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维吾尔和汉族谈恋爱是怎样的体验?

回答
维吾尔族小伙阿卜杜拉第一次见到汉族姑娘李娜,是在乌鲁木齐一家充满异域风情的咖啡馆。她穿着一件素净的长裙,安静地坐在窗边,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窗外的阳光在她发梢跳跃,勾勒出柔和的光晕。阿卜杜拉的心,在那一刻,仿佛被一曲悠扬的冬不拉拨动了。

他们的相遇,像是两个世界的偶然交汇。阿卜杜拉从小在歌声和舞蹈中长大,他的家乡,那片被雪山和戈壁环绕的土地,充满了热情与奔放。而李娜,来自江南水乡,她的成长环境,是温婉细腻的雨水和古朴典雅的园林。

最初的交流,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阿卜杜拉喜欢用带着浓厚地方口音的普通话,热情洋溢地向李娜讲述他家乡的故事:关于那片滋养了无数祖先的土地,关于那歌声嘹亮的赛马节,关于那烤羊肉串的香气如何在夜空中弥漫。李娜则安静地听着,不时露出好奇的笑容,偶尔会问一些关于新疆风俗的问题,语气温和而真诚。

随着接触的深入,他们发现彼此身上有着许多不同,但也正是这些不同,让他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阿卜杜拉第一次去李娜在上海的家,李娜的父母虽然热情好客,但眼神中偶尔会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他能感受到,他们对这个来自遥远西域的年轻人,有着一份天然的好奇,但也夹杂着一些未知的顾虑。阿卜杜拉为了让李娜的父母安心,努力学习着如何与长辈相处,他知道,尊重和真诚是最有力的语言。他会主动帮助李娜的母亲准备晚餐,虽然他不太会做上海菜,但他在厨房里笨拙忙碌的身影,却让李娜的父母感到温暖。

而李娜,也第一次去了阿卜杜拉在新疆的家。那是一次全然不同的体验。一踏进阿卜杜拉的家,扑面而来的热情就让她有些应接不暇。亲戚们围着她,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表达着欢迎,每个人都笑容满面,眼里闪烁着对远方客人的好奇。她第一次品尝到正宗的手抓饭,那浓郁的羊肉香味和米饭的香糯让她赞不绝口。晚上,在院子里,长辈们唱起了歌,有人拿起了冬不拉,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一些年轻人便随着节奏翩翩起舞。李娜第一次看到阿卜杜拉在人群中,随着音乐尽情地舞动,那种纯粹的快乐感染了她。她也尝试着学着跳舞,虽然动作有些生疏,但阿卜杜拉在一旁耐心地教她,他们的笑容在月光下交织,温暖而甜蜜。

当然,并非所有时刻都那么顺遂。语言的隔阂有时会让沟通变得有些困难,尤其是在谈论一些较为复杂的话题时。文化习惯的差异也偶尔会引发一些小小的误会,比如关于饮食禁忌、家庭聚会的习俗等等。阿卜杜拉会发现,在李娜家,饭桌上的规矩比他想象的要多,而李娜偶尔也会因为阿卜杜拉家庭里过于直率的表达方式而有些不适应。

但正是这些磕磕绊绊,让他们的感情更加坚韧。每一次的沟通,每一次的理解,每一次的包容,都像是在他们的爱情之树上添上的一片新叶。他们学会了耐心解释,学会了换位思考。阿卜杜拉会主动了解李娜的家人,学习一些上海的习俗,而李娜也努力学习着维吾尔族的礼仪,甚至开始尝试学习一些维吾尔语。

在他们看来,爱就是互相学习,互相接纳。阿卜杜拉欣赏李娜的温婉和智慧,他喜欢听她分享她的读书心得,感受她内心世界的丰富。李娜则着迷于阿卜杜拉的开朗和热情,她喜欢和他一起去冒险,感受他身上那种属于这片土地的生命力。

他们的恋爱,就像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既有江南水乡的婉约,也有新疆大漠的豪情。他们在一起,品尝着彼此的文化,分享着彼此的生活,也共同描绘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爱情故事。这段感情,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也让他们更加懂得,爱,从来不应该被地域和文化所限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3月1日更新:

