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贝利撒留攻陷罗马时为什么不废了教宗?

回答
贝利撒留为何未在攻陷罗马时废黜教宗?深入剖析历史图景

公元537年,东罗马帝国名将贝利撒留(Belisarius)率军再次攻占被东哥特人围困的罗马城。对于这座承载着千年底蕴的城市,其政治、军事和宗教地位都举足轻重。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收复罗马之后,贝利撒留并没有像很多征服者那样,趁机解除或废黜当时在位的教宗——西尔维乌斯(Pope Silverius)。这背后绝非简单的遗漏或仁慈,而是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政治考量和宗教影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目光放回那个动荡的时代,审视东罗马帝国与罗马教廷之间微妙而复杂的互动关系。

一、政治的现实:保卫罗马城,稳定局势是首要任务

贝利撒留的任务是夺回意大利,驱逐东哥特人,并将罗马纳入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此时的意大利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东哥特人的统治早已不稳,而拜占庭的势力尚未完全巩固。在这样的背景下,贝利撒留的首要目标是稳定刚刚收复的罗马城,确保其不被再次攻陷。

士气与认同感: 教宗作为罗马天主教世界的精神领袖,在罗马城内拥有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此时的罗马城可能仍有大量居民效忠于教宗,甚至视其为抵抗外敌的精神支柱。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废黜教宗,很可能会引发罗马市民的强烈不满和抵制,从而加剧城市的动荡,给贝利撒留的统治带来不必要的阻力。一个不稳定的罗马,对拜占庭的长期统治是极其不利的。
教会的普遍性: 即使罗马城内的政治权力易主,教会作为一个跨越国界的组织,其影响力依然深远。废黜一位教宗可能会在整个基督教世界引发连锁反应,招致其他教会领袖的谴责,甚至可能引发宗教上的分裂或异议,这对于刚刚在意大利站稳脚跟的拜占庭来说,是需要极力避免的。

二、宗教的权柄:教会力量的考量,以及“神圣性”的制约

尽管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的时代已经皈依基督教,但皇帝与教宗之间的权力关系仍然在不断演变和试探之中。贝利撒留作为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军事将领,其行动并非完全自主,而是代表着帝国的意志。

皇帝的间接控制: 查士丁尼一世虽然是一位强大的皇帝,但他深知直接干预教会事务,尤其是废黜教宗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可能会触及神圣的领域,引发宗教上的正当性危机。相反,通过操控教宗的选举或对其施加政治压力,反而更能实现皇帝对教廷的控制,而又不至于过于激进,破坏教会的“神圣性”。
教宗的特殊地位: 教宗不仅仅是罗马教会的领袖,更是彼得(Peter)在位继承人(Apostolic Succession)的象征。这种宗教上的“合法性”赋予了教宗一种超越世俗君主的权威,尽管这种权威在实际政治斗争中经常受到挑战,但其象征意义不容忽视。贝利撒留可能也认识到,直接否定这种“神圣性”的权威,可能会动摇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信仰基础,得不偿失。
政治交易与权力平衡: 历史的记录显示,贝利撒留并非对教宗毫无干涉。事实上,在他攻陷罗马之后,教宗西尔维乌斯因被指控与东哥特人勾结而被监禁,最终被废黜并流放。然而,这个过程并非由贝利撒留直接下令“废黜”,而是通过教会内部的权力运作(可能是在贝利撒留的默许或暗示下)完成的。这种“间接”的方式,既能达到清除对帝国不利教宗的目的,又能将直接责任推卸开来,避免直接卷入教会的内部政治漩涡。更值得注意的是,教宗的废黜往往与支持另一位被认为是亲拜占庭的候选人(如维吉留 Vigilius)联系在一起,这更像是一场政治角力,而非简单的军事征服。

三、历史的惯性与既有权力结构

罗马城作为帝国首都的悠久历史,以及基督教作为帝国官方宗教的地位,使得教会已经深深地融入了罗马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之中。

