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哈萨克斯坦发生了什么?

回答
哈萨克斯坦近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发生在2022年1月,当时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骚乱和暴力事件,被称为“血色一月”(Qandy Qantar)。这次事件是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最严重的国内动荡。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

一、 导火索与起因:

液化天然气(LPG)价格上涨: 最直接的导火索是2022年1月1日开始,政府放开了液化天然气的价格管制。由于哈萨克斯坦许多家庭使用LPG作为汽车燃料和家庭供暖,价格的突然上涨(从每升约50坚戈上涨到约120坚戈)直接影响了民众的生活成本,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
经济不平等和腐败: 价格上涨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哈萨克斯坦长期存在的经济不平等、严重的腐败以及精英阶层对国家财富的垄断。尽管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经济体,并且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但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政治体制的局限性: 哈萨克斯坦自独立以来长期由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及其亲信统治,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真正的民主和政治参与。虽然2019年纳扎尔巴耶夫辞去了总统职务,但其影响力依然强大,并且仍然保留着“民族领袖”(Elbasy)的特殊地位和特权。这种政治上的停滞和对民众声音的忽视,积累了不满情绪。
地区差异和不满: 尽管全国都感受到了物价上涨的压力,但来自西部地区(如曼吉斯套州)的抗议者尤其感到被边缘化和不公平对待,因为该地区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产区,但其居民并没有从资源财富中获得应有的收益。

二、 事件的演变过程:

1. 1月2日: 抗议活动在西部城市珍纳津(Zhanaozen)爆发,迅速蔓延到阿克套(Aktau)和其他西部城市。起初,抗议者主要是要求降低LPG价格,但很快诉求扩展到更广泛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包括要求政府下台、打击腐败、以及取消纳扎尔巴耶夫的特权。
2. 1月3日4日: 抗议活动席卷全国各大城市,尤其是阿拉木图。在阿拉木图,抗议活动逐渐失控,演变成大规模的骚乱和暴力冲突。抗议者冲击政府大楼,包括总统府和市政府,纵火焚烧,抢劫商店。
3. 1月5日: 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实施宵禁,并加强了安全措施。然而,抗议活动仍在继续,且暴力程度升级。在阿拉木图,发生了大规模的枪战,示威者与安全部队发生激烈冲突。据报道,一些人试图夺取枪支。
4. 1月6日: 这是最血腥的一天。阿拉木图市长办公室和机场被占领。总统卡西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QassymJomart Tokayev)表示,阿拉木图遭受了“武装匪徒”的袭击,并请求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由俄罗斯主导的一个军事联盟)提供援助。
5. 1月7日10日: CSTO军队(主要是俄罗斯维和部队)抵达哈萨克斯坦,帮助恢复秩序。他们主要部署在战略要地,如机场和政府建筑,以支持哈萨克斯坦安全部队。托卡耶夫总统指示安全部队“无警告开火”以镇压暴乱。在此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局势逐渐得到控制。
6. 后续: 随着局势的平息,政府开始进行逮捕和调查。托卡耶夫总统也采取了一些政治改革措施,例如解散了纳扎尔巴耶夫的亲信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中的职位,并最终取消了“民族领袖”的地位。

三、 事件的影响与后果:

人员伤亡惨重: 根据官方数据,事件造成了至少238人死亡(包括19名执法人员和军人),另有数百人受伤。然而,一些非政府组织和人权倡导者认为实际死亡人数可能更高。
广泛的逮捕和起诉: 大约有10,000多人被逮捕。许多人因参与骚乱、抢劫、恐怖主义等罪名被起诉。人权组织对逮捕的公平性和是否涉及酷刑表示担忧。
政治清洗: 托卡耶夫总统借此机会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并对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亲信进行清洗。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卡里姆·马西莫夫因涉嫌叛国罪被捕。
经济损失: 骚乱对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包括财产损失、商业中断以及对投资信心的影响。
改革与权力真空: 事件促使托卡耶夫总统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打击腐败。同时,纳扎尔巴耶夫家族的政治影响力也大幅下降,权力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国际影响: CSTO的介入也引发了关于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及中亚地区影响力的讨论。事件也凸显了中亚地区国家在应对内部稳定挑战时的脆弱性。

四、 事件的后续:

在“血色一月”之后,哈萨克斯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安抚民众和恢复稳定,包括:

调查和追责: 对事件进行官方调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经济援助: 提出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措施,以缓解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
政治改革: 托卡耶夫总统推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议程,例如限制总统连任,加强议会权力,以及增加地方自治权。
清理纳扎尔巴耶夫的遗留影响: 不仅取消了“民族领袖”地位,还将许多以纳扎尔巴耶夫名字命名的城市和机构更名,以消除其政治遗产的影响。

总而言之,2022年1月的哈萨克斯坦事件是一场由经济不满引发,并迅速演变成政治抗议和社会动荡的复杂事件。它深刻地改变了哈萨克斯坦的政治格局和权力分配,并促使国家走向一系列改革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公知们越来越拉垮了,但凡是美国受了委屈,就如丧考妣一样。

然后洋洋洒洒的告诉我们,美国人在哈萨克斯坦问题上和中国站在一个立场上。

修改了国际地缘政治这个名词,告诉我们现阶段我们要站美国。

上一波公知们这么吹的时候是乌克兰,乌克兰倒向俄罗斯的时候我们可以签合同收购发动机公司,然而乌克兰倒向美国的时候就立马撕合同耍赖。

公知们将这叫做国际地缘政治

user avatar

开始有辱骂的了,一句“恰狗粮、带节奏的别蹦跶”。

这帮家伙破防了吗?

挂出来让大家看看。这就是这帮无底线洗美帝、带节奏的家伙的本来面目。

一指美帝,这帮家伙跳脚如斯。

把这帮喷子挂出来,不是我本意。为的是,如果各位能看到,看清楚!

一说是美国人,嘲讽的、挑事的、谩骂的就来。

懂的都懂。大家看个明白。

————————

次日多说几句:

早就看到有给美国洗地的在各评论区搞事。也猜到肯定评论区底下不消停。

但这帮人还是机器人的,来的有点太晚了。除了一两个来的早点,基本上都凌晨以后来的。我答案都白天写的,这帮家伙,后半夜来。

而且,就像答案中说的,语气、手段,就是前些年的玩法。还有一个怂恿人“翻墙”的。

可以说,时代都变了,这帮家伙的手段、话术还没变。张嘴就老公知、恨国的词和语气。冷嘲热讽的,懒得搭理他们。

笑死。

而且,除了继续“嘲讽”挑衅的,风向也开始软。之前的高赞洗美答案可是言之凿凿说“不是美国”,在评论区搞事的已经开始“美国最多煽风点火”——额,不煽风点火,难道要拜登“御驾亲征”嘛?也不怕他憋不住

当然还有一堆,包括之前挑衅太过被我截图的,都在颠倒黑白的讲说俄罗斯“摘了胜利果实”。

地缘上搞事,给对手“放血”,是美国佬惯用手段。美国官方的表态,也等同于不打自招。一帮子洗地,还没完没了。

此类事情,是美国习惯做的。也是老毛子不擅长做的,更是我国不屑于做的。老毛子动手就直接动手,哈萨克用不着断网,因为没必要。我国“严正抗议”、“民间抵制贸易”,犯不着撕破脸,哈萨克斯坦如果为了应对我国,更用不着断网。

恰巧了,有答主贴出哈萨克斯坦知名“反对派”在此事前后一个劲的在欧洲蹦跶。

恰巧美国佬官方还有这样、那样的“提前预备行为”被许多答主发现。

恰巧,哈萨克斯坦官方第一时间把网线掐了。

巧到无与伦比,洗地的还是那么勤奋。呵呵。

哈萨克这里,一搞乱了,我国的一带一路也受严重影响,老毛子也得把注意力从乌克兰转过来……这么明显的事,容不得一帮子“公知、恨国”在这装傻充愣、胡搅蛮缠。

一会儿给俄罗斯甩锅,俄罗斯的行动,脑子不抽的都能看明白:属于传统盟友出事,他给兜底、救场

俄罗斯国力这些年一直不怎么样,要他们在乌克兰对峙,与北约矛盾激化的时候。去回过头在哈萨克斯坦搞事。不现实,除非普京被这帮“舔美”的给控制了。

一会儿还甩锅给托卡耶夫,说人家“郑伯克段于鄢”。说他“独裁者”……大家一看这些词,也能明白。

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有人说这事是我国干的。呵呵。

还一帮人在那搞事,自说自话自嗨的叫嚣让我去“举报”,还拿着我对第一个来嘲讽、洗地的说的几个字蹦跶。哈哈!