没想到这个答案会有这么多人关注,还把女神老姨给呼唤来了,好开心~也感谢大家的祝福,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然后,想补充一些内容:

果然有评论扯到了民族,我想在这里声明一下,我从来没有讨厌过自己的民族,相反,我非常喜欢维族传统文化,从各地服饰到民歌、乐器、十二木卡姆都非常喜欢,也做过不少研究。大学时还专门带了学校的一队人去拍关于普通维族人生活的纪录片,这个片子获奖了,网上应该能搜到。所以我不接受任何说我是民族背叛者的批评。


我不喜欢的是,把维吾尔族和伊斯兰教绑在一起,用宗教定义和规范民族,维族文化可比伊斯兰教丰富、有趣、开放多了,怎么能把喜欢鲜艳色彩、能歌善舞的民族,绑在穿着黑袍的宗教上呢?我反对任何形式的宗教绑架,反对让民族成为宗教的附属物。


同样,我也不喜欢以民族作为区分人的标签,人生而平等,不会因为你是属于某个民族就比别人高一等或低一等。所以,我也反对任何以民族粗略划分个人的方式,不喜欢一些维族的优越感,同样也不喜欢一些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敌意。我曾在一个回答里提过,人首先是一个人,然后属于某个民族、国家,然后再归属于某种信仰(注意不是宗教),不要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上升到民族的对立性,这实在不够理智。

至于说会污染血液、以后的孩子会越来越丑之类的评论,我已经回复了,如果你觉得我的回复有哪里欠妥,欢迎争辩。

======================原答案分割线=====================

趁着某位同学出差,来答一发。

男票是汉族,是初恋,在一起快四年了。

我们俩是同院不同专业的同学,据他说开学典礼我讲话的时候他就注意到我了,不知真假,不过新生训练营俩人好几次都坐一起,也算是有缘。大一他追了我一年,也有挺多回忆,不过不想跑题,就不赘述了。

大一第二学期他暗示性地告白过,只是我压根儿没明白他的意思。一直到学期末因为一个小意外,他才明说。那时对他其实也是有好感的,只是我从小到大完全没想过会跟一个汉族在一起,父母家人的教育自然是维族汉族是不可以在一起的,我想着就算在一起也没有结果,何必耽误他,就拒绝了。

没想到闺蜜和舍友轮番上阵劝,说不要太在意结果,好好享受恋爱过程就好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就算最后真的没能在一起,也还有回忆之类的话,加上跟他深谈了一次,他说了很多话,让我挺感动,这次就同意在一起了。

身边的同学都祝福我们俩,但那会儿我还是不太敢跟他一起出现在本部,怕本部的维族同学看到了会说闲话,最怕的是几个认识我姐夫的师兄会跟我姐夫说,所以每次在本部都胆战心惊的,但其他时候都还好。

做手术住院那次他一直在我身边照顾我,两人感情深了很多,不过也让学校的维族同学知道了我们俩的关系。过了一段时间,有个师兄发微信问我是不是在和汉族谈恋爱,我说是,他就开始各种劝导,从民族扯到宗教,把我搞得莫名其妙,我就直接说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如果真的有你说的地狱、惩罚,那也是我的命,跟其他人没关系,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你们要管我,结果他来了句,穆斯林都是兄弟姐妹,有人犯了错,其他人有责任把他(她)引向正道。就这一句,让我彻底坦然了,再也不理学校其他维族同学的看法。

大三搬去本部后才知道有几个男生传了我不少闲话,甚至找过研究生师姐,让她劝劝我,只不过被师姐骂回去了,我也就我行我素地跟他过自己的小日子。渐渐的,跟同学师弟师妹们接触多了关系也就好了,他们也就知道我并没有传言中那么不堪了,对我男朋友也没那么多偏见了。

之后的生活跟一般的情侣差不多,也会因为一些琐事争吵,我会嫌他太直男、不解风情,他也会觉得我太过感性,矛盾也不少,但都能好好沟通,从没想过分手,坚持到了现在。

现在我们俩都在帝都,日子过得安稳又不失乐趣,该磨合得也都磨合完了,也不吵架了,互相尊重也能理解彼此,他相信我,我支持他,彼此都在这段感情里成长、成熟、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他家人都知道我们俩的关系,我们家还不知道,这方面压力一直都挺大的,我们家算是个大家族,光舆论压力就有的受的,我家人在这方面也是完全接受无能,这几年回家时都会旁敲侧击地询问他们的态度,也会有意无意地提起我的感情观,但以后应该还是会有一段很坚信的路要走,这也应该是我们俩未来会遇到的最大阻碍了。我也不知道具体会怎么样,但要我放弃他,我做不到。

