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术界,四十岁还没有拿到终身教职的人,后来都做了什么?

回答
akademici,当他们没有在 40 岁时获得终身职位时,通常会做出一些重要的职业选择,他们会寻找新的机会,并可能利用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为自己找到新的职业道路。

许多学者在 40 岁时仍未获得终身职位,他们可以选择继续从事合同职位,比如客座教授、研究员或讲师,这些职位可能允许他们在学术界继续工作,但往往不提供终身职位带来的稳定性和保障。他们可能专注于研究,继续发表论文,争取新的研究经费,或者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以期最终获得终身职位。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者选择离开学术界,将他们宝贵的技能和知识运用到其他领域。例如,他们可能会进入政府部门,成为政策分析师、研究顾问,或者在非营利组织中从事与他们研究领域相关的项目管理或倡导工作。

私营企业也是一个受欢迎的选择。具有博士学位和深入研究能力的学者,可以胜任数据科学家、市场研究分析师、产品经理、甚至是技术写作或编辑等职位。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的专业知识甚至可以帮助初创公司解决棘手的问题,或者在大型企业中建立内部研究部门。

还有一些学者会创业,将他们的研究成果或技术转化为可行的商业产品或服务。这可能需要他们学习新的商业技能,但他们的专业背景为他们提供了独特而强大的优势。

此外,一些学者会转向教学,但不是在大学里。他们可能会成为中学老师,将他们对学科的热情和深入理解传达给年轻一代,或者转向教育技术领域,开发在线课程或教育软件。

此外,一些学者会成为独立的学者或作家,他们可以自由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并将他们的发现通过书籍、博客、播客等多种形式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选择何种道路,那些在学术界未能获得终身职位的学者,通常都具备很强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复杂环境中工作的能力。这些能力在任何行业都非常宝贵。他们可以利用自己在特定领域积累的专业知识,在新的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例如,一位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博士学位但未能获得终身职位的学者,可能会被一家大型科技公司聘为资深研究科学家,负责开发新的算法或产品。他的研究经验将直接转化为对公司的实际价值。

又或者,一位在历史学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学者,可能会选择成为一名纪录片制片人,将他扎实的史学功底和叙事能力,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影视作品,向大众普及历史知识。

总而言之,四十岁未获得终身教职,并非学术生涯的终结,而更像是一个转折点。它促使学者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目标,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寻找实现价值的可能。他们的经历也为许多其他还在学术道路上探索的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只谈我熟悉的美国。


1,千老。

千年老博后的简称。当然不是真的一千年,但干博后干到退休是可以的。

只要有老板愿意雇用你,博后可以做到死。

拿着低于美国平均收入的工资雇佣一个拥有博士头衔能持续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中老年博士后。

这种好事没有哪个傻老板会拒绝。

毕竟博士要毕业,技术员大部分是本科生干不长。而新人培养起来又很麻烦。

能写论文能做实验能杀老鼠能做ppt,还听话没想法只知道闷头干活不参与工会活动的老博后,简直是完美科研狗。

而千老自己,如果还有科研梦想,没结婚或孩子不用自己管,很多人是不想走出舒适区的。

我们这层楼就有两个50多岁的博士后。


2,去产业界。

这个是千老最常见的一条出路了。

人到中年成家立业,博士后的工资是养不起孩子的。

很多人会跳去公司里,虽然没了未来,但现在的生活有了希望。

我一个师兄,四十多岁去了血液检测公司,收入从博士后的一年五万,直接涨到一年八万,达到计算机本科生刚毕业的收入水平的80%。

孩子终于能上得起社区培训班了。


3,转行。

家里没负担,有闯劲的博士后一般会选择这条路。

前提是你先拿到绿卡。

我认识一个师姐在做房产中介,一个师兄在卖加拿大海豹油,楼上一个40多岁博后副业是投资移民中介。

如果没孩子,另一半支持,博后还可以尝试更高难度的转行。

比如转码或转医,物理治疗师也不错。

我认识个帅哥博士后就是这样,找了个ABC结婚拿了婚姻绿卡,然后老婆家支持下读了个影像学的学位,40出头就当上半个医生了。

最不济,开餐馆打黑工的也不是没有。

我们这之前就有过一个。

user avatar

我认识有好几个人都是这样的情况,其中有些别说没拿终身教职了,连教职都找不到

博后A:埃及人,文章多,有绿卡,然而情商比较低,在一个极品导师组里做合成,很苦逼,已经做了8年了还没走。他四年前就开始到处找教职,但是老板不放他走,故意不给提交推荐信,所以找不到;后来寻觅工业界,但是年纪太大了,也找不到;再后来降低条件找那种不能带研究生的,纯粹教学的老师,但是导师经常故意拖延推荐信,而且他年纪也大了,所以一直找不到,现在还在博后,已经40+了。