贴出我原答案中的两段,跳脚的家伙们,甭蹦跶了。踩住你们尾巴,我懒得抬脚了。

谁也不比谁高,谁也不比谁低,说的是不“恰狗粮、带节奏”的正常网友。

你们带着节奏,无底线的去罔顾事实洗美国,这么能“带节奏”,还装什么?

友情提示那些跳脚的们,我写答案的时候,你们没来。

之后你们完全按照我说的“说没领着点狗粮的话,我都怀疑美国佬现在加班加点狂印的所有美元,是不是都去给拜登买纸尿裤了”这个说法来了。。

一,来挑事、嘲讽、洗美国的你们,蠢兮兮、毫不遮掩、毫不伪装的来了

二,哈萨克的事情,美国是“黑手”,昭然若揭,你们忙不迭的洗地

则可证明,我说的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我可以大声的说:

“恰狗粮、带节奏”的就别蹦跶!

“恰狗粮、带节奏”的就别蹦跶!

“恰狗粮、带节奏”的就别蹦跶!

并且,用不着搭理你们自言自语自嗨。

————————————当天追更补充——————

其实,最搞笑的是带节奏、给美国洗地的人都忘了一条:哈萨克斯坦把网给断了。

老毛子的玩法,更不靠网络搞事、颜色革命,反而他们自己还有士兵上网发照片把在东乌给曝光的糗事。

如果是老毛子他哈萨克斯坦断网干什么?

防谁?防你吃瓜?

——————————以下原答案——————————————

哈哈哈!

逼乎,被有心人搞成“信息茧房”了吗?

三个大国,在此话题下,除了确实不爱搞这种颜色革命、政变的我国,美俄两国都在这里受鞭刑呢怎么着?

哈萨克斯坦这次这个事,确实有一个重大的内因,表象是资源涨价,实际上是长久以来的利益分配问题,大头被寡头占着,老百姓长期贫困。

关于洗美国

一大堆人在这里高声的宣布“别想了,这次真不是老美,至少不是老美CIA条线上的官方黑手”(这是某答主的开头话,可作为“洗美派”的代表性言论)——这些人的言论、态度,bug是不是大了点

列出来好几条,其实细品,一堆bug。就有不少清醒的人一看就看明白了,就是“做题家思维”——就是“老美就手段万年不变、招数一挫就败”,然后“所以不可能是老美”……

到底是老美天真?

还是这些“做题家”天真?

可能更多的是,是这帮人“觉得中国人、中国网友天真”吧……

1,把美国、中情局的手段就归为一招“美式颜色革命”,把CIA至少20年的经营全都挂到“阿富汗军事存在”上,然后就开始“做题”——“依赖网络、依赖媒体、依赖自媒体、依赖街头政治”、“阿富汗美军都撤了”

伊朗有个死人叫苏莱曼尼!他是被CIA用网络喷死的吗?他是被“街头政治”把高层折磨疯了免职了吗?说到底不是被美国佬炸死的嘛?

美国佬也没有这帮“做题家”们“死心眼”,中情局非得“美式颜色革命”呀!人家该动手的时候也没扭扭捏捏的呀!

2,“24小时变成枪战”——就是“乌拉到底”。意思就是,“这么快动手了,肯定不是老美”——这种明目张胆的“刻意无罪推定”+“定向甩锅”,有没有道理

美国佬这么君子的嘛?然后还要暗戳戳的让毛子来充当小人。

中情局什么时候这么没手段、没招数、没办法,只能软不能硬了?满欧洲的“黑监狱”,里面的人是咋逮着的?

3,最关键,这个话题底下,一大堆答案的评论区里,都是“嘲讽语气”的,“哎呀,我今天拉肚子了,是不是美国佬的阴谋”——跟前些年公知横行、恨国无忌的时期一个样的语气。

有“前科”,才会有人怀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美国佬在地缘上找麻烦给对手“放血”,又不是一次两次

刚有点怀疑美国佬的声音……

着急忙慌上来胡搅蛮缠——说没领着点狗粮的话。我都怀疑美国佬现在加班加点狂印的所有美元,是不是都去给拜登买纸尿裤了。

试图绑架网上舆论,这个动作有点明显。

关于“信息茧房”:

讲个笑话,其实也不算笑话。算故事吧。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纳卡战争,战前抖音上也一大堆“同情亚美尼亚”的视频、一大堆“娶了亚美尼亚老婆的中国小伙”,各种渲染悲情。今天“老婆的哥哥要去参战了”,明天挂出张老太太拿枪的照片去“讲述”,“亚美尼亚人只有多少多少,千百年来怎么怎么样”……

