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作为个人外在形象的重要一部分,灿烂自信的笑容自然离不开整齐牙齿的加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口腔正畸。但正畸可不是一个轻轻松松的过程,在矫正期间,对口腔的护理可是要比一般人耗费更大的精力,否则会引发众多口腔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口腔疾病:
如牙面出现白垩色的斑块,引起早期龋齿;
或是出现黑三角,影响最终矫正效果。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带牙套的过程中吃了咖喱的话,牙套就会被染黄:
这是因为虽然你在治疗过程中所佩戴的器械(如牙套或透明定位器)在矫正牙齿错位方面非常有效,但它们也很容易地黏附食物颗粒,助力了牙菌斑的形成。
牙菌斑是生长在口腔表面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也有真菌)累积后形成的生物膜。常见于牙间、牙前、牙后、咀嚼面、牙龈线上(龈上)或牙龈线颈缘以下(龈下)[1]。
它非常顽固,难以清除,就好像一堵城墙,可以抵御外界攻击,保护其中的微生物群落。
并且它是造成牙龈炎、牙周炎、蛀牙、牙齿移位、说话跑风等口腔疾病的元凶[2][3]!像牙周炎这样的疾病,是不能完全治愈的,带来的后果就是年纪轻轻的可能就连苹果都啃不动了…
而牙套的存在,又给清除牙菌斑又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另一方面,如果碰上操作不当的正畸磨牙或者本身就存在牙齿敏感现象,更会造成或加重牙齿敏感。不少人都有牙齿敏感的体验,吃个橘子,喝杯可乐,甚至刷牙时一口凉水,都会带来尖锐的酸痛感。
在健康的牙齿中,牙釉质保护牙本质的下层,牙本质比牙釉质柔软,而牙根受到牙龈的保护。
如果牙釉质磨损或牙龈退缩,则牙本质会暴露出来。别看我们的牙齿很硬,但也像皮肤那样拥有神经,牙本质含有成千上万个细微的小管或通道,通向牙齿的牙髓。当这些牙本质小管暴露于热、冷、酸性或粘性的物质时,痛感便会传到牙神经,从而引起疼痛。
牙套的牵引会对牙齿和牙龈施加压力,导致牙龈萎缩,使牙齿根部裸露。并且佩戴不正确的矫正器还有可能会磨损牙釉质,使其变得薄、弱、脆,如果再加上牙菌斑的侵袭,双重伤害之下,这些都会导致牙本质裸露在外,此时的牙齿变得非常敏感,根本无法耐受一点点的刺激。
因此抗菌和抗敏感是正畸时口腔护理的两大主题。
虽然说正常人也会有以上问题,但佩戴牙套或者其他矫治器的人群面临这些问题和疾病的风险将大大提高。
正畸期间的口腔卫生,主要是尽可能地把看得见的污渍残渣和看不见的细菌、牙菌斑都给清洁掉,为此,我给大家总结了三个步骤:
刷牙是首要的一步,也是对正畸患者来说最头疼的一步。
不管是哪种牙刷,首先刷牙需要比没带矫正器时期刷得更为频繁,不仅要在睡醒睡前各一次,而且还要在每日三餐饭后,尽可能得保持口腔清洁。其次,选择戴上矫治器后,对于矫治器周围,以及弓丝下、牙齿排列不齐的地方和后牙的装置及牙龈缘处等这些普通刷牙方法很难刷到的地方,需要更加注意,每次刷牙时间在3分钟左右,务必刷到牙齿的每个面。
市面上有专门为口腔矫正患者设计使用的正畸牙刷,是正畸必备的护理工具。
以此类形状特异的牙刷头为例,它们可以比普通牙刷更加有效地深入难以清洁的弓丝、托槽周围以及牙缝,清洁到牙套每个角落。
冲牙器可以配合正畸喷头,作为矫正期间一个很好的清洁牙龈下、窝沟、蛀牙等隐蔽部位的补充工具,清理细小食物残渣,也可以配合同样用来清洁隐蔽部位的牙线一起,用牙线刮蹭牙齿邻面及牙龈内的牙齿表面。据美国牙医学会推荐,一天应当至少使用一次牙线。
这是最容易被忽略也最不可缺少的一步。很多人觉得自己也很用心刷牙,但还是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遇到了牙齿敏感甚至牙龈出血等不适感。
其实刷牙、冲牙都只是清除了牙齿上表面能看到的食物残渣、牙结石、牙垢等,依然无法“撼动”肉眼看不见的牙菌斑。研究表明,刷牙只能减少25%的牙菌斑[3],而且等牙菌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牙结石、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时,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口腔护理时机。长此以往,牙结石会导致更严重的口腔疾病,并伴随着高度牙齿敏感,正畸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不能只重视用牙刷牙线,而忽略漱口水的使用,这样会带来相当大的隐患,忽略了隐藏在口腔中的『杀手』——牙菌斑。
回顾前文所强调的抗菌意识,所谓擒贼先擒王,微生物就是城墙里的“王”。牙齿矫正对于城墙里的“王”来说,那可是它组建军队,搭建城墙的最好时机。
