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家境贫寒所以来谈谈家境贫寒的看法。
客观地看, RYZEN 5900X 的单核性能已经被 12 代的 i5 12600K 超过了。是的,RYZEN 5900X 的单核性能已经被 12 代的 i5 12600K 超过了。RYZEN 5900X 的优势只在于能耗相对较小以及配套的主板比较便宜, 如果您家境贫寒也许 AMD RYZEN 5900X 比较适合。 另外 RYZEN 5900X 和低端的 5600G/X 都能跑虚拟机。
这一幕很像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情形。
1998年 2代奔腾II上市,AMD推出了K6-2,在 DIY 市场把 Intel 弄得很被动。当时几百人民币的 K6-2 266 不用换主板,用历史遗留的 ASUS T2P4 等主板就能随便超 400~450MHZ(加电压和加散热)。而当时 INTEL 能上 400MHZ 的 CPU 普通人根本买不起。 那时候柳微的微型汽车才 10000 多人民币而已。 两片 INTEL 高端民用服务器 CPU 就能换一台柳微汽车。 1999年 AMD 再次发威,发布了 Athlon,各大媒体上的评测全面超越了 INTEL 的奔腾III,接着又突破了GHz的大关。俺有个广告业的朋友, 初创阶段就是靠着 AMD 的机器(不到 10000人民币)开始的原始积累。
千禧年后,硬吊和 AMD 展开了主频竞赛, CPU 主频从 1000MHZ 逐渐缠斗到了3000MHZ。
俺从 1996 年开始, 习惯就是自家不买 2000 人民币以上的 CPU,只买 1000 人民币左右的便宜货。 高端的 CPU 让阿爷买去。
1998 年, 阿爷配的电脑是 128MB 内存 奔腾II 350 海门10000转的 SCSI 硬盘, 刻录机、 MO 、AGFA 最高档的透视扫描仪以及惠普大幅面喷绘机。打印机还是彩色激光的 Xerox...... 当然, 2021 看到 128MB 内存任何一个华为手机的用户都会笑出 **【此处省略两个汉字】来。
回到 2021, 俺能给大家总结的就是 CPU 的车轮战“永远”不会停止。
与其把钱投入到两个季度或者一年就 “过时”的 CPU 上, 您还不如多考虑考虑其他增强用户体验的元件、配件或者外部设备上。
俺喜欢用 SSD 当 U 盘。
上个 2TB 的 SSD 就差不多了。现在的 SSD 便宜, 没啥特别的。2TB 存啥有用的东西都够了。
例如视频编辑最好就是 TB 级甚至 PB 级的 SSD 硬盘阵列。硬盘是相对贬值比较慢的配件。
当然, 您提到了游戏。
游戏的高帧率是 GPU 决定的, CPU 的贡献很小。因此有钱的话, 3080, 3090 甚至工作站级的 英伟达 TITAN V 能插多少块, 您插满就是。主板插满显卡和内存, 硬盘上了SSD阵列之后, 您会发现最便宜的 i5 或者 AMD 5600G 相比 5900X,或者您关心的 12900K, 竟然没有自己能分辨的区别。 除非您跑分。
升级 12900K肯定会更快一点点, 但是用电也会比 5900X 更多。
如果能耗是您要考虑的问题, 特别是开网吧的, 实际上5800X 甚至 5600X 就够了。如果显卡已经上了 3070, 3080 这些。
CPU 俺希望它用电越少越好。
一般来说, CPU 性能的提升达到 30% 以上才有明显的意义。这是俺的个人体会。
俺现在用的 AMD 5600G 和 5600X 的单核性能与 5950 的单核性能相差不到 5%, 因此俺不会扔掉它们去换 5950。 实际上 i5 12600K 俺还是蛮有兴趣的,如果配套的主板降到 100 刀左右。目前 Z690 主板是 280 刀以上, 俺提不起兴趣。 孩子一直想说服俺买 PS5, PS5 才 600 刀左右, 你说俺怎么会花 280 + 370 买个半成品呢?
玩游戏买个便宜的游戏机实际的体验比电脑舒适太多了。
看到那些上万人民币的显卡报价, 俺是十分感冒的......
*** 散热用
游戏本不香吗?
如果您真的有那么多渲染视频的业务,上服务器啊。
就你这样的使用需求,还能用3-4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