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说电影中的战术问题,那我提几个电影外的战略问题。
1.反政府军对待中国的态度。
对比来说,在《战狼2》里,反政府军首领是一直强调:绝对不能交恶中国,因为我们夺取国家政权后还要获得中国承认(虽然最后被雇佣军杀了);在《红海行动》里,反政府军先是抓中国大使,后是威胁要杀掉中国公民。这两部都是以撤侨为蓝本的电影为什么不一样呢?
因为一个在非洲,一个是也门。
非洲的情况其实比较简单,无非就是“皇帝轮流坐”,我们派出的也就是冷锋这种退役战神;而中东因为油田和信仰的问题,导致这里的实际情况非常复杂。什叶派,逊尼派等等,在实际中他们的背后都有一只或者几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着。
电影中伊维亚共和国一把手死了,他的秘书长接任。这个秘书长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妻儿送到中国。这之后还一直尽最大可能给中国军队行方便。那么为什么之前的总统就没这么干,并且百般推辞呢?这个秘书长背后是谁,这个总统背后又是谁呢?《红海行动》中的反政府军能得到大量黄饼、又一点面子不给中国,他们的背后又是谁呢?
《红海行动》的背景其实就是2015年也门内战。胡塞武装与政府军开战,沙特阿拉伯在明处就插手了,而伊朗则是暗搓搓地支持胡塞武装。张译有句台词:他们这个国家已经完了。没错,因为内战,三方势力角逐已经使也门极度碎片化了。三方势力有东南地区的基地组织、北方的胡塞武装、南部的哈迪政府。三方势力由于沙特伊朗的煽风点火和宗教信仰问题,是不可能真正坐下和谈的。沙特现在在中东地区插手多国内政,就是为了成为中东地区众阿拉伯国家的老大哥,籍此对抗美国,或投降美国。
那么表面看是也门内战,实际上是沙特与伊朗之间的角力,是因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避免也门的局势被其他中东国家主导。也门与沙特接壤,位置处在沙特的南面,濒临红海,一旦也门控制在异己力量手中,会影响沙特的地缘政治安全。基于教派差异,沙特要避免也门成为什叶派掌权的国家,其对胡塞武装的打击正基于此。若胡塞武装掌权,伊朗的势力必然会渗入,这是沙特最不愿意看到的。
2.夏楠
电影中夏楠是法籍华人。这一点我一开始非常不理解,因为夏楠如果是英国籍中国人,她的故事也说的过去。一家三口住在伦敦,结果遇到恐怖袭击就她没死,一点问题没有(经评论提醒后修改)。那么又何必多此一举把她拍成法国国籍呢?
原因就在于,夏楠的法国国籍,可能就是提醒大家,也门内战除了沙特和伊朗,西方国家,尤其是以法德领导的欧盟,与我国(划掉)也在暗中观察。而她的设定不是英国国籍,可能也是在暗示英国在有关中东的问题上与欧盟其它国家并不是一条心,英国更多的倾向于与某灯塔国合作。
北非是法国的基本盘。也门毗邻红海,法国需要北非(听话的那种)周围是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国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中东,否则没办法搞起一带一路。那么同属五大国,谁希望中东乱起来呢?或者说,谁希望中东不能拧成一股绳,好从中取利呢?
反正夏楠是法国国籍,不是美国国籍和俄罗斯国籍。我什么都没说啊(大雾)。
3.黄饼与赃弹
影片最后,张译四人吃鸡小队去抢夺黄饼。其实电影中,那东西纯度不高,没办法用来做大新闻。那么为什么还要去抢夺呢?
因为在五常日益禁核的今天,那些原料对于一个地区反政府势力就已经不错了。这些原料,足以使他们跟中国撕破脸了。因为他们知道,因为国家形象,中国注定不会直接去降维打击。
那么张译的四人小队在做什么呢?没有上报上级,在实际中是绝对不可能的。那反过来说,一旦张译小队被被俘虏了,他们跟中国有没有关系?因为张译小队是纯自发行动嘛。枪也不是我的,人我也没同意去,我插手了吗?并没有。但是下次其它反政府军谁还敢撕破脸?
