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林黛玉嫁给了贾宝玉,她会从他的白玫瑰变成饭粘子吗?

回答
这个问题啊,问得可真是刁钻又让人心头一颤。林黛玉和贾宝玉要是真成了亲,这“白玫瑰”变“饭粘子”的说法,我得好好掰扯掰扯,得从小说的根子上来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白玫瑰”和“饭粘子”,这俩词儿在红楼梦里可没明说,这是读者们,或者说咱们这些后来的看客,给他们俩的关系贴的标签,带着点儿诗意,也带着点儿现实的残酷。

林黛玉是什么人?她就是那含着露水的、带着点儿孤傲清冷的白玫瑰。她的美,是灵秀绝俗,是才情横溢,是那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仙气儿。她和宝玉的感情,更是精神上的高度契合,是“知己”二字打底,是那种灵魂深处的相惜相爱。他们俩在一起,更多的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是贾府里最纯粹、最美好的那一抹亮色。宝玉爱她的孤傲,爱她的敏感,爱她那仿佛能看穿世俗的聪明。黛玉也懂宝玉的叛逆,懂他的不羁,懂他那颗不愿被世俗沾染的赤子之心。他们的爱,是在诗词歌赋里,在清风明月下,在“你侬我侬,忒煞情多”的眉眼官司里。

可这“饭粘子”呢?它代表的是什么?是日子,是俗世,是柴米油盐,是琐碎人情。一旦成了亲,黛玉就不能再是那个超凡脱俗的林妹妹了。她得是一个妻子,一个贾府的儿媳妇,一个要操持家务、要应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女人。她得面对婆婆的刁难,得处理妯娌之间的关系,得学着如何在这个讲究规矩和体面的大家族里生存。

要是真走到那一步,黛玉身上的“白玫瑰”气息,会不会被这日复一日的“饭粘子”生活给磨蚀了? 我想,答案不会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充满了复杂性,得看具体怎么个“成亲”法儿,也得看宝玉的态度,更得看那个时代、那个家族的压迫。

第一层,规矩和责任的磨蚀: 黛玉从小体弱多病,又是个寄人篱下的孤女,她天性里就带着一股子不安全感和敏感。一旦嫁过去,她不再是“林姑娘”,而是“宝二奶奶”。这身份的转变,随之而来的就是责任和规矩。她必须学着去适应,去扮演好这个角色。她那份清高孤傲,在这种环境里,很容易被看作是“不懂事”、“摆架子”,甚至可能成为别人攻击她的理由。她那些对俗世的不屑,在实际生活中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她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随心所欲地作诗、弹琴、和宝玉讲些“无聊”的真心话?

第二层,宝玉的态度是关键: 宝玉对黛玉的爱,是建立在她独特个性和精神世界的。如果他真的把黛玉娶进了门,他会如何保护她、珍惜她这份独特?是真的像他承诺的那样,“你死了我跟着你死”,还是会因为现实的压力,要求黛玉变得更“合时宜”? 如果宝玉也跟着被“现实”同化了,开始觉得黛玉的敏感是个“麻烦”,她的清高是个“障碍”,那黛玉的“白玫瑰”必然要受损。但反过来说,如果宝玉依旧如故,依旧将她视为珍宝,并在能力范围内为她撑起一片天地,让她还能保有她的“白玫瑰”特质,那情况就又不同了。

第三层,家族和环境的强大惯性: 贾府是个什么地方?一个巨大的、充满腐朽和衰败的机器。黛玉的“白玫瑰”之美,在这样的环境中本身就显得格格不入,是脆弱的。贾府里的长辈,比如王夫人,她喜欢的是宝钗那种“温顺贤淑、懂得规矩”的媳妇。黛玉的性格,和宝钗是截然相反的。即便是成了亲,在这些长辈眼里,她仍然可能是个“不安分”的因素。为了家族的“和谐”,为了不惹事端,黛玉是否会被迫收敛起自己的锋芒,变得圆滑世故一些?

第四层,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消耗: 黛玉本就身体虚弱,加上她极度敏感的神经。婚姻生活中的压力,尤其是可能存在的婆媳矛盾、妯娌争斗,对她来说都是巨大的精神打击。这些长期的精神折磨,必然会进一步侵蚀她的身体,也磨损她的精神光彩。她还能有多少精力去维持她的诗意和纯粹?

