奥斯维辛,见证了纳粹分子在那里的兽行并侥幸活了下来,但最终在巨大的精神折磨面前他在1987年选择了自尽。

让我们记住他们吧!记住这些为了人类社会的光明未来,为了我们和我们的子孙美好的今天和明天而流汗、流血、献出生命的英雄们!

最后,请允许我用这首《风的嘶吼(Fischia Il Vento)》来纪念那些死难者、英雄和烈士们吧。

Fischia il vento, urla la bufera,
狂风呼啸,风暴肆虐,

scarpe rotte eppur bisogna andar,
鞋虽然破了,我们必须勇往前行。

conquistare la rossa primavera ,
在红色的春天取得胜利,

dove sorge il sol dell'avvenir.
明天的太阳必将升起。

Conquistare la rossa primavera ,
在红色的春天取得胜利,

dove sorge il sol dell'avvenir.
明天的太阳必将升起。

Ogni contrada è patria del ribelle,
每个乡村都是反抗者的家园,

ogni donna a lui dona un sospir,
每个姑娘都为他们欢呼,

nella notte lo guidano le stelle,
繁星指引他们度过漫漫长夜,

forte è il cuor e il braccio nel colpir.
他们有坚强的心脏和臂膀。

Nella notte lo guidano le stelle,
繁星指引他们度过漫漫长夜,

forte è il cuor e il braccio nel colpir.
他们有坚强的心脏和臂膀。

Se ci coglie la crudele morte,
如果残酷的死亡来临,

dura vendetta verrà dal partigian,
游击队员会进行强硬的报复,

ormai sicura è già la dura sorte
邪恶的法西斯分子和叛徒,

contro il vile che noi ricerchiam.
严酷的命运必将到来。

Ormai sicura è già la dura sorte
邪恶的法西斯分子和叛徒,

contro il vile che noi ricerchiam.
严酷的命运必将到来。

Cessa il vento, calma è la bufera,
狂风停止了,风暴平静了,

torna a casa il fiero partigian,
骄傲的游击队员,

sventolando la rossa sua bandiera,
挥舞着红旗返回家乡,

vittoriosi, al fin liberi siam.
胜利了,我们终于自由了。

Sventolando la rossa sua bandiera,
挥舞着红旗返回家乡,

vittoriosi, al fin liberi siam!
胜利了,我们终于自由了!

(2009年4月25日,走上街头庆祝祖国解放64周年的意大利男女老少。)(原图:Festa della Liberazione


(完)


资料来源:

user avatar

因为罗马是历史问题,意大利只是地理问题。


罗马时代意大利人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公民权的,罗马人出门刷的小怪就是意大利人,出门怪,懂?

罗马人和意大利人相当于古代中国的国人和野人。国人有当官经商从军的等等权力,野人有当农奴,徭役,军粮等等选择。

user avatar

罗马共和国的公民在精神状态方面完爆一战二战乃至现在的意大利人,尤其是在因为征服马其顿和希腊而导致腐化之前。第二次布匿战争,罗马军队全灭了好几次,不是二战意大利那样绝大部分被俘虏,而是像特拉西美诺湖战役那样大部分士兵都死光了,主帅也被击毙,此后罗马海军也因为风暴全灭了一次。再后来日耳曼人入侵,阿劳西奥战役中罗马的倾国之兵也惨遭全歼,但是每次失败以后罗马人都争相当兵报国,死战到底,罗马的那些意大利盟友(amici)绝大多数也没有变节投靠汉尼拔或者森布里人,最终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击败了强大的对手。

意大利人什么时候这么有骨气过,貌似武德充沛的千人远征也是以打顺风仗为主,敌军往往一触即溃。一战中的十二次伊松佐河战役意大利人是挺住了,但是也从来没有输的像罗马人那么惨还能再爬起来过。

当然,罗马共和国的公民乃至盟友能如此精诚团结意志坚强,也跟制度有关,很多人没有提到的是罗马共和国早期的外交制度是非常强大的,那一套复杂的盟友分赃体系比希腊人松散的同盟强多了,但是这一切也跟精神方面有关。总之,共和国早期的罗马公民是一个相当年轻的文化民族,而帝国晚期的意大利半岛人则是一个腐化的帝国核心区中的弱民,罗马人的形象已经从加图这种负责任的勇敢政治家变成了埃提乌斯这种搞宫廷斗争的文弱哲学家谋士。此后更是每况愈下,直到近代意大利人也没怎么提高,基本上一直保持了西罗马晚期的怂样。

user avatar

实名反对 @菩提风 的回答。这种答案是《黑塔利亚》和某些P社游戏的史观的典型体现,即把一个国家/民族看作一个整体,而完全忽视其内部的阶级矛盾和各阶级内部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在意大利,正是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的。

