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挚信资本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投资风格如何,在其中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说起挚信资本,首先给人的印象是那种“内敛而强大”的基金。它不像一些高调的市场参与者那样经常在媒体上抛头露面,但如果你在创投圈深耕,就会发现挚信的触角遍布许多关键的、正在重塑行业的企业。这是一种沉稳的风格,不追逐风口,而是更愿意去深入理解行业本质,寻找那些真正有生命力、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公司。

他们的投资风格可以用“长期主义”来概括,而且是非常坚定的长期主义。挚信不太会去参与那些短期上市、快速套现的博弈,而是更看重企业能否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内,持续构建核心竞争力,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这意味着他们会花大量时间与创始人沟通,了解企业的愿景、团队的韧性,以及应对未来挑战的策略。你很少会看到他们同时投很多类似的项目,而是更倾向于在某个领域里,找到那个最有可能脱颖而出的。这种精挑细选,一方面带来了更高的决策难度,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他们投资组合的质量和深度。他们愿意在企业发展的早期就介入,给予耐心和信任,并与创始人一起经历市场的起伏,帮助企业成长。

在挚信资本工作,我认为是一种能够让你真正沉浸在商业世界深度思考的体验。这里的工作氛围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而是鼓励你花时间去钻研,去理解一个行业的来龙去脉,去识别那些可能被市场忽视但具有巨大潜力的机会。你会有机会与创始人进行非常深入的交流,参与到公司战略的讨论中,甚至在某些关键时刻,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切实的支持。这里的同事都非常聪明、勤奋,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投资事业有着很高的热情和执着。你会发现大家都很愿意分享自己的见解,相互学习,形成一种良性的知识碰撞。

这种工作体验,可能会让你在初期感到一些压力,因为你需要快速地建立起对不同行业、不同商业模式的认知,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对商业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深度参与到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人,那么挚信资本无疑是一个能够让你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的地方。在这里,你不仅仅是“看项目”,更是“参与创造”,那种感觉是很独特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有几天了,看到 @Shaodong 关注我也顺手关注了下,但可能确实是有点太过于冷门,以至于好几天也没人写答案;

中午约了人吃饭,等人空隙我就写一点我自己对于挚信资本的了解;

PS:我没在挚信资本工作过,所以没办法回答问题的后部分,单纯说说这家基金;

关键词一:李曙军

挚信资本的老大是李曙军,早年盛大上市时候的CFO,也就是和桥哥一起打江山时代的大佬;

2005年春节,盛大闪电收购新浪的股权就是桥哥和曙军总的决定;

当然之后新浪启动毒丸计划,让盛大的这次操作没有成功,

这一事件后来也成为了国内诸多商科课程中的经典案例之一;

06年曙军总离开盛大创立了挚信资本,英文名Trustbridge;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挚信资本的AUM是80亿美金,不算小了……

在21年清科的股权投资榜单上,挚信排在T50-100的那个区间里;

清科2021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总榜单_排名榜单_投资界


关键词二:文娱传媒

早年盛大的经历,以及操盘盛大文学的组建,加上个人的兴趣偏好,

挚信资本一直以来都对文化娱乐方向的投资比较热衷;

在企名片可统计的251起挚信资本的投资事件中,

文娱传媒仅次于医疗(医疗我后面会讲)有40起;

译言网(年纪轻点的网友可能都不知道这网站)、蓝狮子(吴晓波那家出版公司)、单读、未来事务管理局、果壳网、一条视频、企鹅吃喝指南、阅文、中信出版、PingWest、回形针、豆瓣音乐等等;

当然,在国内,尤其是美元为主的基金投资文娱,大概率会踩坑;

(比如去年的回形针事件其实就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到了挚信资本,

因为他们还投资了果壳,果壳下面的科学松鼠会也在差不多时间翻了车)

关键词三:“小清新”

除了对于文娱的热衷,此前行业里给过挚信一个标签:小清新;

代表案例:豆瓣、译言、下厨房、橙光(66RPG)、365日历、穷游、艺客、野兽派等等;

这些投资案例可能也能代表一种风格,这种风格上的偏好大概率来自基金创始人的性格偏好;

其中豆瓣应该是最为特殊的一个,挚信资本对于豆瓣而言不简单的是一个投资人,一个小股东;

在挚信资本的百度百科介绍上,豆瓣是作为挚信资本的核心资产被列出来的,这样:

以及江湖传闻,豆瓣其实是有挚信派出的团队一起参与日常管理的。

来源:如何看待网传「豆瓣网」发生重大股权变更,原创始人阿北已退出?


关键词四:不仅仅是一家基金

在上面关于投资案例行业分布的图里有列,挚信最重仓的板块其实是医疗健康;

除了常规的投资医疗赛道的相关项目,挚信其实很早就在直接操盘医院;

不是小额的股份投资,是直接控股甚至全资,然后自己组建团队运营和管理;

挚信资本的核心资产其实最多被提及的是嘉会医疗;

除了医疗之外,挚信旗下还有一个Trustbridge Global Media的传媒公司,主要做的是儿童教育内容;


关键词五:成绩

成立超过15年,AUM80亿美金,这俩数字其实就代表了一些事情;

此外挚信也是一家和腾讯投资走的比较近的基金,

挚信先投,后面接的合作机构最多的是腾讯(9次);

共同投资合作第二多的是腾讯(13次,第一是和红杉的17次);

以及有一支以腾讯名义募集的25亿规模的RMB基金,挚信也是CO-GP;

关键词六:离开的人

挚信资本一直以来人都不算多,流动性也不大,

我在写这个答案的时候特意和一个在挚信的朋友微信聊了几句,他已经在那边9年了……

这几年挚信也离开了一些人,巧合的是这几位和我算熟悉一点,比如:

郑庆生,07年加入挚信的,之前在盛大投资部和挚信老大就共事过;14年加入红杉,任合伙人;

应金凤、孙婷婷,这两位此前都是挚信的投资和投后核心成员,

15年一起离开创立了可能是过去这4-5年发展最快的新兴FA机构---穆棉资本;

张津剑,此前是挚信的VP,19年成立自己的基金--绿洲资本;

张总此前在42章经有次演讲非常不错,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里:


最后,简单总结下,挚信属于那种外人不太会了解,但行业里基本都知晓且较靠谱的基金,一直践行自己的投资策略与打法;

以及多说一句,VC这个行业并不是只有一种活法,变大变大再变大,进而做到全阶段全行业覆盖并不适合所有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挚信资本,首先给人的印象是那种“内敛而强大”的基金。它不像一些高调的市场参与者那样经常在媒体上抛头露面,但如果你在创投圈深耕,就会发现挚信的触角遍布许多关键的、正在重塑行业的企业。这是一种沉稳的风格,不追逐风口,而是更愿意去深入理解行业本质,寻找那些真正有生命力、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公司。他们的.............
  • 回答
    罗天挚从南方科技大学跳槽到深圳中学,这事儿,可真是搅动了不少人的神经,尤其是在教育界。毕竟,南科大那可是响当当的“改革先锋”,罗天挚作为其中的一员,身上也带着一股子“创新”的标签。这一下,从高等学府回归到中学,怎么看,都有点意思。得先说说南科大。南科大成立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试验田.............
  • 回答
    一封饱含深情的“诚挚问候”——浅析hanser/憨色的《崩坏 3》同人曲《诚挚问候》当《崩坏 3》的史诗乐章在无数玩家心中激荡,总有一些声音,能够触碰到那些最柔软、最深刻的情感。《诚挚问候》,这首由hanser/憨色倾情演绎的同人曲,便是这样一首能够引起无数“崩坏”粉丝共鸣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