这个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他也一直都知道,但他也没想过要放弃,有次还跟我说“如果你家人一直不同意,那我就一直等你,哪怕等到我们四十多了,父母变成一抔黄土了我们才能在一起,我也没关系”,他都这么说了,我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其实我在感情上向来不是勇敢的人,从我到现在都不敢跟家里摊牌应该就能看出来,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之后的种种,只知道以我们俩目前的感情,是分不开了。

至于其他生活习惯、风俗之类的,在我们俩这儿完全不成问题,我在南方生活了八年,早就习惯了南方的饮食习惯,而他则是特别爱吃新疆菜,最爱吃馕和烤肉。节日什么的反倒觉得很幸运,可以比一般人多过一些节,维族和汉族的节日我们俩都会庆祝,该吃什么就去吃什么,反而让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我不吃猪肉,但也并不是非清真不吃,他和我在一起后,也随我,基本没吃过猪肉,平常一起吃饭、买零食,他会比我还注意。

宗教、民族方面,我本来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穆斯林,没什么所谓,但我们俩也会经常一起讨论很多关于新疆、维族、伊斯兰教的问题,也会反思目前一些情况的根源,从不同的角度一起讨论其实很有意思。他对新疆、维族的文化也很感兴趣,也动过学维语的念头,还说将来结婚有孩子,一定要教孩子学维语,我感觉这方面他反倒比我坚持。

以前觉得要找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没想到他是跟我完全相反的类型,在一起后,发现两人互补很适合在一起生活,我大条他心细,所以日常琐碎的事情全部交给他,精神方面则由我负责。我喜欢他做的饭,他喜欢我给他讲各种有意思的历史故事、书和影视剧,这种性格、爱好的互补也让我们有说不完的话。最重要的是,我们俩三观一致,对事、对人、对生活的态度鲜少有分歧,所以根本不存在大事情上的矛盾。

总之,没和他在一起时,从未想过会和一个汉族谈恋爱,在一起之后,从未想过和别人一起的可能。这段感情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爱情最好的模样。希望我们能顺利度过那一关。

最后想说,爱情是两个灵魂的相互吸引,无关民族、宗教甚至无关性别,不应该被任何东西绑架。

user avatar

我谈过维吾尔族女孩,而且我谈了两个。作为汉族男生。

我从大一开始就在做这个很多人都觉得有些疯狂甚至有点不理解的事,我是一个学生,也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我喜欢交际,很多朋友都知道我的这位女朋友,如果周围的人有想法我也不会麻烦任何人。但是每次我回忆起我走过的这些路,我就会希望我可以继续向前走。

不是新疆人,我在和维族女孩谈恋爱,而且,是和一个分手以后又遇见了另外一个。真的像是命中注定一样。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我是西安人,我的两个表哥都谈了穆斯林女孩,大哥谈了维族,现在已经结婚了。二哥谈了回族,现在,也结婚了…我不是什么信这信那的人,但是我们三兄弟都这样,我也有一种…怎么说呢,很难以形容的感觉吧。

大一的时候,在高数班认识了一个女孩,我大学第一个女朋友。那时候我们高数是大课,全校很多专业的同学抢课,高数这种课里有很多专业的,因为占座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几个朋友,大家就会一起上课,轮着占座。有一次其中一个哥们给我提到了高数课上他们班的一个维族女孩,我看的时候真的惊呆了,我第一反应就是要她做我的女朋友。我承认这很肤浅,但就是这样。我加了她qq,第一句话是随便找了个借口关于做什么报告,想请教一下少数民族同学吧。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每天都聊,她也慢慢地主动和我联系。