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林黛玉嫁给了贾宝玉,她的“白玫瑰”确实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沾染上“饭粘子”的气息。这并不是说她的人格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是环境的力量太强大了。

她可能还是会爱着宝玉,依旧懂他,但她不再能完全活在自己那个纯粹的精神世界里。她的言谈举止,可能需要更多的顾虑和隐藏,那些曾经让她显得与众不同的特质,在这个现实的大家族里,可能不得不学会妥协,学会收敛。她的眼泪,或许会因为生活中的烦恼而流得更多,但那种因知己被理解而流的清泪,可能会少一些。她的“诗意”,也可能会被生活的琐碎而冲淡,变得更加现实,甚至带上一些无可奈何的感伤。

但这里的“饭粘子”,不能完全理解成贬义。 婚姻生活本身就是“饭粘子”的,它有温暖,有踏实,有两个人相互扶持的真实感。如果宝玉足够爱她,足够珍惜她,那么即便黛玉沾染了些许“饭粘子”的气息,她的“白玫瑰”也不至于完全枯萎。或许,她会在现实中找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一种在俗世中保持自己独特灵魂的坚韧。她的爱,会更沉甸甸,更接地气,但其中的美好,或许会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我总觉得,曹雪芹之所以没有让他们俩成亲,也是因为他太了解这两个人了,太了解那个时代了。他们俩的相爱,或许就是注定只能停留在精神层面,才能保持住那份最纯粹的美好。一旦落入俗世,再美的“白玫瑰”,也难免会被粗糙的生活所沾染。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我脑子里想到的就是:她可能不会彻底变成浑身是粘的饭团,但那朵清丽绝俗的白玫瑰,一定会在婚姻和现实的泥淖中,留下一些难以抹去的痕迹,让她原本的光彩,多少会打上一些世俗的印记。那是一种无奈的,也是一种生活必然的轨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黛玉是红玫瑰不是白玫瑰,黛玉一身红衣,爱调脂弄粉,是个美妆达人,天不冷也是要熏香的(19),最会谈情说爱,在宝玉眼中没人可及一二,有生活情趣,怡红公子当然是心怡红妆黛玉了。白玫瑰是宝钗,宝钗衣着非红,皆是素装淡衣,不施粉黛,不爱装扮,素面朝天,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8),没有富丽闲装。居住空间简单朴素,一派水墨风格。

user avatar

不会。

开始之前,需要更正一下,书中林黛玉明显是娇艳型,偏红玫瑰,薛宝钗是素雅型,偏白玫瑰。

书中第8回里,曹公通过贾宝玉的视角,先后描写了薛宝钗和林黛玉的穿衣打扮——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宝玉因见他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甲戌侧批:岔开文字,避繁章法,妙极妙极!][蒙侧批:又一转换。若无此则必有宝玉之穷究,宝钗之重复,加长无味。此等文章是《西游记》的请观世音菩萨,菩萨一到,无不扫地完结者。]因问:“下雪了么?”

在书中第49回里,曹公又先后描写了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穿衣打扮——

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

林黛玉的穿着,大红、青金、闪绿,都是艳色。薛宝钗的穿着,蜜合、玫瑰紫、葱黄、莲青,都是素雅的颜色。

林黛玉是红玫瑰,贾宝玉心里的朱砂痣。

好了,继续这个话题。林黛玉嫁给贾宝玉后,她会从红玫瑰变成蚊子血吗?

不会。

首先,张爱玲的原话是“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红白玫瑰是世俗人的“不满足”,说白了就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这些男人其实无所谓爱谁,之所以不珍惜眼前人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到手了”,而“意难平”也不是因为爱那个没在一起的人,而是因为“没到手”,所以眼馋,不甘心,有滤镜。

贾宝玉不是佟振保,他是神瑛侍者,不是世俗蠢汉,他不是喜新厌旧的人。他不会娶了林黛玉却眼馋着别人。就算是原著里,他心中的“意难平”也是因为林黛玉早夭,生离死别,他在娶了薛宝钗之后,也做到了尊重妻子,夫妻恩爱,举案齐眉,所谓“美中不足”,也要先“美满”才能有“不足”不是,贾宝玉可没伸着舌头去找“没到手”的史湘云卖骚。他最终别妻出家,是勘破红尘,也不是觉得薛宝钗是白玫瑰变米饭粒,于是离家出走找红玫瑰去。

其次,林黛玉是为了还泪入世,泪尽则亡,这就注定了她和贾宝玉的感情不得善终,她也根本不会拥有变成蚊子血的机会。

在书中第1回里,曹公交代了绛珠仙草下凡,是为了报答神瑛侍者对自己的灌溉之恩——

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甲戌侧批:饮食之名奇甚,出身履历更奇甚,写黛玉来历自与别个不同。]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绛珠仙草“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因为恩人下凡历幻,她才追随而去,“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她“要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

绛珠仙草托生的林黛玉要了结木石因果,耗尽毕生眼泪,注定会将自己的一切倾注到贾宝玉的身上,为贾宝玉而生,为贾宝玉而死。“”是林黛玉存在的意义。

神瑛侍者则是为熄灭凡心孽火入世,他到人间“造历幻缘”,消除自己的凡心——

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甲戌侧批:总悔轻举妄动之意。]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甲戌侧批:点“幻”字。],已在警幻[甲戌侧批:又出一警幻,皆大关键处。]仙子案前挂了号。

