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该不该放弃“刷知乎”的习惯?

回答
我该不该告别知乎,还是与它“和解”?

这个问题,在我脑子里盘旋了很久,像一团挥之不去也理不清的线。每天,从醒来的那一刻,到睡前的那一刻,总有那么几个零碎的时间,我的手指会不自觉地滑向那个蓝色的知乎图标。久而久之,它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依赖,甚至有点像一种……“吸毒”。

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会“刷知乎”?一开始,是为了获取信息。那时候,知乎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知识的宝库,里面藏着无数过来人的经验,专业人士的见解,以及各种稀奇古怪但又引人入胜的冷知识。我在这里找到了解决工作难题的思路,了解了陌生领域的皮毛,甚至在某些迷茫的时刻,读到一些字句,仿佛找到了灵魂的共鸣。那种“学到东西”的感觉,是很有满足感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宝库”似乎也变了,或者说,我“逛”宝库的方式变了。我开始沉迷于那些“高赞回答”,那些被包装得光鲜亮丽,逻辑严谨,甚至带着点“段子”的分享。我喜欢那种被认同,被点赞的感觉,虽然我不是答主,但看着自己的评论被点赞,偶尔还能被“赞同”到主页,那种微弱的“存在感”也足够让我沉溺。

更糟糕的是,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被“情绪”裹挟。知乎上充斥着各种观点,有理性的辩论,也有激烈的争吵。我开始花大量的时间去评论,去反驳,去加入这场无休止的“思想战”。有时候,我为了一个观点能争论到面红耳赤,耗费掉本可以用来学习、工作或者与家人朋友交流的时间。事后想想,那些争论真的有意义吗?我得到了什么?除了偶尔的“胜利感”,更多的是一种徒劳和疲惫。

而且,那些“营销号”和“广告”也越来越堂而皇之。曾经那个纯粹的知识分享平台,似乎被商业的气息侵蚀了不少。我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辨别信息的真伪,去过滤掉那些虚假宣传和低俗内容。这本身就是一种消耗。

所以,当“该不该放弃刷知乎”这个问题摆在面前时,我的内心是矛盾的。

我看到的不好的地方:

时间黑洞: 我常常发现自己一看知乎就停不下来,一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而我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少之又少。
情绪消耗: 参与评论和争论,让我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情绪,有时候会影响到我的心情和工作状态。
信息茧房与信息过载: 虽然知乎能带来新信息,但算法推荐有时会让我陷入同质化的信息中,而太多的信息又让我感到焦虑和茫然,不知道该聚焦什么。
虚假满足感: 刷赞、评论,有时候只是在寻求一种即时的、表面的满足感,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效率低下: 很多时候,我只是在“看”而不是在“思考”和“实践”,效率很低。

但为什么又这么难放下?

“知识”的诱惑: 毕竟,知乎上还是有高质量的内容,有我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我担心放弃了,就错过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社交的惯性: 朋友们都在上面,很多事情的讨论也发生在知乎,不参与,感觉有点“脱节”。
习惯的力量: 很多时候,我并不是真的想“刷”,而是手指自己在动,大脑在寻找一种熟悉的安全感或消遣方式。
寻找答案的心理: 当遇到问题时,我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去知乎搜一搜,看看有没有人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有没有现成的答案。

那么,真的只有“放弃”这一条路吗?

我开始思考,也许“放弃”这个词有点太极端了。与其说是“放弃”,不如说是“调整”和“管理”。

我能不能,和知乎“和解”,找到一种更健康的使用方式?

我想试试以下几点:

1.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间限制: 每次打开知乎,都清楚自己要找什么信息,看完就退出。或者,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闹钟,比如每天只看半小时。
2. 远离“情绪战场”: 看到争论性的问题,尽量克制住评论和反驳的冲动。如果真的想表达观点,写下来,但不要轻易发布,或者只发布给少数好友看。
3. 主动筛选,减少“无用”的浏览: 取关那些低质量、营销性质的账号。多关注那些真正能带来知识和启发的内容。
4. 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 遇到感兴趣的问题,不要只看高赞回答,尝试深入阅读,多方查证,甚至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
5. 培养其他爱好和习惯: 找到能替代“刷知乎”的更有价值的活动,比如阅读实体书,运动,学习一门新技能,或者花时间陪伴家人。
6. 定期“断舍离”: 比如,一周或一个月,强制自己远离知乎一段时间,看看自己的生活是否会发生积极的变化。