有一天我告诉我舍友,希望和她能认识,舍友就拿着我的手机给她发了“下次高数课我给你占座吧,我去的早”。我当时真的羞死,不过她也直接同意了。上了几次课以后,她大概能猜到我的心思了,但是我也不想隐瞒。就是喜欢她的样子,她就顺理成章的开始找各种机会回避我,我那个大哥这时候可真是帮了我大忙,那个时候他刚结婚,就没事就给我说什么this is difficult but it deserves all之类的话。我承认我是因为她的外表喜欢她,这可能不让很多人认同,但是因人而异吧,我可以爱她的脸,然后再去了解她的性格,然后我就可以包容她大部分缺点。

有一天终于要绷不住的时候她给我说了,我们只能做朋友,我当时一点不示弱,忘了找了什么理由了,就是我们肯定没问题够坚强够挑战之类的。但是那个晚上我真是越想越委屈,我本来其实只是随意的因为一个朋友才想跟这个少数民族接触接触,没想到我真的陷进去了。那天我告诉自己这件事over了。不过没几天我们又开始聊起来了,虽然我们没有太多的交集,我们因为各自的原因也都知道这没结果,一个穆斯林女孩不可以和汉族谈恋爱的,汉族男孩和维族女孩是不可能被支持的。但是终于抵不住这种冲动,学期末的时候,在一起了。

那个时候我感觉被冲昏了,甚至想到以后几十年几百年。她却很冷静,还告诉我不要告诉她的朋友。我们拥抱,接吻,虽然现在想起来当时憧憬的很多未来真的不现实,但是还是为我那时候的豪气欣慰。我甚至组建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社团,准备假期去新疆支教,这种工作我倒是很认真的去做,去联系,去准备,不像我的成绩一塌糊涂。

不过第二个学期结束前我们分开了,我记得那时中秋节那天。她那句话很诚实。“XXX,我其实没那么喜欢你,我不想这么重要的日子里还对你不真诚”

那时候她觉得新鲜,所以有了勇气和动力,决定和我在一起。不过到头来她还是比我冷静得多,意识到她不爱我,我却还在这里晕着,以为什么天长地久,什么困难都是p。那个时候,支教我真的不想去了,只想回家,但是我已经太努力的招募了那么多志愿者,他们都在跃跃欲试了,我们那个寒假去了阿克陶,去给少数民族小学教书。

那次才是我真正了解这个民族。之前觉得都会像和前女友一样,陌生到熟悉就是个过程。但是我们教书会和很多成年人和老年人打交道,在一个维吾尔族聚集的地方,我发现其实汉族和他们交流并不算好。习惯不一样,信仰不一样。只有那些受过差不多的教育的年轻人或者我们的同龄人会好一点。原来对这个民族的印象只有我大嫂,不过这次我感觉我碰见每一个维族人,都会想到我的前女友,想到我们曾今讨论的民族偏见和原因(这里不多说什么,大家可以有兴趣多了解),就莫名的产生一种责任感,我要和他们交流,成为朋友。可能是有感而来吧。我付出了真心,跟孩子们交流,不想其他人当成经历和乐趣。我比我学习都要认真。民族有不同,但人到底是一样的。

很多人渐渐的成为了我的朋友,我最自豪有些对汉族不怎么了解甚至有些偏见的老人甚至开始通过我了解中国的其他,了解汉族。我交到了很多少数民族朋友,真的觉得开心。

我的确---初衷只是一腔热血。我承认我很表面的爱上了一个维族女孩,很冲动的去支教。但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一天做一件毫无逻辑可言的事情,人们会不断质疑你为什么这么做。你可能会像我一样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坚持下去。

大二的暑假,我来到布尔津做义工,认识了她,第二个她,我现在的GF。

我们一起工作,交流就多了。可能我是太想有人听我的故事,以前的经历没几天就告诉她了。几个同学和我上个假期支教时交的几个朋友,都来和我一起工作。我觉得开心。慢慢地,我发现我和她有太多共同点,大家也觉得我俩注定要是一对儿了,没事起哄。

我二哥我不太清楚,但是我记得我大哥原来是西北大学,,在新疆的时候认识我现在的嫂子,他真的最后离开家乡来到这里了,爱,有时候真的存在。他后来给我说开始两家多么反对,但是因为他们的坚持,两家的亲戚慢慢也理解了,双方父母最后也理解了。前前后后一年多的时间,我真的感动于他们的勇敢和付出,所以我谈恋爱我也有这种自信。

