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看电影《林肯》前需要了解哪些美国历史?

回答
在您准备观看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这部伟大的《林肯》之前,若能对美国历史上有几个关键时期和事件稍作了解,那会极大地提升观影体验,让您更能领略到林肯总统在那段动荡岁月中的艰难抉择和伟大之处。就好比提前知道一个故事的背景,您就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动机和时代的洪流。

核心背景:美国内战(18611865)

电影《林肯》的故事发生在内战的最后阶段,所以理解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至关重要。

奴隶制:美国社会最深刻的裂痕
经济与社会结构: 在美国建国之初,奴隶制就已存在,并且在南方经济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南方各州,尤其是棉花种植园,高度依赖黑奴的劳动力。这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奴隶主阶层拥有巨大的权力。
北方态度的演变: 相对而言,北方经济更多元化,工业化程度更高,奴隶制在那里逐渐被废除或受到限制。但即便如此,北方的许多人也并非是纯粹的“废奴主义者”。他们反对奴隶制扩张到西部新州,一方面是出于道德上的不安,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政治力量平衡的考量——不希望南方奴隶主在国会中拥有过大的话语权。
妥协与冲突的不断升级: 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一直在努力在奴隶制问题上寻求妥协,以维持联邦的统一。例如,《密苏里妥协案》、《1850年妥协案》以及《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等,都是试图平衡南北方在奴隶制扩张问题上的分歧。但这些妥协往往治标不治本,反而激化了矛盾,比如“血腥堪萨斯”事件就展示了妥协破裂后的暴力冲突。
激进废奴主义者的影响: 像约翰·布朗这样的激进废奴主义者,他们的行动(如1859年的哈珀斯费里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地加剧了南方的恐惧和愤怒,认为北方正企图煽动奴隶起义。

州权与联邦权力的争论
根本性的政治哲学分歧: 南方各州认为,各州在加入联邦时保留了相当大的自主权,有权决定自己的法律和制度,包括奴隶制。他们认为联邦政府无权干涉州内部事务,甚至有权退出联邦。
北方的观点: 北方,特别是林肯及其支持者,认为联邦是不可分割的,并且联邦法律高于州法。他们不承认州有权单方面脱离联邦。

林肯的当选与 secession(分裂)
1860年总统大选: 林肯作为共和党候选人当选总统。共和党在当时是一个相对年轻的政党,其核心纲领是反对奴隶制扩张。虽然林肯本人在公开场合并未提倡立即全面废除奴隶制,但他对奴隶制扩张的坚决反对,足以让南方各州感到威胁。
南方各州的反应: 在林肯当选后不久,南方多个州(从南卡罗来纳州开始)陆续宣布退出联邦,组建了“美利坚联盟国”(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这标志着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政治危机爆发。

电影《林肯》聚焦的直接历史事件:

电影《林肯》并不仅仅是关于内战的全面回顾,它更专注于一个具体的政治斗争:通过第十三修正案(Thirteenth Amendment)在法律上永久废除奴隶制。

解放奴隶宣言(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1863年1月1日生效)
林肯的战略性举措: 这份宣言是林肯在内战期间一项至关重要的政策。但需要理解的是,它并非立即在全国范围内解放所有奴隶。宣言只适用于当时叛乱的南方联盟各州境内的奴隶,而对北方忠于联邦的边境州(如马里兰州、特拉华州、肯塔基州、密苏里州)和已被联邦占领的南方地区不适用。
目的与影响: 宣言具有双重意义。政治上,它改变了战争的目标,将内战从单纯的维护联邦统一,变成了争取自由的斗争,这有助于争取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和法国,它们已经废除了奴隶制)的支持,并阻止它们承认或援助邦联。军事上,它鼓励了南方黑奴逃往北方占领区,并允许黑人加入北方联邦军队作战,极大地增强了北方的兵力。
局限性: 然而,解放奴隶宣言的法律基础在战后可能会受到挑战。一旦战争结束,如果邦联的法律依然存在,或者缺乏一个更具普遍约束力的法律来保障解放,那么奴隶制的残余影响可能会继续存在。因此,林肯决心要通过宪法修正案来彻底、永久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十三修正案的立法过程
艰难的政治博弈: 这是电影的核心情节。林肯政府需要在国会中获得足够的支持来通过这项修正案。由于当时的政治分裂,这绝非易事。
参议院的通过: 修正案在参议院已经获得通过。
众议院的挑战: 然而,在众议院,由于存在大量反对奴隶制的民主党人以及一些保守派共和党人,修正案的通过面临巨大阻力。林肯及其盟友(如国务卿威廉·西华德)必须在剩余的任期内,也就是内战可能结束之前,争取到足够的票数。
收买与游说: 为了赢得关键的几票,林肯政府动用了包括承诺政府职位、铁路股份等在内的各种政治资源,甚至不惜采取被一些人视为“非君子”的手段(电影中对此有生动描绘)。这展现了在极端政治环境下,为了实现崇高目标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和采取的策略。
1865年1月31日: 最终,第十三修正案在众议院以微弱多数获得通过,并随后被各州批准,彻底在美国宪法中禁止了奴隶制。

