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期货交易中,您从亏损到不亏损,从不亏损到稳定盈利,分别跨越了哪一步或者改进了哪些细节?

回答
刚入期货这行,那真是摸着石头过河,亏是常态。一开始,眼里只有“机会”,想着一夜暴富,哪管什么风险控制,什么技术分析,全凭感觉和市面上的“内幕消息”。价格往上冲,就追多;价格往下掉,就追空。结果呢?账户里的数字就像过山车,忽上忽下,最后总是往下掉。

从亏损到不亏损,我跨越的是“敬畏市场,学会止损”这一步。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难了。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明白,期货市场不是赌场,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更不会无缘无故地眷顾某一个人。当初亏损最严重的时候,我最大的问题是“不认输”。价格跌破了我预设的止损点,我总觉得它会立马反弹回来,想着“再等等,就回来了”,然后把止损位一再推迟,最后把亏损变成了大亏损。

具体改进的细节,主要是心态上的蜕变和操作上的纪律性:

1. 止损成为“金科玉律”: 我不再把止损看作是“亏损”的标志,而是将其视为“风险管理”的必要手段。每一次下单前,我都会明确我能承受的最大亏损是多少,并设置好止损价位。价格触及止损位,不管当时市场情绪如何,不管我有多么不甘心,我会毫不犹豫地执行。这就像是给自己上了一道保险,虽然有时会因为早早止损而错过一些反弹,但绝大多数时候,它保住了我的本金,让我有机会继续战斗。

2. 放弃“猜底摸顶”的诱惑: 我明白了,市场情绪和价格走势是可以分析的,但绝对不能去精准预测最高点和最低点。以前我总想在最低点买入,最高点卖出,结果往往是在市场趋势已经形成很久之后才介入,或者在趋势反转前夕退出。现在,我更注重跟随趋势,并且在趋势出现明显的迹象时再入场,在趋势减弱或者出现反转信号时离场。这种“顺势而为”的策略,大大减少了逆势操作的损失。

3. 小止损,大机会: 我开始意识到,用小额的亏损去博取更大的盈利是可行的。每一次交易,我都会算好风险回报比。如果一个交易机会的潜在盈利远大于我愿意承受的止损幅度,我会才会考虑介入。反之,即使我认为有盈利的可能,但如果风险过高,我也会选择放弃。从“亏损即停止”到“小亏损换大盈利”,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4. 交易复盘,深入骨髓: 以前我只关注交易的输赢,很少去反思过程。自从开始认真复盘,我才发现自己犯了多少低级错误。每一次亏损的单子,我都会详细记录当时的心态、入场点、止损点以及为什么会亏损。盈利的单子也一样,思考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通过一次次的复盘,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交易模式中的缺陷,并一点点地修正。

从不亏损到稳定盈利,我跨越的是“交易体系的完善和情绪的稳定驾驭”这一步。

不亏损了,感觉就像是走出了沼泽,但账户里的钱增长得很慢,有时甚至会在几个月里原地踏步。我意识到,仅仅“不亏损”还不够,还要学会如何“持续地、有规律地”赚钱。

这一阶段的改进,更多的是在交易体系的精细化和心理素质的进一步打磨:

1. 建立了自己的交易系统,并且严格执行: 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我尝试了各种技术指标、形态、新闻分析,最终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规则。这套系统包含了:
入场信号: 什么条件下可以交易,什么条件下绝对不能交易。比如,我可能只在价格突破某个关键阻力位并且伴随成交量放大时才考虑做多。
止损策略: 如何设置止损点位,是固定比例还是基于技术形态?我倾向于基于技术形态,比如前一个交易日的最低价作为止损位。
仓位管理: 这是稳定盈利的关键。我不再把大部分资金一次性投入,而是根据市场的波动性和我的信心程度来决定投入的比例。通常情况下,单笔交易的亏损不会超过我总资金的2%。
离场信号: 盈利达到多少就离场?还是等到趋势反转的信号出现?我更偏向于让盈利跑得更久一些,但同时也会设置一个止盈位,防止盈利回吐过多。
品种选择: 我会专注于自己最了解、波动性适中的几个品种,而不是“炒作”所有热门品种。