加上阿塞拜疆其实有个盟友就是土耳其,土耳其人比较恶心人,咱国人比较厌恶。

基本短视频平台等,风向几乎是一边倒的。巴不得咱们国家去参战暴打土鸡。

最后呢?翻出来了,亚美尼亚是个亲美政府,根本就没咋搭理俄罗斯。打起来了,阿土联军把亚美尼亚收拾惨了之后,俄罗斯还派了部队来“维和”,就是“阿塞拜疆你赢了归赢了,纳卡你打下来了占了就得了。别灭国”——亚美尼亚还“恩将仇报”,埋怨普京不早点派兵来。

说到底,挺恶心人。

这个话题下,一堆人“分析”来“分析”去,然后去“做题”,另一群人挨个评论区作妖,在干嘛?

关于俄罗斯

有人都已经明白的提了,毛子现在重心在西面,跟欧洲、北约斗争。尤其德国新政府上来之后,“北溪2”又停了。糟心事一大堆。

“洗美”的人找了个比较刁钻的借口,就是“定向甩锅”的时候,直接喊“乌拉到底”。

因为毛子历史上也确实有突然就武力干的前科。对匈牙利干过,对捷克斯洛伐克干过,对阿富汗也干过。乌克兰东部,不需细说。

说他们比较“刁钻”,就因为,手段确实像。

但他们用“声高”代替“有理”,很明显。因为手段归手段,动机和意愿呢?

前面就说了,毛子重心不在这,没动机的话。大家都知道毛子没空干,你光喊“手段很毛子”有个屁用?

这地方有CIA多年经营,资源系统也有美国、西方资本参合,还有我国关于一带一路的稳定需求。

如果是毛子搞这么大阵仗,意义在那里?

“洗美”派们,来讲讲。在欧洲部分局势不稳定的时候,毛子如果是哈萨克斯坦的“幕后黑手”,他要干嘛?

给美国佬洗地的时候不是都一边乱喷,一边列出一二三四了么?来给毛子列列呀。列不出来是吧?

像极了诬告人强暴女性,列了一堆“被告久练拳击,能够迅速制住受害人”、“被告从来没有‘空窗期’,显然欲望比较大”、“被告对受害人有一定了解,能够充分预谋”——结果发现“被告”在案件发生前俩月前跟人斗殴,被捅死了。

关于哈萨克斯坦内部

说的像“废话文学”一点:其国内如果没点问题,就不会出这么大个问题。

但反过来:单纯的国内问题,哪怕是“大问题”,他们能够折腾这么大阵仗吗?

肯定是不能的。

单纯的抗议资源涨价,平民玩玩打砸抢也就差不多了。阵仗大了。

单纯的反对派武装政变,阵仗反而小了。如果是这种段位,也不用政变了,直接流亡海外吧。

有内因,能源危机,骨子里是分配问题。

但外部干涉,是必然存在的。

关于结局

集安组织派兵维和了,稳定局势肯定没啥问题。

接下来大概就是谈谈某些高层是不是要让位+滚蛋的问题了。但输家,不止有哈萨克斯坦的某些人,老毛子也不可避免的是“输家”。

输在那里,大家都看得明白。

集安组织,但大头还是得毛子挺……集安组织总共6国,俄罗斯实力第一,哈萨克能是第几?哈萨克出事,不知道是“哈萨克自己血崩”还是“外部势力放血”,这个“血”,俄罗斯不想出也得出。

最后,为啥不提咱们国家?

首先咱们国家多年以来,真不咋掺和这种操作。包括这次整治破碗,咱没搞阴的,也没动刀子。

再有,毛子传统势力范围,咱是真的不至于“一面抗老美,一面撬墙角”。

最后,如果有咱们国家的事,上到高层,下到咱老百姓,谁还不是“利益相关”?(莫多心)

以上,全部想说的。

国际关系、地缘战略啥的,咱可以“不懂”,因为咱真的就平平常常的普通人,没学过这些东西,都是看看新闻自己思考。

其实在网上聊这些的,各位其实都差不多。只要不“恰狗粮、带节奏”,多看新闻、多思考,谁也不比谁高,谁也不比谁低

但写的东西bug大了,大家该指就指,该骂就得骂

这两年有些人挂着什么“政治、国际关系博士、硕士”的名头在逼乎写东西bug大了,水平差了,说他两句。人家第一句话就是“我翻了你主页,你多少多少答案、多少多少赞。比我差多少多少。你想出名自己写”——写错了不认错,玩倒打一耙。