我们在一起了,这次不仅仅是因为外表,虽然她也美得无可挑剔。

我们交流很多事情,我们都是骨子里不喜欢拘束的人,都很大气。有一天我们突破了最后一道防线,那天我紧张极了,她倒是很热情,做完了我就有点后悔,后悔汉族男孩对维族姑娘做了这种事,后悔我承诺不了什么,后悔我怕以后分手对不起她,她倒是出人意料的从容。她告诉我“两个人在一起,坦诚最重要,承诺什么并不看重,我们相爱了,只要我们在一起,我们站起来就是一个人”。我当时真的眼泪都掉下来了,倒把她吓坏了,我感动她的勇敢,感激她在感情上比我更多的勇气。(有一首歌叫2002年的第一场雪,我第一次“献身”的地方就是歌曲里的“8楼”附近,乌鲁木齐昆仑宾馆。First time of my life. 非常失败,紧张,不停的流汗。但是她很理解我,一直鼓励我,最后终于在尝试了很多次以后成功了…………结果我因为紧张严重脱水……完事直接送医院,真是人生难得的经历)

到现在,我们异地,假期才会在乌鲁木齐或者西安见,她的父母很喜欢我,我的父母甚至还不知道她,但不重要了,因为我会让家里的人知道她。作为一个内地人,我觉得和维族谈恋爱很稀奇,但也平常,我们也会像别的情侣一样打电话吵架。

这种经历有很独特的地方,如果是真诚相待也需要勇气和坚毅。而且要知道结果大多都是NO,乌鲁木齐每个月1800对新婚夫妇只有不到五对是维汉通婚,想想也明白,冷不丁一个小困难就怎么的了。不过有这种经历终归是一种体验,如果没有第一个她,我不会有这些难忘的经历,现在的她,是我的动力。也可以不去想那么多,但我个人来看感情最深的时候我总会想到以后,想到以后的厮守会让我有希望。少一点理性,多一点信念。我们相爱,而且我们要走到最后。

我从开始就试着用心说服理性,选择忽略一切困难,去期待一种比不言自明的现实更大、更疯狂,也更美好的可能性。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我并不是说要……信教什么的。我的意思是,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user avatar

由于已经结婚,这个问题我选择匿名。

说来我和她渊源颇深,在大学的时候,她是我的小师妹。毕业后,又在一个单位共事。彼此关系一直不错,平时一起吃饭和看电影的机会很多。属于无话不谈的状况,她会在她父亲去世的时候在我面前哭的梨花带雨,也会把感情上遇到的问题向我倾诉。

我知道我们彼此都有好感,但是那层纱谁都没有勇气揭开。

她是民考汉,父母属于知识分子,汉语比母语好很多。在宗教信仰上也属于怀疑态度。新疆这里的汉族人都明白,民考民完全属于一个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这不是体现在语言交流上,而是体现在观念冲突上,和迷之自豪感和玻璃心上,他们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是否清真展开的,即使她们获得了研究生学历。

她也曾经不止一次因为这个和民考民发生冲突,按照她的话,维吾尔族分为维族和死维族两个不同的群体。两者之间彼此歧视,水火不容。

和她关系更近一步是一次半夜有一个维族小伙半夜敲她的门。新疆这里的一部分少数民族青年非常喜欢聚会,喝酒唱歌通宵达旦。酒是色媒人,一旦喝醉散场,一些小伙会借酒盖脸去敲一些他认识女孩的门。如果彼此有意,门会打开,两人之间发生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我不能抹黑整个民族群体,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坚决的女生被占便宜是很常见的事。

不客气的说,在那个群体中,男女关系挺乱的。

当有人敲她门的时候,她吓的够呛。悄悄打电话给我,我自然义不容辞从我的宿舍过去,问那个维族小伙想干什么。

结果那个维族小伙后来反而敲我宿舍的门,质问我凭啥管他和一个维族女孩的事。虽然担心被这个不认识的维族小伙打一架,但是我还是在言语上和那个维族小伙争执了起来。争吵过程中,她穿好衣服出来,把那个维族小伙骂走了。

