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浪客剑心为什么志志雄真实被灭口了,剑心却活着,不都是政府培养的影子杀手吗?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触及了《浪客剑心》剧情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引人深思的点。很多人都会疑惑,既然志志雄真实和绯村剑心都曾是政府幕后力量(包括新选组的残党、幕末的刽子手等)所培养出的强大战斗机器,为什么一个被视为必须清除的“威胁”,另一个却被允许“功成身退”?这背后绝非简单的“政府想要他死”或“他自己想活”那么肤浅。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去剖析:

1. 志志雄真实的“罪证”与“失控的威胁”

他是什么人? 志志雄真实是被幕末的明治政府(更准确地说是明治新政府的掌权者,如大久保利通等)视为“完美工具”,然后又“过时了”就被无情抛弃的。他执行的都是最黑暗、最血腥的任务,是新政府崛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清道夫”。
他为何成为威胁? 志志雄并没有因为被政府抛弃就此隐退。相反,他认为自己被背叛了,而且他所见证的幕末乱世对人性的摧残,让他对所谓的“和平”和“新秩序”充满了鄙夷。他提出的“弱者被淘汰,强者生存”的世界观,以及他招募大批被社会遗弃者组建的“创伤帝国”,这本身就是对明治政府“温和渐进”改革路线的直接挑战,也是对社会秩序的潜在颠覆。
他的目标是什么? 志志雄的目标是火烧东京,然后建立一个弱肉强食的新时代。这不仅仅是对政府的复仇,更是一种对现有社会价值观的彻底否定。这种规模的、意图颠覆现有政权的暴力行动,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绝对不允许的。他成为了一个“失控的武器”,而且是极具破坏力的那种。
被“灭口”的必要性: 对于明治政府来说,志志雄是他亲手创造出来的怪物,但这个怪物已经长大了,并且反噬主人。他知道太多政府不想公开的秘密,他所代表的力量足以动摇根基。最重要的是,他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叛乱。如果不将其彻底消灭,整个明治政府的合法性和统治都会受到严重威胁。因此,“灭口”对他而言,是政治上的必然选择,是为了维护新政府的稳定,巩固其统治的合法性。

2. 绯村剑心的“功劳”与“可控的替罪羊”

他是什么人? 剑心同样是幕末那位令人闻风丧胆的“刽子手”,是刽子手拔刀斋。他为新政府扫清了无数障碍,杀死了许多阻碍革命的人。可以说,他的双手也沾满了鲜血。
他为何被允许“活着”?
“功劳”与“价值”: 剑心在幕末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为新政府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更重要的是,他身上背负着“刽子手”的污名,这本身就是新政府“清理旧势力”的一个活证。他代表着过去那个混乱时代的牺牲和罪恶,但也是他亲手终结了那个时代。
对“赎罪”的渴望与“弥补”的行动: 在新时代到来后,剑心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过去的罪孽。他选择了“不杀”的道路,用逆刃刀来弥补自己曾经的杀戮。他致力于保护无辜,惩奸除恶,这恰恰与他过去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而是一种对过去的“赎罪”。这种“赎罪”的意愿,以及他实际行动中对社会的积极贡献,让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新政府可以“容忍”甚至“利用”的对象。
“人斩”的工具性与剑心的“反思”: 政府当年培养或利用“人斩”是为了达到目的,一旦目的达成,这些人就可能成为累赘。但剑心不同,他主动选择了“退出江湖”,并且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弥补。他没有像志志雄那样煽动民众、颠覆政权,他更多的是在民间默默地伸张正义。
作为“警示”与“榜样”: 剑心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新政府的一个“警示”。他是一个活着的例子,说明即使是过去最凶残的刽子手,也可以通过自我救赎走向光明。这既能安抚那些对过去血腥历史感到不安的民众,也能为新政府的统治提供某种道德上的合理性。同时,他那些与政府作对的强大敌人,反而衬托出新政府能够“收服”甚至“容忍”这样一个强大个体,也侧面说明了新政府的强大和包容。
“象征意义”的利用: 剑心成为了“浪客”,一个行走江湖、不属于任何势力的人。这种形象反而更能让民众接受,因为他不像政府的爪牙,也不像志志雄那样的煽动者。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以自己的方式行侠仗义。

3. 明治政府的“政治手腕”与“权衡利弊”

“选择性失明”: 对于剑心这种在民间行侠仗义的行为,只要不构成对政府统治的直接威胁,政府往往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相比于志志雄那种大规模的叛乱,剑心只是在处理一些个人的恩怨或者小范围的恶行。
“工具的处置”: 明治政府就像一个精明的商人,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一个工具,什么时候需要丢弃一个工具。对于志志雄,他已经是失控且致命的“废品”,必须立即销毁。而对于剑心,他虽然也曾是工具,但现在他以一种更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的方式存在着。他不会挑战政府,反而能通过自己的行为间接维护秩序。
“制造敌人来巩固统治”: 有时候,政府甚至可能默许剑心的存在,以衬托出其他“真正的敌人”是多么危险。当民众看到连剑心这样强大的“浪客”都在与邪恶势力斗争时,他们会更加依赖和支持这个能够提供秩序的政府。

