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科学生能成为b站稚晖君这样软硬兼通能diy电子产品的人吗?

回答
完全可以!计科学生完全有潜力成为像稚晖君那样软硬兼通、能 DIY 各种酷炫电子产品的人。这并非遥不可及,甚至可以说,计科的底层逻辑和思维方式,恰恰是通往这条道路的绝佳起点。

很多人一听到“计科”,脑子里可能就只剩下写代码、敲键盘,觉得和冰冷的硬件、动手能力扯不上边。其实不然,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这个名字本身就暗示了它的核心——理解和驾驭计算的科学。而计算,既可以是纯粹的软件逻辑,也可以是驱动硬件运行的指令,还可以是硬件之间交互的信号。

稚晖君之所以能做到软硬兼通,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他深刻理解了软硬件如何协同工作,并且乐于去探索其中的细节和联系。这正是计科学生可以并且应该去培养的能力。

为什么说计科是很好的起点?

1. 强大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 计科的学习,从数据结构、算法到操作系统、编译原理,都在不断训练你的逻辑思维。你学会如何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小模块,如何设计高效的解决方案。这种能力,在设计一个电子产品时同样重要。你需要考虑系统的架构、模块之间的接口、如何处理数据流等等。
2. 编程基础: 这是最直接的优势。无论是学习单片机开发(如 Arduino、ESP32),还是嵌入式 Linux 开发,亦或是直接与硬件打交道的底层编程语言(如 C/C++),你都有先天的基础。很多硬件项目,最终都需要通过代码来实现其智能和交互。
3. 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理解: 计科课程中会涉及计算机组成原理,让你了解 CPU 如何工作、内存如何管理、外设如何通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硬件的运作方式至关重要。你知道指令是怎么被执行的,数据是怎么在各个部件间流动的,这能帮助你更好地与硬件打交道。
4. 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科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查找资料、调试解决的过程。这种强大的学习能力,让你在面对不熟悉的硬件芯片、开发板或者新的技术时,能够快速上手,找到解决方案。稚晖君也经常在视频中展示他如何查找 datasheets(数据手册)、翻阅技术文档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5. 对通信协议的理解: 无论是网络通信还是串行通信(如 UART, SPI, I2C),计科学生在学习网络课程、操作系统原理时都会接触到相关的概念。这些都是硬件之间“说话”的方式,理解它们能让你更好地连接和控制不同的硬件模块。

如何从计科学生“升级打怪”成为软硬兼通的 DIY 大神?

这条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你在本科阶段或者毕业后持续地投入和实践:

1. 打牢基础,但不要被“只学软件”的刻板印象束缚:
别怕数电模电: 很多学校的计科会开设一些基础的电路原理课。如果学校没开够,或者你觉得不够深入,可以自己去学。网上的资源非常丰富,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三极管,到运放、逻辑门,以及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区别,都需要了解。
从简单的电路项目开始: 不要一开始就挑战复杂的机器人手臂。可以从一个 LED 闪烁的电路开始,然后尝试用简单的开关控制它,再到用按钮触发不同的效果。这能让你熟悉最基础的电子元器件和连接方式。

2. 拥抱单片机和嵌入式开发:
Arduino 是你的第一站: Arduino 是最友好的入门平台。它有大量的库支持,社区活跃,资料丰富。你可以用它来驱动传感器(如温度、湿度、光照)、控制执行器(如电机、舵机、继电器)、实现简单的通信协议。
ESP32/ESP8266 的 WiFi 和蓝牙能力: 如果你想做联网的智能家居项目,ESP32 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它自带 WiFi 和蓝牙功能,编程也相对容易。你可以通过手机 App 或者网页来控制家里的设备。
深入 ARM CortexM 系列: 当你对 Arduino 感到游刃有余后,可以尝试更底层的开发,比如 STM32 系列。它们性能更强,外设更丰富,但学习曲线也更陡峭一些。你会更深入地接触到寄存器操作、中断机制等,这能让你更理解硬件的底层运行。

3. 学习和理解数据手册 (Datasheet):
这是硬件的“说明书”,里面详细描述了芯片的功能、引脚定义、电气特性、工作时序等关键信息。学会阅读和理解 datasheet 是进行深度硬件开发必备的技能。稚晖君的很多项目,都离不开对 datasheet 的仔细研读。