2. 情绪控制的精进: 从不亏损到稳定盈利,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面对连续亏损或连续盈利时保持心态的稳定。
连续亏损时: 我学会了不“上头”,不试图通过加大仓位来“一把捞回来”。我可能会暂停交易几天,重新审视我的系统,找到可能的问题,而不是盲目地去弥补亏损。我知道,市场是残酷的,连续亏损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下来。
连续盈利时: 我警惕“过度自信”和“得意忘形”。我知道盈利是系统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我个人能力的无限放大。我会更加谨慎,不轻易改变我已经验证有效的交易计划,也不会因为一次或几次的好运气就冲昏头脑。我会记得,市场随时可能变化,过去的成功不代表未来也一样。

3. 对市场周期的理解和适应: 我开始更深刻地理解市场有不同的阶段,比如震荡市、单边市。我的交易系统可能在某些阶段表现出色,在另一些阶段则效果不佳。我学会了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调整我的交易策略,而不是用一套固定的模式去应对所有情况。比如,在震荡市我会减少交易频率,更注重日内波段操作,而在单边市我则会更积极地参与趋势交易。

4. 学习和迭代,永不止步: 我明白期货市场在不断发展变化,我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同步提升。我会持续学习新的分析方法,阅读交易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参加一些高质量的交易分享会。我不会满足于现状,而是将每一次交易都视为一次学习的机会,不断地优化我的交易系统,让它更加适应市场的变化。

总而言之,从亏损到不亏损,我学会了“尊重市场规则,保护本金”。而从不亏损到稳定盈利,我则迈向了“建立可执行的交易系统,并能稳定地执行它,同时驾驭好自己的情绪”。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汗水和泪水,但每一点进步,都让我离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者”更近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期货交易的进阶,简单讲:是从 看不懂 到 看懂,从 看懂 到 看清,从 看清 到 能做,从 能做 到 能赚 的进阶。

我看到题主又说【交易系统】,又说【对抗人性】。

低买高卖,不要说的那么玄,交易系统是让你少犯错,对抗人性是让你管理好精力。

先客观讲一个事实: 如果是个人独立做交易,大概率是亏的,如果想赚,判断清楚自己适合与否之后,一是要顺大势,二是要给自己找一个抗风险的生活方式,这个比交易系统可重要多了。

先说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应聘交易员或者找负责人去认真谈,找一个自己佩服的前辈,听一听他的意见。

如果找不到,那是一条非常崎岖的道路,很多基本知识和技巧存在于非常小的业内圈子里,这些基本知识是各个机构大量学费之后的结晶,不懂基础知识就上路,类似于没学会走先上路去跑。

好,假设你OK,那么顺大势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 黄金 品种曾经有一段长达10年的慢牛行情,在这个行情里:

  1. 首先,随时入场都是对的,没有入场的严格要求。
  2. 其次,想好什么时候不想买的时候,就可以走了。

以上两点,一旦交易者们被忽悠的加上很大的杠杆,就会完蛋,没有趋势判断,只有下一分钟,人和量化程序比快慢,和市场赌大小,必输无疑。

一个人做交易和交易团队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一个交易团队会有一条非常好的设备支持,从直连交易所的线路到最优的交易费和返佣,个人和成熟团队先天就不一样(很多个人可能根本没有能力通过进入团队的考验)。另外,一个团队和个人最大的区别是多元,不同的人总是喜欢关注不同的产品,整个交易室对行情的感知是有氛围的,一个人搞,很容易疲倦,如果说【对抗人性】还要对抗疲倦,强行让自己多元,那是不太现实的,保持状态需要的充足体育锻炼和多元兴趣培养也都是消耗时间、消耗精力的。

好,回归正题,还是说期货交易,如果个人就是要做:

首先,交易收入不要和日常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每天赚了亏了如果影响了生活质量,那是很容易失控的。养成储蓄的习惯,赚到的不要一直在里面滚动,比如果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可以提一次盈利出来储蓄。

其次,关注供需关系,不要执迷于短差,也就是追涨杀跌的短期交易,盘感是玄学。很多大赚的机会都是在单边行情中,震荡行情方向不清楚,一旦进入押宝状态,必输无疑。

举例:2014 - 2015 年,股指期货最赚的是谁? 是每天 上百单交易,从3000点到5000点 ,每天正确率 70% 的交易员,还是从 3000 点持有到4500 点的投资者?

对于大部分参与 期货交易的散户,交易笔数上来,交易费用就会上升,手续费上升还则罢了,大部分参与者 交易单数越多,犯错越多,会导致 一次犯错需要两三次正确交易来弥补,很快就会栽进去。

设置止损是一种防风险的办法,但是如果 10次下单,止损7次,请问你怎么办?是修改止损,还是减少交易笔数?

