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燕郊房子从171万降到86万」的传闻是真的吗?

回答
关于“燕郊房子从171万降到86万”的传闻,这是一种非常极端且带有夸张性质的说法,但背后反映了燕郊房地产市场经历过的剧烈波动。 简单来说,完全符合这个数字下降的普遍情况并不存在,但燕郊确实经历过价格大幅度下跌,某些特定情况下的房产交易价格可能接近甚至低于这个数字,但这绝非普遍现象。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燕郊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以帮助您理解这个传闻的由来和真实性:

1. 燕郊房地产市场的“辉煌”与“疯狂”时期(20162017年):

北京外溢效应: 燕郊紧邻北京,拥有“首都副中心”、“睡城”等标签,承接了大量因北京高房价而外溢的购房需求。尤其是在北京实行严格的限购政策后,大量购买力涌向了环京地区,燕郊成为首选。
政策利好预期: 当时有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建设规划,以及京津冀一体化等政策利好预期,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燕郊的房地产市场。
价格飙升: 在此期间,燕郊的房价经历了火箭式的上涨。根据当时的市场数据和媒体报道,一些新房和二手房的价格从每平方米几千元飙升到三四万元,甚至更高。很多房产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可观的增值。
“171万”的由来猜想: 171万这个数字可能代表了当时燕郊一套普通户型(例如80100平米)房产的最高成交价或者挂牌价。在市场最火爆的时候,这样的价格在燕郊并非罕见。例如,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单价3.5万元/平米,总价就是350万,而如果单价在1.7万元/平米左右,总价171万也是可能的。这个数字很可能是某个具体楼盘或某一批次房产在高峰期的价格。

2. 燕郊房地产市场的“寒冬”与价格下跌(2017年至今):

北京最严限购政策出台(2017年): 这是导致燕郊房价下跌最关键的转折点。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收紧了对非北京户籍人口在北京购房的资格要求,同时也辐射到了环京地区。
“认房又认贷”: 对北京户籍家庭来说,在京拥有住房且在京无贷款记录的情况下,可以购买第二套住房;但如果在京已拥有住房且有贷款记录,则不能再购买。
非北京户籍购房资格收紧: 对非北京户籍家庭,要求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5年才能在北京购房。这一政策直接影响了燕郊大量非本地户籍的购房者,因为很多在京工作但选择在燕郊居住的居民,其购房资格受到了严重限制。
环京区域调控升级: 在北京限购政策出台后,河北省也迅速跟进,对廊坊(包括燕郊)出台了更为严厉的限购、限贷政策。
非本地户籍购房需要提供当地社保或个税证明。
提高首付比例,收紧贷款额度。
部分区域甚至暂停了购房资格审核。
投资客“割肉”离场: 随着调控政策的落地和市场预期的扭转,之前涌入燕郊的投资客纷纷面临去化难题。当市场不再上涨,甚至开始下跌时,持有房产的成本(贷款利息、税费、物业费等)就变成了压力。为了回笼资金,一些投资者不得不选择降价出售,甚至亏本出售。
市场信心崩溃与降价潮: 政策的严厉以及购买力的萎缩导致燕郊房地产市场需求锐减,供应量却依然庞大。为了卖房,开发商和二手房业主不得不大幅度降价促销。
“86万”的由来猜想: 86万这个数字可能代表了在市场最惨淡时期,燕郊一套面积较小(例如5060平米)的二手房,或者是一些位置不佳、品质较低的房产的最低成交价格。例如,一套60平米的房子,如果单价跌至1.4万元/平米,总价就是84万,而86万也完全在可能的范围内。这个数字反映了市场的底部区域。

3. 传闻的真实性分析:

“171万”到“86万”的绝对值差异巨大: 从171万到86万,价格下跌了近一半,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跌幅。如果说的是同一套房子,在同一时期,从最高点到最低点,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该房产本身质量有问题,或者在极端的急售情况下。
可能的情况是:
不同时期的价格对比: 这个传闻可能是在对比燕郊房价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但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但并不完全相同的房产类型和面积。
特定楼盘或区域的价格波动: 某些楼盘在高峰期价格虚高,而在市场低迷时期,为了快速去化,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价。
二手房市场上的个别案例: 在二手房市场,由于业主急于出售、资金压力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低于市场价的成交。
“171万”是高端/较大户型,“86万”是小户型/低端房: 这两个数字可能代表了不同品质、不同面积的房产在不同时期的价格水平。
燕郊整体房价的平均跌幅: 根据一些市场分析报告和媒体报道,在2017年之后,燕郊的平均房价确实出现了20%40%甚至更高的跌幅,但整体上很少会像传闻中那样直接腰斩。

4. 燕郊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目前,燕郊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趋于稳定,价格相比于最高点有所回落,但也不是像传闻中那样低廉。
限购政策依然存在,购房门槛依然较高。
市场情绪相对理性,更多的是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在支撑。
一些新开发的项目也会根据市场情况定价。

总结来说,“燕郊房子从171万降到86万”的传闻虽然带有明显的夸张成分,但它并非空穴来风。 它真实地反映了燕郊房地产市场在经历过短暂的“狂热”后,又因为严厉的调控政策和市场回归理性而遭遇了大幅度的调整和价格下跌。这个传闻可能通过极端的个例或者不同类型房产的价格对比来放大市场的变化,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如果您想了解更准确的市场信息,建议您查阅近期燕郊当地的房地产交易数据,或者咨询当地的房产中介,以了解当前真实的房价水平和市场状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是2018年7月,同小区、同户型房子已经跌到了1.4万。不知道大哥最近过得怎么样?有些怀念他……


——————以下是原答案————————


你朋友买的不是我们的房子吧?

