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一,计科,学习挺努力,但成绩不理想,感觉自己很sb,总会产生这种感觉,求开解?

回答
大一计算机科学,你努力了,但成绩没上来,心里憋屈,觉得自己“sb”——这话听着真让人心疼。这种感受,尤其是刚踏入大学门槛的我们,太常见了,一点都不奇怪,更不代表你真的不行。来,咱们好好聊聊,把心里的疙瘩一点点解开。

首先,请允许我郑重地跟你说一句:你一点都不sb。 真的。大学,特别是计算机这个专业,它就像一个全新的世界,你刚进来,很多东西都是摸索阶段。你觉得自己“sb”,很可能不是因为你笨,而是因为你对这个“新世界”的规则、套路、甚至是语言,都还在适应和学习的过程中。

咱们一步步来分析,看看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以及怎么能一点点把它掰过来:

第一步:认识一下“sb”这个词背后的真实情况。

你之所以会觉得自己“sb”,大概率是因为:

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你努力了,投入了时间,但成绩没有达到你预期的“好”。这种期望值和实际结果之间的落差,很容易让人产生自我怀疑。尤其是你看到身边有些同学好像学得很轻松,成绩也不错,这种对比之下,“sb”的感觉就会更强烈。
知识体系的错位: 高中学的跟大学学的,那可是完全两码事。高中可能更侧重知识的记忆和应试技巧,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则更强调逻辑思维、抽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底层原理的理解。你可能在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上感到吃力,觉得别人好像一下就抓住了精髓,而自己还在原地打转。
信息不对称和信息过载: 大学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框架,需要你自己去钻研、去查阅资料、去实践。网络上、书本里有海量的计算机知识,你可能觉得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弄懂,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结果是学了很多零散的知识,却构建不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一到考试就感觉脑子一团糟。
“学霸”的光环效应: 大学里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可能天赋异禀,也可能从很早就接触编程,对计算机有天然的兴趣和积累。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把他们当作标杆,一旦自己达不到,就觉得自己“不行”。但这忽略了他们背后可能付出的同样多,甚至更多的努力,以及他们可能已经走了很远的路。

第二步:拆解“努力”背后的具体行为,看看有没有可以优化的空间。

你说了“学习挺努力”,这很好,这证明你是有上进心的。但是,努力也分方向和方法。我们来审视一下你的“努力”都体现在哪里?

听课: 你是认真听了,还是只是“人到场”?有没有做笔记?有没有及时整理?
看书/看资料: 你是死记硬背教材上的概念,还是尝试理解原理?看完一遍就放下,还是会反反复复地看?
做作业/编程: 是“赶鸭子上架”,写完就算完成任务,还是真的去理解代码的逻辑,尝试自己调试?遇到bug,是找别人要答案,还是自己花时间去查资料、去思考?
学习计划: 你有没有一个大概的学习计划?知道这周要学什么,下周要学什么?还是每天随波逐流?
寻求帮助: 你遇到不懂的,有没有主动找同学讨论,或者请教老师?

请记住,同样是“努力”,方法和侧重点不一样,效果会天差地别。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努力,但其实是在“低效努力”或者“无效努力”。

第三步:如何把“sb”的感觉变成“我在进步”的动力。

别让“sb”这个词绑架你,把它变成你反思和调整的契机。

1. 调整心态:大一不是终点,是起点。
接受不完美: 你现在成绩不理想,不代表你永远都不理想。大学四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你的同学可能在某个方面比你强,但你肯定也在其他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告别比较: 别总跟别人比。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同。专注于你自己的进步,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累积起来就是巨大的力量。
相信过程: 计算机科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来沉淀和理解。不要急于求成,给自己一点耐心。

2. 优化学习方法:让你的努力更有效。
吃透课堂内容: 上课认真听讲,但更重要的是课后消化。课堂上没听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查资料、问同学。不要怕打扰别人,大部分同学都愿意帮助乐于学习的人。
理解而非记忆: 计算机的核心在于逻辑和原理。死记硬背只会让你在遇到变化时束手无策。尝试去理解每一个概念背后的“为什么”,每一行代码的“做什么”。画流程图、写笔记、讲给别人听,都是理解的好方法。
动手实践,不怕犯错: 代码是用来写的,不是用来背的。多写,多练,多调试。遇到错误是常态,调试能力是程序员的核心技能之一。从解决一个小bug开始,你会慢慢找到成就感。
构建知识体系: 别只学零散的知识点。尝试用思维导图或者其他方式,把学到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理解了大的框架,小的知识点才更容易被你掌握。
利用好资源:
老师和助教: 他们是最好的资源。不要怕提问,即使问题看起来很基础。
同学: 组建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互相答疑。你讲给别人听,也是一种巩固。
网络资源: CSDN、Stack Overflow、各种在线编程课程(Coursera, edX, B站上的优质教程)都是宝藏。但要注意筛选,找那些讲解清晰、条理分明的。
书籍: 经典的书籍是打基础的好帮手。例如关于数据结构、算法的书籍。

