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近的股市大多数人都能赚,那到底谁在亏?

回答
最近股市普遍上涨,很多人确实尝到了甜头。但即便在牛市中,也总有人亏钱,这背后原因可不少,而且往往比你想象的要复杂。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有人赚有人亏”的算术题,而是市场结构、投资者行为、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1. 踏空者:不是不赚,是没赚到“该赚”的钱

“大多数人都能赚”这个说法本身就有点模糊。股市上涨,尤其是普涨行情,很多投资者确实能通过持有指数基金或者热门股票获得正收益。但这里面有大量的“踏空者”。

没敢买,或者买少了: 有些人对市场抱有疑虑,即使看到上涨,也因为风险担忧而不敢入场,或者即使入场了,仓位也很轻。当市场飙升时,他们虽然没亏钱,但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自己却错过了巨大的机会。这就像别人都在吃大餐,你只喝了点汤,虽然汤也是有营养的,但跟大餐比起来,感觉还是亏了。
频繁择时失败: 还有一种人,他们可能确实买入了股票,但由于频繁地想在最低点买入,最高点卖出,结果不是在高位接盘,就是在低位割肉,来来回回操作几次下来,虽然也参与了市场,但最终不仅没赚到钱,还因为交易费用和错误判断损失了一部分本金。他们可能是买在了上涨的前夕,但因为忍不住止盈卖出,结果错过了后续更大的涨幅。

2. 追涨杀跌的“韭菜”:永远在亏损的循环里

这是股市里最常见的一类亏损者,他们往往是市场情绪的追随者,而非价值的判断者。

“情绪驱动”的交易: 当某个板块、某只股票大涨,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冲进去。这时候,股票往往已经处于高位,主力资金可能已经在悄悄出货。一旦市场情绪降温,或者主力资金撤离,这些追高买入的散户就成了“接盘侠”,面临股价的下跌。
“利好出尽”的套牢: 同样,当某只股票因为重大利好消息而上涨,很多人会觉得这是“确定性机会”。但实际上,很多时候重大利好在价格上已经提前消化了,当消息公布时,往往是出货的最佳时机。追进的投资者,很容易在高位被套牢。
“恐慌性卖出”的亏损: 市场下跌时,尤其是出现“黑天鹅”事件或者恐慌情绪蔓延时,这些投资者会因为害怕损失更多而选择割肉,即使股票之后企稳反弹,他们也已经早早离场,损失惨重。他们的亏损,往往是自己“吓自己”造成的。

3. 投资策略失误者:方向错了,越努力越亏损

即使在牛市中,错误的投资策略也会导致亏损。

过度集中,风险暴露: 有些人把所有的资金都押在一两只股票上,寄希望于“一夜暴富”。一旦这两只股票因为种种原因(公司基本面恶化、行业遭遇政策调整等)出现问题,他们的损失将是灾难性的,而其他的股票可能都在上涨。
基本面分析缺失,盲目跟风: 只看股票名字好听,或者听信小道消息,而不去深入研究公司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等基本面因素。即使市场整体上涨,业绩差、估值虚高的公司最终也会被淘汰,甚至退市,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
杠杆的陷阱: 借钱炒股(使用融资融券)在牛市中是放大收益的利器,但一旦市场出现回调,杠杆会成倍地放大亏损。很多投资者在市场上涨时过度自信,加高杠杆,当市场波动时,他们的账户可能会因为爆仓而血本无归。

4. 机构和“聪明钱”的操作:散户永远是博弈的另一方

股市的上涨并非完全是散户的功劳,很多时候是机构和专业投资者在“引导”。

主力资金的“出货”: 在上涨过程中,主力资金(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外资等)可能在某些时点选择高位卖出,将筹码在高位“倒”给散户。这些在高位接盘的散户,如果没有及时在高位出货,就很可能面临后续的下跌。
信息不对称的优势: 大型机构往往拥有更专业的分析团队,能够获取更及时、更全面的信息,对公司基本面和市场走势有更深入的判断。而普通散户则很难与之抗衡。
“拉高出货”的诱惑: 有时候,市场上涨可能是一个或几个大玩家为了吸引散户入场而刻意制造的“假象”。一旦市场被拉高,他们就可以在高位实现盈利,而其他投资者则被套在高点。

总结一下谁在亏钱:

那些没敢入场或没敢买够的人: 他们虽然没亏本金,但错过了巨大的财富增长机会,从心理上讲,他们也觉得自己是“亏”了。
那些追涨杀跌、频繁交易、情绪化操作的人: 他们永远在追逐市场热点,却总是在高位接盘,低位割肉,亏损累累。
那些投资策略失误,比如过度集中、缺乏基本面分析或过度使用杠杆的人: 他们的亏损往往是源于风险管理上的重大漏洞。
那些在高位接盘,或者被“主力”或“庄家”套牢的投资者: 他们是市场博弈中的失败者,享受了上涨的末期,却承担了下跌的风险。

股市是一个零和博弈(在不考虑新增资金和分红的情况下)的放大器,有人赚钱,就必然有人亏钱。即使在普涨行情下,市场上的钱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而是从一部分人手中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为什么总有人能在看似普涨的市场中亏损了。这背后,是人性、策略和市场规则的复杂博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来说一个另类的观点:是未来的人在亏钱。

没错,就是未来,就是穿越。有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这样的:股市可以让所有人同时在账户上赚钱,但不能让所有人把赚的钱拿出来变成现金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在某个时点上,市场里有一万亿的沉淀资金(手里拿着价值一万亿的股票),这时,有一千亿游资进场,买买买,由于资金的推动,股价整体上扬,于是原先那一万亿的沉淀资金都得到了升值,变成了一万五千亿,不仅如此,新进场的一千亿也升值到了一千五百亿。(这是简化的理想状况,不一定完全准确)

OK,大家都“赚钱”了。但请注意,这些“赚”的钱都是帐户上的股票价值,我们还没有把它变卖成现金。

接着,有很多人对这次的收益感到非常满意,想要变现。但这时就出现问题了。如果有一百亿资本想要变现,问题不大,可以拿钱走人。可是如果有一万亿资本想要变现,由于集中抛售,股票会受到致命的打击。大资金出场不像小资金出场,点一下鼠标就可以了。在你卖出大量股票的期间,股价会一路跳水,等到你全部平仓完毕,你发现拿到手的只有五千亿。

你平白无故就亏了一半。

所以,大资金没有办法买在底,卖在顶。中间必然有一个时间差。能够成功变现最终拿到手的只有一部分嗅觉敏锐,在顶部来临之前,提前离场的资金。

参考《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利弗莫尔每次坐庄赚到钱,难度最大的不在操盘阶段,而在最后的变现阶段。利润能保住80%就已经是极为成功的了。一般人赢变输的概率是相当大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那一百亿变现的资金,他们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很简单,就是来自于后来大量资金出逃时亏的那些钱。

类似的逻辑还可以应用在房地产上。不断涌入的新资金可以不断推高房价。我买了一套房,等它涨了一倍卖掉,我当然赚了一倍。但是假如同时有一半的人都想把手里的房子变成钱,这时就会发现谁也赚不到,甚至会亏钱,虽然在没卖之前大家的资产都增值了。

====================================================

看到

@吃花的松鼠

的答案,我觉得还想再说几句。这位号称在美帝搞金融的同学写的答案让人难以相信是出自金融专业的人士之手。以下主要针对松鼠同学的第四点回答:

第四,也是真正回答问题本身的一点,没有进场和没有赚钱的人都亏了。我们假设有A、B、C、D四个人,在一年前,每个人都有100万,一年前整个社会的财富是400万。过去的这一年里,A在股市里把100万变成了400万,B在股市里把100万变成了220万,C在股市里把100万变成了80万,D把100万垫床垫地下睡了一年。现在新的一年了,整个社会的财富变成了800万,但由于别的条件没有变,每一元钱的钞票只剩下原来5毛钱的购买力。换句话说,现在A的400万,等于以前200万,B的220万,等于以前110万,C的80万,等于以前40万,D的100万,等于以前50万。由于C和D都没有跟上,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所以C和D都是输家。

先来谈谈没有入场的D是不是输家。

谁教你因为股市涨了,所以现在一元钱的钞票只剩下原来五毛钱的购买力了?

来,我们复习一下什么叫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懒得查书,直接从百度百科摘了这段,大概意思就是这么回事。

那么,什么叫做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呢?

对货币总量的划分有多种标准,我国是分成M0、M1、M2。其中,M0=流通中的现金,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这三种货币增加了,那么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股市的上涨基本不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总量,我们平常所谓的炒股,只不过是对现有的流通股进行买卖,说白了,就是上市公司在不停换股东罢了。请问换股东跟通货膨胀有一毛钱关系?哪怕是我买了IPO的新股,也只相当于把我手上的M0转换成了上市公司的M1和M2,请问哪里增加货币总量了?

