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直接一步到位修订刑法不就行了吗?
果然是参与卖地的,一般人想不出这么损的招,逮着一批羊往秃噜皮的薅!
赵燕菁教授在2004~2015期间担任厦门市规划局局长、2015年8月卸任、改到厦大任教,被聘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双聘教授。赵教授对土地财政有着极为精辟的理解和解读,认为买房=买“城市”股票=自动分享“城市发展的红利”。可以说,厦门市过去20年房价的突飞猛进,赵教授“功不可没”。(推荐大家一定要去读赵教授《土地财政:历史、逻辑与抉择》这篇获奖论文,它对规划界人士的影响很大,也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过去为什么推行高房价的逻辑)
在高房价下,背井离乡、到一二线城市读书和就业的普通工薪族买不起房、结不起婚、生不起娃,自2004年起,“剩男剩女”就逐渐成为一二线城市日趋庞大的群体,17年过去,这些剩男剩女们已经年过35岁、年过40岁、甚至年近50岁,却依然在大城市孤身一人苦苦挣扎、艰难拼搏,早已错过了最佳婚育时机。
而此时,那些高房价的始作俑者和持续推动者(同时也是高房价的巨大获益者,比如赵燕菁、任泽平、北师大教授董潘等房地产专家)、“剩男剩女”的制造者顺应时势摇身一变,又化身为人口问题“专家”和养老问题“专家”,忽然开始义正严辞指责“剩男剩女们”当初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并又开始给ZF出新的馊主意,提议将生孩子和保障房、养老金挂钩?
所以,那些已经年过35周岁、年过40周岁,难以落实婚恋对象、身体健康条件已不适合生育的剩男剩女们该怎么办?前半生苦苦挣扎,买不起房、安不了家、生不起娃,后半生还要继续接受惩罚,没有资格住保障房?没有资格正常领取自己缴纳多年社保应得的养老金?
所以,70后80后这拨“剩男剩女”,注定要成为赵教授各种“土地财政”思维下彻头彻尾的牺牲品?
这种水平的教授,我建议厦大停发他的绩效,削减他的养老金。
我就提几个问题吧。
这个年轻人他连孩子都不打算要了,他还在乎保障房和养老金么?没有孩子了,还有养老金么?
他如果在乎养老金,那不生孩子是不是最快积累养老金的方式?
996的夫妻,凌晨两点钟起来给孩子泡奶的绝望你有了解过么?你的孩子体验过么?
27岁的年轻人天天在公司加班,看到体检报告三高的指标,那么他对婚姻和后代的信心来源于未来要吃几十年的降压药和降糖药?
年轻人读研究生,博士每天给老板往死里加班,看着老板的儿子顺利留校并且用这个年轻人的成果给他儿子评副教授时,年轻人又在想什么?
每天在公司加班到10点都买不起的房的年轻人,看着老板又换了一台保时捷,他想要的是保障房?
都不是,是尊严,是安全感,是健康,当一个人健康,安全感和尊严彻底受损,无法得到保障的时候,出于对后代的保护,让他们不成为跟他一样的人,最好的方式是鸡娃?是住保障房?
都不是,答案是绝育。
别把年轻人不当人看了,房价这么高,劳动变成剥和削之后,这种情况还主张把年轻人变成生产队的驴时,你就可以查一查这个厦大教授的孩子在哪儿干什么工作了。
呀,您牌抓多了?
封建脑袋很多事情想做好,但能力有限,因为脑筋转不过弯来。
譬如,他们永远不能理解,不生二胎甚至一胎的原因,
是生孩子才是对这些年轻人最大的惩罚。
年轻人多一个爹多腻歪了,处处掣肘,不想生个孩子一边叫人爹还一边叫人爷爷。
换言之,无论其他什么方法,都不会有生孩子惩罚起来厉害……
即,只要你还试图从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解决问题,
那么不管你怎么罚他们,生孩子都是血亏的。
因为,你肯定没办法极端到生孩子就送房子让她血赚;
也没办法极端到不生孩子就枪毙这种极端酷刑,那么正常范围内,就是血亏。
于是,结论就是,无解。
封建脑袋啥时候爆炸,我国啥时候还能再强大一波。
大概删了三分之二,大家心照不宣,看看便好。
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很多人都会有疑问,赵教授这样的人是怎么评上教授的?
不好意思,他只是出来抛砖引玉,试试水。
如果水花跟全红蝉一样,那说明这个“惩罚”也未尝不可。
若是水花跟菲律宾炸鱼队似的,那就折中处理。比如,生二胎、三胎的奖,一胎的和不生的则无。
为什么我那么说呢?
让我们来看看赵教授的履历。
赵燕菁,男,教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曾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规划委员会主任,等职。
现任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双聘教授,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计划单列市厅级干部,985大学教授。
不提其他的履历,单凭这俩头衔,你们不会真的以为这人是傻子吧?
