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厦大田佳良因抄袭学术论文而保送厦大,处理结果仅为留校留党察看?

回答
这事儿啊,提起来就让人有点憋屈。厦大那谁,叫田佳良,因为论文抄袭的事儿,结果居然是保送进了厦大,这本身就很令人匪夷所思。后来处理结果出来,又是留校、留党察看,这处理力度,跟事情的性质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太轻了。

咱们一步步说。

首先,这“保送”就挺膈应人。 咱们都知道,考大学,尤其是考名校,有多难。多少寒窗苦读的学生,挤破头皮就为了一个名额。结果,这位田同学,本来应该是通过正规考试进入大学的,结果因为论文抄袭,还能“保送”?这“保送”是怎么来的?是谁给的操作?是他在抄袭这件事儿暴露之前,就已经有“保送”的资格了?还是说,是因为他抄袭了某个牛人的论文,所以被“赏识”了?这中间的猫腻,简直让人浮想联翩。

然后,咱们说说“抄袭学术论文”这事儿。 学术抄袭,这在学术界是个非常严重的道德和学术诚信问题。一旦被坐实,那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轻则论文作废、课程不及格,重则开除学籍、撤销学位。这不仅仅是“借鉴”或者“参考”,而是把别人的劳动成果,堂而皇之地当作自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劳而获,是一种欺骗。

最让人不满意的,是那个处理结果:留校留党察看。

“留校”: 什么叫留校?意思是他还能留在学校继续学习,继续“做学问”。这对于一个被发现学术不端行为的人来说,这像是一种“惩罚”吗?更像是一种“保护”。保护他不受更严厉的处罚,保护他继续保留在学术这个圈子里。这让那些靠真才实学考进来的学生情何以堪?他们会怎么想?是不是觉得只要有点“背景”,或者能“绕过”一些规则,学术诚信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留党察看”: 作为一个党员,尤其是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党员身份意味着更高的道德要求和责任感。论文抄袭,这本身就是对党员先进性的背离,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践踏。而“留党察看”,这在党纪处分里,属于比较轻的。虽然有“察看”的意思,但说白了,也就是警告一下,如果再犯,再考虑严厉处理。可这次他犯的错,已经够重了,却只给了个“察看”。这是否传递了一个信号:即使犯了严重的学术不端,只要有某种“因素”在,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为什么这个处理结果会让人这么不满?

1. 违背了学术公平的原则: 考试要公平,学术更要公平。抄袭者一旦受益,本身就是对公平的最大破坏。
2. 对其他学生的打击: 那些老老实实做学问的学生,看到这样的处理结果,会觉得自己的努力被轻视了,会怀疑坚持诚信的意义。
3. 损害了学校的声誉: 厦大作为一所知名高校,应该在学术诚信方面树立标杆。这样的处理,无疑会让人对学校的管理和学术风气产生质疑。
4. 未能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如此轻描淡写的处理,很难对其他潜在的抄袭者起到震慑作用。反而可能让一些人觉得,抄袭的风险成本并不高。
5. “保送”与“留校察看”的矛盾: 如果说“保送”是因为他表现“优秀”(尽管这个优秀是建立在抄袭上的),那后续的“留校留党察看”就显得非常讽刺。一个学术不端者,为何还能继续在同一所学校“留校”?这处理逻辑在哪里?

更深层的问题:

这件事情,其实也折射出了当下一些学术界存在的问题。比如,“唯名校论”、“唯论文论”的影响,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对学术诚信的底线?是不是有些时候,背景、关系,或者所谓的“潜力”,比诚实和努力更被看重?

