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一个号曾经回答过类似的问题:
不过今天我的好朋友 @幽灵战舰复仇号 写了一些东西,我就再做点补充好了。
在南非问题上,机械地、单纯地从“民族”或“阶级”角度来评判都很难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其实南非完全可以视作一个模型,那就是“如果从1644年开始,中国的皇室、贵族、大官僚、大地主全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阶级跌落,结果会如何”。
我在这篇材料里提到了因卡塔自由党(IFP)的领导人曼戈苏图·布特莱齐(Mangosuthu Buthelezi),他是夸祖鲁的地方长官,原先是非国大的一员,但由于反对和南非共的合作,他成为了老南非的合作者,然而他还有一个身份——他是率领祖鲁人抵抗英军的祖鲁老王开芝瓦约·卡姆潘达(Cetshwayo kaMpande)的曾外孙。在1964年的电影《祖鲁》里他还扮演过这位外曾祖父。
换句话说,他是某种意义上的“南非的延恩侯”。然而和被严格限制不允许参与政治、穷困潦倒的延恩侯不同,来自异族的统治者们给了他实实在在的权力。这是因为与血缘、文化等方面混杂得更紧密的满人和汉人不同,布尔人和黑人从肤色上就有着鲜明的分别——不可能做到把一个黑人涂上白油漆来把他“抬旗”。这就意味着布尔人必须吸纳更多的主体民族的精英,让他们帮助自己进行统治——当然1840年以后的晚清也出现了这种状况。
被吸纳入统治集团的精英既可以是旧的皇亲国戚,也可以是乡绅地主家庭出身的杰出人才。卢卡斯·曼高佩(Lucas Mangope)就是例子。作为部落酋长的儿子,曼高佩首先是成为了一个教师,随后继承自己父亲的地位和社会、政治资源,走向了政治舞台。从他的身上我们似乎也可以看到一些清末汉人技术官僚的影子。
从这里我们就不难判断为什么曼高佩会和布尔人民族主义者合作对抗非国大了。你觉得对张勋之流来说,是大清国亲还是“南方乱党”亲?对湘军、淮军的头头们来说,是大清国亲还是太平天国的“长毛”亲?
当然非国大,尤其是姆贝基、祖马的非国大,比起1911年的“南方乱党”还是更识相,于是在美英等列强帮助下成功入主了。什么?你说南非共去干什么了?都东欧剧变了,当然是“统一战线”,交枪当花瓶啊。
于是南非仿佛一个前明皇室、八旗勋贵、洋务派、北洋军阀、KMT右派齐聚一堂的中国,“众正盈朝”,五桌人吃一桌饭,好不热闹。什么?你说汉人农民还是吃不饱饭?八旗破落户过不下去日子?那关老爷们P事!老爷们大明这样过,大清也这样过,民国还这样过,他们怕过谁?
也只有井冈山上的那帮人来了,老爷们才会死无葬身之地。
答案,是。
我们这里不讨论什么人权、种族,仅从国家发展潜力来看,他上台之后造成南非在优势领域(医学、矿产机械、化学等)全面倒退是个可见事实。
如果认为一个国家靠人权发展就能进步~```呵呵
曼德拉绝不能说是南非的罪人。他是一个道德高尚、宽容大度的人,他自己没有复仇,也最大程度压制了黑人对白人几百年的仇恨,防止了南非很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内战和种族屠杀。
至于南非今天的治安混乱和经济停滞,那个锅由他一个人来背,确实不公平。指望一个在监狱里呆了几十年的人带领国家走向富强,这个确实有点不现实。
南非白人在压榨黑人的同时,留下了一套比较发达的工业体系和比较现代化的国家体制。可是问题在于黑人并没有能力继承白人在歧视压迫自己的过程中积累的遗产。
种族主义政权的南非,到了80年代由于受到强力制裁和安哥拉战争影响,经济停滞,但是当时的南非毕竟出过3个诺贝尔医学、化学奖得主(不算政治色彩浓厚的和平奖),还有2个文学奖得主。而曼德拉执政以后,南非的白人大量移民国外,大部分都是专业技术人才,毕竟领退休金低保的老年人、低学历人士、失业的国企摸鱼达人没有国家会欢迎,除了东北亚大陆的英语学校。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切就像伪满之于旧中国一样,和占人口绝对多数的黑人根本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同时也必须承认,白人比日本人要文明开化很多,至少不搞万人坑、不搞731。旧南非虽然施行种族主义,但是阻拦不住周边国家已经获得了自由和独立的黑人成千上万地偷渡过来打工。
我们在讲述国内历史的时候,从不避讳我大清、北洋政府和蒋政权的各种腐朽丑态,从不避讳尖锐的阶级矛盾。但是在提及亚非拉第三世界的时候,受解放叙事和反帝反殖叙事的影响,总是为尊者讳,对于阶级矛盾和各方的阶级属性轻描淡写,只谈反帝,不谈阶级矛盾。
比方说,埃塞俄比亚的海尔·塞拉西皇帝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这里不讨论这国到底是谁的国)和反帝反殖战士,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同时是埃塞俄比亚一切腐朽堕落旧势力(封建领主、教会、部落首领、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等等)的总代表。1974年军方发动政变时,电台播出了饥荒和皇室奢靡生活的强烈对比。而取而代之的门格斯图更加不堪,和东北亚大陆的贪官一样,不代表任何阶级,只代表自己的荣华富贵,为了得到苏联的军火援助以镇压反对派,不顾一切大搞集体化,饿殍遍野,比海尔·塞拉西皇帝在位时的饥荒死的人多得多。
