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意义其实很简单,就是为自己找个伴,从身体到灵魂,都有另一个人与你呼应。
我们常常把握不准婚姻,最终把这艘船给开翻了,是因为左右婚姻的,是两个极难驾驭的因素。
其一是性。爱情首先是生物本能,是激素引起的冲动。在原始社会共产共妻的形态下,人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一直到家庭私有制出现,人类的另一半也被物化并因此而确立了所属关系,这个时候爱情开始排他了。激素会让你对性和爱的区分并不那么清晰,所以犯错的概率便大大提升。
其二是情,这是个更难把握和驾驭的因素。情是来自于社交,而任何的人际关系都会产生千姿百态的情。但是哪种情更接近于或根本就是爱情?爱情是不是唯一的?这类问题谁都不敢定论。
有句话说爱情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我觉得可以转换成始于性,陷于情,终于人品这句不能变。
人品不单是品质的好坏善恶,是一个人的性格、人格、意志品格。
有的人自私、刻毒与凉薄,这种人在感情上就相对不容易受伤,因为他们不付出感情,每一次分手都是别人的过错。
所谓受伤,其实无非两种。一种是之前的沉没成本太高,导致内心无法接受一无所获的结果;另一种是自责心太重,总觉得自己亏欠了对方。还有一种看似是受伤但其实不是的,那就是恨,恨是建立在嫉妒的基础上,是怕对方离开自己跟别人在一起。
对的婚姻,双方必须是同类人。两个善良宽厚、懂得体恤与理解的人是大概率会获得幸福的,甚至两个同样自私算计的人也能平稳走下去。最怕的不是同类,这是最最悲剧的婚姻,其中的一方会很不幸,就像林仙儿与阿飞。
人一生中总有爱错人的时候,总结和反思错误之后,如果再让我总结婚姻,那我想说:始于人品,陷于人品,终于人品——因为,很多年后,你会发现只有好的人品才值得怀念。
上周末听到一个真实故事,突然明白了人为什么需要结婚?爸妈催找女朋友无果,然后提到了一个远方的姐姐,用于警示。我记得那个姐姐,老家同是绵阳三台,小时候在浙江一起玩过,那时我三年级,她高中未读完与父母一起在宁波打工。后来我自己联系了一下,没想到她也还记得有我这么个弟弟,我也听到了她的故事。
她大我整整十岁,家中独女,至今未婚。她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工作轻松,月薪一万+,有自己的小房子,车子,还养了只猫猫陪伴,完全不需要另一人。无聊了就出去旅旅游,想热闹了跟朋友约个饭,时不时回老家看看父母。没有婆媳关系,没有争吵和喋喋不休。二十多岁时父母还催促,过三十后也就选择她开心就好。只是好景不长,父母身体日渐单薄,去年突然只剩下她一人。每当夜晚灯火通明,不再有一盏灯为她而亮。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她也无处可去,一人在大城市中与猫相伴。能去朋友家么?能。能去亲戚家么?也能。可终归……没有自己的家。
我问她,为什么不回老家过年?她说她从小在外面,几十年了。老家的很多亲戚已经不认识了,父母一走,再无牵挂。那你去朋友家过年了吗?她说没有,有些人也回老家了,有些人过年有自己的事,她不好去打扰。
其实去年我也一样,本该阖家欢乐的日子里借寄在朋友家中。父母未回,而我尚未成家。曾经差点有家,却成了遗憾,无法回头。我曾发誓下一任决不留有遗憾,可至今尚未遇见。
后来我就在想,当下好多人不想结婚的念头,是否都是因为父母在,尚有归处,他们给了很大的底气。也因为这个年代,我们计较的太多,车子,房子,要求门当户对最好。婚姻里也不是你看这个人有多好,而是你能接受对方多少缺点。在爱意随风的年代,包容和理解成了最大的诚意。婚姻是两个孤独的人的精神融合,婚姻的意义在于有一盏灯为你常明,照亮回家的路。
父母尚在,仍有归途,父母不在,只剩来路。那时我们孤身一人又能去往何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