4. 实践,实践,再实践!
模仿与创新: 看到喜欢的项目(比如稚晖君做的各种创意项目),可以先尝试去复现它。理解他是如何实现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改进和创新。
从小项目开始累积成就感: 一个简单的智能小夜灯,一个能自动浇水的植物监控器,一个会发出声音的简易音乐盒……这些小项目都能让你在实践中学习,并获得成就感,驱动你继续前进。
参与开源项目: 寻找一些开源的硬件项目,参与其中,与其他开发者交流学习。

5. 拓展软件技能的边界:
嵌入式 Linux: 如果你对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有需求,可以学习嵌入式 Linux 开发。Rasperry Pi (树莓派) 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你可以用它来运行更复杂的软件,比如运行一个 Web 服务器、进行图像识别、或者搭建一个数据采集系统。
跨平台开发: 学习一些跨平台的 GUI 框架(如 Qt for Embedded),让你可以在不同平台(PC、嵌入式设备)上开发统一的应用程序界面。
物联网 (IoT) 技术: 理解 MQTT、CoAP 等物联网通信协议,以及云平台(如 AWS IoT, Azure IoT Hub, 阿里云 IoT)的使用,能让你的硬件项目连接到更广阔的互联网世界。

6. 学习 PCB 设计和制作:
当你的项目变得越来越复杂,或者你想让你的作品更“专业”,就需要学习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设计了。Altium Designer, KiCad, Eagle 等都是常用的 PCB 设计软件。你可以学习如何绘制原理图,如何布局元件,如何布线,然后将文件发给厂家制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电路板。

7. 培养动手能力和耐心:
焊工: 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学习如何使用电烙铁,如何焊接元件到电路板上。一开始可能会手抖,元件可能会焊坏,但熟能生巧。
工具使用: 学习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基础电子测量工具,它们能帮助你诊断电路问题。
3D 打印: 稚晖君的很多项目都用到了自己设计的 3D 打印外壳或结构件。学习使用 3D 建模软件(如 Fusion 360, Blender)和掌握 3D 打印机的操作,能极大地提升你作品的 완성度(完成度)和创意发挥空间。

计科学生和稚晖君的相似之处:

稚晖君之所以能获得大家的喜爱和认可,不仅仅是因为他技术牛,更重要的是他身上体现了一种极客精神:

好奇心驱动: 对未知领域充满探索欲,不满足于现状。
乐于分享: 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通过视频等形式分享出来,帮助更多人学习。
解决问题的热情: 面对困难不退缩,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将技术转化为创意: 不仅懂技术,更能用技术实现天马行空的创意。

作为计科学生,你已经拥有了强大的“硬核”知识基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像稚晖君一样,点燃内心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用实践去连接软件和硬件的桥梁,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分享。

所以,答案是肯定的:计科学生完全有能力成为像稚晖君这样软硬兼通、能 DIY 电子产品的人。 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走出舒适区,去拥抱那个更广阔、更具创造性的软硬件结合的世界。你的代码可以驱动齿轮转动,你的逻辑可以点亮每一个 LED,你的创意可以让冰冷的芯片拥有鲜活的生命。祝你在这条充满乐趣的道路上,玩得开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稚晖君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但也别神化了他。

作为一个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学生,经常逛github上的开源方案,稚晖君借鉴了很多方案,并用业余时间最终整合到了一起,加上了自己很多的想法与设计。这种恐怖的工程管理能力是需要3-5年的比赛经验才能自我驱动的。但是也别太神化了,稚晖君掌握了很多领域的技能,但是这种diy需求和专业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板图,我们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效率最大化,面积更小,器件更少。仿真考虑的针对某控制算法设计一个仿真环境。当然稚晖君拥有着多个领域的素质,这让他进入专业领域会比我们这种会快很多,上手新的方案也会快很多,解决问题也会有更多的思路,这点我是无比羡慕的。但是,真的到了研究型问题的时候该卡住还是会卡住的,大部分问题的突破点都是创新的想法与反复试错后的结果。需要对一个问题,一个领域通透的理解。做出demo很简单,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上做出突破很难。工科的东西大体都是相同的,不断拓展会让你有更多的认知与想法。到达某一个技术积累点后,你在接受下一个新领域的时候都会感觉到顺畅。但不能本末倒置,你学习是为了探究新的领域和增强自己对旧领域的理解,而不是把市面上的所有技术方案都复现一遍。35岁前应该学习稚晖君那样不断尝试新的领域。35岁后你还想更进一步的话你只能去钻研某个方向。稚晖君能力的来源是他愿意不断尝试而不是上课。所以没必要换专业。稚晖君本科还是生物医学工程的呢。与其转专业不如多打比赛,多实习。