曼德拉本人是部落上层出身,黑人的政治力量本身就是各派别的大杂烩,主要的领导者包括黑人民族主义知识分子(一般都是部落上层出身)、教会(圣公会主教德斯蒙德·图图是黑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部落势力(祖鲁王)等等,相同的肤色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指望这些旧势力来很好的接收、运营白人留下的资产,是很不现实的。更何况曼德拉本人在监狱里呆了那么多年,指望他依靠个人魅力能够把国家治理好,那是不切实际的臆想。曼德拉再高尚,我们绝不应该奢望他手下那帮人和他一样,比方说娶了6个老婆的祖玛。看看北方的津巴布韦,穆加贝上台后的土改,白人农场主的土地被没收以后,很多都转手到了当朝权贵的手中,不是黑人懒惰,而是当朝权贵根本不会种地。中国土改的原则是“耕者有其田”,津巴布韦土改是当权者多拿田。南非也开始准备土改,我们拭目以待。
用当年的话语来讲:曼德拉抛弃了武装斗争和社会改革的道路,转而拥抱"议会道路"、"政治和解"的错误路线,向帝国主义垄断资产阶级势力主动示好,帝国主义报之以诺贝尔和平奖的头衔,轰轰烈烈的南非革命在妥协中瓦解了,南非黑人继续遭受国际资本主义势力的残酷剥削。曼德拉前妻温妮生活腐化,贪污受贿,出任曼德拉的副部长不到一年就声名狼藉而不得不被解职,严重败坏了他的声誉。
不要认为是因为黑人的劣根性,曼德拉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举一个大家最感同身受的例子,日本战败投降以后,日本侵略者在东北、上海、台湾等地留下的敌产,刮民党是如何接收的,就可以知道了。首先是各路汉奸以“地下军“、”先遣军”的名义换一身皮,捷足先登捞一票;然后是中统军统的特务大捞特捞;最后是乘坐美国飞机军舰正式接收主权的官员和国军。各路“劫收”大员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大肆搜刮,国军军官一人一个女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让沦陷区民众对刮民党失望至极,“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在台湾,更是激起了二二八起义,遭到了刮民党的残酷镇压和屠杀。
曼德拉不管怎样,比起蒋匪刮民党来,还是要强了无数倍的,毕竟没有让黑人太失望,毕竟没有请来友邦驻军。对待白人留下的遗产,经营不了,一卖了之,拿了钱买选票才是上策,比起刮民党还是要高尚很多的。
从南非的现状就知道,自从流氓曼德拉把白人赶下台,黑人执政,南非越来越朝着愚昧混乱和衰败发展,渐渐变得与其他非洲国家无异。曾经被誉为非洲的美国,中等发达国家南非,已经完了。
如果有人说伪满时期,日本人在东北有日式小楼住,有电车,有中国人伺候,所以伪满时期是王道乐土,一片莺歌燕舞,肯定会有人觉得这人脑子有病。
旧南非粉得的也是这种病。
在旧南非,白人是一等人,亚洲人是二等人,黑人不算人。占总人口四分之三的黑人没有公民权。
在旧南非,四分之三的黑人只有13%的土地。
在旧南非,如果没有通行证,黑人不许进入白人的地盘,因为这一法令被抓的黑人达到1800万人次(没看错,1800万人次,南非黑人总共也就2330万)
在旧南非,3%的人口被关在监狱,南非的死刑次数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执行的死刑次数总和还多
在旧南非,白人享受9年义务教育,华人在内的有色人种6年,黑人只有四年。
在旧南非,白人矿工的工资是黑人的10倍。白人制造工人的工资是黑人的七倍
在旧南非,350个白人就有一位医生,但12000个黑人才有一个医生。
在旧南非,西斯凯黑人区里每1000个儿童里有240人活不过一岁。
有那么多黑人可供吸血,旧南非能不强盛么?
有黑人白出力,又不占分母,旧南非能不富裕么?
总之,旧南非可以说是纳粹德国,旧日本军国主义覆灭之后最反动的政权,与阿曼沙特之流一样。
旧南非在国际上臭不可闻,美苏两大国都不愿意沾他,一度只有22个国家和旧南非建交,少于马英九时期台湾“建交”国家数量。
当然,这种倒行逆施的政策是长久不了的:
从1986年开始,由于种族隔离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旧南非的经济开始了连续四年的负增长。
黑人反抗运动风起云涌,仅一次黑人总罢工,就有300万人参加。
南非为了维持种族主义制度,四处派兵干涉其他国家的黑人解放运动,结果在安哥拉被古巴派遣军打了个落花流水。其他地方也是胜少败多。
一边镇压国内,一边干涉国外,南非白人也撑不下去了。在1987年,为了逃避兵役,57%南非白人青年准备逃离南非。
为什么曼德拉被封圣了?因为要是按照80年代末黑人反抗运动的激烈程度,如果再不把权利移交给曼德拉这样的甘地式人物,揣着红宝书拿着ak47的黑人起义群众早晚会把白人统治者一个个挂路灯。
居然还有华人支持这种反动的政治制度,要知道,在旧南非,华人在内的亚洲人仅比黑人高一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