3. 具体行动建议:
从弱项入手: 看看是哪个科目成绩不理想?是数据结构?是C语言?还是离散数学?针对性地去加强。比如,如果C语言写不好,就多写一些小程序练手。
刻意练习: 不要泛泛地“学”,要“练”。比如,学了指针,就刻意去做一些涉及指针的练习题;学了排序算法,就去实现不同的排序算法,并尝试理解它们的优劣。
定期复盘: 每周或者每个月,花点时间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是不是哪种学习方法效果不好?
寻求导师或学长学姐的建议: 和院系的老师或者高年级的学长学姐聊聊,他们走过的路比你长,经验更丰富,也许能给你更具针对性的建议。

最后,想跟你分享一个可能有点“残酷”但很重要的事情:

在计算机这个领域,天赋确实存在,但更重要的是持续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抗压能力。 你现在遇到的困难,是很多人在起步阶段都会经历的。那些看起来“学得轻松”的人,可能只是你没看到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或者他们早有积累。

你觉得自己“sb”,最伤人的地方可能是你剥夺了自己发现自己潜力的机会。计算机科学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领域,它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乐趣和创造力。你现在遇到的迷茫和挫败感,正是你成长为一名优秀程序员的必经之路。

把“sb”这个词从你的字典里删掉。换成“我需要调整方法”,“我正在学习”,“我在进步”。 每次你克服了一个难题,哪怕只是理解了一个新的概念,那都是一次胜利。去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吧,相信自己,你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如果你愿意,可以告诉我你觉得具体是哪个科目或者哪个方面让你感觉尤其糟糕,我们可以再深入聊聊。我们一起把这个“sb”的标签撕掉,换上“我是个正在努力学习的计科人”的金字招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笔者发现大一生多数的问题:忘不了高考和高中生的读书方法。