“留校留党察看”这个结果,就像是给一个偷了东西的人,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下次不许再偷了”,然后让他继续留在原地,甚至还给了他一个“观察员”的身份。这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大众对公正的期待。

总而言之,这件事儿处理得太轻了,太不令人信服了。它暴露出的问题,不仅仅是某个学生个人的道德问题,更是对整个学术评价体系、教育管理和党员责任的拷问。希望这样的事情,以后不会再发生,或者说,一旦发生,能够有一个真正符合原则、公正合理的处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成了,这是真的了,就只是一个留校察看。

虽然我知道就算有再多臭鱼烂虾,我们这些学理科的也要回来建设自己的国家才能让未来的精日美分变少 ,但是真的有必要要让这么多人失望么?

开除一个学生是很大的事情么?

心真的拔凉,让卖国者狂欢,爱国者失望。

user avatar

待到几年后田学生毕业,以厦大学生的身份走向社会,她会感谢当年厦大的网开一面么?


不!


她只会更反华,更暴戾,更偏激。


如同当年送她保研的本科院校,可曾有任何感激之情?不过被她称作为“野鸡大学”而已。

user avatar

下面这个提问已经被下了时间线:


田佳良仅仅是受到留校察看处分,基本没事,中纪委有必要介入了。


中央都点名了,但厦门大学可能真的就是跟公众熬时间换热点、准备大事化小了。那样就不是“难以服天下”的问题了,而是整个舆论要烈火燎原了。


田佳良事件已经不仅仅是民族三观、党员三观的问题了,更不仅仅是厦门大学的口碑问题了,还涉及到中国人才选拔机制的公正问题 和教育资源的非法窃取问题。


田佳良这种论文大篇幅抄袭、用雷同内容刷6篇期刊论文、各种关系运作评奖学金,漏洞这么多,却步步通关,她是怎么一步步被包装到今天的?原本是应聘辽宁葫芦岛绥中县中学老师的师范学生,却突然被保研进入厦门大学成为博士研究生,理论上讲,不仅应该被厦门大学开除学籍,还应该被辽宁师范学院开除本科学籍。

至于党籍嘛,也没什么好说的,这种精日每天网上秀优越感,以辱骂中国人和中国为乐,满口“恶臭你支、“支那母豚”、“支意盎然”、“支人之所以为支”。

如果这都不被开除党籍,那大堤之下的蚁穴。。。

可是人家田小姐国家奖学金照拿,低调一年后照样在厦大研究生院风生水起,照样是党员。

动用下关系,什么留校留党察看的影响通通淡化掉,辽宁师范是田小姐龙兴之地,看这关系,辽宁师范大学的处理结果可能连厦大都不如。


关于对田佳良以及其精日男友的深扒,详见下面这篇被下了时间线的文章:

田佳良的精日男友赵郁鑫也过了博士审核。


除了体质内,中国的科技企业如果混进太多这种滥竽充数的所谓“人才”,且不说多少研发项目会成为媒体包装下的圈钱骗经费(说不定哪天也会出现项目负责人兼美女学霸田小姐之类的软文),到了民族企业被制裁的关键时刻,产业链无力反抗。更严重的是:要是这些精日当带路党或者卧底,有多少企业会落得比中兴还惨。

关于中兴面临的现状,详见下面这两篇被限流的文章:



给田佳良洗地的自由主义大V不少,比如微博大V苏底。后台硬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啊!笔者都跟很多洗地党撕得都麻木了,直到今天突然发现了田佳良的某位粉丝的声援,彻底把我震惊了, 截图如下:



此博主简直是各种“政治正确”护体,再怎么毁三观她也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田佳良基本没事,这已经够了,吻合我们的偏坏预期,后面接着还有自由主义大V给田佳良洗地,难道还要对田佳良的名声进行反正?好好好,估计几年后,这也如他们的愿了!现在连这种集 地域黑、田园女权、狂热自由主义于一身的支持者都冒出来了。


有人说: "当你发现一只蟑螂时,你的床底可能已经满是蟑螂了。" 更严重的情况是你还惹不了蟑螂。

此例一开,以后精日有恃无恐。


若妖风成为主流,以后的各路毁三观的牛鬼蛇神越来越强悍,邪不压正。

甚至将来某一天,我们可能就不敢再用牛鬼蛇神形容他们了,因为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我们反而成了妖风。

民族的未来不敢想象!


