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则不然,拿我个人来说,我是4线城市的普通家庭出身,而在国外发现周围大部分人的家庭条件实则差不多。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条件好的家庭中孩子出国的比例更大,但总数上还是家境普通的人居多。这里"家境普通"的定义是:父母给你存了一笔钱,要么用来出国求学,要么留着结婚。
在题主的问题描述中提到,来自一线和三线城市的人仿佛都有留美意向。在此问题上,我想补充一点,社会不同阶层家庭的孩子,出国留学念头的起源会不一样。或者说,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同学,意愿会更强烈。
家庭条件还不错的人,认为出国留学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他们家长从小就会告诉孩子,你要去哪些国家,去哪些学校读书,这会对你未来有什么样的帮助,同时请一些出过国的亲朋好友来言传身教。而三四线城市的普通人家,更多是学生自己想要出国(一般是在大学里逐渐形成这样的想法),希望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记得小时候,父母灌输给我的目标就是考清华北大,而我的最高理想也仅限于此,从没想过为教育要投资到什么地步。直到后来种种变故让我意识到,出去深造一番,我才能离在我之上的那一群人更近。
我又回头看了一眼题目,事实上题主关注留学党们家境好不好,也许还想问,若家境一般,还该不该出国。
这个问题可以这么看,某种程度上得益于计划生育30年,现在能够支付得起一个孩子留学费用的家庭还是不少的,况且还有一些花费不是那么贵的国家,以及很多phd的学位可以节省很多钱。问题只是说这笔留学的钱,原本是打算给你结婚买房之用,而转为进一步的教育投资了。其实与其在权衡家庭条件好不好,该不该出国,不如想一想:如果你此刻有机会出去,而且本身很想出去,但是因为钱的问题放弃了,会不会一辈子后悔呢。要知道,很多老美自己读私校,钱也是贷的,要还10年呢。
梦想总是要有的,不然跟咸鱼有什么区别(๑¯ิε ¯ิ๑) 。正如当有人问我“超哥,你建议我读Master还是phd”的时候,我的回答永远是Master(因为适合读phd的人不会问我这样的问题)。同样,当你问我你该不该出国的时候,我的回答也会只有一个字,该。
留学党的家庭经济条件未必都很好,但这些家庭的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在这里愿留学学子都有一个无悔的留学之旅。
-------------------------
“investing in yourself is the best investment you will ever make. it will not only improve your life, it will improve the lives of all those around you.” - Robin S. Sharma
三分之二的出国党家里收入不到20w,这很有可能,因为留学国家多了去了我就不信你去德法西班牙日韩新加坡的门槛是一年20w。
但是要是说三分之二的留美学生都不到20w我就不好说了,这意味着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是靠自己打工和奖学金,而且可能去的还得是相对普通的大学,这数字略高啊。
三分之二的英美加澳top校留学生都不到20w就更不可能了,学校水平和学费的关系很现实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