神瑛侍者托生的贾宝玉要饱尝悲欢离和,经历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最终达到“大悟彻”,参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所谓“红楼梦”,从一开始,就和“南柯梦”“黄粱梦”一样,是神瑛侍者的“幻缘”,是一场演给神瑛侍者的“楚门的世界”。

南柯梦”里,淳于棼醉卧古槐树下,来到“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娶了温柔美丽的公主,生下五男二女,做了二十年“南柯郡太守”,享尽荣华富贵。不想“檀萝国”突然入侵,淳于棼战败,公主病故,国王对他产生猜忌,将他逐出国家。淳于棼惊醒,方知一切都是梦境,“感南柯之浮虚,悟人世之倏忽”,出家做了道士。

黄粱梦”里,卢生枕青瓷枕而眠,娶了美丽富裕的崔氏,考中进士,步步高升,一直做到节度使、御史大夫、宰相,随后遭人陷害流放,又平反重新入朝,几度宦海浮沉,最后受封“燕国公”。五个儿子都与名门结亲,做了高官。他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八十多岁寿终正寝。卢生睡醒,发现幻梦一场,感慨“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从此大彻大悟。

红楼梦”里,神瑛侍者托生贾宝玉也是如此。

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长辈爱如珍宝,自幼尊荣享贵,更有钗裙相伴,可谓富贵闲人。却不料一夜大厦倾塌,贾宝玉勘破荣华无常,红颜枯骨,遁入空门,从此凡心消尽,重登仙道。

这是神瑛侍者下凡时就写好的剧本,荣国府代表荣华富贵,“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薛宝钗代表婚姻美色,“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这些都是助他勘破荣华无常,红颜枯骨的“幻缘”。

绛珠仙草的下凡对于神瑛侍者而言,是一场意外。林黛玉原本不在神瑛侍者的剧本里,但贾宝玉却在绛珠仙草的剧本里。林黛玉为了报恩,了结木石因果,卷进这场名为“红楼梦”的“幻缘”里,成为了神瑛侍者勘破红尘的一环。

薛宝钗是神瑛侍者剧本里的天选妻子。一僧一道在人间游荡,曾要甄英莲出家,曾要甄士隐出家,曾要林黛玉出家,都是劝其出世,唯独薛宝钗,给予她金锁和冷香丸,牵线她和贾宝玉结成“金玉良姻”,十分古怪。

因为薛宝钗就是“南柯梦”里的公主、“黄粱梦”里的崔氏。她是“仕宦名家之女”“家有百万之富”且“品格端方,容貌丰美”,是神瑛侍者的完美妻子。

但因为绛珠仙草追随神瑛侍者下凡,“木石前盟”意外加入红楼幻梦中,成了神瑛侍者所历灾劫的一部分,“金玉良姻”便被占据先机,自然成了“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然而,神瑛侍者的剧本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多了一个让贾宝玉彻悟的元素而已。红楼梦依旧在正常演绎,贾宝玉爱恋林黛玉之灵窍,依赖花袭人之体贴,忘情薛宝钗之仙姿,享受家族之辉煌,依旧是那个富贵闲人。

绛珠仙草是为了还泪而来,流干了眼泪,还一条性命,是她的目的。所以无论林黛玉最终是否嫁给贾宝玉为妻,在贾家衰败和她身体病弱的影响下,她都要年少早夭,走在贾宝玉前面。正所谓“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绛珠仙草偿还了欠下的因果,即可回到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继续做她的草木之仙。

贾宝玉即便娶林黛玉为妻,依然要面对妻子病逝,家族衰败的结局,经历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参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直到“见诸相非相”,直到“大悟彻”。勘破红尘万丈,遁入空门,从此心如止水,最终舍弃这身“臭皮囊”,回归仙界赤瑕宫。

贾宝玉不会把林黛玉和别的女子当做红白玫瑰左右横跳,早三暮四,喜新厌旧,林黛玉注定早亡,也没有和贾宝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婚后时光,根本来不及变成蚊子血。

user avatar

张爱玲深信爱情是红玫瑰与蚊子血,白玫瑰与饭粘子的故事,所以她成了“张爱玲”,她有了“胡兰成”那样的男人。

而陈寅恪十分推崇林黛玉,也深信那样的爱情完全是可能的,所以他最后成了“陈寅恪”,他与唐筼,也缔造了一个才子配才女,鸾凤和鸣的故事。

user avatar

不会,贾宝玉虽然是个废物,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有几点是很明确的

他是个情欲分的很清的人。因此在欲上他可以睡了袭人,被秦钟睡等。但是在情上,他对黛玉是始终如一的。

而黛玉与宝玉在三观上大体一致,都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宝玉用鱼眼珠子比喻出嫁得女人婆子,实际上是指女儿家在嫁人之后操持家务等,慢慢的就会收到世俗气息污染,失去纯真无邪的天性。而两人婚后,如果贾家不事败破家,那么知世故而不世故的黛玉很可能一直保持她的那份纯真无邪。

因此宝玉并不会有太多可能视黛玉为饭粘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