关键人物了解: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毋庸置疑的核心人物。了解他作为一位诚实、勤勉、富有同情心但同时又极其务实的政治家如何在这种极端压力下领导国家,是非常重要的。他的演讲(如葛底斯堡演说)充满了对民主和人权的深刻思考。
威廉·H·西华德(William H. Seward): 林肯的国务卿,也是一位资深的政治家,他在推动修正案通过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协调和游说角色。
斯蒂芬·道格拉斯(Stephen Douglas): 在电影中,道格拉斯的形象作为林肯的政敌(虽然在电影中更多是回忆和对比),他是一位支持“人民主权”的政治家,认为各州人民自己决定是否实行奴隶制,是内战前重要的政治人物。
罗伯特·林肯(Robert Todd Lincoln): 林肯的儿子,电影中也出现了他的身影,他也是唯一一个活到成年的林肯子女。
国会议员们: 电影中会展现许多不同的国会议员,他们代表了当时复杂多变的政治光谱。了解一些主要派别(如激进派共和党人)的立场,会对理解他们的辩论有所帮助。

理解这部电影的价值:

《林肯》不仅仅是讲述一个历史事件,它更深刻地探讨了:

政治的艺术: 在最艰难的时刻,如何通过妥协、说服甚至策略性的“交易”来实现政治目标。
道德的勇气: 在巨大的压力和反对声中,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并为之奋斗。
人性的复杂: 即使在最伟大的事业面前,人们依然有自己的私心、恐惧和局限。

总而言之,对美国内战的起因、奴隶制的历史地位、州权与联邦权力的冲突,以及解放奴隶宣言和第十三修正案之间的联系有所了解,将能让您更深入地理解《林肯》这部电影所呈现的那个决定美国命运的关键时刻,以及那位伟大的总统所承受的重担和付出的努力。祝您观影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继前一年煽情烂俗的《战马》之后,斯皮尔伯格的新作《林肯》展现了严肃严谨的历史态度。全片没有炫目的特效场景和娱乐化的剪辑,也没有流水账的讲林肯的生平,而是围绕着美国宪法第13修正案的诞生。首先我们要了解林肯推动这一修正案的法律动机,也就是他和内阁官员们把观众绕晕的那段对话(括号内是电影未提及但我做的补充):


美国宪法给总统以开战的权力,总统的开战权包括了将敌方的奴隶作为财产充公作为战时物资,但这样又有认可奴隶是财产的道德之嫌。同时,没收敌方财产的法律只适用于好战敌对国家,但联邦政府不承认南方邦联是一个国家,甚至不承认南方州叛乱,只认为是叛乱者居住在南方,南方州处于战争状态而已(因为宪法规定联邦和州是对等的,州是可以退出联邦的,对退出联邦的州发动战争是违宪的)。而美国宪法没有对奴隶制做出规定,而在南方州法律中他们是财产(宪法又规定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以及没有赋予联邦政府的权利都属于各州和人民),所以不管是解放还是作为财产没收黑奴只能作为战时紧急措施,缺乏法律依据,在战后一定会受到最高法院的挑战,最终结果是奴隶制卷土重来,总统还会因为违宪而遭弹劾。因此为了实践《解放奴隶宣言》,必须修改宪法(从而让不符合宪法的州法律被废除)。通过宪法修正案需要众议院2/3的赞成票。


不得不承认,在罪恶的奴隶制度盛行的19世纪美国,甚至在内战中,对法律竟有如此严肃的态度,这也是把林肯和独裁者区别开以及把美国和其他国家区别开的根本理由。因此即便南北战争打赢了,也并不代表废除奴隶制是天经地义的,具有主观色彩的正义并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而废奴在当时的美国是如此敏感的话题,以至于林肯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甚至南北战争是以维护统一而非废奴为名开打的。代表南方州的民主党自不必说,共和党温和派也主张以停战和平为先,以汤米·李·琼斯为代表的激进共和党人是废奴主义者,却又对林肯与其他派别妥协的态度不满。共和党温和派支持第13修正案的条件是与南方和谈,而北方大部分人支持废奴的动机是废奴能迫使南方投降得到和平。一旦和谈先成功,修正案就很难通过了。



可想而知,在如此荆棘丛生的形势中,林肯遇到的阻力有多大。他不惜派政治说客与边缘民主党议员们进行灰色交易(说客中有一位的嘴脸颇为面熟—来自Boston Legal的Alan Shore,可见本片的法律比重,同时也能想象这些交易不乏喜剧色彩),林肯也亲自出马收服共和党各派,甚至故意隐瞒南方已同意和谈的消息(和谈又是换取共和党温和派支持的代价)。本片完全围绕这个修正案,没有直面激烈的战斗,甚至林肯遇刺也是侧面描写,仅有的高潮便是修正案获得通过的那一刻。在高唱凯歌的游行队伍中,我被这个伟大的国家的伟大时刻感动了。


丹尼尔·戴·刘易斯不愧为二届奥斯卡影帝,他没有慷慨激昂的渲染正义,而是通过极度内敛的表演,平时轻声细语,时而举止粗鄙,关键时刻能当乾坤,把林肯还原为一个人,一个心怀信仰的普通美国人,而非纪念堂里的那座雕像。在和谈内幕行将曝光,众人七嘴八舌的劝他放弃时,他有了唯一的一场情绪爆发,非常令人信服的把林肯的信仰传递到的每个观众心里。虽然我们不能确定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林肯,但绝对是一个令人信服感动的林肯。我支持他再度荣膺影帝。




这部电影虽不娱乐化,但也制作精良,斯皮尔伯格还是迷恋打光的光影效果。


电影的化妆也很给力,除了林肯外,大卫·斯特雷泽恩的国务卿、汤米·李·琼斯的激进派议员、詹姆斯·斯派德的政治说客都是实力派。影片也兼顾了林肯家庭这一头,没有护歇斯底里的林肯夫人的短,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出演了林肯长子,不过感觉游离于整体水准之下。



肥嘟嘟看电影 - 知乎专栏

微信公众号 - 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