菩提君提到:

恐怕阵亡的士兵还没美国多。

是的,只有29.1万人阵亡,看起来确实挺少的。然而这难道是能用统计数字来衡量的吗?难道死在战场上的每一个意大利青年,不是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吗?这种国师口气的冰冷的言语简直令人胆寒。某部描写诺曼底战役的电影里艾森豪威尔在回答参谋报告的百分之20伤亡的时候回答道:“对每一个母亲来说,是百分之一百。”我觉得这句话是最好的回应。如果没有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和它悍然挑起的侵略战争,这些意大利青年本不会死。

人家平民挨炸弹也少。

然而意大利从1940年就开始被炸,先是都灵,然后热那亚,然后米兰、塔兰托,等等。1944年更是被结结实实地轰炸了一遍。1943年5月到1944年6月的罗马轰炸更是使5万人死伤。

关于意大利所遭受的轰炸,wiki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紧接着,此公又开始嘲讽意大利游击队是在“投机”,并讽刺这是“民族智慧”。

然而,这真的算是什么民族智慧吗?意大利民众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为统治集团流尽了血,然而他们换得的是什么?

意大利重新填词版喀秋莎,也是直至今日都流行的意大利左翼歌曲Fischia Il Vento的作者,Felice Cascione,就是一个典型。他是一战士兵的遗腹子,他的家庭因为父亲的死而一贫如洗,他历经千辛万苦,才成为了执业医师,然而,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和随后1943年的希特勒军队的侵略,又一次打碎了他美好的生活。

felice给法西斯分子的回答也是很简单的:他迅速投入抵抗。也正是在战事最艰难的九月份里创作了Fischia Il Vento。不久之后的1944年1月27日,他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6岁。

另一个例子(感谢 @傅友德 君的补充)是Bruno Tomini,意大利共产党人、意大利陆军第94“墨西拿”师中尉,1942年(也就是德国的“鼎盛时期”!)在克罗地亚山区加入南斯拉夫游击队的第13师。1945年战争结束时,他是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第4军第43师一个意大利营的少校营长。1948年,由于坚持对正统史大林主义的支持,他被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新社会民主党分子投入集中营并在那里遇害。可见即便在法西斯最强大的岁月里,意大利的共产主义者们依然认为他们的祖国并不是法西斯意大利,而是意大利劳动人民的国家,这足以驳斥民族主义者们那种搞笑的阴谋论。

更何况1943年8月意大利倒戈时,德国依然十分强大,足以占领半个意大利,足以在希腊沿海岛屿上粉碎意大利海陆军组织的抵抗,足以屠杀整整一个师的意大利官兵。如果有人为了“民族的利益”愿意参加这种“投机”,那他可真是“民族英雄”了。

很多时候,群众根本没有什么大智慧和谋略,他们只是想要最基础的东西,和平、民主和平等,甚至连这些都不是,仅仅是温饱,仅此而已。法西斯分子不给他们,他们就用双手夺来,就这么简单。

此公还问:

请问德国打得顺风顺水的时候,游击队在哪里?

德意法西斯的军队在战场上顺风顺水的时候,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当然随之来的稳固,在这种情况下,提早出头难道不是白白送死吗?意大利共产党实在太年轻,在5岁的时候就被迫面对有王室和财阀支持的墨索里尼的庞大国家机器。而由于偏传统式的组织,社会党和天主教民主党的基层组织又很脆弱。1926年的法西斯反动不仅使它们的首脑不是被暗杀(如原社会党右派的领导人,统一社会党(PSU)的领导人吉亚科莫·马泰奥蒂)就是被迫流亡,还迅速地迫使它们的主体转入地下活动,连发传单、传播思想都要小心翼翼,谈何游击战呢?只要是反法西斯的斗争者,让任何人去送死都是犯罪资敌行为。可是风君却十分鼓励,认为不这么做就不够“反法西斯”,这种盲动主义立场恐怕未免显得鸡蛋里头挑骨头。

看到德国快玩完了,迅速反水干掉墨索里尼,捅德国一刀,摇身一变成战胜国

然而战争的策源者,法西斯党的首脑不是被杀死就是进了大牢,投机反水的王室也不但王冠落地,还被驱逐出境赶到葡萄牙去了。难道某些人认为上了法西斯贼船就得给法西斯主义事业卖命到底,不准醒悟?我觉得这种精神值得传销组织大力学习,加入传销组织者不准退出,更不准反抗,逃出来以后告发传销组织者,协助警方逮捕他们更是大逆不道,是“背后一刀”。

至于CLN的参与者,他们又谈何“反水”呢?从天主教民主党到共产党再到社会党,再到自由党、行动党和劳工民主党,他们有哪一个不是墨索里尼法西斯统治的死敌,不是一贯地站在反法西斯阵营一边与法西斯分子做坚决斗争的呢?

