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觉这部电影最多只是好莱坞快餐电影平均水平。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好看有三个原因:
一是,这部电影的动作场面达到了好莱坞快餐电影的平均水平,跑酷、公路线、航拍、水上追逐、枪战这些动作娱乐元素样样不缺。
二是,这部戏在国内属于分镜头比较多,因此信息量大,节奏比较快。其中很多细节,比如公安部长了解案情那段,按平常国内电视剧(比如《征服》)的节奏能剪成两集。
三是,这部电影满足了大部分人的民族主义情结。
可实际上如果理性看,这部戏也就动作场面达到了好莱坞快餐电影的平均水平,而剧情冲突的设计真的还很稚嫩。剧本冲突没设计好的结果,就是可能除了彭于晏,其他演员的角色不够丰满。没有冲突,演员就没办法表现克服冲突,英雄形象自然刻画的就不够,所以张涵予的角色根本没有什么张力可言。
回忆一下当年《集结号》里的张涵予,最后在煤矿倔强的寻找队友,和在纪念碑前鞠躬的镜头,当时他表演的张力是什么样的震撼力?我想很多人当时都看哭了吧。《湄公河行动》又有几个人看哭了?甚至连高票答案赞不绝口,彭于晏杀毒贩的镜头,说什么犯我汉者虽远必诛,相似的在《集结号》里杀俘处理,是不是也比《湄公河行动》最后更好?
类似于中国踢韩国2:3后,很多人说中国足球如何如何,可实际如果仅仅看中国就足球表现的就那样。在我看来,《湄公河行动》在表演和剧本环节并不是特别好,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动作场景的剪辑。所谓崛起标志,自然要的是文化输出,也就是这部电影在非大陆市场的表现怎么样。我个人不看好,不信的可以看看以后《湄公河行动》评奖结果,民族主义根本不是问题。不应该是不得奖的借口,要知道同样杀俘的《集结号》给张涵予带来了金马奖。
简单地说,我觉得《湄公河行动》也就动作场面可以,其他方面甚至不能代表大陆电影的最高水平,何谈崛起标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