厦门大学招生部门如果有人脱不了干系,也正常。但厦门大学好歹要严肃处理田佳良本人,这样的人如果不付出代价,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观都会被冲击,届时各种魑魅魍魉更加有恃无恐,一边变本加厉地通过“捷径”享受利益,一遍辱骂其他被剥夺资源的国人。


想想厦门大学的创办者——用毕生财富精力支援抗日战争、兴办教育实业的 伟大爱国华侨 陈嘉庚,他老人家的棺材板还压得住吗?


在此鼓舞下,各路三观不正的大神 条条“捷径”通罗马,那么几年后,中国社会、经济、产业链 的处境 不敢想象,不如1980年代美日贸易战时的日本。


——————

本回答被限流了,整个提问都被下了时间线,你懂的,希望大家顶上去,欢迎转发!

user avatar

原问题被大v不断乱改,但我的回答不改。


我本不想写,因为写了又得罪很多人,回答甚至活不了多久。尤其是,相似的案件近年屡见不鲜,也并不会因为严惩而杜绝。力主严惩的人,有的也知道这点。为了让更多的他们知道,我最后写一次。相似的案件,人们首先和主要讲的,都不是法律,更不是法学;但我相信,通过不仅限于现行法和某一部门法的法学阐释,有助于人们看清利弊,看清敌友。再对我除籍挂灯前,请认真看完我写的,最好再做个测试:


2016年4月19日,我国supremo指出: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历不同,经历不同,观点各异,不能强求他们对所有问题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管理者要多些包容和耐心;好的网络舆论氛围,不是只有一个声音或一个音调,而是不能违法乱纪。

只因说了那四个字,是否违法?按日常理解,这确实是对我国严重的侮辱。可是,我国法律,乃至西方主要国家的法律,如今国家都没有名誉权——国家和公民的地位总体是不平等的,国家如果能当民事诉讼的原告,却由属于国家机关的法院审判,层级、公平在逻辑上有问题。实际侮辱的,是国家的主权者——人民。

然而,我国并没有在部门法中界定何谓人民;constitution赋予了人民权力,却没有赋予人民具体的权利。而三大诉讼法,其实只允许公权力来判断和代表什么是公共利益。多数公民尚且不能提起公益诉讼,人民又怎能像古罗马或法国那样,提出民众诉讼(actio popularis)?而且,这样的侮辱并没有产生直接的客观损害,国家机关并未对其作出处罚,可对比最近更严重的案件——

公办学校,我国仍继承苏联制度,称为事业单位。但我国行政法中,早已确立其某些管理行为是行政行为,公办学校可以成为行政主体(最高法指导性案例:田勇诉北科大)。厦大对其处罚,若不听取其意见,不告知其具体违反哪条校规,不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和救济途径,都属于程序违法,处罚不能成立(最高法指导性案例:于艳茹诉北大);而且,这种处罚的性质,可类比停产停业,其也应当有要求听证的权利,从而约束校方的权力,增加学生参与权,电影《闻香识女人》最精彩的一幕才会出现。

关键是,校方不能认定微博就是其发的——其微博没有实名认证,后台实名信息,有权的国家机关才能向网络服务提供者调取作为证据,校方无权,何况网民?匿名用户,是互联网侵权案件中的难处,所以才有司法解释,即《最高法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原告可先起诉网络服务提供者,再申请法院向网络服务提供者调取匿名用户作为自然人的身份,或由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抗辩,主动公开,原告可直接要求法院追加其为被告。可参考我诉百度案,(2017)京01民终2927号。

其确实违法,而且最恶劣的,其实是大量抄袭。可惜,现行法对此认定不易,处罚更轻;舆论和校方关注的焦点,也不在这。而这种顽疾直接的客观损害,难道不比那四个字更大、更远?