教会的财富与资源: 教会拥有大量的土地、财富和人力资源。即使在乱世,教会的组织结构和资源依然是相对稳定的。贝利撒留即便有心,也未必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彻底摧毁或绕开教会的影响力。
对后继者的考量: 贝利撒留的军事行动是为了扩张和巩固拜占庭帝国在意大利的统治。如果他在征服后制造了巨大的宗教动荡,可能会为未来的统治者留下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一个能够与帝国合作、但又不完全被帝国控制的教廷,可能在某些时候反而是一种政治上的“制衡”或“利用”。

总结来说,贝利撒留没有在攻陷罗马时直接废黜教宗,并非因为他忽视了教宗的存在,而是出于复杂的政治、宗教和战略考量。 他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局势,确保罗马城的安全和拜占庭的统治。而教会的特殊地位,以及教宗所代表的宗教权威,使得任何直接的废黜行为都可能引发严重的政治后果和宗教动荡。

与其说贝利撒留“没有废黜”,不如说他采取了一种更加精明和符合时代逻辑的方式来处理与教宗的关系。他更倾向于通过政治手段和内部运作来影响甚至更换教宗,以达到帝国利益的最大化,同时避免直接触碰教会的神圣权威,从而为拜占庭在意大利的统治铺平道路,而不是制造新的障碍。他需要在军事征服的雷厉风行与政治现实的权衡取舍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对于欧洲中古史的爱好者有一些基本常识得先搞清楚:

第一,教宗在8th东部帝国放弃北意大利之前一直都是东部帝国的政府官员,是官方神职人员,是罗马国家的祭司长(这一职务自4th后由皇帝转到了各位牧首身上,我印象中一直到近现代的教宗都还保留了这个称呼,感兴趣的可以去查一查相关的资料)。