而漱口水,是用于牙刷牙线后、口腔护理的最后一步。它具有强大的杀菌效果,可以清洁刷牙时容易忽略的口腔粘膜、牙龈等角落,可以减少食物残渣的存留,有效减少牙菌斑的形成[4]。而且漱口水因其水流质地,携带方便,可以真正帮助你实现外出餐后随时清洁的要求,是日常易操作又有效的辅助清洁方式。
通过最后一步的漱口水完善,口腔抗菌方面完全可以通过这「三步走」的原则做好。
但对于牙齿抗敏感来说,要做的就不止这些了,一旦感到不适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并在清洁「三步走」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抗敏感产品来缓解疼痛和强化牙釉质,如抗敏牙膏、抗敏漱口水等。它们的原理是主要通过钾和氟的成分起作用:由于钾离子可以产生去极化现象,降低牙髓神经的兴奋性,使得神经纤维脱敏,阻断神经传递,所以它可以使让牙神经变“迟钝”,从而能根源性减少敏感酸痛[5]。而氟化物既能防止牙齿表面溶解,还能促进已经发生了溶解的表面重新坚固起来,已被证明能够有效预防龋齿,强化牙釉质,减少5%至50%的蛀牙[6]。不仅是《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美国CDC也指出,使用含氟的口腔护理产品是有效的防龋措施,其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是龋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7]。
漱口水分处方漱口水和家用,处方漱口水主要侧重于治疗明确的口腔疾病,如口腔术口抗感染等,处方需要医生开药方才能获得,家用则更适合日常口腔护理,是大众日常就能买到的。因此这里仅介绍家用漱口水的选择。
第一,选择能够专注口腔护理领域的品牌。选择知名品牌好处多多,除了售后有保障,关键是里面的各种成分,各种检测报告都俱全,当然,在同等情况下,还是需要货比三家的,如果同样都是叫得出品牌的漱口水,那就选择专注于口腔护理领域的,就像医生一样,只有专注某一领域的医生,才会更深入研究这一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如果你看牙齿,肯定会选择去找牙医而不是去找全科医生。
第二,认准成分和杀菌率检验报告。漱口水可穿透牙菌斑生物膜,不同漱口水杀菌机制不同,杀菌率也是高低不同[4],尽量选择能接近百分百杀菌率的漱口水。否则难以超越细菌的繁殖速度,还是起不到很好的抑制牙菌斑的效果。
拥有 140 多年历史的李施德林,是第一批被美国牙医学会认可的非药用品牌漱口水,并获得了其它包括全球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全球多个牙医学会的专业认证。它独有的4种植物精油配方杀菌率高达99.9%,并拥有详细的杀菌率检验报告,更温和可靠。
如此强力的杀菌作用,得益于李施德林独有的从四种天然的植物中提取的精油,所构成的核心配方:
第三,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去判断漱口水的成分是否合适。例如酒精,可以用来帮助精油配方溶解,辅助活性成分的功效加强,但会带来一定的刺激性口感,所以想要温和口感的就不要尝试了,也不建议孕妇或酒精过敏患者长期使用[8]。
第四,选择针对性功效的漱口水。
不同的漱口水,有不同的功效,像李施德林这样的专业品牌,选择非常多,有主打健康亮白的,有主打防蛀的,还有侧重牙龈护理等。前文不止一次强调,防止牙齿敏感的本质,是防止牙釉质损伤,从而保护与牙髓相连的牙本质,因此,正畸期间一旦出现龋齿(蛀牙),便意味着加重了牙齿敏感出现的几率。
很多牙齿敏感的人觉得用抗敏牙膏效果不明显,问题不在于产品,而是由于刷牙摩擦带来的疼痛会让患者不敢用力草草了事,有时甚至连基本的清洁都没做好。
相比之下,抗敏漱口水的优点就凸显了出来,水流质地可以“0摩擦”地浸润修护牙齿。而且在解决正畸患者口腔护理抗菌难题的过程中,李施德林还专门研制了0酒精温和口味的抗敏感漱口水,更适合牙齿敏感人群,在抗牙菌斑方面可能比传统的口腔护理更有效。
上面提到了抗敏感口腔产品的有效成分是钾和氟,李施德林抗敏感漱口水同样也含有这两种成分。加入了牙本元舒缓因子——硝酸钾成分,从而帮助缓解外界造成的敏感刺激。同时添加氟化钠,引入了牙釉质修护技术,进一步通过强健牙釉质,减缓了牙齿敏感的出现。2013年Therametric Technologies公司测试数据显示,使用李施德林抗敏漱口水有助于牙釉质脱矿部位再矿化,以及减少脱矿,这就很好的修复了牙釉质,给牙本质包裹上一个崭新的坚强的盾牌,在击退牙敏感的同时强健齿龈。
在正畸患者护理口腔的过程中,总的来说,树立口腔护理意识才是重中之重,没有意识就不会去行动。除了选择合适的产品护理口腔,还可以注重一些护理方式,如巴氏刷牙法,在饭后和睡前养成使用漱口水的习惯等等。
一口好的牙齿有多重要,也不用赘述了吧,牙科诊费多昂贵,想必大家也都经历过。趁年轻,好好护理,小小的投资必然带来巨大回报。
*本文不包含医疗建议,如为严重口腔问题,请勿擅自使用产品,及时就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