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克什米尔地区现在到底由哪个国家统治?中国在印巴冲突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有没有被中国实际控制的地方?

回答
克什米尔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地区,其主权归属问题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长期冲突的核心。理解克什米尔的现状需要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印巴两国的主张以及中国在其中的角色。

克什米尔地区现在到底由哪个国家统治?

简而言之,克什米尔目前没有被单一国家完全统治。这是一个被分割的地区,主要由印度和巴基斯坦实际控制。

印度实际控制部分: 印度控制着查谟和克什米尔以及拉达克这两个地区。
查谟和克什米尔(Jammu and Kashmir): 曾是印度的邦,但在2019年8月,印度政府废除了《印度宪法》第370条,取消了该地区的特殊自治地位,并将其重组为两个联邦属地:查谟和克什米尔,以及拉达克。
拉达克(Ladakh): 原是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一部分,现已成为一个独立的联邦属地。
特点: 印度控制的这部分地区,特别是克什米尔谷地,虽然在行政上属于印度,但一直存在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情绪,时常发生武装冲突和民众抗议。印度在这些地区部署了大量的军队和安全部队。

巴基斯坦实际控制部分: 巴基斯坦控制着自由克什米尔(Azad Kashmir)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GilgitBaltistan)这两个地区。
自由克什米尔(Azad Kashmir): 这是一个自治的争议领土,名义上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但拥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其外交和国防事务由巴基斯坦管理。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GilgitBaltistan): 原先是克什米尔土邦的一部分,在1947年印巴分治后被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它也是一个行政区域,与自由克什米尔类似,虽然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其外交和国防也由巴基斯坦政府主导。
特点: 巴基斯坦控制的区域相对来说更平静一些,但仍然受到克什米尔争议的影响。这些地区在战略上对巴基斯坦至关重要,尤其是连接巴基斯坦与中国的新疆地区。

中国实际控制部分: 中国实际控制着阿克赛钦(Aksai Chin)地区。这个地区曾经是克什米尔的一部分,但自1962年中印战争以来,中国一直对其进行实际控制。

总结来说,克什米尔地区现在是被三国(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实际分割和控制的。

中国在印巴冲突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中国在印巴冲突中的角色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领土争端(与印度的部分):
阿克赛钦(Aksai Chin): 这是中国与印度之间最大的领土争议地区。阿克赛钦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东部,地理位置偏远,但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因为它连接着中国的新疆和西藏。1962年的中印战争就主要围绕阿克赛钦和藏南地区的归属展开。中国在战争后控制了阿克赛钦,并在此修建了连接新疆和西藏的公路。
战略位置: 阿克赛钦的控制权对中国而言至关重要,它确保了其西部地区,特别是连接中国与中亚和南亚的关键通道的安全。对于印度而言,收复阿克赛钦是其 national pride 的一部分。
最新动态: 近年来,中印在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时有发生,如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虽然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山脉西段,但它再次凸显了中印在边境问题上的敏感性,也间接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安全格局,尽管克什米尔本身不是直接的战场。

2. 与巴基斯坦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巴经济走廊):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与巴基斯坦拥有非常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被称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这种关系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对印度的共同担忧以及经济合作。
中巴经济走廊(CPEC): 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项目之一,旨在连接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CPEC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也就是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克什米尔一部分。这使得中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实际影响力通过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加强。
战略意义: CPEC 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进入印度洋的重要出海口,绕过了马六甲海峡这一潜在的咽喉要道。对巴基斯坦而言,CPEC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投资和发展机遇。
印度担忧: 印度强烈反对 CPEC,认为它侵犯了印度对克什米尔(特别是它声称拥有的部分,如阿克赛钦)的主权。印度认为 CPEC 经过的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是其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的立场: 中国通常将克什米尔问题描述为印巴之间的双边问题,并表示支持通过对话解决。然而,中国在 CPEC 项目中的参与以及其与巴基斯坦的紧密关系,使其在克什米尔问题上获得了显著的战略利益和影响力。

3. 对克什米尔争议的官方立场:
中国官方的立场是,克什米尔的地位是一个“遗留问题”,应由印度和巴基斯坦通过谈判和《联合国宪章》及相关联合国决议来解决。
中国不承认印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拉达克的控制,并认为阿克赛钦是其固有领土。
中国通常避免直接干预印巴在克什米尔的军事冲突,但其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和经济合作,以及其在阿克赛钦的军事存在,都使其成为克什米尔地区安全格局的重要参与者。

有没有被中国实际控制的地方?