能开始减少交易笔数,提高正确率,是入门的第一步,也是进阶的重要观察点。

题主说,做交易盈亏相当,其实同样的操作放在一个谈好条件的团队里,可能就是赚钱的了,不说交易费用的谈判,可能因为线路原因,买和卖的价钱总是不能如愿,想卖在卖1,结果买1都卖不出去,或者想在买1入场,不得不卖2价进场。

希望题主和读者可以多从中短期的交易机会入手,减少交易通道等等带来的成本差异,打更有利自己的仗。

好,如何看到中短期机会?

在早年间,有一个基金的老板跟我提过这个要求:

  1. 关注热点,判断什么标的,会因为什么原因涨,记下来,观察(这点很难,其实很多财经名嘴你可以留心观察一下,他们说对的概率一般不超过 40% )。
  2. 总结判断结果,找出机会。
  3. 想办法提升判断准确度和理论依据。
  4. 不断重复以上三点。

分享给你,加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刚入期货这行,那真是摸着石头过河,亏是常态。一开始,眼里只有“机会”,想着一夜暴富,哪管什么风险控制,什么技术分析,全凭感觉和市面上的“内幕消息”。价格往上冲,就追多;价格往下掉,就追空。结果呢?账户里的数字就像过山车,忽上忽下,最后总是往下掉。从亏损到不亏损,我跨越的是“敬畏市场,学会止损”这一步.............
  • 回答
    这问题问得真有意思,让我想起不少刚入行时青涩又跌跌撞撞的日子,再到后来的一些关键节点,确实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交易水平一下子就上了一个台阶。要说“质的蜕变”,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不是什么一夜暴富的暴利故事,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市场事件,而是几个看似平淡,但对我影响深远的小事。说起来,那时候我.............
  • 回答
    谈到期货交易,我犯过几个不小的错误,但要说最致命的,那绝对是那次“赌上一切,又一无所有”的经历。那件事,至今想起来,心口还会隐隐作痛。那会儿,我刚入行不久,年轻气盛,总觉得自己摸透了市场规律,别人都在摸石头过河,而我好像已经找到了窍门。当时,我盯上了一个大宗商品,具体是什么就不说了,反正是个硬通货。.............
  • 回答
    说起期货亏损,那真是一把辛酸泪,说多了都是泪啊。印象最深的一次,那是我刚入行没多久,血气方刚,觉得掌握了一些基本分析技巧,就可以在这市场里大展身手了。当时我看好螺纹钢期货,觉得国家大力基建,钢材需求肯定旺盛。于是,我投入了一部分本金,而且是借了一点钱,想着这次一定要搞个大的。当时的盘面走势也挺符合我.............
  • 回答
    股票和期货交易,这玩意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最折磨人的莫过于那种“当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的循环。明明看着机会就在眼前,结果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原地躺平,甚至还亏了。回头再看,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早知道就不这么做了!这种感觉,估计每个在市场里摸爬滚打过的人都深有体会。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事后才.............
  • 回答
    在期货市场里,大豆和豆粕的关系可不是一般地密切,可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它们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很多时候的表现都是高度同步的,但偶尔也会因为一些细微的差别而出现分化。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它们俩到底是怎么回事,关联度有多高,以及为什么。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它们俩的“前世今生”。大豆,也就是我们常说.............
  • 回答
    在期货市场中,“多空持仓始终相等”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误解,也是很多新手在理解价格波动时容易遇到的困惑。事实上,期货市场的多空持仓量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并不是精确相等的,而价格的变动,恰恰是基于这种不平等以及由此产生的供需关系。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理清几个核心概念:1. 什么叫“多头持仓”和“空头.............
  • 回答
    在期货市场这个风云变幻的战场上,要说哪个品种“最受欢迎”,那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会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市场情绪、政策导向甚至季节性因素而变化。不过,如果一定要找出几个常年盘踞在“热门榜单”前列的品种,那它们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市场驱动力。一、 黄金:避险情绪的永恒王者黄金,绝对是期货市场中最.............
  • 回答
    .......
  • 回答
