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表述就很诡异。
买不买得起是一个客观物质条件,买不买才是智力问题。
半佛这类的自媒体总是善于曲意逢迎的,把一个客观物质条件问题强行转化成一个“不被资本割韭菜”的赞美。
这才是真正的资本割韭菜,资本盆满钵满还让你觉得说的真对。站在某一个以此为生的资本旁边搞点彰显自己水平的反资本也算是很有现代性的幽默了。
这种问题之下中国人最想听见的答案是“我认识的某个大老板就喜欢穿破了洞的跨栏背心,和血裤衩子”“我在广州的某个大爷有26套房,但仍然会穿穿了45年已经被盘出舍利子光芒的附魔拖鞋”。因为通过看富豪不买奢侈品,能让买不起奢侈品的自己产生一种奇异的心理平衡,好像买奢侈品的都是拜金货色或者是傻逼,然后自己和这些“富豪”都是一样消费明智的聪明人。
然而很不幸,真的不是,因为富豪也会买广义上的奢侈品且一买就是一堆,只不过人不一定让你看见就是了。一个富婆可能在家里衣帽间放着二十多个包以及一堆没开封过的昂贵衣物,只是觉得自己当时觉得漂亮就买下来了,不在你面前穿戴是因为你还没这个价值。一个有钱人可能冲动购买了一堆到自己死都不会喝的高年份威士忌,因为他当时被朋友忽悠了。一个傻x富二代可能会花5万块钱买一个supreme x akira的脑残夹克,为什么?因为他觉得穿上之后他就是街上最swag最cooool的gai。
假设真的有不是富人却能因为这种脑残问题和底下一堆虚空编篡出来的富人事迹而高潮且认为自己真的有多聪明多明智的,那我觉得这属于一种可悲的社会现象
对你来说价格远超过价值的东西,就是奢饰品。聪明人只买价值不低于价格的东西,聪明人再有钱,买的东西再贵,只要遵循这一原则,就算那件东西就算对穷人来说算是奢饰品,对有钱的聪明人来说都不算奢饰品,因为这不符合上述奢饰品定义。
说完这么抽象的理论,可以用具体例子解释一下。假设一个聪明人很有钱,他买一个普通人认为是奢饰品的商品,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是限量版,好好保管的话将来有升值的可能性,可以升值再出售。这个操作就算是投资,而不是购买奢饰品。
如果一个聪明人买一件奢饰品是因为它的品质和售后服务比廉价的竞品好很多,最终能帮他节省花在维修保养上的时间。因为他的时间很值钱,节省时间的钱比购买时的差价更大,那这一操作也不叫做购买奢饰品,这买的其实是商品生命周期中最便宜的一款。买入价格便宜,使用成本高昂的,才是真正的奢饰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