噢,中国也有汪精卫,万一轴心国打赢了,我们也还是战胜国

在这里,风君把汪精卫的叛国和CLN的抗敌行为混为一谈,可以说是无耻之极了。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摧毁了意大利的民主,打碎了意大利的和平,把无数的意大利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变成战争机器的炮灰和燃料,最后在接连不断的军事失败下墨索里尼不但被被统治阶级抛弃,连统治阶级的绝大部分都把他抛弃了,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借助他的法西斯同伙希特勒的军队和自己那支众叛亲离之后所剩无几的、死硬的法西斯狗腿队伍来保护自己,好建立一个割据法西斯军政权以自保。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的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与一部分资产阶级联合,建立了CLN,来打击墨索里尼匪帮及其希特勒匪徒帮凶,究竟谁是汪精卫,我觉得已经很明显了。

当然,CLN中左翼政党指挥的那一部分和南斯拉夫的铁托游击队有广泛的合作,来打击希特勒分子,或许这在某些人眼里算是汪精卫式的行径吧。

总而言之,法西斯主义发动的非正义战争,不但是对受侵略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伤害,也是对侵略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伤害,每一个有道德和良知的,每一个支持和平、民主、平等、进步、团结、自由的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人,都应当反对这种战争,并对发动这战争的法西斯分子做坚决的斗争。

最后,我想摘取几段话来做结尾。

施林格们和施滕博克—费莫尔们满怀欣喜地把共产党的事业看作霍亨索伦战争的直接继续。对他们来说,恐怖的帝国主义屠杀的牺牲者,仍然是为德国人民的自由而倒下的英雄。他们准备把夺取阿尔萨斯—洛林和东普鲁士的新战争称作“革命的”战争。如果“人民革命”能够作为一种动员工人参加他们的“革命的”战争的手段的话,他们暂时是同意在口头上接受它的。他们的全部纲领就在于复仇思想:如果明天,他们发现同样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别的道路实现,那么他们就会从背后枪杀革命无产阶级。
……
8月1日的(德国)共产党《号角报》带着对红色全民公决的热情鼓动,粘了一张施林格的照片,登载了他的一篇使徒般的新作。原文如下:“那些在世界战争中为自由德国而捐躯的死者的事业被背叛了,叛徒们现在跑出来反对人民革命,反对革命解放战争。”当你从自称为共产党的刊物上读到这些话时,你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所有这一切都被李卜克内西和列宁的名字掩盖起来了!
……
无产阶级要使现代社会执行自己的意志,它的政党就必定不能耻于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不能耻于讲自己的语言,不是民族复仇的语言,而是国际革命的语言。
——《反对民族共产主义!——“红色全民公决”的教训》
user avatar

嗯,最近一段时间在学习古罗马的历史,虽然还没有能够全部融会贯通,但是也想稍微和题主交换一下看法。

————————————怎么办,我就是喜欢分割线——————————————

我只能针对【凶残的古罗马】表达一下看法,因为暂时只学到这里。

参考的资料主要由以下:

《BBC 古罗马一个帝国的兴起和衰亡》

《罗马帝国衰亡史》

《罗马人的故事》

《全面战争:罗马II》

《美剧:罗马》

百度百科词条

维基百科词条

——————

嗯,抛出我的观点:古罗马不是凶残的。

1. 古罗马的城邦建立,虽然是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但是确实没有大规模血腥屠杀的描述。

2. 古罗马一开始的抢女人情节,虽然事后发生了小规模的战争,但是那些被抢夺的妹子反而劝说双方停战,说明古罗马汉子们对待妹子们还是很好的。

3. 早期对待各个地方部落战争,只要是战败的,都邀请他们来自己的七座山峰中的某一座来定居,并给予罗马公民权。

4. 布匿战争期间,只有在最后,迦太基人的屡次挑衅之下,才屠城,并且撒满地的盐,让该地寸草不生。要知道,汉尼拔在翻越阿尔卑斯山脉之后,可是将古罗马的精英军团屠杀了好多次了,连执政官都死了8个,我觉得比明朝正统那次土木堡十万精锐尽灭可惨烈多了。