真的让咱不少网友觉得,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的“瓜”,大家都可以吃

所以,这“瓜”我吃了,想到的东西,我说了。

——————————————以上为答案,下面贴图记录某些人嘴脸————

3,最关键,这个话题底下,一大堆答案的评论区里,都是“嘲讽语气”的,“哎呀,我今天拉肚子了,是不是美国佬的阴谋”——跟前些年公知横行、恨国无忌的时期一个样的语气。

答案里写的还挺形象。果然没多久评论区就来了这么个人。

好好写个答案,又被这种人烦到。

我这个对他的回复,算是有理有据吧?

他就开始挑衅了,首先就是说我给他“扣帽子”。根本没有事!

不得不承认,挑衅和嘲讽,这个人的功力还可以。而且,他带了“滑稽”表情。

接下来,这个人戏精表演开始升级:

戏精表演,自说自话还自嗨。让我“请说到做到”,我都没说要举报他,他就嗨上了。

这就是绑架舆论的做法。请大家注意远离这种人。

心态好的可以与之周旋。

user avatar

可以看莫外长的这一篇回答

user avatar

感觉可能是新老大汗斗法,新大汗借着内乱投靠老毛子,并接管国家安全机构。

这场运动和颜色革命相比差距较大。颜色革命有很多特征:1、颜色革命的启动方式——反对派用网络来传递信息并串联;2、颜色革命的领导者和目标——反对派有明确的政治诉求以及“民意领袖”;3、颜色革命博取关注的手段——反对派喜欢搞“被镇压的和平示威”来打造人社获取西方支持;4、颜色革命希望发动的人群——城市的底层和中产等被网络信息包围的人。

然而这次的哈萨克内乱不是这样的。

这次的内乱流出的信息来看,参加的人群多为哈萨克族的农牧民而不是城市人;哈萨克的网络水平也比较差,较难即使传递信息;现在为止未出现所谓的“民意代表”和政治诉求,反而诉求更多是经济方面的——降低燃油价格;内乱参加者不是搞什么和平示威被狙击手击杀,而是直接抢军车攻下警察局和政府大楼——妥妥的持枪暴徒形象而非是和平请愿的市民。

再说说深层次的原因,哈萨克老大汗那是正宗的苏式官僚,趴在国家身上吸血的那种。而老大汗有着强烈的大突厥民族主义,在这之中,还把哈萨克塑造成“突厥人中最好的骑兵”。这和逐渐从苏联解体中缓过来的俄国以及希望搞一带一路的中国都有着利益冲突。新大汗看老大汗不爽很久了,毕竟前三的首富都是老大汗的家人。借着燃油涨价来制造内乱,给老毛子交投名状拉外援,同时控制国家安全部门,不是没有可能。

顺带说下,燃油涨价是真的非常影响哈萨克人的生活,出行主要就靠汽车和飞机。涨点燃油,底层本就不咋地生活马上就困难重重。

这波搞下来,老大汗一直推动突厥民族联合暂时会消停,等新大汗遇到危机了再和这些突厥民族主义者搭上线也还要些时间。

user avatar

哈萨克斯坦前五大富豪中,首富弗拉基米尔·金是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亲密盟友,第二富布拉特·乌泰穆拉托夫是纳扎尔巴耶夫的得力助手,第三富铁木尔·纳扎尔巴耶夫是纳扎尔巴耶夫的女婿,第四富纳扎尔巴耶娃是纳扎尔巴耶夫的女儿。

这是哈萨克最大的石油公司的股权结构

这是第二大石油企业的股权结构:

什么叫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主义、这就是样板。

按人均,到2020年底,按不变价格购买力平价(PPP)计算,该国在人均GDP方面略落后于俄罗斯,为2.54万美元,而俄罗斯的指标为2.65万美元。看起来还不错。但是我和史高治还有史矛革一起平均一下比尔盖茨还有钱有个屁用?