喂?我怎么又有个小队失联了?(逃)
所以说,《红海行动》无论从影片质量还是价值观,还是背景故事,我认为是都要超过《战狼2》的。希望吴京导演第三部扳回一城,直接把某XXX国恐怖主义踢破。
(希望这答案能活下去……)
两个年轻的特种兵,都是个人能力出众而经验不足的。可以说是导演眼中的同一个人,两个结局。
年轻士兵的成长两条线,一边是狙击组李懂,另一边通讯兵庄羽。
导演明处着力的是李懂的成长线。第一场直升机上的解救人质的战斗,李懂作为观察员的能力是非常突出的,辅助罗星打出了漂亮的第一枪。但是到了追逐海盗的时候,机枪扫过来,李懂明显的紧张和躲闪,罗星伸手护住他:稳住,稳住。此时李懂心理波动上来之后就没有尽快的进入状态,之后罗星推开他自己上,然后中枪,顾顺上场。
顾顺到来之后,对李懂直接是挑衅一般的“比一把”,不是罗星带小徒弟一样的安慰鼓励。遇到李懂战场上紧张下意识躲闪的时候,命令“别动!”;进入安全区之后再带着调笑的跟他讲:战场上子弹躲不掉。之后公路上被伏击,迅速进入战斗状态的顾顺对慌乱躲避的李懂是直接喷:“愣着干什么,把枪捡起来”。被喷之后,李懂只短暂的愣了一眨眼的时间,立刻就地一滚捡起了枪准备战斗。从这一刻,李懂开始了他的脱胎换骨。不但可以独自吸引火力并找到机会压制敌方狙击手,为己方狙击手提供作战环境,在后期小镇巷战的时候也开始独当一面,最后顾顺一枪命中敌方阴影中的狙击手一场戏,其实是李懂控制的进攻节奏,是由他主导的战斗。经过这几次战斗和身边两个主狙击手的调教,李懂飞快地完成了他的成长,顾顺负伤后他打出那一枪,几乎是顺理成章。
狙击三人组,可以说是超级经典的电影成长线,大哥哥型老搭档的受伤退出+新锐搭档的挑衅-磨合-指导+年轻队员的成长蜕变,百试不爽的抓观众的套路。老,但非常有效。
这种三人组合,最容易让人思考的就是“如果”。如果罗星没有受伤,罗星的鼓励和引导策略下,李懂的成长是不是只是慢一点?如果罗星没有受伤,罗星李懂的搭档是不是依然会成为非常有力的另外一对狙击手?如果罗星没有受伤,李懂不在这场战斗中打出这一枪,凭借他优异的个人素质和经验的积累,是不是一样可以在下一场,下下一场战斗中完成他从观察员和助手到主狙的蜕变?
这种如果,在之前的影片中几乎没有人回答过,因为人生没有如果。
但是在红海行动中,导演用另外的一条暗线,庄羽的牺牲,回答了这个问题:战争从来就没有积累,经验来自于死亡。
庄羽的个人素质,同样非常优秀。导演借副队长的口,说出了这个毋庸置疑事实。做了那么多次演习,训练,层层筛选,能成为蛟龙的每个人,都不存在不合格的问题。但是上了战场,没想过遇到迫击炮直接打中车队,没有准备,不知道敌人在哪,甚至炮口偏那么一点,就没有反击的机会直接牺牲。
在这种残酷的断肢残骸面前,庄羽精神压力过大,无法承受乃至于怀疑自己,都是非常正常的。副队长的鼓励让他重拾了一些信心,但是悲剧悄悄从这里开始的。他虽然重新收拾了情绪,进入小镇之后的通讯架设,通讯断掉之后重新检查天线,导演的镜头表现出年轻士兵整个人都稍稍有些沉闷,能感觉得到他强打起精神在克服自己的恐惧,但不自信情绪仍旧在蔓延。所以在看到天线断开了连接之后,只是忙于重接,而没有谨慎的观察四周,以至于被敌人发现而不自知。直到最后的突围,大批的叛军直对着他所在的做饭的小院子涌入,可能他仍不一定明白,对方是专门针对落单的他,有备而来!