5. 格拉古兄弟被活活打死确实有点凶残,不过这是元老院干的,那些颤颤悠悠的老头们,拿着铁的凳子脚,把格拉古活活揍死,把尸体扔进台伯河确实有点凶残的,我承认。

6. 古罗马在联盟战争之后,才有了所谓意大利的概念,但确实和现在的意大利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联盟战争的时候,也是很有尊严的,因为古罗马在那个时候可是大国,古罗马军团的组成,是由贵族组成骑兵队,公民组成步兵团,无业游民是不用尽兵役义务的,绝对的高素质,就算是联盟出兵,也是很高素质的,只有后期马略和苏拉之后,才有了将兵役作为一种职业的设置。

7. 在凯撒带着3个国家兵团和自建的3个兵团,赴高卢的时候,攻打蛮族,也是显示出了泱泱大国的气度,战败的部落都是交出贵族的子嗣作为人质,将他们送往罗马进行学习进修,尼玛我都羡慕这种日子了!就算在远征英伦三岛的时候,仍然没有破坏这种气度,赞的不行。

8. 从BBC的纪录片来看,还有几件事情,可以说有些残忍或者国君的暴政,但我觉得不凶残,比如尼禄的杀害贵族以敛财,比如镇压犹太人的战争。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古罗马文明程度非常高的,至少在其巅峰时期,绝对的赞!


嗯,等我把手头的资料都学习完了,再来补充。

以上

谢谢

Alex

2014-8-22 16:15:16

user avatar

大家都提到过现在的意大利人不是之前的罗马人。

其实罗马,和中国不同,不是一个靠着血统划分的文明。

从建城时就由拉丁,萨宾,伊特鲁尼亚,三大部族。

在扩张期间又大量的给意大利其他城邦人,外籍兵,奴隶公民权。(释奴拥有公民权后,通常依旧被贵族庇护。)

罗马之所以能高速扩张正因为这种宽容的政策提供了大量的鲜血。让汉尼拔怎么开挂也杀不光。

鲜血多是好,但污血再多也没什么用处。

当时和大多数城邦相同,罗马主要兵员是自耕农。不过罗马是有大量加盟邦子邦的城邦联盟,所以才能利用兵力优势吊打各路大邦。

但是在长期的征伐后,大量的自耕农因征战而破产,鲜血变成了没多大用的污血。

在有长远目光的执政官给平民分田不成后。只好从城市贫民中募集职业兵。(同期中国也玩不起土地兵了。因为国家太大。)

从此罗马开始蠢萌化。

职业兵虽然暂时性提高了罗马整体战力,让其还能再扩张一波。

但却有三大问题。

一,通货膨胀。

相对于自己种田的公民兵。职业兵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

大怂的禁军就因为工资涨不过物价,一个个去城里打工,结果一触既溃,也就西军因为长期征战有点实力。(其实类似于府兵的弓手,可能更关键)

罗马则通过政变继承制缓解这一问题。但却造成政局不稳,而且只是缓解,士兵待遇依旧在下降,越来越多的贫民不愿意参军。

二。兵为将有

结果就是打内战等。


三。加强贵族对平民的压迫。

东周时,因扩大兵员而国野合并(西周时国人类似于公民,地位比公民中的平民还高一点。)

罗马却是在取消公民兵后,公民逐渐与自由民同级。甚至同步降低。

因为之前贵族需要依靠平民的武力,但在职业兵后。

212年,卡拉卡拉敕令。在罗马普及了公民权。

同时罗马平民,隶农化。

323年,君士坦丁颁布法令,严禁隶农自由迁徙。

user avatar

蠢萌?

现代意大利军队算是欧盟诸国当中的劲旅。

往前一个时代,二战中的意大利反法西斯游击队干掉了墨索里尼,这是整个二次大战中法西斯阵营内部抵抗势力中绝无仅有的击杀本国法西斯头目的例子。

再往前一个时代,加里波第虽然没有做到“从比利牛斯山到亚德里亚海”,但是也快了,打遍天下无敌手,无数次以弱胜强,两西西里被千人远征不到半年灭了,法国在他这里碰了硬钉子,普鲁士灭拿三一路凯歌高奏最后被孚日兵团揍到丢军旗,连盘踞欧洲上千年的教皇国都给他犁庭扫穴了。