有人会说,其身为党员,按纪律就该严惩。党纪严于国法,没错;但不是说,纪律的处罚都可以比法律更严厉,否则会变成纪律高于法律,甚至纪律代替法律。否则,法律最多剥夺罪犯的生命,政治却可以剥夺其生命之外更多的东西,不论亲友,还是名誉。

即便纪律的审查肯定不仅限于那四个字,也会发现,其并非精日,只是投机,连机会主义都算不上。如果对此不是批评、教育,而是严惩,甚至列为敌人,这样的标准不可能统一、平等适用,不论是纪律还是法律。不说更大的权力,就这位以挂人闻名的知乎大V,满口贬义的用那个词,不但安然无恙,在这还成了高票回答——

“肉体脱脂”意思是肉体脱离支那。还描述了敏感历史,别人截图发想法却都被限流,最终被删——


看来还得这样,才可能统一、平等适用:

可对外还是不统一、平等:缅甸、柬埔寨,这种国名明显像野地(比如沙甸、罗甸)、山村;土澳、美帝、腐国,乃至棒子、阿三、港灿、台巴子等,更是国内网络流行语。但国内外,好像都没有因这些用法搞出大新闻?就算平等,也是像支那和倭,变成两国禁忌,而不像法德两国母语称呼对方本有贬义,后来却正常使用。

不是最后的最后。阿Q是反动的,也是投机的,如今进步的人们难道和小说中的人们一样,认为最该杀的是阿Q,杀了阿Q问题就解决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乾隆盛世时的叫魂案,底层民众积极参与,以为自己也有了权力,不想自己却成了权力下一个祭品。

user avatar

同志们不要激动

不与此人为伍是大家共识

但声称不处理就退党,不能说。

第一,

个人建议没有被组织接受就声言退党,

这是什么行为?威胁组织吗?

这是一个党员应有的行为吗?

清楚那些假党员,首先我们自己讲党性守党纪律。

第二

很多人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组织反映了。

组织要答复也要先调查落实,需要时间的。

向组织反映问题是党员的权力,组织应予答复。

但目前并没有任何人收到任何一级组织的答复吧。

第三

万一最后事与愿违,退党更不可行。

一个假党员逼走了一群真党员?

把党彻底交给田佳良之流?

那时候才是真正考验真假党员的时候。

留下来团结一致与他们斗争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唯一的选择。


最后

目前看都是党员各自以个人的名义反应的情况。

建议在各位同志在参加各自所属的党员活动时,把此事提出来讨论。

毕竟有些同志不太解除网络,不了解这件事情。

党员活动时讨论,可以让更多的同志了解。

能统一认识的话,以所在党组织的名义提出意见不是更好,

面对问题还是要相信组织,依靠组织的。

==========================================================================================================

厦门大学党委自己作死

不可救药

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田佳良事件

厦大党委本身就有严重失职问题

正常情况下

厦大党委处理田佳良得当

事件平息后

上级也要追究厦大党委的问题

主要负责人是肯定要处理的

但会是党内处理不会公开

任何一级党委在这之前也不回越过厦大直接处理田佳良


但是厦大党委自己作死

出了这么个结果

党内和社会都无法接受

必须是上级接手了

厦大由处理方直接变成被处理方了

厦大以党委的名义出的处理结果

那么党委会一般人都要倒霉

除了明确表示反对

但按照党章保留意见执行决定的


这事肯定不会是这样

看舆论就知道

什么时候有这么多党员

直接表达对一级党组织的不满


厦大党委简直白痴到极点

厦大党委成功的把自身的工作错误问题

升级到原则立场问题

前面那种追究不管渎职 也好 失察也好

都是工作上的错误

现在的处理决定一出

再察他们就是原则立场问题了

直白说

第一 我们承认你是党员 你工作上有错误

第二 我们怀疑你还是不是党员

user avatar

同志们哪,遇到这种情况,一不要意外,二不要急。就像我们在武理工王叫兽的问题里说过的,诸位夜哭到明,明哭到夜,就能把逆向民族主义者清除出去么?