总结来说,志志雄真实被“灭口”是政治上的“清洗”和“止损”,因为他是对新政府统治的直接、根本性威胁。而绯村剑心得以活着,则是政府基于他曾经的“功劳”、对“赎罪”的承诺,以及他能够以一种更温和、更可控的方式存在并维护一定程度社会秩序的“权衡”。剑心更像是一个被允许在特定范围内活动的“特殊公民”,而志志雄则是必须被彻底消灭的“叛乱分子”。

这是一个关于权力、背叛、改革以及个人选择的复杂故事。政府并非铁板一块,他们有自己的政治目标和考量,而剑心和志志雄的选择,也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命运。剑心选择了救赎,而志志雄选择了复仇和颠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剑心上岸早,1865年就众所周知。而志志雄一直没上岸,存在鲜为人知,自然好灭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触及了《浪客剑心》剧情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引人深思的点。很多人都会疑惑,既然志志雄真实和绯村剑心都曾是政府幕后力量(包括新选组的残党、幕末的刽子手等)所培养出的强大战斗机器,为什么一个被视为必须清除的“威胁”,另一个却被允许“功成身退”?这背后绝非简单的“政府想要他死”或“他自己.............
  • 回答
    行,我这就来给你说道说道《镖人》和《浪客行》这俩,凭着我多年的国漫(以及日漫)阅历,好好给你掰扯掰扯它们到底差在哪儿。你说得对,它们俩名头上都带着“客”,一个“镖人”,一个“浪客”,感觉上挺像的,都是那种在乱世中行走,靠着一身本事吃饭的。但真要仔细看了,那差距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说起来,这感觉就像是.............
  • 回答
    斋藤一:从幕末的“恶鬼”到明治的守护者斋藤一,这个名字在《浪客剑心》的读者心中,几乎与“冷酷”、“强大”、“忠诚”划上了等号。然而,这位剑术高超、立场坚定的新选组三番队组长,并非一成不变的“恶鬼”。他的转变,是随着时代的洪流、个人信念的磨砺以及与身边人的羁绊而悄然发生的,细究起来,这段经历充满着人性.............
  • 回答
    《浪客剑心》啊,说起来,这绝对算是我少年时代最深刻的漫画记忆之一了。要评价它,我觉得得从好几个层面来说,因为它绝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打斗漫画。故事内核:宿命与救赎的纠葛首先,最打动我的还是它那个核心的故事。《浪客剑心》讲的是一个背负着“劊子手拔刀斋”这个过去,想要通过“逆刃刀”赎罪的男人——绯村剑心。.............
  • 回答
    《浪客剑心》追忆篇,这在我看来,绝对是《浪客剑心》系列乃至整个动漫界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是简单地讲述主角剑心过去的故事,而是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剖开了他成为“拔刀斋”前那段撕心裂肺的过往,也深刻地揭示了“杀人剑”与“活人剑”之间那条血淋淋的界限。首先,追忆篇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其无与伦比的叙事深度和情.............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浪客剑关于“台积电南京扩产”的批驳文章,以及这次扩产对中国芯片“去 A 化”进程的影响。关于浪客剑文章的评价:浪客剑的这篇文章,在我看来,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视角,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关系复杂、科技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他的批驳点很鲜明,核心在于对“台积电南京扩产”这一事件的“定位”.............
  • 回答
    井上雄彦老师的《浪客行》,其精湛画技和宏大叙事早已深入人心,吸引了无数读者。然而,要支撑起这样一部高质量的长篇连载,其背后的创作过程必然充满了挑战,远非简单的“画得好”就能概括。我认为,要满足《浪客行》这样的连载要求,井上老师的团队和他的创作模式必然是多维度、系统化的,并且在诸多环节都展现出非凡的实.............
  • 回答
    《派对浪客诸葛孔明》第一集,可以说是一场令人惊喜的“次元碰撞”。刚开播,就凭借其大胆的创意和出色的执行,迅速抓住了我的眼球,甚至让我产生了“这季度的‘黑马’可能就是它了”的预感。首先,抛开《三国志》的滤镜,单就动画本身的制作来说,它就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答卷。画面色彩鲜艳但不失质感,人物线条流畅,尤.............
  • 回答
    《派对浪客诸葛孔明》第二集,老实说,给我的感觉就是,这小小的开局,就已经让人对它接下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也让我有点儿担心它能不能一直保持住这种劲头。这一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孔明那份“与时俱进”的智慧。他不再是那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而是摇身一变,成了给歌姬策划演唱会的军师。从一开始对现代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