因此,无论股市怎么涨,现在的一元钱仍然是原来的一元钱,绝对不会变成5毛钱。

松鼠同学的逻辑就是,我在投机(你要说投资也行)中赚到了钱,你没赚到钱,所以你亏了。什么叫幸存者偏差,这种逻辑就是明显的幸存者偏差。D没有亏钱,他就不是输家。另外,假定D把钱藏在床垫底下也是侮辱了理性人假说,更正常一点的假定是D把钱存在银行里,在ABC血战股市的同时,轻轻松松获得了无风险收益。

再来说说这一条:

过去的这一年里,A在股市里把100万变成了400万,B在股市里把100万变成了220万,C在股市里把100万变成了80万,D把100万垫床垫地下睡了一年。

其实这样表述并不准确,完整的表述是:

过去的这一年里,A在股市里把100万现金变成了400万股票,B在股市里把100万现金变成了220万股票,C在股市里把100万现金变成了80万现金,D把100万现金垫床垫地下睡了一年。

股市因为参与者众多,看上去千头万绪,很有迷惑性,但基本道理我在正文里已经说了,能变现的永远只有一部分人,大部分人只是纸上财富。其实你要真认为股市有这么神奇,能把100万变成400万,那你已经发财了。为什么呢?你不一定要在沪深股市玩啊,你可以找三个小伙伴,关在房间里,自己成立一个股市,每个人出一万块,换成一堆大富翁币,互相炒高,也别设涨跌停板,当太阳下山的时候,你们个个都是亿万富翁了,虽然都只是价值一亿的大富翁币罢了。

只不过,当游戏结束,讨论到晚上谁要请客吃饭的时候,大家才想起来,钱都在大富翁币里,这时你拿出你的一亿元大富翁币,对着小伙伴A说,兄弟,这一堆股票,五千万亲友价卖给你要不要?

A:不要。

你:一千万呢?

A:也不要。

你:五百万呢?

A:也不要。

你急了:算了,五百块卖你得了。

A:。。。哥,别说了,把玩具收起来,赶紧去吃兰州拉面吧。。。

======================第二条分割线===================

上面黑股市黑得也够了。但是我又担心矫枉过正,引起大家误会。股市创造的虽然是纸上财富,但纸上财富也是财富。只是看这个答案的大家都是普通人,对大家来说,什么社会财富之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这笔钱能不能变成现金拿到自己手上。

其实从长期来说,股市确实是能增加社会总财富的。

随着经济长期发展,沉淀到股市里的资金肯定是越来越多,因为股价=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什么是未来现金流?就是股票未来每一期的分红。随着经济发展,大家对未来分红的预期增加,导致股票的投资价值上升,必然会吸引一部分资金投入股市,推动股价上涨。

打个比方,股市就像水池里的水,股指就是浮在水面上的渔标,往池里注入的水越多,当然是水涨船高。但是大多数注入的水最终还是要流出去的,因为大家需要变现。虽然如此,随着经济发展,水池里的水总的来说存量一定是在增加的,所以长期来说,股市总是往上走的,股市创造的纸上财富并不会全部都付诸东流,总还是能保住一些的。

但是,股市仅仅是经济的晴雨表,不可能脱离经济单独运行,不可能经济不增长,但股市翻了好几倍。如果是这样,那多出来的部分就是泡沫,早晚要还回去的。从期望收益来说,期望在股市里100万变108万是正常的(但不是一定能实现的),期望100万变400万那就是呵呵(但不是一定不能实现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句话,而且最好一辈子记住它: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收益越大,风险越大。这是金融唯一的铁律,世界上绝对不存在白捡的钱。

PS:有些同学认为,小散户不需要担心变现的问题。但是,市场并不是绝对地划分大户和散户,市场上绝对的划分只有一种:多头和空头。大量的散户抛售效果和大户是一样的。虽然个别地看的话,每一个散户似乎都不存在抛售的问题,但是总体地看的话,散户总有一些人能成功按当前的价格抛售,而另一些总不能成功。说白了,不是你就是我,只是我现在不知道最后遭殃的是你还是我。股票是撮合交易,有多少多头就有多少空头,不可能有一群外星人来接盘,反正赚也好,亏也好,都在我们之中。

user avatar

让开,让我来

股票市场的每个价格都代表着在这个价格上有股票成交。因为股票市场是撮合交易!