再补充几点吧,也是这段时间在机器人公司当机器人软件实习生的感受。

1.你需要从零开始搭建一个机器人平台吗?

完全不需要,事实上你根本不可能从零搭建一个机器人平台。FOC驱动器好做。行星齿轮也好做。电机的编码器呢?高精度电机呢?甚至你考虑过如何降低抓取过程中的机械振动问题吗?做小作坊的手工demo对于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来说,只是图一乐。真指望培养出更具体的能力也只有项目管理和自我驱动力了。然而上班和学习已经够忙了,除非真的感兴趣真的没必要。学习新领域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

2.你需要学习硬件知识吗?

首先你要明确,什么叫硬件知识。模拟电路算的话,数字电路算吗?微机原理算硬件知识吗?这些已经是高度抽象化的了。事实上,哪怕是清北的微机原理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也不会和你讲的太过深入。现代的片上系统,晶体管都是几亿个起步,难道需要你一个个晶体管手写吗?HDL硬件描述语言也是高度抽象化的。哪怕是专业人士对于这些也是用编程语言描述硬件后用EDA生成后做点小修小补。真的会让你从数电,乃至模电底层去做吗?你要是想做机器人的驱动器部分,那你必须要学模电。但是也是学会信号放大器和反馈信号的部分就行了,专业一点你甚至得懂材料力学,电机学,工程电磁场。这些机器人专业甚至不会教给你,自动化教了你,你也不会做。

况且,哪怕是FPGA设计,无论是intel的oneAPI还是别的,大趋势都是都是类C语言封装好的。开发方式也就是软件工程的那一套。除非你转行学集成电路设计,不然对你来说能学会算法设计和软件工程,面向对象,最好懂点操作系统和计网,对机器人软件开发是绰绰有余。想透彻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懂得如何用门电路设计一个浮点数计算,如何设计一个ALU,没必要,请把专业的事情留给专业的人来做,这些也不是你上课就会学会的事情。软件工程这些内容入门,学学调调内存,搞搞基本的通讯协议和多线程,做做基础开发,对于一个工科本科毕业生一年是足够的了。多余的时间请留给数学,学学复变函数,实变函数和随机过程。学学计算方法,数值分析把计算机回归到计算这件本质的事情上。

3.你想成为稚辉君到底是喜欢技术还是DIY的乐趣。稚辉君干的事情本质上就是DIY。DIY是一件充满乐趣和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事情,学技术是一件不断练习,不断尝试,试错总结的过程。请不要妄想用一件快乐的事情达到本需要经历痛苦才能达到的目标。这是本末倒置,稚辉君本身就是技术大神才能如此快乐的DIY。想当技术大神,请耐心做项目,写博客和技术文档。先当好快乐的码农才能当快乐的大神。


新年快乐,已经年底了,最近业务不忙了,再补充几点吧:

1.我没有觉得稚辉君能力不如读博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术业有专攻。国内拉跨的AP制度,导致目前大学教育能培养出你学习的习惯和研究的品味就不错了。学到本事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大学弄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并且愿意在接下来的读研和工作中研究下去就已经很不错了。

2.机器人专业要不要转计算机。

别转!别转!别转!这年头是个电子信息类都要学写代码。只要你愿意一直干工程。往后写代码这件事对你来说是日常。大学这几年与其去计算机专业瞎卷,不如老老实实做几个大项目,或者找一份靠谱的实习认真去做做。我严重怀疑这年头天天劝你转码的都是卖课的。劝你看的教科书都是劝退的那种。