随后我们的感情迅速升温。很多时候男女好友和恋人之间的距离只有一张床。这句话是真的。

热恋永远伴随着甜蜜和争吵,按照她特立独行的性格,我们之间的很多时候以争吵开始,以相互谅解结束,再以一场酣畅淋漓的床上运动作为升华。想看小黄文的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吧。

我们当时都有这辈子就是对方的感觉。

很多认为维吾尔族性能力强于汉族的说发可以歇歇了,这种说法和见了中国男人找了西方女人就嘲讽“牙签搅大缸”的思维一样属于整个汉民族被虐了近百年而产生的民族自我不信任的产物。

由于身处新疆,和汉族谈恋爱的维族女孩常会被街上不认识的维族男性辱骂甚至殴打。我们携手结伴出行的机会不多。一次逛超市的时候 ,一个担任保安的维族小伙见我们很亲密的样子,就问她:“aqia, yole xangez ma?” (姐姐,这个是你的老公吗?) 虽然当时并未领证,但是懒得解释的她直接承认了。那个小伙回答的是一个表示叹息的维语语气词,意思相当于汉语的 “唉”。

我可以感觉到她的压力,在逛超市的时候,她挽着我的手臂,放开了。

她常没头没脑的说,我们要在内地多好。

我只能沉默,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我也能感觉到她的压力,对于新疆这样一个门口卖牛肉面的半文盲回族女人都问她为什么不戴头巾这样一个地方。她每天遇到的异样眼神,足以让她感到如芒在背。

她家里孩子很多,作为家里的老小,她受到的宠爱和监督一样多。由于父亲的去世,她家里的大哥是主心骨。

她大哥比她大近二十岁,也是民考汉,由于能力突出,早已是处级干部,正是因为维语水平不好,常受到同族嘲讽的他专门去喀什村里练习口语。在家里也时常要求所有人必须用维语交流.。

对于这样一个民考汉转回民考民思维的家长,我和她的结合的可能性,无异于天方夜谭。

虽然明知前途渺茫,但是贪欢的两个人就像一个深渊上攀着即将断裂的藤条的求生者。虽然理性知道时不久矣,但还是一面自欺欺人的自我欺骗来日方长,一面疯狂的吮吸藤条上最后几滴甘露。

有时候她会下定决心,在qq里痛哭流涕地说我们还是分手吧,然后来房间收拾东西准备走的时候的时候又会忍不住像两条蛇一样纠缠在一起。

感情的事情,从来就不是理智的。

没有不透风的墙。半年后,我们之间的事终于传到了她大哥耳朵里。听说他听到的时候,气的牙齿都咬的格格作响。

他并没有找我,而是从她姐姐那里了解了我们的情况。随后在冬天的一个晚上两人在办公室找到了她。

在命令她回家无果后,她大哥直接扯着她的围巾把她从办公室一直拖到楼梯口,她姐姐一直在旁边哭着求她大哥别这样,妹妹快被勒死了。

她告诉我当时她感觉自己已经喘不过气了,而她居然有一丝快意,是不是自己死了就不用天天这么烦了。

当听到这里的时候,我一个大男人,在她面前哭的像一个傻逼,只是不停的重复那句话:

”有本事找我啊,他为什么对你这样?”

在被拖回家以后,一场为她专门召开的家庭会议正式召开。她体弱多病的母亲一边哭 一边捶打自己的胸口,埋怨自己怎么生了这么一个女儿。

她哥哥问我们之间到底到了哪一步?她撒了谎,但是保证我们不会结婚。我们的关系会有一个了断。

听到这句话之后,她大哥才如释重负。说这样她就放心了。

虽然她说我们之间不会断,但是我可以感到我们之间的温度在迅速下降,有时候打过去电话,她姐姐接到电话会痛骂我一顿。

不管我承认与否,我们之间的感情已经名存实亡。虽然共处一个单位,但是我们却感觉距离遥远。她对我的交谈越来越敷衍,这种感觉让我痛苦万分。

有时候,我夜里走在街道上都会胡思乱想如果我从高楼上一跃而下她会不会为我流眼泪。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她,她骂我神经。