庄羽的牺牲在导演的镜头语言中早已明确的告诉了观众,悲剧无可避免。正面接敌之后,手指被打掉,抢枪的过程中被敌人扑倒在地连插数刀,又被第二个敌人抱住了腿,在性命攸关的时刻拼死一搏,徒手打死打残两个敌人,挣脱了束缚,喘息着蹭坐了起来。浸饱了鲜血,年轻的士兵似乎已经成长起来,在观众松了一口气的那一刻,一串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被他打残的叛军在最后一刻抬手射击。
关于庄羽的最后一刻,导演在很长时间的坦克大战之后,才切换回了画面,撑着最后一口气的通讯员,爬过去奋力伸手稳稳的把通讯装备的电池按了上去,信号灯终于点亮,这一刻,庄羽才真正的完成了他的成长。顾顺李懂收到了sos信号,佟莉陆琛和人质得救了,然而庄羽的鲜血也已经流尽,再也无法等到救援。
李懂和庄羽,同样年轻的特种兵,同样面临紧张和失措。只是偶然,一个被迫强制成长,而另一个仅仅慢了一步。
结局便是李懂活下来,而庄羽牺牲了。
其实如果,如果被打残的那个叛军没有最后的一抬手,经过这一场硬仗,庄羽等来了救援,他同样成长为了一个优秀的特种兵。
然而,没有如果。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所在。
ps,很多人都说石头的牺牲特别的悲壮,哭得哗哗的。然而我在庄羽的镜头回闪,嘟着嘴微微笑着跟副队长击拳的时候特别泪目。导演太会塑造人物了,看似两条线,两个不同的人,实则同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2.25更新
评论区有人讨论小战士的心理问题不太合理,选拔不合适,班长责任等等。实际上这种心理问题出现在战士身上是很合理的,尤其是特种兵更是需要直面。
一方面是平时训练选拔主要是高压力下的作战技术,体力耗尽精力耗尽反审讯反虐俘之类的可以练,尸山血海却很难练。因为到了战场上,尸体不是尸体,而是各种残肢焦块,还伴随着枪林弹雨的呼啸声音,各种血腥味臭味甚至烧熟的肉味……视觉味觉听觉三重压力,任何训练都很难模拟……另外一方面,特种作战近距离厮杀很多,远距离射杀和近距离厮杀完全是两种感受,何况还有前面提到的战场特有的环境压力。年轻战士出现心理问题是很常见,很需要介入辅导的。而蛟龙在救领事和侨民车队的时候,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撤离的时候导演给过一个镜头,庄羽眼睛扫过地上的焦尸,在后面执行任务的时候还有回闪,可以说这时候已经留下一点心理阴影了。
到了平民大巴被炸那里,庄羽并不只是被车上平民的惨状击倒的。他所说的经过那么多训练,演习,完全没想过遇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指的是什么?一颗炮弹下来,全车GG。所有的训练和演习都是练如何作战,演习如何对抗,队员可能在心里模拟过一万种困难局面,甚至也作好了“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准备。很可能却从没有想过战争来了,根本没有作战的机会直接死亡。这种可能性突然摆在眼前,对人的心理是毁灭性的打击。庄羽作为一个新人,出现心理问题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惜的就是,副队谈话之后他稍微整理了一下情绪,并没有完全崩溃还能继续投入作战,而大家都没有重视这种不那么严重的不自信,然后就是这么一点小小的问题,一个小错加一个小错,就叠加成了死亡。
2.27
梳理一下庄羽牺牲的时间线,看的时候这一段太激烈了,其实记得也有点含糊。