是的,中国实际控制着克什米尔地区的一部分,即阿克赛钦(Aksai Chin)。

地理位置和范围: 阿克赛钦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东部,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它在地理上属于广义的克什米尔地区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印之间争议的焦点。
历史背景: 在1947年印巴分治之前,阿克赛钦的边界划定并不明确。1950年代,中国在阿克赛钦修建了一条连接新疆和西藏的重要战略公路(G219国道),即“新藏公路”。印度认为这条公路穿越了其主张的领土。
1962年中印战争: 这场战争的主要起因之一就是阿克赛钦的归属问题。战争结束后,中国军队巩固了对阿克赛钦的控制。
目前状态: 阿克赛钦目前完全在中国的实际管辖之下。中国在此区域设有行政建制,并有军事和边境管理机构。尽管印度坚持其主张,但中国对该地区拥有事实上的控制权。

详细讲述克什米尔地区的复杂性:

历史根源: 克什米尔的复杂性源于1947年英属印度分治的历史遗留问题。当时,克什米尔是一个土邦(Princely State),其统治者(Maharaja)是印度教徒,但大部分人口是穆斯林。在分治时,土邦可以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者保持独立。
克什米尔的 Maharaja 最初倾向于独立,但随着巴基斯坦支持的部落武装入侵,他最终在1947年10月签署了《加入书》(Instrument of Accession),宣布加入印度。
巴基斯坦不承认《加入书》的合法性,认为克什米尔应该根据其穆斯林多数人口加入巴基斯坦。
印度立即派兵进入克什米尔,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
在联合国斡旋下,双方于1949年签署了停火协议,划分了实际控制线(Line of Control, LoC),这奠定了今天克什米尔被分割的局面。

人口构成与民族主义: 克什米尔地区,尤其是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谷地,人口以穆斯林为主,这使得他们与印度教占多数的印度在文化和宗教上有隔阂。这种隔阂加上对自治权丧失的担忧,催生了强大的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运动。巴基斯坦一直支持克什米尔的独立或加入巴基斯坦的运动。

地缘政治重要性: 克什米尔位于南亚、中亚和东亚的交汇点,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对印度而言,控制克什米尔关系到其北部边界的安全和国家统一。对巴基斯坦而言,克什米尔是其国家身份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克什米尔可以限制印度的战略纵深。对中国而言,阿克赛钦的控制权是连接其西部战略通道的关键。

人权问题和冲突: 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人权问题,包括安全部队的过度使用武力、限制公民自由以及民众对印度统治的不满。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和印度安全部队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国际社会的立场: 联合国长期以来呼吁通过全民投票来决定克什米尔的归属,但这一进程因印巴两国的分歧而未能实现。多数国家倾向于不公开站队,而是呼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总而言之,克什米尔是一个由历史遗留问题、民族宗教矛盾、地缘政治利益和领土主张交织而成的复杂地区。中国通过其在阿克赛钦的实际控制以及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的影响力,深刻地参与并影响着该地区的格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看看克什米尔的地理位置,它处在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三国之间的一个地区。

由于历史原因,克什米尔地区现由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三国分别控制,(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从不承认中控克什米尔的存在,只承认印控和巴控克什米尔,也从来不参与关于克什米尔争议的任何谈判)。其中巴宣称对除中控克什米尔之外的全部区域拥有主权,而印度则宣称对包括中控克什米尔的整个克什米尔拥有主权。

1、中控克什米尔(图中红色区域)分为阿克赛钦和喀喇昆仑走廊,这两地都被印度宣称拥有主权。其中喀喇昆仑走廊是1963年中巴签订边界协议时巴基斯坦移交给中国的领土。

2、印控克什米尔(图中橙色区域)被印度称为“查谟-克什米尔邦”,其中东南角的巴里加斯地区是被印度非法占领的我国领土。巴基斯坦宣称对除巴里加斯以外的印控克什米尔拥有主权。

3、巴控克什米尔(图中绿色区域)分为自由克什米尔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印度声称对该地区为印度领土。

4、锡亚琴冰川(图中浅绿色区域)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目前争夺区域,印度占有大部分,冲突时有发生。