    在股票、期货和外汇的交易世界里,“阻力支撑”和“突破”这两个词不仅仅是技术分析图表上的线条,它们更深刻地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集体心理。这些心理活动,往往比任何数学公式都更能驱动价格的波动。阻力与支撑:情绪的定海神针与情绪的失控点想象一下,市场是一个巨大的、由无数个体组成的集体意识。当价格在某个区域长时.............
  • 回答
    要看懂大盘指数的中长期走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需要花心思去摸索和积累经验。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咱们散户在股指期货操作里,怎么去分析和预测大盘的“大方向”。一、宏观经济大背景,这是“根”别以为我们炒期货就是整天盯着K线图,其实,真正影响大盘长期走势的,是国家经济的“好坏”。你想啊,经济好了,企业赚.............
  • 回答
    在《欢乐颂 2》中,安迪针对包母持有的期货头寸,设计了一个相当复杂的、目标是让包母亏损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在于利用市场波动和信息不对称,以及对包母操作模式的了解。安迪的计划设想(基于剧情推测):安迪首先需要了解包母持有的是哪些期货合约,以及她的仓位(多头还是空头)、数量和建仓价格。她知道包母是一个.............
  • 回答
    这波铁矿石和煤炭期货市场的狂飙,确实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尤其是那些兴冲冲冲进去做多,结果却被“温柔的收割”的投资者们。这涨势如虹,背后却暗藏着惊心动魄的过山车,不少人的钱包和心态都被狠狠地锤了一顿。从这轮行情里,咱们好好扒拉扒拉,看看能吸取点啥教训,下次别再这么狼狈。一、情绪化交易的“甜蜜陷阱”:看.............
  • 回答
    我没有实际操作过期货交易,也无法直接告诉你“谁”用缠论炒期货。但是,我可以从我的知识储备出发,为你梳理一下关于“用缠论炒期货”这个话题,力求详尽,并且尽量避免AI写作的生硬感。缠论与期货:一个可能性的探讨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缠论,也就是“缠中说禅”的理论体系,它的核心是通过对股票、商品等价格走势的.............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对期货这个领域产生了兴趣,并且注意到了期货交易者中流传的“修道”、“悟道”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反映了期货交易深层次的魅力和挑战。别担心,咱就聊聊为啥很多人会产生这种感觉,就好像他们不是在单纯地买卖合约,而是在进行一场精神的修行一样。咱一点点来捋清楚。1. 期货交易,不.............
  • 回答
    期货交易中的盈利回撤,是每个交易者都会遇到的常态,如何看待和处理盈利回撤,直接关系到交易者的心态、策略和最终的成败。一个健康、成熟的心态,是穿越牛熊、长期稳定盈利的关键。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讲述期货交易中如何看待盈利回撤: 一、 理解回撤的本质:市场波动与交易风险的必然产物首先,要从根本上理解回撤的.............
  • 回答
    连续亏损五年,这日子,怎么说呢,就像在无尽的黑暗里摸索,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苦涩,每一次心跳都像在敲打着绝望的鼓点。刚开始的时候,那也是意气风发,凭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觉得这市场就是待我如囊中取物的宝库。几笔小小的盈利,就能让我飘飘然,觉得自己是天生的交易者。那时候的日子,充满了期待,每一根K.............
  • 回答
    期货交易,这玩意儿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动不动就是“翻倍”、“一夜暴富”,但也着实让无数人栽了跟头。要我说,期货这事儿,难就难在它像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你以为抓住了一根稻草,结果它能把你拽进更深的黑暗里。首先,这玩意儿太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了。你看那些市场波动,一天之内能涨好几个点,跌好几个点。对于新手来说,.............
  • 回答
    钢铁之心:期货交易的淬炼之路期货市场,宛如一泓深邃的黑洞,吞噬着无数新手的光鲜憧憬,却也孕育着少数敢于直面黑暗的勇士。要在这场与人性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拥有一颗“钢铁般的心”至关重要。这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历无数次跌宕起伏、血泪交织的洗礼,才能慢慢打磨而成。1. 认清市场的残酷真相:没有“一夜暴富.............
  • 回答
    期货交易,这事儿可不是一句“需要大本钱”就能简单概括的。它更像是一门精密的技艺,对资金的要求,就像是盖一栋高楼,地基的稳固程度至关重要,但地基的“大小”却又因楼的高低而异。首先,别被“杠杆”两个字吓到期货交易最吸引人也最令人畏惧的一点,就是它的“杠杆”效应。简单来说,你只需要投入合同总价值的一小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