先是全队从后山侦查后进了贝拉家,拿到女主人给的地图,开会策划,正副队长和夏楠在商量救人的方法。这时候队内的通讯是好的,队长要求庄羽架设反干扰设施,保证他们在镇内的通讯。用词是“下去之后”,说明贝拉家应该在后山的半山腰处,跟后面庄羽到后山去检查天线的行为能符合上。
行动开始之后,队长发现跟军舰到这里都内的联系断了,呼叫了庄羽去检查通讯。这时候夏楠和佟莉在趁着送饭换人,徐宏在找一辆车去堵人质营大门。黑衣首领正审完威廉带人出了镇子去找黄饼。
庄羽接到呼叫后去了后山,发现天线倒了,电源的连接断了,这里就显得精神不是很专注,没有仔细检查周围,急于接好天线连接通讯,被石头后面的叛军看到了。首领接到了报信的电话,命令杀掉中国人质。
叛军去杀人质的时候,夏楠已经跟邓梅交换好了,邓梅也已经出了人质营,佟莉开车带她走,石头下车返回了人质营,徐宏把卡车开到了人质营门口准备炸弹。
这个时候顾顺李懂还趴在制高点上控制着广场,整个队伍的通讯是顺畅的。
所以,看到庄羽的叛军通风报信之后就溜掉了,庄羽修好天线之后跟叛军应该没有交手。否则这时候通讯顺畅,如果交手了肯定通知队长,队长就知道全队已经暴露了,会采取行动。
叛军接到首领通知之后去杀人质,队长救夏楠,呼叫李懂支援,佟莉暴露,全队在小镇激战这一段,前半段通讯是顺畅的,从佟莉徐宏陆琛石头几个激战废车场一直在互相呼叫配合。打起来之后,叛军小狙击手两枪干翻了顾顺李懂,李懂还通知过队长他失去那个位置了,让队长出来的时候自己小心。顾顺也跟李懂通报了对方狙击手的可能位置离他很近,并且会死盯他,让李懂赶紧寻找对方所在地。直到徐宏跳上坦克开炮救人的时候,通讯都是有的。所以这里庄羽还很安全。
队长徐宏和夏楠开坦克出镇子,佟莉石头陆琛带着两个人质炸出废车场之后,通知了大家撤出。这时候镜头给的是顾顺李懂和叛军小狙击手对狙的精彩对狙,李懂看到小狙击手位置后呼叫了顾顺,这时队内通讯不通了!!!这里就是很精彩的李懂思考了片刻即开了三枪提醒顾顺,顾顺找到对方的狙击手,从墙缝里开枪把他打掉的一段剧情。
这个时候就是庄羽被叛军冲进贝拉家扫翻在地,通讯器材摔在地上电池摔出来的时间点。所以队内的通讯断了。
这里军舰上说丢失了蛟龙一队的GPS信号,还特意强调了个人信号也丢失,说明队伍信号和个人信号是独立来源的,所以后山的天线也被破坏了。
徐宏和队长夏楠开坦克大战的时候,佟莉石头陆琛组带着人质开车冲向镇外被堵进了居民楼惨烈战斗,天线宝宝庄羽正在贝拉家跟一群叛军流血肉搏,而顾顺李懂还不知道他们已经撤出,还在小镇内跟狙击手纠缠。叛军们应该分了三股,一股破坏了山上的卫星天线然后去堵庄羽,剩下的有战斗力的都追着坦克和佟莉他们的车出去了,恰恰顾顺和李懂打掉对方狙击手之后比较安全的会合撤出,没有遇到其他战斗。
佟莉他们在居民楼激战,石头牺牲,陆琛受伤后,庄羽在牺牲前一刻终于把电池重新按回通讯器材上,这时候顾顺和李懂已经撤出小镇一段距离了,通讯回复之后看到手表上的sos信息,重新呼叫了佟莉回去支援,把他们救了出来。军舰上也看到了微弱的个人信号,然后无人机帮队长他们打掉了坦克。
所以啊,庄羽的牺牲是最悲情的。前期稍稍的一点软弱导致了后续一系列的失误,最终用生命学会成长。拼尽最后一口气完成了通讯兵的任务,救了队长一组,也救了佟莉一组。其他人都比他更成熟勇敢,却都是跟队友一起战斗,受伤,牺牲。他最小最软弱,牺牲的时候,则是孤零零的一个仔,却也最勇敢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终于,庄羽证明了自己是合格的蛟龙。
2018.03.03
关于李懂观察员的细节观察报告:
李懂是否知道罗星受伤后的真实情况:
顾顺刚来的时候李懂应该还不知道罗星被打穿了脊柱神经,但是到了桥下集结点的时候,顾顺跟李懂闲聊,说到和罗星有一场比赛要打。然后又说"可惜现在没机会了",这里李懂有个小停顿。如果罗星真的如队长所通报的普通受伤并脱离危险,那么伤愈之后还是会归队,所以不至于没有机会。其实这里李懂已经知道罗星的伤势肯定已经严重到了无法再拿起狙击枪的程度了。
紧张和躲子弹:
跟罗星追海盗的时候,罗星让他解决几艘接应的船,自己盯着海盗,李懂这时候刚好被几颗射向机舱的子弹吓得一躲,虽然罗星安抚他“稳住稳住”,但是他依然没有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射击不是很准,罗星把他挤到一边去了自己来,然后中弹。
之后沙漠迫击炮袭击的时候,顾顺也让他压制对方的狙击手,掩护自己。李懂开着车在对方的射击下冲到距离内,对着敌方小狙击手一顿射击,果断的说“我压制住他了”。这里他开车的时候还是下意识地躲子弹,但已经能不影响他的行动,扛着压力完成任务。 解决迫击炮之后,顾顺在鼓励他的时候说:刚才做得不错。李懂回嘴:我不是做给你看的。此刻他内心应该是想到罗星的吧。我不是做给你看的,我是在弥补之前的错误,在证明自己没有辜负罗星的信任和培养。
最后一段抢黄饼的指挥塔上,可以说是开头情节的重现:顾顺说:你打最后一辆,我来解决前面的。这一次李懂信心满满的一枪一个敌人,干掉了最后一辆车。完美的呼应了开场的紧张。
之后用顾顺的枪一枪击中恐怖分子,不过是顺理成章
受到袭击之后的反应:
沙漠被迫击炮袭击之后,李懂的枪掉了,害怕子弹躲在一个小坑里面不敢去拣。顾顺吼他:等什么,把枪捡起来。他才手忙脚乱的滚过去减枪。 最后一段指挥塔上,被直升机袭击之后,顾顺受伤倒在地上暂时动不了,李懂虽然也带伤但没有丝毫停顿的直接翻滚扑上来端起枪准备战斗。 正因为他的成长如此迅速,顾顺才会说:用我的枪,并且鼓励他战胜压力完成射杀。 不仅是狙击手和观察员之间队友的信任,更是对李懂能力的认可,才让顾顺放心让他来接替这个任务吧。
导演对人物真是喜爱啊,成长线刻画的这么细腻
更新几个真的小细节
1 有人说蛟龙小队不吃不喝不尿比较假,你们忘了领事和侨民解救之后一小队是到政府的集结点待命换装备的吗?那个集结点是个桥下的斜坡,就是徐宏和杨锐聊这个国家没希望,顾顺靠在车上给"站岗"的李懂上课的时候,一队人军装颜色已经从黑色换成土色了。说明这个地点比较安全,要吃喝拉撒肯定有时间解决呀。还有开着狐式装甲往小镇去的时候,一路上都比较平静,要解决一下应该是没问题的呀。
2 另外一个特别喜欢的细节是,剧虽然从头到尾哒哒哒,但是每次通讯中提到的安全区集结就真的是安全区。包括码头坐车进城前,送侨民车队之后蛟龙一队在政府集结点等待支援,平民大巴车上车点和修好车之后开进小镇后山。按照之前看各种商业片的经验,总觉得说是集结结果喘口气就要出意外打起来,然而并没有。毕竟是个沙漠国家,大部分地区人烟稀少,叛军也并不知道蛟龙潜入,所以没有紧盯追逐的战斗,再配上进入战斗后场面上各种血肉横飞和焦尸,反而分外真实。
3. 陆琛偷石头糖的手后来被炸没了,狗粮不能随便乱吃
4. 非常喜欢的军事细节:队长和副队长一直是分开行动的。打击海盗的时候队长在救人质,副队长在搞爆破。救侨民的时候,队长在楼里带队,副队在门口和石头一起守着撤退点。恐怖分子营地的时候,队长一开始在广场,后来夏楠要被处决了他才一个人潜入去救人,而副队长一直在广场直接指挥。非常符合指挥员备份的意图。
5. 同4,激战的时候观察员和狙击手也尽量分开了一定距离。迫击炮袭击的时候两个人找制高点的时候就分开了,后来巴塞姆镇在一个楼顶也分在了两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