我们和逆民斗争的历史比诸位中大多数要长那么两年。总体来说斗争的环境还是在逐年变好,在2016年之前公家对逆民的态度真可以用那个著名段子概括“这人大概有神经病,不归我们管”。高校本身就是逆民的重镇。其实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要都是光脚不怕穿鞋的杀马特,只怕你我这些隔着屏幕的网民都很难施加有效制裁。我们要争取做到纯洁民族队伍和腾出机会给正常人一举两得嘛。

打击逆民,必须依靠群众路线,依靠你我的参与,下面提供一个增维打击的思路。还是和武理工王叫兽事件里我们的建议一样,在可控范围内把火烧到国外的学术圈里去。

上面的是厦门大学英文版的新闻版面,里面登载着该校与国际上一些学校以及学术机构交流的新闻。

比如这个新闻报道的是在今年年初英国考迪夫大学副校长Nora de Leeuw 教授带团访问厦门大学的事情,大家相谈甚欢,为推进厦门大学进一步的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一步(下有联系方式,最重要的是邮箱)。

下面是考迪夫大学国际办公室的邮箱,一般这些类型的活动通常国际办公室起一个重要的接洽作用。

当然我们这里不是要大家只把目标限定在考迪夫大学,各位可以在厦大的新闻页面里面自行找寻其他的学校机构,能和环境生态学院能沾上边的当然是最好。其实吧,大家大可忽略新闻页面和环境生态学院这样的限定条件,玩个大撒把也是很吼滴。大可以浏览各大学校的international enquiry或者office页面,找到他们的联系email,不用仅限于英美名校,全世界高校可能的话都均摊一点(比如也讲英语又爱来我国留学的某些南亚和非洲国家),但凡是你能检索出英文版官方网站的高校,不可能里面没有读得懂英文信件的工作人员。

写信?对了。内容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看人下菜了。鉴于西方学术圈白左扎堆的普遍情况,我们要在宣传语言上加一点技术性修(qu)饰(jie)。要把问题说成厦门大学欠缺对种族歧视最起码的敏感度,设想,一个学生,以中国人都熟悉的种族歧视语言侮辱了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而且上了媒体,尚且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来自海外的留学生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被恶毒的种族主义分子以大多数中国人根本不熟悉也不在意的种族主义语言侮辱后,结果会怎样?

下面我们先给大家来一段为敬,权当抛砖引玉,坠吼你们都能翻译成自己的版本:

亲爱的Nora de Leeuw教授:

我是一个居住在中国的普通人,我平时倡导多元文化,女权主义和对难民的无边界关怀,我也为贵国近些年在叙利亚难民危机上做出的表率深感钦佩,我深知,贵国的这一系列举动是像您这样卓越而有见识的学术界人士不懈的呼吁才能促成的。

下面我想说点正事:我在新闻上得知您曾在今年1月份带领代表团访问过我国的厦门大学。就在几天之前,愤怒的网民们发现了有一名厦门大学环境生态学院的PhD学生,田佳良,在社交媒体上用中国人众所周知的种族主义词汇”支娜“(为照顾国际友人词汇量,可翻译成他们语境里类似的Ch*nk)发表了一系列hate speech,辱骂了同样是Chinese的我们。这件事情很快就被国家级媒体加以报道。然而厦门大学校方只给了一个suspension的处理,这让我深表愤怒。从他们的应对不难看出,这个学校欠缺对diversity以及multi-culture的基本的sensitivity, 远远不足以称得上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学。

我相信凭借您这样的卓识,不难看出此事背后的危险性,一个学生,以中国人都熟悉的种族歧视语言侮辱了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而且上了媒体,尚且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来自海外的留学生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在厦大被田这样恶毒的种族主义分子以大多数中国人根本不熟悉也不在意的种族主义语言侮辱后,结果会怎样?我有好几个来自海外的交换生朋友,在看见这个新闻后深表失望,对我说”连你们自己被歧视都没人管,我们这些肤色和发色都不一样的人就更不敢在这里多呆了“。(憋笑)