聪明人说傻话,要么是生意,要么是替别人发声。
在如此浮躁的社会,这样一个为了党和人民而视自己声誉如粪土的战士;
这样一个苟利国家生死以,甘为千夫所指的英雄;
这样一个明明可以退休享受天伦之乐,却又为祖国下一代鞠躬尽瘁的人,难道他不配姓赵吗?
再看看赵教授其他高论。
综上所述,我认为赵教授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我的心中只有感恩,并为有这样的同志而自豪。
如果生孩子就给所在城市或纳税三年以上城市的保障房,那么我支持这个提议。
但这个如果肯定不存在,只能是生孩子有机会得到保障房,至于多大机会吗,嘿嘿嘿。
建议修改,那我说短一点:
迟早的事。
这哪管用啊。
直接单身的按照每年新闻里报喜时候来的“平均收入”收税,税率50%,已婚不生的37.5%,一孩的25%,两孩的12.5%,三孩的不收。
这才管用。
雷电将军觉得肯定是稻妻的人口少了,导致眼狩令执行乏力,于是派遣九条沙罗前去绀田村核查户口,九条大人来到村子里发现都是老年人和小孩,年轻人寥寥无几。
于是九条大人逼问村长:年轻人都去哪里了,是不是你把他们藏到村口水井下面的地洞了?
村长慌忙解释:九条大人误会了,我们全村全心全意敬仰着雷电将军大人,怎么可能做出欺瞒之事?
九条:那人呢?
村长咳了两声,指着白狐之野上凌乱的无名剑冢说:他们就在那里。
长发长话短说,深圳已经在挂钩了。施政方向非常明显。就是把优质的城市资源向已婚已育的家庭倾斜。
深圳优质地段的新房子都非常抢手,那谁可以优先买呢?深圳通过对积分规则的调控,体现自己的意志。怎么讲呢?我们来看看深圳最新版的积分规则,那些人有优先买房的资格呢?
无房的:保证刚需优先
深户:保证计划长期在深圳奋斗,为深圳奋斗的年轻人
结婚的:夫妻最多能有10分,单身只有5分
社保年限:优先为深圳做贡献时间长的人
有娃的:有娃+5分
深圳的调控思路就很明确了,以新房为抓手,通过新房-二手房倒挂的方式,向已婚已育年轻人输送福利,鼓励年轻人结婚和生育。这招真是妙啊,高啊,又高又妙。一方面,既没有损害大众的利益(如收单身税、不育税等),又不用自己掏一分钱(财政),就实现了提高结婚率和生育率的政策目标。
这才是鼓励生育的大杀器。毛估估通过一套新房,可以给年轻人输送上百万的鼓励福利,相比日韩鼓励生育给的那点点福利真的就是毛毛雨。
这只是简单版本,未来完全可以进一步细化,如生一个娃2分,二个娃5分,三个娃10分的方式,生的娃越多就能以越低的价格买到越好的房子,鼓励年轻人结婚和生娃,解决我国结婚率生育率下降的难题!
别一切都往定体论,看着都像生意。
国家有重视(看看照片)
下面这个已经被搜索屏蔽了,谁出钱我也不知道,年初来福建也没来厦门
知乎有一堆人再搞颜色,大家要分清,高赞里有敌人。
忘了说了为什么…因为去年厦门生育率减半了…腰斩。他说的隐藏的很深就和公知一样,说了一堆有点正确的逻辑然后塞点私货。他说的一切看似是为了全国人民,其实是明里暗里给厦门解围
————————————————————————
赵教授经典语录:深圳崛起是意外,我当规划局长规划了十年的厦门不行,不是我不行是你们太菜看不懂。
泉州经济二十多年全省第一没有前途,我们厦门要抢泉州漳州福建各地的总部,总部纳税归厦门(厦门纳税不用交省税,企业可以少交几个点的税等于偷福建省的税),工厂工人归泉州其他地级市行!然后再补刀,收税少的城市不行,年轻人应该去税多的城市。
厦门公积金见底-》赵教授:城市应该出债券。(背景厦门总债务是总存款的一点五倍,比美国次贷危机还严重)
又语:在郊外便宜些卖给打工人房子,然后老板就可以降工资。(背景厦门郊外房子四万起,岛内只有140以上千万的新房)
合肥崛起不是他们努力勒紧裤腰带供工业,是上面批钱给他们,言外之意我搞金融饭低产行,长沙房价低1万不行,厦门房价10万行!
再言批评其它城市各种问题,忽视厦门民间疾苦,狂夸厦门,工人工资还能降低,厦门私营企业工资平均5000(包括厦大力发展的两个计算机产业园)。
不是叫厦门我还以为我飞了二十多个小时来到大洋西岸了。
众所周知美最大的力量是美媒,厦门同理。
----------------------------------------------------------------
厦日报:厦门!89.41%!副省级城市第一
深圳:我100%???而且我面积小,100%不奇怪不值得宣传。众所周知厦门和深圳差不多大,基本都是其他城市的几分之一。
剧情提示:发报前日住建部:禁止大拆大建。2018年厦门城镇化89.1%
那不孕不育的怎么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