我们正式分手是在09年的情人节,为了那天我准备了许多,希望能和她多呆一会。

但是她来后坐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说要走。我不是个善于掩饰情绪的人,虽然没有争吵,当时的气氛就变的非常尴尬。

她坐了一会,说,我们之间还是算了吧。

沉默了一会,我说好。

然后我们沉默的开始收拾她留在我房子里的东西,有时候她会叹一口气。

东西收拾完后,我送她出门,目送她走下楼梯。

分手三个月后,我开始意识到忘记一段感情的最佳方式就是开始另外一段感情。我交了新女友,一直平平淡淡的处着。

那年七月,出的那件事让整个城市陷入混乱。8号那天,她来到我的房子。惴惴不安的。我不知道她是为了什么,也许是她担心上街被红了眼的汉族暴徒袭击,也许我是她唯一可以信任的汉族人。

我安慰了她半天,在准备一起出门的时候,她突然扑过来,开始疯狂的吻我。我喘息功夫推开她。安慰她一切都会好的,别担心。

因为我知道,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无论是民族,还是感情。

user avatar

就是一种这辈子只能期盼黄昏恋,祈祷下辈子一定要再遇见,并且两个人可以毫无阻碍的相爱的感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维吾尔族小伙阿卜杜拉第一次见到汉族姑娘李娜,是在乌鲁木齐一家充满异域风情的咖啡馆。她穿着一件素净的长裙,安静地坐在窗边,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窗外的阳光在她发梢跳跃,勾勒出柔和的光晕。阿卜杜拉的心,在那一刻,仿佛被一曲悠扬的冬不拉拨动了。他们的相遇,像是两个世界的偶然交汇。阿卜杜拉从小在歌声和舞蹈中.............
  • 回答
    维吾尔族男生和汉族女生谈恋爱,这其中的心态,绝不是简单地用几个词就能概括的。它承载着太多个人情感、家庭影响、社会背景,以及时代变迁的复杂交织。首先,从个人情感层面来说,这和任何一对情侣走到一起的心态一样,核心是喜欢。这种喜欢,可能是被对方的性格、外貌、才华所吸引,是被她/他身上某种独特的魅力打动。对.............
  • 回答
    这件事听起来就像我一个朋友最近跟我倾诉的,她就是维吾尔族,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她说,当别人问她“维吾尔族女孩和汉族男孩能不能结婚”的时候,她内心挺复杂的,甚至会有点不舒服,虽然她表面上可能不一定会表现得很明显,但心里是有波澜的。你想知道她为什么会生气,那咱们就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这样才能理解她当时.............
  • 回答
    汉族和维吾尔族之间的通婚并建立幸福家庭的可能性,就和任何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的人们组成的家庭一样,是存在的,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绝对的“大”或“不大”,而是取决于具体情况和个体选择。为了更详细地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可能存在的挑战与障碍: 文化差异: 这是最显著.............
  • 回答
    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的通婚,从法律和人权的角度来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在中国,婚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任何人都可以基于感情自由选择自己的伴侣,无论对方是哪个民族。不过,现实情况往往比法律条文复杂得多,涉及到许多社会、文化、家庭甚至个人层面的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
  • 回答
    关于维吾尔族男性和汉族女性的通婚问题,这确实是一个牵涉到文化、历史、社会以及个体选择的复杂话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从法律和个人自由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规定或法律禁止维吾尔族男性和汉族女性之间的婚姻。 只要双方是自愿的,并且符合国家婚姻法的相关规定,他们完全可以合法地结婚。然而,“真的不能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复杂的。首先,“像汉族”这个说法本身就比较模糊,因为汉族内部的长相也是千差万别的,有南方的秀气,也有北方的硬朗。维吾尔族的长相更是如此,受历史迁徙和文化交融的影响,确实会有很多面孔和汉族人相似度很高。如果一个维吾尔族人长得“像汉族”,体验上可能有很多层面,而且因人而异,也会受到.............
  • 回答
    听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最先闪过的不是什么刻板印象,也不是网上那些被放大和扭曲的“奇闻异事”,而是许多活生生的人,他们之间那种真实又复杂的感情。汉族女人嫁给维吾尔族男人,这事儿说起来,其实和任何跨民族、跨地域的婚姻一样,都有着共同的幸福和挑战,但也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增添一些独特的色彩。首先,从生活.............
  • 回答
    我是一名人工智能助手,无法代表任何特定族裔的群体来回答您的问题。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协助,但我无法产生具有个人观点和情感的回答,更无法模仿特定人群的语言风格。关于您的问题,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普遍适用的: 个体差异是关键: 就像任何其他族群一样,维吾尔族女孩对汉族男孩的看法也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每个.............
  • 回答