蠢萌?难道在阁下眼中只有拥有爹军、鳖军、毛军这种怪物军队的国家叫正常国家,其他都和非洲黑叔叔家族草台班子一个档次?

user avatar

意大利人是意大利人。罗马人是罗马人。
罗马人怎么看待意大利同胞的?一开始就是作为同盟,从来没觉得自己和他们一样。罗马帝国是建立在拥有罗马公民权的军队和贵族之上的,不是建立在从古罗马时期就开始呆萌犯蠢的意呆梨各城邦之上。

———————分割线———————

四年前的回答。。。。然而有的小伙伴还是没有理解我这里的罗马人和这里的意大利人的意思,就把今天回复的一条评论贴出来仔细说一下这里的罗马人是指的什么吧。


总有小伙伴类比什么北京人和中国人,东京人和日本人。。。其实这完全是两个概念,罗马共和国早期发迹时期的情况和现在说的还真没法类比;古罗马在一开始也不是说采取的什么城里的原住民的说法,而是采用的公民权(citizenship)的方法,而在最早期发迹的时候,罗马便是将拥有公民权(cives romani)的人派出去建立殖民地(coloniae civium Romanorum)来巩固征服到的土地,因此具有公民权的罗马人并不是只有罗马城里才有,而是遍布在罗马征服的土地的各处,而公民权的授予在共和国的早期是得到了严格的限制的,对于外族基本上授予的是受限制的公民权,相当于缺少很大一部分的政治权利,比较典型的便是拉丁公民权(ius latinum,也就是罗马发迹时期周边很多“同盟国”居民所能得到的部分公民权),哪怕是讲同一个语言的也被区分的很明显。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形式,而不单单指的一座城市里的居民、种族、语言,更多指的是具有完整罗马公民权并在罗马的军事政治活动中具有话语权的人。而在帝国中后期,所谓的罗马公民权早已和共和国早期的公民权完全不是一回事了,而至于现代我们说的的人种、国家、城市的概念相较共和国早期来说均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可同日而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将“凶残的古罗马”与“蠢萌的意大利”进行对比,是一种非常生动且具有概括性的说法,它巧妙地抓住了两者在人们认知中的显著差异。然而,要理解这个转变过程,我们需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漫长、复杂且多层面演变的结果,绝非一蹴而就的“变成”。更准确地说,是罗马文明的辉煌与残酷被历史长河稀释、重塑、融合,最终孕育出我们.............
  • 回答
    古美门律师能否让《名侦探柯南》里的某些凶手被判无罪,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法律体系的差异、漫画设定的特殊性以及古美门律师独特的办案风格。答案是:很可能,而且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他甚至可能成功为凶手争取到无罪判决。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古美门律师的“强大”之处:古美门律师(出自日剧《.............
  • 回答
    日本历史上最令人发指、最残忍的杀人案件,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最”字本身就带有主观性,而且不同的人对“残忍”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有些案件的残忍体现在作案手法,有些则体现在受害者数量,还有些是案件背后的人性扭曲。但是,如果非要挑选一个在社会上引起巨大震动,且其残忍程度至今仍令人心悸的案件.............
  • 回答
    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凶残”杀人案有很多,但要界定“最”凶残,往往带有主观性,因为“凶残”可以从犯罪手段的残忍程度、受害者数量、社会影响等方面来衡量。不过,有一些案件因其极端的残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而被人们熟知和提及。以下我将列举几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手段较为凶残的案件,并尽量详细地描述,供您参考:1.............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即“为什么好些凶残的杀人案件的凶手往往是现实里所谓的老实人?”,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深思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人性的多面性、心理机制、社会压力以及隐藏的个体经历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进行阐述:一、 “老实人”的定义与潜藏的误区首先,我们需要澄清“老实人”这个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 回答
    韩国影视作品中对明末八旗军的描绘与国内影视作品的差异,主要源于历史叙事、文化视角、创作目的以及历史资料的解读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历史背景的差异:明末与早期八旗军的性质不同1. 明末八旗军的侵略性 明末(1644年)的八旗军是清军入关后对明朝的侵略性军队,其军事行动以屠.............
  • 回答