17年2月把燕郊的房子作价235万(2.9万/平)卖给了一个大哥,18年4月同小区,同户型,同面积的房子成交价格135万(1.7万/平)。

———-——我是分割线—————-

我一直都想把这个答案写到樓市相关的问题上,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契机,今天我就详细讲一下我卖房的以及后续的经历’信贷收紧’’买家违约’等等,事情可谓百转千回,斗智斗勇!(手机码字,想到那就写到哪,各位见谅)

女票的父母09年在燕郊投资了一套房,面积80平米。经历了2016年楼市的疯狂,燕郊一路涨到了3万左右,我曾经建议趁着高价将房子卖掉(我是空军),但女票不同意,认为还能涨。

2017年2月,过完年女票他们家决定尝试卖一卖(此时房价还有上涨的趋势),看看这套房子能卖多少钱,我和女票就在过完年的第一个周末去燕郊,找到一个绿中介签了协议把房子挂到了绿中介的网站上,并留了钥匙。房子报价238万,3万/平,(绿中介说这个价格已经很高了,成交可能性不大)。

时间过了一周,也就是第二周的周日,绿中介给我们打电话说是有人对我们这套房子感兴趣,我们明确了对方真的有诚意买后,直接叫了辆滴滴直奔燕郊。

当晚9点双方见面,对面是一个大哥,跟同事一起来的,并且同事已经在这个小区定了一套,刚刚签完合同。见面后我们在绿中介的会议室里坐下谈判,对面大哥在夫妻都在北京工作,在北京有一套房,来燕郊主要是投资。

双方坐定,对方开始讲价,说楼层不好啦~户型不好啦~装修不好啦~,我这边就3000/5000/10000的不断降价,女朋友也在不断跟父母沟通是否确定卖(因为此时房价还在上升通道,所以我让女票问清楚是否真的想卖?或是再等等)。

几次交锋,我很痛快的把房价降到了235万。但是对方不依不饶,得寸进尺,有些过分,我就有些生气。并且绿中介的销售为了快速成交拿佣金,也不断为买家说话,最后竟然私下里威胁我。我恼羞成怒,直接放话低于235万就不谈了,让绿中介跟买家沟通。

没想到绿中介最后的沟通结果居然是买家同意了,在跟女票父母确认了价格之后,我们当晚签订了购房合同,买家交了10万定金(最初定金我们希望越低越好,这样如果房价大涨,我们违约也不会赔很多钱,结果大哥很鸡贼,看穿了我们的想法,不断的加定金,最后从5千加到了10万。)


(绿中介成交截图)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2017年3月17日,北京发布楼市新政,收紧房贷。

2017年3月20日,河北省三河市发布楼市新政,跟随北京收紧房贷,二套房首付提高到50%。

而我们约的网签日期是2017年3月21日!!!



买家嘴上说凑凑首付,实际上大家都已经感觉到风向不对了!!!双方都意识到可能房价要跌!!!

2017年3月底新政发布后,买家大哥,大哥的老婆,大哥的朋友以及我和我女票,在中介的撮合下齐聚燕郊进行第二次谈判!主要议题是”退定金,解除合同”。


买家当时的主张 : 新政变化导致首付提高,导致首付不够,无法履行合同,要求返还定金,解除合同!

女票父母的想法 : 女票的父母都是特别本分、善良、好说话的人,主张把定金退给买家。

我和女票的想法 : 目前房价走势不明,政府不会让房价跌,退定金也不吃亏。如果能扣下一万两万的最好,十万全退给买家我们也行,我们不吃亏!

绿中介当时的主张 : 你们开心就好,我都行,呵呵!

所以我们制定了第二次谈判的策略 :
第一 : 先说合同条款关于买家违约的规定;
第二 : 给买家个台阶,说是因为政策的原因,违约金我们就不要了;
第三 : 如果能扣下一两万定金就扣下,不能的话就把10万定金全退给买家。

第二次谈判非常简短,明确买家意图后,我们根据双方合同(绿中介标准合同)跟买家讲 : 买家行为属于毁约,按照合同条款应赔偿我方违约金47万元(房价20%)。(又拿出合同确认了一下,是房款的20%,不是30%)

但是......,我这个”但是”还没说完。对面大哥的老婆就炸了,跳起来拍桌子骂了我们一顿,转身走了。我们想解释一下,结果刚开口,大哥的同事大喝一声”你说这些都没用”,态度非常蛮横,然后推着大哥走了。留下我和女票以及绿中介的人一脸懵逼。

一开始是一脸懵逼,过了一会我和女票感觉都有些生气,生气的原因有二。第一 : 有啥事儿不能好好说,他们这是嗝哈呀?第二 : 合同条款白纸黑字,双方签字画押怎么就没用了?