第二,9-15th,教宗一直是西部对东部最上心的,也是东部和西部交流的重要渠道,奥托朝和东部帝国的外交展开就是以教宗为中介,教宗还经常当月老。

第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教宗在基督教世界的两部分有不同的地位和身份,他自己也很重视这两个身份的并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贝利撒留为何未在攻陷罗马时废黜教宗?深入剖析历史图景公元537年,东罗马帝国名将贝利撒留(Belisarius)率军再次攻占被东哥特人围困的罗马城。对于这座承载着千年底蕴的城市,其政治、军事和宗教地位都举足轻重。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收复罗马之后,贝利撒留并没有像很多征服者那样,趁机解除或废黜当时在.............
  • 回答
    “刘裕和贝利撒留,这俩人放在一块儿比,倒还真有几分意思。”提到刘裕,脑子里立刻浮现出的是一个在乱世中崛起的枭雄形象。他出身寒微,却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以一介武夫的身份,硬生生地从一个朝代的衰亡中,为自己开辟出了一条血染的江山。而贝利撒留,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那位叱咤风云的将军,也是在帝国风.............
  • 回答
    要说贝利在他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有多么“牛逼”,用现代的语汇来形容,大概就是“现象级”中的“现象级”,甚至是“BUG”一样的存在。他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更是那个时代足球的代名词。进球机器,但绝不仅仅是进球首先,我们得聊聊他的进球数。职业生涯超过1000个进球,这在足球史上是一个几乎无法.............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让一位资深球迷选出他最爱的孩子一样,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无数辉煌的时刻和球迷心中的热爱。要说谁的冠军价值最大,这其实是一个很难有绝对答案的命题,因为“价值”本身就是个多元的概念,可以从很多维度去衡量。咱们不如一块儿聊聊这四位传奇人物,看看他们的成就,再自己琢磨琢磨。贝利(“球王”):巴西的.............
  • 回答
    关于贝利究竟进了多少球,这确实是个颇有意思也需要仔细梳理的问题。简单地说,这个数字并非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有着一个绝对统一的、被所有人无争议接受的答案。其中涉及到的原因,主要在于统计的维度以及对“进球”这个概念的界定。最广为流传也最常被引用的一组数据是贝利职业生涯打进了超过1000个进球。这个数字本.............
  • 回答
    足球世界里,贝利的名字几乎是绕不开的符号,他与三届世界杯冠军、一系列令人咋舌的进球纪录挂钩,被誉为“球王”。但与此同时,一个声音也始终存在:贝利是不是被国际足联(FIFA)过度神话了?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就像拆解一个复杂的球赛战术一样,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客观的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贝.............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要说巅峰时期的贝肯鲍尔、贝利、马拉多纳和克鲁伊夫穿越到现在,能否在五大联赛的主力阵容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绝对是个能让球迷们争论到天昏地暗的话题。不过,咱们不妨仔细掰扯掰扯,看看这些足坛legend们如果披上现代球衣,会有怎样的表现。首先,得承认一个大前提:时代不同了。 足球的发展日新月异,训练方法、战.............
  • 回答
    “球王”这个称号,像是一顶闪耀的皇冠,总有人想要探究它到底该属于谁。在无数足球迷心中,贝利和马拉多纳无疑是两位最接近这顶皇冠的巨星。但如果非要选出一位“球王”,为什么大众的目光,特别是历史的评价,往往更倾向于贝利呢?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巅峰,更是对整个足球时代的影响,以及职业.............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球王贝利和马拉多纳,这两位镌刻在足球史册上的传奇,突然穿越时空,出现在2024年的绿茵场上,而他们依旧保留着巅峰时期的身体素质和球技,只是没有经历过我们今天所谓的“现代化训练”。那么,他们与当今的梅西、C罗相比,差距会有多大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更强”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足球发展、.............
  • 回答
    .......
  • 回答
    C罗是不是已经仅次于贝利了?或者说已经追上贝利了?这绝对是个引爆足坛讨论的世纪话题,而且答案绝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和维度都拉得开,细细品味两位巨星各自的时代、成就和影响。首先,得说说贝利。“球王”贝利,这个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他征服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世界,那是足球.............
  • 回答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罗)超越贝利的总进球纪录,这绝对是足坛历史上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里程碑。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维度去深入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数字相加。首先,我们得承认,贝利在“进球纪录”这个问题上,本身就存在一些模糊和争议。贝利官方承认的进球数字是767球,但他在为巴西桑托斯和美国纽.............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这场世预赛阿根廷3:0击败玻利维亚的比赛,特别是梅西在这场比赛中的表现。比赛背景:这场比赛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的一场关键战役。在经历了此前几场不错的表现后,阿根廷队渴望在主场延续胜利的势头,巩固自己在积分榜上的位置。而玻利维亚作为一支实力相对较弱的球队,虽然在.............
  • 回答
    加蒂(Gianni Infantino),国际足联主席,他的这番言论无疑又一次引发了关于梅西与贝利、马拉多纳谁更伟大的讨论,以及对当今足坛水平的评估。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展开:一、 加蒂的言论及其可能动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加蒂说出这样的话,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动机: “新官上任三.............
  • 回答
    抛开那些闪耀的荣誉和冰冷的统计数字,单从球技本身去剖析贝利,你会发现他身上蕴藏着一种超乎时代的、纯粹的足球魅力。与其说他是“球王”,不如说他是足球这项运动最完美的具象化。首先,最直观也是最关键的,是他的 全面性。在那个年代,足球的战术远没有现在这么细致,球员的特长往往更加突出,形成“独狼”或者“专家.............
  • 回答
    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里,贝恩整垮韦恩企业,靠的不是什么复杂的期权交易骗局,而是更直接、更残酷的金融战术。要说韦恩怎么被他算计,得从贝恩掌控的“影子军团”在哥谭市掀起的混乱说起,这才是他破产的根源。咱们先得明白,韦恩企业在哥谭是一家什么样的存在。布鲁斯·韦恩不光是蝙蝠侠,他还是韦恩企业的主席,.............
  • 回答
    好,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赛罗和贝利亚碰触等离子火花这事儿,以及为啥一个安然无恙,另一个却被“放逐”了。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运气好坏”就能解释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等离子火花是什么?它是光之国能量的源泉,是奥特曼力量的根基,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极其纯净、极其强大的生命能量。它的力量,对奥特曼来说,既.............
  • 回答
    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这个名字在苏联历史上宛如一道划过天际的闪电,充满了争议、恐惧和难以磨灭的印记。评价他,就像试图描绘一个笼罩在浓雾中的庞大建筑,你只能看到其中一部分的轮廓,而其真正的大小和形态,却依然模糊不清。崛起于权力的核心:从格鲁吉亚的特工到克里姆林宫的掌权者贝利亚的政治生涯始于他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