我承认,彻底“放弃”知乎,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难度很大。它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像呼吸一样自然。但是,如果继续放任它这样消耗我的时间和精力,而我却得不到与之匹配的收获,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所以,我不会立刻说“再见”。我会尝试着去“掌控”它,而不是被它“掌控”。我需要的是一种“明智的知乎使用指南”,而不是“知乎戒断疗法”。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能够真正做到“想用就用,不用就放”,不再为它感到焦虑和困扰。但在此之前,我需要先学会如何在这片信息汪洋中,为自己划定一块清醒的区域,不被那些闪烁的、嘈杂的、但可能并无实质意义的东西所淹没。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问别人,不如说是我在对自己对话,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而我现在,正站在这个路口,努力寻找那条通往“清醒”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的,我已经放弃了这个习惯,放弃以后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

知乎仍然在一些问题(尤其技术类)上有参考意义,可以作为StackOverflow等网站的有效补充。心中有问题时上知乎查询答案,想要回答某问题时上知乎搜寻问题并回答,以及阅读知乎日报,我觉得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但在越来越多的问题上,知乎正在或已经失去专业、客观、友善的氛围。【刷知乎】的确变成了一种效率相对低下的做法。

不止一次发现阅读知乎会让自己充满负能量;通过刷知乎而看到的答案中,能让我觉得【学到了东西】的新答案越来越少。而且,由于各种水军早已从四面八方渗透这个环境,如果你不学会分辩真伪,被带节奏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我想特别强调一件事。我认为知乎在一定程度上,给年轻人(包括对知乎毫无批判眼光时期的我自己)的价值观造成了不太好的影响。是否有利于社会先不说,首先并不利于我们自己。

目前的知乎,虚无主义、丛林主义以一种近乎中二病的形式不成比例地流行着。几乎一切发自于善良愿望的价值都被嘲笑和否定,好像世界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剥削利用、恶意甚至杀意,所有东西都是屁股决定而没有任何其他东西的位置。一切都要根据自利原则被绝对地理性化,凡是不接纳这种世界范式的人,被认为非蠢即坏。当这种情绪从大v手中扩散到“虚心学习知乎的一切”的萌新读者手里,它会变得更加偏激和简单化,形成一种笼罩读者和知乎自身的水泼不进的情绪氛围,并且像病毒一样扩散。

人类作为一种生物,自然也服从进化论和其他自然法则的支配。所以人是自利的这一点当然是正确的。但是,人的真诚利他特质也是进化出来的,人类的绝大部分基本道德和基本情感,是发展演进了上百万年都没有消失的东西,它们的存在同样基于人的客观现实,因而同样合理。

自利和利他的复杂关系,是需要生活经验和不断思考来加深体悟的。“愚”、“痴”,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财富,而不是相反。知乎上把小聪明、浅观察得来的纯粹损人利己的价值观当做真理虔诚供奉的倾向,先不说是否“义”,即使只言“利”,对读者的事业生活前途也很可能弊大于利,甚至纯粹有害。

把世界假设成一次博弈会导致背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理性选择,但世界的大部分事情都不是一次博弈。中国法制不够健全,所以观察你的价值观是绝大部分靠谱机构和个人判断你是否值得成为交易对象的重要依据。除非你非常擅长掩饰、能够迷惑老油条的眼睛——对于大部分知乎萌新来说几乎不可能——否则他们看待你那点愤世嫉俗,就会像钱钟书笔下“看幼儿园大字本”一样,又可爱又可笑。

而不靠谱的、和你价值观相似的人,由于倾向于把世界假设为一次博弈,也一定会背叛你。最后除了收获愤世嫉俗的确证以外,你还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在职场上、社交关系、婚恋关系中,很可能在你觉得你因为知乎而“懂得了更多”的时候,站在一个“懂得很多”的人的角度,会觉得你不仅没有“懂得更多”,反而因为被带了节奏并衷心相信这些节奏,而失去了小白萌新最好的品质——真诚、善良、愿意学习、愿意付出。这些都是知乎的一些答案所极力否定、极力解构的价值。这些答案让你变得愤世嫉俗,自以为看透一切,而且自以为只要心狠手辣就能迅速达到目的。