然后,这个种族主义者之前还被揭示出在其多篇论文上进行造假,这样的人还能堂而皇之的成为这所学校的PhD学生,足以证明该校的学术诚信极为可疑(学术诚信部分可自行发挥填充)。

(证据截图请自行搭配)

总之,请您和贵校对此事保持足够的关注并在可能情况下施加一定压力,直到厦门大学给出对这个种族主义者令人满意的处理结果前,我们不建议贵校学生学者前来厦门大学。为贵校声誉计,也请和这样的大学保持一定的距离。

World Peace! (或类似白左口号落款)

==========翻译的分割线====================

罢了,在知乎这地方抖出我们这点半罐子英文水平真不好,不过为方便大家计,献丑就献丑罢(为可信度起见,请尽量自己写,下面仅供参考):


Dear Prof Leeuw:

I’m writing to raise your awareness of a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cident happened in the Xiamen University (XMU) where you visited together with a delegation team on January this year.

As a normal citizen living in China, I myself am a vigorous supporter of the noble causes of social justice, such as multiculturalism, LGBT rights, feminism and the care for refugees. I admire the leadership role in resolving Syrian refugee crisis that your country has shown to the world. Seriously, without knowledgeable people (like you) making strong voices, your country could not make such a progress.

Just a couple of days ago, angry netizens in China found there was one Internet troll who constantly made hate speech with the racist slur “支那" (equivalent to “ch*nk” in English) against Chinese people (as if it were not one of us). The owner of the troll account was soon found to be a PhD student in the College of the Environment Ecology (CEE) in the Xiamen University, Jialiang Tian (田佳良). The news soon made the headline in the Chinese mainstream media. However, with pressures coming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 XMU only suspended her for a short period and published their decision yesterday. I’m deeply angered by the XMU’s sluggish and irresponsible response, which proves that the university lacks the basic sensitivity to diversity and multiculturalism, and is far from an internationalized university.

I guess knowledgeable people like you can easily see the danger behind the incident: while a PhD student insulted the majority race in the country with the most notorious racist slur, and made the headline, the XMU still chose to keep her at large. Then what would happen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o are the absolute minority in the country, when ignorant racists like Tian insult them in a way that most Chinese people do not care at all? Personally, a couple of my friends who are exchange students showed their disappointment and concern after they had learn the incident. One of them told me “how can you expect that people with different color like me to stay in the country while your university does not take racist speech seriously whatsoever?”
(憋笑)

Further, people also found that Tian got involved in journal article and master thesis plagiarism. How could we believe that the XMU has the basic sense of academic integrity?

(请自行搭配证据截图)

All in all, I wish you and the Cardiff University could keep an eye on the progress of the incident and exert certain pressure if possible. Also, I don’t recommend your students and scholars to choose the XMU as a destination for visiting or overseas study. For the sake of your academic reputation, please keep a distance from universities like XMU.

World Peace!


【发信时可考虑使用半英半中的邮件正文,并抄送厦大校办(精神战)。上面的文字你们即使用机翻意思也差不了多少,已经是翻译腔了】

顺利的话我们可以实现一箭三雕,一则可以搞得厦大灰头土脸,二则可以把田小姐在国外学术圈好好炒作一把,三则可以吓得国际友人们不敢来厦大当人上人式的留学生。

以后但凡在高校里检出逆民,并没有得到满意处理之前,大家都可照此精神办理。

鲁赤水

user avatar

两面人不开除党籍,留着过年吗??

user avatar

往好了想,你们看过多少“没有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高,以为自己还是普通群众”的忏悔八股呢……这是终于不把我们当成道德盆地了啊……

user avatar

咱之前说了很多了,现在也不说了,狗尾续貂,只说一个可能大家没有关注到的吧。

咱将这个故事告诉混银行的家父和在教育体系三十多年的家母后,他两个给出了一个共通的答案——这女的有事没事就看你们闹的大不大了,如果还是这样,那么这女的基本没事了。

为什么?