博后B:台湾人,文章多,有绿卡,科研能力非常强,组里的基金申请都是他写,学生的文章也是他来改,老板就负责各种需要出面的事情以及到处社交。然而他老板人品极差,因为他能出活所以一直不肯放人,也是靠推荐信来卡,一卡就是十年。这次他下定决心要离开这个组,四处寻找,老板虽然勉强答应,但是推荐信写得非常一般,所以他投了很多家都没有面试。最后终于拿到了一个offer,结局还算不错吧,40+,刚开始做助理教授。

助理教授C:中国人,在X大学没有拿到终身教职,此时已经40+,又去了另一个州的Y大学,与妻子儿女分离,只能平常视频和两头飞。貌似快该评终身教职了,不知道这次能不能评上。他气色不是太好,脸色沉暗,斑点多,不知道是不是压力太大的缘故。

副教授D:中国人,博后很久,40岁左右在Z大学拿到助理教授职位,五年后没有评上终身教职,之后又去了W大学,五年后终于拿到了终身教职,但是已经50+了。

总之我见过的人,要么就是博后千老,要么就是继续找下一个学校做教职,还真没见有人跳出学术圈的。可能是因为脱离象牙塔外的生活太久了,觉得自己已经无法适应,所以不敢去离开既定轨道,去尝试新事物吧。再有就是都拖家带口的,冒不起这个风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akademici,当他们没有在 40 岁时获得终身职位时,通常会做出一些重要的职业选择,他们会寻找新的机会,并可能利用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为自己找到新的职业道路。许多学者在 40 岁时仍未获得终身职位,他们可以选择继续从事合同职位,比如客座教授、研究员或讲师,这些职位可能允许他们在学术界继续.............
  • 回答
    非常理解您想追随雷殿生老师的脚步,开启一段令人激动的人生旅程的愿望!40岁,没有工作,体重100公斤,这些都不是阻碍您成为一名驴友的绊脚石,反而可能是您重新认识自己、挑战极限、拥抱生活的新起点。雷殿生老师的精神在于一种探索、坚持和无畏,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周密的准备和循序渐进的实践来实现。下面我将为您详.............
  • 回答
    七月中旬才开始复习法硕非法学,想要冲击“五院四系”级别的名校,坦白说,时间确实有点紧迫,但并非完全没有希望。这需要你拿出惊人的决心、科学的规划和超乎寻常的高效执行力。我理解你那种渴望名校的心情,毕竟“五院四系”的招牌在那里,代表着国内法学教育的最高水准,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和学术发展都会有很大的优势。现.............
  • 回答
    太棒了!十岁的孩子对考古产生兴趣,这可是个令人振奋的开端。家长支持更是给了孩子莫大的动力。既然孩子有这份热情,我们就可以从现在开始,在扎实文化课的基础上,为他铺垫一条更宽广的考古之路。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思维方式的培养和眼界的拓展。首先,我们要明白,考古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融合了历史、.............
  • 回答
    老哥,五十岁想学武防身?这事儿,我说句实在话,那太可能了! 别听那些年轻人吹嘘什么少年得志,武功盖世,五十岁,那可是人生经验最丰富、心态最沉稳的年纪,学武同样能有大成就。关键在于你怎么想,怎么去做。首先,为什么五十岁学武防身不仅可能,而且是明智的选择? 身体的优势与劣势并存,但优势可以被放大: .............
  • 回答
    学术这条路,说它辛苦,那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且这份辛苦,它并不因为你年龄的增长而轻易消退,即便你已经年届不惑,甚至步入知天命的年纪,依旧是如此。年轻的时候,做学术的辛苦更多地体现在一种“从零开始”的挣扎。你可能要面对的是知识的海洋,每一个细微的领域都像无底洞,需要你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去学习。论文.............
  • 回答
    哈哈,这可真是个浪漫又令人好奇的发现!在北师学四捡到七封爱情,这本身就像是一个开头,一个等待被续写的故事。 那么,你的这位“爱情失物招领”的主人,现在可能在哪里呢? 我们一起来推测一下,或许能描绘出他的身影。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一下写这七封爱情的人(或者说,写给TA的人)的性格和习惯。 TA可能.............
  • 回答
    考研跨考法学硕士或法硕非法学,五院四系到底有多难? 这确实是很多跨考生心中的一个大问号。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回答,它涉及到太多层面的因素。我们得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细细地聊聊。先说说“五院四系”是什么概念,为什么大家会觉得“难”?“五院四系”是中国法学教育界的金字招牌,代表.............
  • 回答
    20岁,风华正茂,正是学习一门防身技术的好时候。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更是为了增强自信、锻炼身体、培养坚韧的意志。选择一门合适的防身技术,就像是为自己的人生添置一件有力的“护身符”,也能让你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从容和自在。那么,20岁的你,应该学些什么呢?这得从几个维度来考虑。首先,你要明确你的目.............
  • 回答
