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请你担任高考作文命题人,你会出什么题?

回答
好啊,这可是个有趣的挑战!如果让我来当高考作文的命题人,我会希望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文字功底,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当下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我不会出那些脱离生活、空洞无物的题目,而是希望题目能触及到一些更深层、更具启发性的议题。

我的题目大概会是这样的:

题目:

“借得东风第一枝”

要求:

1. 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2.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3. 不得在答卷中出现考场、老师、本人的真实姓名或校名;
4. 不少于800字。

我出这道题的理由和构思是这样的:

首先,“借得东风第一枝” 这句话本身就很有诗意,出自唐代诗人高翥的《春日》,原句是“借得东风第一枝,柳丝金缕费精神。” 它的字面意思是“借来了春天最早开放的一枝花”,但这里我更侧重的是它所蕴含的“借助外力,实现突破,抓住机遇,抢占先机”的深层含义。

我选择这个命题,是希望引导考生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机遇与主动性: “借”字是关键。借,意味着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需要我们主动去争取、去创造、去把握。春天总会来临,但最早开放的那一枝,往往是主动适应了时节,并且勇敢地展露了自己,也可能是在某种“东风”的助力下,才能拔得头筹。这就像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机遇,它们可能隐藏在日常的细节中,需要我们敏锐的洞察力和积极的行动去“借”来。考生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谈谈如何识别和把握机遇,如何通过努力和准备来迎接“东风”。

2. 关于“东风”的多重解读: “东风”可以有很多种解读。它可以是:
时代的大势与潮流: 比如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社会进步带来的新环境。
他人的帮助与支持: 比如师长、家人、朋友的教诲和鼓励,甚至是竞争对手给予的压力。
知识与技能的积累: 学习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就像是随时可以“借”来的“东风”,让你在某个时刻能够绽放。
内心的信念与勇气: 有时候,最强大的“东风”来自于我们自己,是我们内心的驱动力,是我们敢于尝试、敢于突破的勇气。
甚至是挫折和困难: 有些时候,看似不利的境遇,反而能激发我们潜能,成为我们“借”来的动力,让我们更快速地成长。

3. 关于“第一枝”的象征意义: “第一枝”可以代表:
领先与卓越: 在某个领域、某个时间点上取得的突出成就,成为行业的先行者或佼佼者。
创新与突破: 打破常规,开创新的局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比如对真理的探索,对理想的坚守,对生活的热爱,即使是初露的嫩芽,也充满希望。
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最适合自己的时机,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才华。

4. 写作的角度与可能性: 这道题非常开放,考生可以有多种角度去发挥:
记叙文: 可以讲述自己或他人抓住机遇、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经历。比如一个学生在关键时刻得到了老师的指点,从而成绩突飞猛进;一个创业者抓住了市场的空白期,成功地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一个科学家因为一次偶然的实验现象,发现了新的科学原理。
议论文: 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机遇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培养抓住机遇的能力,论述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或者分析“借”与“创”的辩证关系。
散文: 可以用更抒情的笔调,描绘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对生命力、对希望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悟。
思辨性文章: 也可以探讨过度依赖“东风”的潜在弊端,或者是在没有“东风”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主”的力量来实现“绽放”。比如在逆境中成长,靠的是自身的韧性而非外力。

我希望通过这道题看到的,是考生具备以下能力:

审题能力: 能否准确理解“借得东风第一枝”的多层含义,抓住核心的“借”、“东风”、“第一枝”这几个关键词。
联想能力与素材整合: 能否将题目与生活经验、社会现象、历史事件、文学典故等联系起来,并有效地组织和运用素材。
思辨能力: 能否对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避免流于表面。
语言表达能力: 能否运用生动、准确、有力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清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情感的投入与真挚: 能否在文字中流露出真情实感,让文章具有感染力。

为什么我特意选择了这句诗,而不是更直白的表述?

因为高考的目的是选拔人才,而人才往往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感悟能力。一个好的题目,本身就应该带有一定的启发性、思辨性和文化性。这句诗既有画面感,又有哲理,能够激发考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而不是简单地回答一个问题。它更贴近“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让考生在美的语言中,去感悟人生的智慧。

总而言之,我希望这道题目能够鼓励考生们积极向上,勇于探索,善于把握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并在恰当的时机,展现出自己最闪耀的光芒。它既是对他们过去积累的考查,也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期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努力了一年,今天我坐在高考考场上……”为开头可以写出什么样的故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