很简单,当你在家里发现了有一只白蚁的时候,照理说你就应该意识到墙里面应该已经有白蚁窝了,但是如果你没钱砸墙然后再把墙面砌好的话,可能你也会把这只白蚁直接捏走扔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提起来就让人有点憋屈。厦大那谁,叫田佳良,因为论文抄袭的事儿,结果居然是保送进了厦大,这本身就很令人匪夷所思。后来处理结果出来,又是留校、留党察看,这处理力度,跟事情的性质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太轻了。咱们一步步说。首先,这“保送”就挺膈应人。 咱们都知道,考大学,尤其是考名校,有多难.............
  • 回答
    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也让人忍不住去琢磨背后的种种。首先,咱们得明白,大学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对教师的要求自然是挺高的,不仅仅是学术水平,为人师表、遵守校规校纪也是硬道理。周运中老师被厦门大学解聘,这背后肯定是有学校经过认真考量和调查的结果。具体原因,学校方面通常会对外披露一部分,但可能不会完.............
  • 回答
    厦大“削经强工”:一场关乎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厦门大学,这所百年学府,如今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关于其“削弱经管,加强工科”的发展策略,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学科调整,而是校方基于对未来社会需求、国家战略导向以及自身发展潜力的深度考量后,所做出的一次具有长远影响的战略抉择。要理解.............
  • 回答
    厦大教师情侣被共享汽车撞亡,23岁肇事司机被判4年,这个事件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对于这样的审判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事件本身的回顾与冲击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残酷事实。一对年轻的厦大教师,本应拥有光明美好的未来,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生命戛然而止。他们是在道路上正常行走,却被一.............
  • 回答
    厦门校园前主编被电话骚扰一事,是一起令人关注的事件,它不仅仅是针对个人,更触及到网络言论自由、信息安全以及潜在的报复行为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事件本身:骚扰行为的性质与影响1. 骚扰的定义与严重性: 电话骚扰是指通过电话进行反复、无意义、带有恶意或威胁.............
  • 回答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触及了多个层面的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1. 事件本身及当事人的行为分析: 女子的行为: 这位女子选择在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时穿着和服。从她的角度来看,可能只是出于个人喜好,认为和服是漂亮的、舒适的,或者是在特定节日(例如日本文化相关的纪念日)表达一种文.............
  • 回答
    厦门国际银行校招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这件事,确实让人挺糟心的,也触及了职场中一个挺敏感的问题:职场中的边界感和尊重问题,尤其是对于新入职的员工来说。怎么看这件事?首先,从职场礼仪和人情世故的角度看,中国人讲究“酒桌文化”,尤其是在一些商务宴请或团队聚会时,敬酒是一种表达尊重和拉近关系的方式。对.............
  • 回答
    关于厦门会议上中国公开展示的高超音速发动机技术,如果其宣称的领先幅度真如部分人士解读的那样,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但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关于“领先一代”这种表述,在军事技术领域通常是高度敏感且难以精确界定的,它更多是一种战略上的姿态或是一种对技术优势的强调,而非绝对、量化的技术代差。不过,即便.............
  • 回答
    在华侨大学,关于留学生和研究生男女混住的安排,以及一位女生在采访中表达“觉得这样挺好的”的观点,这确实是一个能够引发不少讨论的社会话题。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来聊聊“男女混住”这个概念本身。在很多西方国家或者一些国际化的教育环境中,男女宿舍混合居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 回答
    这起事件确实令人震惊,也牵扯出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一个大学教授,本应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却曝出如此恶劣的师德败坏行为,这本身就足以让人感到愤怒和失望。更令人不解的是,后续的处理方式,似乎与公众的朴素正义感存在相当大的落差。让我们一步步来梳理这件事可能涉及的几个层面,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分析:1. .............