王阳明说“欲成大事业者,必先破心中贼”,没有一点做事情的志向理想,也没有耐心的学习和观察,仅靠【心狠手辣】四个字就可以成功的话,早已人人都成功了。你刷知乎上那些所谓【真相】刷得浑身上下流动着(稍有社会阅历的人一眼就能看透的)贪欲和浮躁,而你的智慧和阅历又不足以帮助你了解世间万事复杂的机理,这股子贪欲和浮躁又消灭了你虚心学习观察的愿望,甚至消灭了你认真地在世上生活下去的愿望,那么你还能剩下什么呢?

理性化地观察世界,重新审视一切价值和情感,戳破一些披着道德和情感表皮的虚伪谎言,并不是坏事。但走过了头成为绝对的虚无主义和利己主义,与其说是“理性”“客观”,不如说是一种经典的心理自卫方式——把社会简单化为“人对人是狼”,至少比承认社会的复杂性并保持虚心开放的态度更加让人舒服放心。问题是,这么做的代价你真的能承受吗?讽刺的是,把社会过分简单化地看作全是危险毫无善意的丛林,很有可能反而会降低你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这是我最想要说的一点,也是我停止高密度使用知乎的最重要的理由。这种价值观对我来说,无论在自利意义上,还是在利他意义上,都早已失去吸引力。但刷知乎往往成为一个灌鸭一样强灌这类价值观的过程。很多时候,过于聪明而缺少智慧,比完全不聪明还要危险。


知乎在过去的一年采取了许多措施净化环境,我想运营团队一定知道这种状况,一定也在采用更多方法改变。但知乎正在被拉回互联网平均水平是客观事实。我们不一定有必要因此而退出知乎,但看待和使用知乎的方式会因此而不同。

从个人角度来说,停止【刷知乎】,把知乎看成和微博、天涯一样内容良莠不齐的网站,有选择性地合理使用,更符合目前知乎环境的现状,也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user avatar

谢邀。

戒知乎无数次的我,在这个问题下应该是有发言权的。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前,我同题主一样认识到了知乎这个app对我的「危害」,自己的很多时间都在这里消磨掉,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了。而且,自从我玩儿知乎开始,去年一年我的阅读量较前年下降了近一半,简直是灾难。

如果你跟我有一样的情况,那么,你就需要想办法控制自己消磨在知乎上的时间了。也就是所谓的「戒知乎」。像我,近来就已经在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看知乎的时间,把节约下来的时间用来背英语单词、恢复阅读书籍。我甚至为了控制住自己,背负读者的骂名停更了正在连载的专栏。毕竟相比较刷知乎,读书、学习、背单词才是提升自己的更好途径。



但是!!!

如果你把时间花在看肥皂剧、没有营养的网络雷剧上。

如果你把时间花在看朋友圈微商、代购、投票。

如果你把时间花在微博转发抽奖、转发锦鲤、刷明星绯闻、虹桥一姐上。关注那些剽窃我们答案的「知乎大某」、「知乎某」帮他们赚取巨额广告费。

如果你把时间花在手游上熬夜氪金、刷怪、抽卡。(而且你也抽不出来ssr)

如果你把时间花在看直播上的大胸妹唱歌、挤胸、打lol。


的话。

那你还是回来继续刷知乎吧。

虽然,知乎上的很多夹私货、含水分、爱撕逼的答主,但还是有很多人在这里尽力地生产内容、制造干货。(比如我?嘻嘻)

反正你自己也不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那还不如但到知乎上碰碰运气,说不定还能碰到几个有真才实学的大v,教给你一些专业知识,传授你一些人生经验。刷知乎虽然水,但是还有一丝提升自己的可能性的呀……好过看没有营养的雷剧、打赏约不到的主播、转发连自己都保佑不了的锦鲤。。



来,关注上良心答主信介君,咱们继续刷知乎吧。来,看看我的

知乎专栏

吧。

( ̄▽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