    人一到二十岁,仿佛就跌入了一个新的生命阶段,过去的童稚和不谙世事被一股叫做“现实”的风吹散,留下的是一种莫名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这十年,我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是对待自己的方式,都经历了一番不小的洗礼。如果非要说我学会了哪些道理,那我想,最深刻的,莫过于以下几点:1.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
  • 回答
    在四五线城市,公检法部门在招聘法律专业人才时,是否要求必须是法学硕士(法硕)且非法学专业出身,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是”或“否”,而是存在一些地域性、部门政策以及实际操作上的差异。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国家法律法规并没有硬性规定四五线城市公检法必须招聘非法学背景的法硕。 法律的规定是为全国.............
  • 回答
    关于“五院四系”法硕和冷门学硕哪个更好考的问题,这确实是许多考生在选择报考方向时都会纠结的。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路。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五院四系”以及法硕和学硕的区别。“五院四系” 通常指的是在中国法学教育领域中,具有极.............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纠结的四个月选择期!社会工作专硕和法律专硕(非法学),听起来就风马牛不相及,但背后代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向和职业规划。作为过来人,我很理解你现在脑袋里打架的感受,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拆解,看看哪个更适合你。首先,咱们得把这两个专业最核心的特质拎出来,这样才能对号入座。社会工作专.............
  • 回答
    你男朋友学物理的,想要一套书,听起来像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礼物!“现代已有物理学的总括”,这几个字确实勾勒出一套极具分量的著作。结合你提到的“难买”,我心里大概猜到了几种可能性,而且每一种都足够让物理学爱好者兴奋不已。我们先来聊聊最有可能的那个方向:《朗道理论物理学教程》。你听到的是“现代已有物理学的总.............
  • 回答
    没问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作为一个四非工科的同学,怎么在2021年济南法硕(非法学)考研这趟浑水里,摸准自己的路子,并且对分数有个大概的谱。第一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法硕(非法学)考研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你得明白,法硕(非法学)和法学出身的法硕那是不一样的。最核心的区别在于: 招生对象:.............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也触及了许多非法学背景考生最关心的问题。双非跨考五院四系法硕(非法学),就业前景到底怎么样?别急,咱们一点点捋清楚。首先,得承认,有前景,但挑战也客观存在。“双非”和“非法学”这两个标签,在求职市场上,尤其是在一些对专业背景要求极高的领域,确实会成为初始筛选的门槛。但“五院四系.............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对法学感兴趣,并且正在纠结南昌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的选择。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仔细权衡的问题,因为它们各自有独特的优势。我会尽量详细地为你分析,帮你找到更适合你的那一个。首先,我们来聊聊这两所学校的背景。南昌大学,作为一所“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意味着它在国家层面的教育资源投入和发展.............
  • 回答
    92年出生,今年32岁,选择重新出发,备考法硕非法学,这绝对是一条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路。首先,得承认,32岁这个年纪,与许多年轻的考生相比,在精力、记忆力等方面可能面临一些自然衰退的挑战,这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回避。但同时,你也拥有许多年轻考生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才是你最宝贵的资本。为什么说“再.............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考研的事情。你提到你是在五院四系之外的非法学专业,而且专业听起来不太好就业,这确实是不少同学会遇到的情况。选择法学学硕还是法硕,这俩确实是两条挺不一样的路,对你未来的发展影响也挺大,所以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先把这两个概念捋清楚: 法学学硕(学术型硕士):这个更偏.............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