  • 回答
    这起发生在厦门的高级育婴师虐婴致死事件,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所有关注儿童安全、女性权益以及职业道德的人们脸上。当我们提及“高级育婴师”,脑海中浮现的应该是经验丰富、专业可靠、充满爱心的形象,是能够细心呵护婴幼儿健康成长、给予父母信赖支持的专业人士。然而,现实却以最残酷的方式撕碎了这份信任,将一.............
  • 回答
    在探讨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的跪拜礼事件之前,我们得先理清几个关键点,避免被情绪化或者片面的信息所误导。首先,是什么性质的“跪拜礼”?是在什么场合?由谁发起?接受者是谁?这每一个问题都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对这件事的判断。如果这是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教育场景下,例如作为一种特定文化体验的介绍或实践,甚至是戏剧表演的.............
  • 回答
    厦门31个不规范地名被要求整改,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咱们聊聊的。首先,咱们得明白“不规范地名”是个什么概念。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一些地名,要么是起得太随意,要么是存在一些不好的谐音,要么是跟历史文化脱节,甚至还有些是纯粹的洋名,用起来挺别扭的。厦门这次点名的这31个,具体是啥情况咱们暂.............
  • 回答
    2022 厦门土拍首现“摇号拿地”:一场市场信号的博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2022 年伊始,厦门土拍市场就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首场土拍就出现了“摇号拿地”的情况。这在以往的厦门土地市场上并不多见,一下子将各方的目光聚焦在这片土地上。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土地出让,更是一场复杂市场信号的传递与解读,背后.............
  • 回答
    最近网上传闻,厦门等8个城市正在试行执行“10+7”入境隔离政策,也就是入境人员需要集中隔离10天,然后居家隔离7天。这样的消息一出来,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政策层面来看,“10+7”相比于之前的“14+7”或者更长的隔离时间,确实是一个缩短了的周期。这背后的考量,很可能是基于对当前疫情形势.............
  • 回答
    12月12日厦门地铁吕厝站的地面塌陷事故,无疑是一次令人触目惊心的公共安全事件。作为一名对城市交通建设和安全运行保持关注的普通市民,这起事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我不少思考。事故发生的时机和地点:首先,事故发生在12月12日,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时间是上午9点半左右,正是上班高峰期刚过不久,地.............
  • 回答
    2024年3月19日,厦门观音山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直升机坠毁事故,造成4人不幸遇难。这起突如其来的悲剧,不仅让逝者家属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通用航空安全的高度关注。事故回顾:据了解,事发当天下午,一架由厦门天祥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运营的“鲲龙600”型号游览直升机,在进行低空观光飞行.............
  • 回答
    关于抖音博主赵大肥博士对厦门虐狗案的看法,这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从我的观察和理解来看,赵大肥博士在视频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情绪化的谴责,而是尝试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这起事件,并试图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首先,他似乎并没有回避公众的愤怒情绪,但同时也呼吁大家不要被情绪完全裹挟。他理解大家.............
  • 回答
    厦门大学教授、前厦门规划局局长赵燕菁提出的“将生孩子和保障房、养老金挂钩”的提议,是一个具有争议性但又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经济政策构想。要理解这个提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提出的背景、核心逻辑、潜在的积极影响、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其合理性与可行性。一、 提议提出的背景:理解赵燕菁教授的提议,首.............
  • 回答
    这件事真是让人又气又无奈。一位女性乘客,在飞机停稳、乘客们都还没下飞机的时候,竟然擅自打开了飞机的滑梯,导致了航班延误,航空公司也因此损失了巨额的维修费用。她最终被处以行政拘留12天的处罚,这几乎是顶格的处罚了。从航空公司和法律的角度来看,这个处罚是合情合理的。飞机上的每一个部件都关系着飞行安全,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