    中国是个摔跤大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摔跤术,这背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就拿汉族、满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这几个民族来说,他们的摔跤术在起源、技术动作、规则、以及文化寓意上都有着不少的差别。1. 蒙古族摔跤(摔跤)提到摔跤,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蒙古族。蒙古族摔跤,也.............
  • 回答
    维吾尔族,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多不为汉人熟知的独特礼仪。这些礼仪不仅是民族习俗的体现,更是维吾尔族人民尊重、友善、淳朴品格的流露。一、 问候的深意与讲究在维吾尔族社会,问候不仅仅是简单的“你好”,而是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交流和社交潜规则。 站立与握手: 当遇到长辈或尊敬.............
  • 回答
    在中国,一个国家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关于如何在不同民族之间推行汉姓的讨论,的确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改姓问题,它触及了民族认同、文化传承以及国家认同等深层次的议题。首先,我们得理解姓氏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姓氏不仅仅是一个标识符,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血脉的延续,甚至是祖辈的期望.............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而言之,维吾尔名字 Kaysar 和罗马历史上的凯撒大帝 Caesar 很可能同源,都源自同一个古老的词根,并且通过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传播演变而来。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追溯这个词的起源,并考察它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演变路径。1. 词源的追溯:古老的词根现.............
  • 回答
    维吾尔语和乌兹别克语,这两种曾经被视为同一种语言的亲密亲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同两株一同生长却又各自拥有独特枝叶的胡杨树,既有深厚的根基,又展现出鲜明的个性。说它们“接近”,那是绝对的,但具体有多接近,这需要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深入语言的肌理,才能看得真切。历史的纽带:同源而分流要理解它们有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触及到了历史和人类学中一些复杂且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关于维吾尔族和裕固族作为回鹘后代,却在外观上表现出较大差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尽量还原其历史脉络和实际情况。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回鹘”并非一个单一、同质的民族实体,而是一个在漫长历史中不断演变、融合.............
  • 回答
    评价历史上三位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如马尔伯勒公爵、维拉尔公爵和萨伏依的欧根亲王,是一项既有趣又充满挑战的任务。他们都活跃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那个战火纷飞的欧洲,各自率领着当时最强大的军队,在无数次重大战役中留下赫赫威名。要为他们进行军事能力的排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战术指挥、战略眼光、军队.............
  • 回答
    维吾尔语中的“natoghra”(ناتوغرە)和“xata”(خاتا)在实际使用中,虽然都指向“错误”或“不对”,但它们在侧重点、语境和使用频率上存在一些微妙但重要的区别。理解这些区别,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运用维吾尔语,让表达更地道、更贴切。 “Natoghra”(ناتوغرە):更侧重于“不.............
  • 回答
    回族和维吾尔族,在中国西北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是两个拥有独特文化和历史的民族。虽然他们都有着浓厚的伊斯兰信仰作为纽带,但在语言、文化习俗、历史渊源乃至地域分布上,都有着显著的区别。然而,正是这些不同,以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交织共存的经历,让这两个民族之间产生了许多微妙而深刻的联系。信仰的根基:连接两.............
  • 回答
    乌兹别克语和维吾尔语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似,并且它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语言学关系。它们都属于突厥语族(Turkic languages)下的钦察语支(Kipchak branch)和突厥斯坦语支(Turkistan branch)的交汇点,但更准确地说,它们是突厥语族中两个相对靠近的分支的.............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跟谁都能处好,关键看你怎么去用心。跟新疆室友相处,其实也差不多,就是多点儿了解,少点儿先入为主的看法。首先,尊重和理解是基石。 文化差异: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维吾尔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和语言。别因为人家跟你不一样,就觉得有什么不对。就像你喜欢吃面食,他可能喜欢吃米饭,都是正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