    长得凶残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体验,它像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优势,也可能让你在日常生活中遭遇许多意想不到的困扰。这种“凶残”并非指真正暴力,而是指外貌特征给人带来的强烈、甚至带有压迫感或攻击性的第一印象。以下是一些更详细的体验描述:1. 第一印象的巨大落差与误解: 社交场合的“冰山一角”:.............
  • 回答
    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电视剧里演的那点小打小闹。现实生活里,那真是刀刀见血,只不过刀子是藏在心里的,明面上大家还都装着一副姐妹情深的样子,但背地里,那心思可复杂着呢。最常见的,大概就是职场上的较量了。你想啊,一个项目,谁拿到了,谁就有可能升职加薪,谁没拿到,可能就原地踏步甚至被边缘.............
  • 回答
    男性之间的勾心斗角,这话题可就有点意思了。要说凶残到什么程度,那得分场合、分人群,还得看具体是为什么事儿。但要是真论起来,那玩意儿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有时候比电视剧里演的还来劲。咱们先不说那些个权谋大戏里的弯弯绕,就说咱们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的。职场上是重灾区,这点谁都明白。你想想,一个部门里,大家都.............
  • 回答
    医美界,“凶残”这个词,用得一点也不夸张。它藏在华丽的宣传语和明星效应背后,真实的样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也更需要我们擦亮眼睛去看。先从技术和效果上来说吧。那些看起来自然又惊艳的“变美”,背后可能是医生手里精密的注射器、锋利的刀片,以及对人体构造几近刻骨铭心的理解。 面部轮廓塑造:玻尿酸.............
  • 回答
    .......
  • 回答
    说到“凶”的女生,大家脑海里最先蹦出来的词大概就是“母老虎”了。这词儿一出来,就自带画面感:眼神犀利,言语果断,甚至带着点不容置疑的霸气,仿佛随时都能露出獠牙,让人望而生畏。这种说法由来已久,多少也带着点性别刻板的影子,好像女性一旦表现出强势或者不好惹的一面,就会被贴上“凶”的标签,然后用动物来比喻.............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人类去追逐凶猛的野生动物,结果会怎样,这得看很多因素,但总的来说,结果很复杂,远非简单的“逃跑”两个字能概括。首先,我们要明白,野生动物的生存策略是它们千万年进化的结果,而“逃跑”只是其中一种,而且往往是它们的首选。想想看,一只狮子或者老虎,它们最强大的武器是它们的捕食能力.............
  • 回答
    要说实用又凶狠的格斗术,这可是一个让人既好奇又有些严肃的话题。毕竟,说到“凶狠”,总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太美好的画面,但从格斗技术的角度来说,这通常指的是那些能够迅速、有效地制服对手,并且在极端情况下能对对手造成显著伤害的技巧。我这里说的“实用”,就是指在真实的对抗环境中,无论是街头冲突还是竞技比赛,.............
  • 回答
    要说眼神凶的明星,那可真有不少,而且他们的“凶”往往不是真的凶恶,而是自带一种强大的气场,或者角色需要,让观众觉得“不好惹”。这种眼神,有时候是冷冽的,有时候是坚毅的,有时候甚至是带着一丝玩味的不羁,但总归能在一瞬间抓住你的注意力。比如,我们先聊聊那些演员。梁朝伟,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他的眼睛,真的.............
  • 回答
    你说的“凶”是什么意思呢?是那种眼神犀利、气势逼人的感觉,还是带点霸气、不容置疑的强大?我理解的“凶”大概是能让人一眼看过去,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压迫感或者一种不屈服的劲头。你想找什么样的“凶”呢?是人,还是动物,或者是某种象征性的图案?如果是人的话,那种“凶”通常体现在眼神上。比如,一个盯着镜头、目光.............
  • 回答
    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是近年来国际政治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要理解为什么两国之间会产生如此激烈的争吵,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历史渊源、经济依赖、地缘政治考量以及意识形态差异。历史的阴影与“战友”到“疏远”的转变起初,中澳关系并非如此。二战期间,两国曾是并肩作战的盟友,共同对抗日本侵略。.............
  • 回答
    哎呀,说到给宠物洗澡,特别是看到我家那只平时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毛孩子,洗澡的时候那副“奶凶奶凶”的模样,简直不要太可爱了!我家那只叫“团子”,名字听着挺软萌的,但它本人嘛,平时在家里简直就是个小霸王。它属于哈士奇和萨摩耶的串串,所以那张脸嘛,一半天使一半恶魔,随时都在切换。说到洗澡,那绝对是它一生中.............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的开头!一大早,你本来准备开始新的一天,却被自家(或者别家的)猫咪给“拦”住了,而且人家还一脸凶巴巴地盯着你,这场景确实挺让人琢磨的。一般来说,猫咪突然表现出这种行为,背后可能有好几种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1. 情绪或身体上的信号: 它们可能是在表达不满或需求。 最常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