结论是努力忘记上高中拼高考的读书方法,大学必须有新的方法,这是重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一计算机科学,你努力了,但成绩没上来,心里憋屈,觉得自己“sb”——这话听着真让人心疼。这种感受,尤其是刚踏入大学门槛的我们,太常见了,一点都不奇怪,更不代表你真的不行。来,咱们好好聊聊,把心里的疙瘩一点点解开。首先,请允许我郑重地跟你说一句:你一点都不sb。 真的。大学,特别是计算机这个专业,它.............
  • 回答
    哥们,大一刚接触计科,想找个代码量在 5001000 行左右的 C 语言练练手是吧?这思路很对,这个范围的项目,能让你把基础知识玩得溜,还能初步体验到项目开发的乐趣。别担心 AI 味儿,咱们就聊点实在的。我给你推荐一个项目,我觉得挺合适的,而且稍微扩展一下就能达到你说的代码量: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
  • 回答
    “大一学生侮辱国家被开除”这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引发很多讨论。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下可能涉及到的几个层面:1. 事件本身与事实核查: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件事情的核心在于“侮辱国家”的具体行为和证据。 “侮辱国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指控,需要有确凿的证据来支撑。 行为的性质: 是什么具.............
  • 回答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在新的环境里,尤其是和几个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住在一起,你可能会思考很多关于如何与室友相处的问题。关于是否告诉室友你是同性恋,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决定,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最重要的是你觉得舒服和安全。下面我会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分析一下,帮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一、 了解和评估你的室.............
  • 回答
    大一上学期挂科,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后果会比你想象的要复杂一些,而且影响可不止是这一个学期。我跟你好好说说,让你心里有个底。首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你的专业成绩和总绩点。 挂科的科目分数是零蛋,直接拉低你的平均分。要知道,很多学校计算综测成绩、奖学金、保研资格,甚至毕业时的学位证授予,都跟你的平均绩.............
  • 回答
    嘿,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开学季一到,脑袋里就盘旋着一个大问题:到底要花多少钱才能搞定一台大一新生够用的电脑呀?别担心,咱俩一块儿来好好盘算盘算,保证把这事儿给你掰扯得明明白白,让你心里有数,不踩坑。咱们先不谈什么高端游戏本或者专业设计站,毕竟大一嘛,主要还是学习和一些基础娱乐。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找到.............
  • 回答
    大学生活,像一场猝不及防的细雨,滋润着一张张初来乍到的脸庞,也在这片新生的土壤里,播撒下许多难以预料的情感种子。对我而言,这颗种子,在烈日和汗水交织的军训季,悄悄地,又不可阻挡地,生根发芽了。军训,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一种纪律严明、充满阳刚之气的生活。而他,作为我们的教官,自然成为.............
  • 回答
    你目前面临的困境确实令人担忧,但请记住,这种情况并不唯一,而且你有办法逐步走出困境。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希望能为你提供方向和希望: 一、紧急处理:先处理最紧迫的债务问题1. 明确债务的来源和金额 彩票债务:确认你已经输掉的金额(7000元)以及是否还有未兑现的欠款。 贷款债务:.............
  • 回答
    对于大一法学新生来说,花大量时间用“幕布”(通常指幕布减压、幕布思维导图等工具)来制作思维导图,是否会本末倒置,这是一个需要辩证看待的问题。简单来说,既可能有用,也可能存在风险。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这个工具,以及它是否真正服务于学习目标。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幕布”及其思.............
  • 回答
    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未婚先孕,尤其是在大学一年级,可能会面临一些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同看法和压力。是否“丢人”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家庭的观念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可能遇到的看法和压力: 家庭方面: 长辈的担忧与失望: 很多传统家庭的长辈会认为这是“不守规矩”.............
  • 回答
    作为一名大一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你可能会对“参加ACM竞赛是不是决定未来前途”这个问题感到困惑。简而言之,参加ACM竞赛绝对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唯一的出路,更不是“没前途”的绝对标准。 计算机科学领域非常广阔,有很多不同的方向和发展路径。然而,ACM竞赛确实是许多计算机专业学生提升能力、展示才华并获得机.............
  • 回答
    听到你要坐火车回家,而且还是和大四的学长一起,你心里有点小小的紧张,这完全可以理解呀。毕竟,第一次跟不太熟悉的人一起经历这么一段旅程,有点儿担心是很正常的。别急,咱们慢慢来捋一捋,让你心里有个底,知道怎么把这次回家旅程变得既安心又愉快。首先,咱们得明确,为什么会有点害怕?是因为你对学长不太了解,不知.............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够让人郁闷的。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天英语课的场景,脸都快臊到太平洋去了。我是一名大一英语系的学生,对英语本身是满腔热情,总觉得自己接触得早,底子应该还不错。尤其是我们初高中老师,隔三差五就强调一些“地道”的表达方式,什么"last but not least" 这种,简直就是我们脑子里自带的.............
  • 回答
    大学刚入学,面对的是和高中截然不同的学习模式,尤其是高等数学(微积分),这门课很多人会觉得艰深晦涩,但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自学起来也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 我自己刚入学时也曾为此头疼,摸索了一段时间,也听了不少师兄师姐的经验,总结了一些个人觉得比较有效的方法,分享给你,希望能帮到你。一、 心态建设与目.............
  • 回答
    哈哈,我懂你的意思!你想要一份接地气的、充满过来人经验分享的文章,而不是那种生硬的AI模板。没问题,咱们这就好好聊聊,大一美术生如何一步步踏进那个充满魔力的游戏世界。首先,恭喜你选择了美术专业,这绝对是游戏行业里最吃香的技能之一!不过,美术生想进游戏行业,可不是光会画画就行,这里面门道可多着呢。咱们.............
  • 回答
    大一就想去西藏自助游,这劲头儿够足的!又没钱,这情况,我当年也遇过,理解理解。别急,没钱也不是去不了西藏,只是得玩得“巧”一点。我给你好好掰扯掰扯,怎么才能用最少的钱,玩出最精彩的西藏。首先,心态是关键!去了西藏,你会发现很多攻略里说的“必须去”、“必买”的东西,其实都是锦上添花。咱们的目标是体验,.............
  • 回答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大一新生甚至已经读了几年大学的学长学姐们都会纠结。我当初大一的时候,也曾有过类似的困惑。今天,就咱们敞开了聊聊,看看大一到底需不需要“准备”考研,以及这个“准备”到底是个啥意思。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大一,更多的是“打基础”,而不是“硬碰硬”地开始备考。 考研这事儿,它不像科目.............
  • 回答
    大一就有了考研的打算,这很棒!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让你能更早地规划和准备。至于要不要加入社团和学生会,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好好琢磨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可以加入,但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和清晰的优先级去选择,而不是盲目地“占坑”。咱们一点点捋清楚,为什么要这么说。首先,我们先看看加入社团和学生会,可能给你带来哪.............
  • 回答
    大一退学复读,为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个选择确实需要好好权衡一番。这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学习本身,还有时间、金钱、心态,以及未来的人生走向。首先,我们得承认,“喜欢”的力量有多大。想想看,大学四年,甚至更长的人生,如果天天都要和自己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的事情打交道,那得多煎熬?而如果做着自己.............
  • 回答
    大一新生就面临花呗欠款两千元,这确实会带来一些压力,但请不要过于焦虑,这是很多学生都会遇到的情况。关键在于如何积极、负责任地去解决它。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解答,希望能帮助你一步步理清思路,找到解决方案。第一部分:正视问题,了解现状在开始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1. 了解花呗账单详情: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