(绿中介的合同条款)


非常气愤的我和女票决定此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太窝囊了!回北京后我们研究了好久关于房屋买卖纠纷的判例( 以前只有卖家违约不卖,没有买家不买的案例 ),并且咨询了在律所的师兄。最后得到的结论是 : 根据合同,买家在法律上确实违约,如不履行合同,则必须支付违约金,或补齐首付款继续执行合同!!!

2017年4月初,在绿中介的撮合下,我们与买家进行了第三次谈判!( 不得不说,绿中介还是挺负责的)!买家继续以首付提高为由要求退定金,而我方拿出了各种法律依据,合同条款,律师建议,法院判例等给大哥一一列举。最后我们建议大哥咨询一下律师朋友再继续谈判,否则谈判没有任何意义。

2017年4月底,买家约我们第四次谈判,绿中介也来了( 注意!绿中介还活着 ),买家大哥在咨询了律师的建议后决定继续履行合同,请求我们多给一下时间凑首付。( 其实最后政府是允许按30%首付买的,只不过期间政策一直不明确,过了好久才确定是以合同签署时间计算时间点,而不是以网签时间 )

2017年5月,我们双方完成网签,过户,并拿到了首付款。

来来来,我们看一下这个时间,同小区,同户型,差不多面积的房子的成交价格( 数据来源 : 绿中介 )


此时同小区,同户型,同面积的房子价格已经跌了30万!朋友圈绿中介的广告,房价已经降到2.5万/平。



2017年5月~8月,燕郊房价一路下滑,我们也一直没收到尾款。

2017年9月,还没收到银行的尾款,咨询绿中介,绿中介老板告诉我 : 他们店倒闭了!!!所有人员就地解散回家种地了..........

2017年9月后,燕郊的中介公司大面积关闭,房屋成交跌至谷底。

2017年10月,银行终于在房子过户5个月后,将尾款打到了女票父母的账户里。

2018年4月,我们来看看现在这个小区、这个户型、这个面积房子的成交价。1.7万/平( 数据来源 : 绿中介 )

user avatar

不是燕郊,说的是香河。2016年五一,媳妇路过香河一楼盘,进去问了下价格,说是9000一平,打电话问问要不要拿下,要是我同意,当场就交钱(霸气)。我觉得要问问资深人士才靠谱,于是问了香河政府部门一哥们儿。哥们儿说,半年前才6000,现在9000了,全是泡沫,买了干啥,又没法住。想了想,确实有道理,于是就跟媳妇说算了吧。

转眼到了十一假期,小舅子说:“最近北三县房价涨了不少,要不一起去看房子吧”,我一听,行啊,看就看。于是拉上媳妇就去了,走到一个很漂亮的楼盘,媳妇说,这就是五一看的楼盘,进去问问。结果一问,说就三套了,21000一平。后面就不说了,媳妇骂了一通,郁闷了半天。

由于感觉房价有点邪乎,也冲动了,跑到武清看房子了。中午吃饭,隔壁桌的一个大姐在那里绘声绘色的描述她怎么意外发现一套开发商没有卖的房子,感叹她特别的幸运,并信誓旦旦打包票:放心吧,这个房子以后肯定升值。我跟媳妇在一边听着,都止不住地乐。

最后也没找到合适的房子,而且限购,也就没买。转眼到了2017年五一,发现香河的房子跌回到9000-10000了。2018年8月初,香河一个销售打电话过来说新开盘的一个小区8000,然后问了一下情况,特别感慨!

user avatar

我突然觉得很好笑。

好笑之一:

之前知乎上有一些提问


这些问题都在问一件事情,如果房价大跌,那么银行会不会要求你再补交首付保证金或者直接收房子?

在那些问题下面,前排所有的答案,用了无数个条款,都告诉我们,如果房价下跌,跌破了你的首付线,银行会要求你补交“保证金”或者直接收房子。

那么,现在事实发生了,请问那些“引经据典”的答题者们,有银行跑去向贷款者要求补交保证金吗?


好笑之二:

知乎上有无数人或者理性地说“房价一直涨,从不跌,不符合市场规律”,或者感性地说“祖国完全不给我买房成家的机会”。

如今,别说房价不理性了啊,别说祖国不给你机会了啊。

现在房价已经下来了,你买吗?

你说“这是暴跌的开始,这是崩盘的前兆,你现在叫我买,你当我SB?”

假如,我是说假如,2年之后,燕郊的房价又涨回去了,甚至更高,你们猜,这些人会不会继续在知乎上或者理性地说“房价一直涨,从不跌,不符合市场规律”,或者感性地说“祖国完全不给我买房成家的机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