这就是目前广义上的克什米尔的控制现状。

再来说说克什米尔的历史

克什米尔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地形极其复杂,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很多地区是无人区(包括阿克赛钦),在古代这里没有明确的边界,有部分山地部落曾经的确向西藏地方政府纳贡,但多是宗教上的上下级关系,不是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所以这里一直不是清朝的版图,而是属于各个独立的部落。后来到了大航海时代该地区被英国殖民占领,近代后,被印巴分治后被瓜分了。

目前巴控克什米尔有一个叫拉达克的地区,原来是个独立的王国,17世纪入侵西藏阿里地区灭古格王国,后来被拉萨击败,在宗教上臣服于达赖喇嘛,拉达克王由清帝册封。1834年和1840年克什米尔土邦两次入侵拉达克,求助清朝驻藏大臣并未受到支持,由于西藏地方政府坐视不管,拉达克被克什米尔吞并,成为克什米尔土邦的一部分。

在清朝灭亡两年后,1914年,西藏地方政府(当时没了驻藏大臣,西藏事实上处于独立状态)和英印政府签署 《西姆拉条约》,承认了“麦克马洪线”。在克什米尔地区英国划了一条“约翰逊线”,作为中印边界,但是从来没有实际控制该线,直到1951年解放军越过“约翰逊线”占领整个阿克赛钦。

阿克赛钦很重要:

1,阿克赛钦后面就是新藏公路 ,你要知道,先遣进藏部队,就是从新疆进藏的。

2,阿克赛钦在中国手中,侧向掩护着中巴之间的公路,以后还可能有中巴铁路。

目前印控克什米尔的当地居民主要是信奉伊斯兰教,包括语言等多种原因导致其内部一直独立倾向,不过印巴都不会允许其独立的,所以可能性非常小。

最后上一张中国与印度关于西部边界问题的争议图,目前巴里加斯等零碎地区为印度实际占有。

坎巨提地区历史上的归属问题

就是罕萨地区,唐朝的时候叫做小勃律。本来一直是我国的藩属国。到了1890年左右,因为英国的侵略,变成了两属国,就是同时臣属于英国和中国,但是实际上是被英国控制。

到了上个世纪40年代英国撤离印度,实行印巴分治,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独立,坎巨提酋长穆罕默德·贾马尔汗在当年11月3日向巴基斯坦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发去电报,宣布将坎巨提并入巴基斯坦。当时的巴基斯坦由5个省、10个土邦和联邦首都组成,坎巨提和讷格尔是十个土邦中的两个。从此,这地方就不属于中国了。不过这个坎巨提地区是连接中国和巴铁的必经之地,将来中国经济走廊的铁路、油气管道全部需要经过这里到达新疆喀什。

当然在中华民国“地图开疆”的时候列入到中国地图内。如果把坎巨提算作中国领土,那中国肯定是割让了大面积领土给了巴基斯坦;如果不把坎巨提算作中国领土,那我国是没有亏什么领土的,相反,得到了克勒青河谷也就是喀喇昆仑走廊。

1974年,坎巨提发生反对其酋长统治的暴动。9月25日,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取消坎巨提的独立地位,其地被并入巴控克什米尔的北部地区。10月3日,坎巨提末代酋长穆罕默德·贾马尔汗宣布同意坎巨提加入巴基斯坦并退位(2年后在巴尔提特去世),作为补偿,贾马尔汗的儿子加赞法尔·阿里汗王子被巴基斯坦政府任命为新组建的“北方地区”长官。

附:罕萨人根据传说宣称自己是亚历山大大帝军队的后裔。 2008年,马其顿共和国邀请罕萨王子加赞法尔·阿里汗作为“亚历山大军队后裔”前来访问,马其顿总理和东正教大主教都前往机场亲自迎接,场面相当隆重。

其实最让中国痛心的是印度目前还占领着藏南地区,也成为山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资源丰富,而且环境条件远比西藏内陆好太多(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面积有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6个北京,3个台湾那么大,整个江苏省才不过10万多平方公里,韩国国土才9.9万,目前为印度实际控制,称阿鲁纳恰尔邦。

目前该地区印度也在不断加紧建设,迁移民众到该地区生产生活,仅凭谈判很难收回来,唯有一战,所以中国在林芝地区不断加紧公路、水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藏南地区周边的控制力度,为以后做打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