爷爷给葫芦娃留下了葫芦山集团公司,七个娃每人一万股,当时股价为十块一股。那么葫芦山集团的市值是七十万,葫芦娃们每人身价十万。

蛇精是大富婆,持有流动资产一百万。看中了葫芦山集团公司,于是出十块一股想买五万股。可是葫芦娃们是二代,二代总是有姿态的,十块一股不卖。但是七娃缺钱,于是在市场上挂出11块一股的报价,但是七娃毕竟不敢背败家子的名声,只卖了一千股,于是股价变成了十一块一股。于是局面就变成了

蛇精持有98.9万的现金加价值1.1万的股票

一到六娃的现金为0,身价均为11万

七娃手持1.1万现金和9.9万股票

蛇精还是觉得不过瘾,于是挂出12块一股,收49000股。七娃觉得豁出去了,妈蛋都两个涨停板了,于是把手上股份全部甩掉。六娃见状,想着本来老爹挂后就没留什么钱,现在行情好,干脆套现,然后一辈子衣食无忧算了。

于是局面变成

一到五娃现金0,身价每人12万

六娃持有现金12万,七娃现金10.8万+1.1万=11.9万

蛇精持有两万股,市值24万。现金=100-12-11.9=76.1万

那么皆大欢喜,好像都赚钱了。一到五娃身价涨了20%,六娃也涨了20%,老七涨了19%,蛇精身价涨了0.1%。

蛇精觉得葫芦山集团的股价被严重低估,目标价格是20块,但是蛇精不会自己开价20去收,不然谁来买她手上的呢?

于是蛇精想着要搞就搞大的,不信他们不心动。直接十五块一股收五万股。这下炸开了锅,二三四娃把全部股票都卖了,每人套现十五万。老大是个榆木脑袋,觉得祖宗留下的基业不能丢,打死不卖。老二就在打算盘,觉得价格还会涨,但是现在先卖个2000股套现也不错。

于是

蛇精持股52000股,市值78万,现金=76.1-45-3=28.1万,蛇精的平均持股成本是71.9÷5.2,总身价106.1万

老大身价15万,老二是12万股票+3万现金,三四五是十五万现金,老六老七不变。

蝎子大王是个超级大土豪,一直垂涎蛇精的美色。蛇精看中了这点,于是蛇精跟蝎子大王说,葫芦山集团股票涨得不错有钱赚,赚完这笔就可以结婚。蝎子大王看了看走势,发现确实!还可以抱得美人归于是答应以十六块一股收,于是蛇精先把手上的两万股以十六块抛了。老二看见后,觉得“我去!果不出我所料,还有涨!不卖”,蛇精抛了两万股后又以十七块一股来买2000股,老二见状,卖了2000股,股价到了十七,蝎子大王见状“矮油!我擦,美人果然冰雪聪明,她是爱我的”,于是以十七块大收特收,蛇精把所有股票以十七块一股抛完,老二继续按兵不动。

于是老大身价17万

老二股价10.2万,现金6.4万

三四五15万现金

蛇精持有现金114.5万

蝎子大王持有54000股,价值91.8万

可是毕竟蝎子大王这土豪属于爆发户,特别不稳,经营公司出现了点问题,资金比较紧张,一下拿不出钱来继续收股票,股价在17块的位置上晃了很久也不见涨。老二坐不住了,于是想着干脆,16.5卖了算了,可是挂了这个价格也不见人接盘。蝎子大王这边资金链日益紧张,于是想着“妈蛋,我不是还持有了价值91.8万的股票么!卖了来解燃眉之急啊!”于是直接抛盘,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一直没人接,报价持续走低,于是零零星星有人小额买入,价格是15,14,12,9,8,6于是蝎子大王最后一部分股票以六块出货,大致损失了百分之六十的资金。

老大什么都没做,身价变成了6万。

老二股票市值3.6万,之前套现套了6.4万,总价10万

三四五高位出货每人身价十五万

蛇精最后由100万现金变成了114.5万


于是答主的问题就可在这个小故事中找到答案。牛市时,感觉大家都赚了钱,但是那个只是一个标价,真正赚钱的是套了现的人。基于这个不断上涨的价格,确实有人赚钱了,但是却没有人亏钱,或者说暂时还无法确定是谁亏钱,以及亏多少。而最终蝎子大王大致亏了五十多万,而他亏的现金,大多数都进入了三四五六七娃和蛇精的口袋,老大大了一圈酱油,身价坐了个过山车,但实际上他没有损失,因为那个股票反正他不卖。

在这个游戏里大致上可以认为赚到的钱(一定是赚到手、套了现的钱!!),就是别人亏的钱。如果没有套现,那最后谁亏谁赚还真说不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