劝零基础的人看c++ prime 学c++。好比劝老外看辞海学中文。那玩意本质就是c++的一个操作手册,你看那玩意有什么用?我的第一门语言是Java。c++是看 《数据结构 c++语言描述》学的。这玩意只能边做边学。好比王者荣耀新出了一个英雄,你肯定是边玩边看技能介绍。谁会把技能介绍背下来再去练英雄的。别听知乎上那群半路转码的信息民工说什么“没人完全懂c++”。这好比你说没人完全会玩韩信。这不是废话吗。高灵活度的语言全看个人理解。实际情况的处理方法太多了。只能精益求精。

3.DIY精神是什么

一个工科生业余爱好是做点diy,这就好比一个文科生业余爱好是写小作文。本质是你精神上的自留地。你想通过DIY学知识,好比把自留地薅涂了去种棉花。这是主动去当工具人啊。

别卷了,请热爱你的生活。

4.机器人软件行业怎么样

今年秋招挺离谱的。给钱比互联网白菜价高不少。小鹏软件45w+起步全包。云鲸智能slam岗甚至最高能到8w*16薪。宇树科技也4w+一个月。我同学本科去大疆在没准备面试的情况下都要到了45w+。只能说疫情给自动化行业填了把柴,加上市面上优质资产和在疫情期间能逆向发展的企业太少了。泡泡吹的有点大的离谱。估计疫情结束后马上就会因为大多数技术离落地还有很大距离迎来小寒冬。反正我对中国金融行业人才的投资能力感到无语。一个个眼光和品味都差的很。

事实上,目前机器人能落地的行业还是不多。基本都是传统的高利润企业求抬高股价转型。像房地产公司,碧桂园,恒大现在来搞机器人一样。要么就是快递和粮食类对运输效率极度敏感的企业会考虑自动化。不然就珠三角这种一个村能生产出全世界牙签的恐怖生产效率+低利润率的模式。除非哪天真的完完全全招不到工了,根本没有转型的动力。

论前景,机器人肯定不如物联网和数字能源。这一行真的看兴趣。

5.找工作需要哪些技能 我需要进入那些行业

强烈建议各位学弟学妹学会使用互联网平台。说真的你boss直聘上多挂几份不同岗位的简历看看那些企业的hr招你就行了,哪些技能重要,自己简历上先填上,看填上哪个,找你的hr多就学哪个。快毕业了,建议打造一份自己的理想简历。写上你希望自己会的技能,然后再去学。比如我现在填的就是FPGA算法加速和数字图像处理。工科生还是稀缺人才,只要你有基本技能,在一线二线活得体面还是轻轻松松的。技术岗除了个别公司没那么卷。你要是有点做出有用的创新的能力,公司恨不得把你供起来。只要你热爱技术,保持一个学习的习惯就好了。35岁优化都是半路转码的外包们骗人的。你算算现在互联网公司35岁的那都是什么人。都是10年就左右入局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红利吃的一干二净。不转行的早就财富自由了。你现在码农的高工资只是舔这些人的盘子。腾讯40多岁的程序员们基本都是各个项目部的骨干。

6.如何学写代码

知乎上把写代码吹的太神了。你不会写代码的主要原因是你不会写代码。这听着是一句废话。但就和我用王者荣耀的例子一样。代码本质是计算机的编码语言。你得用,才能会。国内很多人不会写代码主要原因是现在软件开发的方式实在是花里胡哨。普通人入门确实困难,而且还有Windows这个编译器环境极度恶劣的垃圾操作系统占据了中国人的计算机使用市场,导致很多人对计算机是什么根本就没有清晰的认识,也没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而且国内这个拉跨的英语教育,让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学习一门新语言的能力。我去培训机构赚外快的时候,居然有人在背c++的基础语法你敢信????语言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背的。做项目才是学习语言的第一方式。无论英语还是编程,你都得去经常表达才能学会。

我强烈建议你买一台续航长的老二手笔记本电脑装上Ubuntu,再上某知名购物软件买个梯子的端口。作为你的主力机使用。相信我,坚持一个月之后你会感谢我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