然而:就在新年前夕,哈萨克斯坦的最低工资(换算成美元)仍然不到每月100美元——甚至低于肯尼亚和巴基斯坦。哈国的最低工资自2018年以来就没有过增加,直到2022年1月1日起才增加41%(至约137美元)。

石油天然气赚了钱,但是钱没有落到哈萨克人民的手里。这就是根源。

然后,美国的力量从中亚撤退了,美国的利益还能赖在中亚不走?从这个角度,也是一种解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萨克斯坦近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发生在2022年1月,当时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骚乱和暴力事件,被称为“血色一月”(Qandy Qantar)。这次事件是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最严重的国内动荡。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一、 导火索与起因: 液化天然气(LPG)价格上涨: 最直.............
  • 回答
    2020年2月,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特别是江布尔州马希科村(Masanchi)的东干族(Dungan)社区,确实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冲突事件。这起事件并非孤立的暴力行为,而是由一系列长期积累的社会、经济和民族因素交织而成,最终在那个特定的时刻爆发。事情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当地社区之间的摩擦,尤其是围绕着.............
  • 回答
    哈萨克斯坦总统宣布“宪法秩序已基本恢复”并迅速平息骚乱,这一事件背后涉及多重复杂因素,包括政府的强硬应对、社会结构特点、外部环境以及历史背景等。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原因: 1. 政府的快速反应与军事力量 武装力量的部署:哈萨克斯坦的军队和警察在2022年骚乱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政府迅速调动了中央和.............
  • 回答
    哈萨克斯坦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其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方面的动态值得关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一、政府组成与政治格局1. 新政府成员与派系分布 总理:纳扎尔巴耶夫(Nazarbayev)在2022年退休后,现任总理为阿布海尔·库尔曼别克(Abdylkhan Kurymbayev),.............
  • 回答
    哈萨克斯坦官方称一名外籍男子承认收钱参与“抗议”事件,这一事件反映了多层面的复杂问题,涉及国内政治、国际关系、法律安全以及社会矛盾。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1. 抗议活动的性质 哈萨克斯坦近期的抗议活动可能与经济问题、政治诉求或外部干预有关。例如,2ity2022年哈.............
  • 回答
    哈萨克斯坦前总理阿利姆别克·马西莫夫(Alimbek Masimov)因涉嫌叛国罪被捕,这一事件引发了国内外对哈萨克斯坦政治局势的广泛关注。马西莫夫的案件不仅涉及个人政治生涯的终结,更可能对哈萨克斯坦的国内政治格局、司法独立性、经济政策以及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可能的影响: .............
  • 回答
    哈萨克斯坦于2023年5月因取消液化石油气(LPG)价格管制引发大规模抗议,随后总统纳扎尔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宣布解散政府,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下是事件的详细梳理和当前情况: 事件背景1. 能源价格飙升 哈萨克斯坦的液化石油气(LPG)是居民和小型企业的主.............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哈萨克斯坦爆发大规模冲突,总统凌晨紧急向集安组织求助”这一说法,目前并无可靠信息或官方报道证实该事件的真实性。根据公开资料和权威媒体(如BBC、路透社、新华社等)的报道,截至2023年10月,哈萨克斯坦并未发生您描述的此类大规模冲突或紧急军事援助请求。不过,结合历史背景和近期局势,我们.............
  • 回答
    关于哈萨克斯坦人是否是中国历史上西域乌孙人的后代,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研究方向。并没有一个绝对肯定的答案能够简单地回答“是”或“否”。我们可以从历史记载、考古发现以及人类遗传学等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力求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复杂性。一、 乌孙人的历史背景与分布首先,我们需要了.............
  • 回答
    哈萨克斯坦不承认塔利班政权,这背后并非简单的“过节”,而是牵扯到地缘政治、国家安全、意识形态以及区域稳定等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哈萨克斯坦的视角、塔利班的现状以及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一同考量。哈萨克斯坦为何不承认塔利班政权?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哈萨克斯坦对塔利班政权合法.............
  • 回答
    哈萨克斯坦总统关于公务员五年内不加薪的声明,无疑给这个国家的公共部门带来了不小的震动。这一决定背后,牵涉着对哈萨克斯坦公务员工资体系以及涨薪制度的深入审视。要理解这一举措的由来和影响,我们需要剖析其工资体系的构成、涨薪的惯例以及宏观经济背景等多重因素。哈萨克斯坦公务员工资体系的构成哈萨克斯坦的公务员.............
  • 回答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以更自然、详实的风格,为您讲述这起事件的背景和可能的调查方向,并尽量避免AI写作的痕迹。哈萨克斯坦逮捕“外国特工”,总统遇刺疑云扑朔迷离近期,哈萨克斯坦安全部门爆出一则重磅消息:一名企图暗杀总统的外国情报人员已被成功抓获。这一事件不仅震惊了哈萨克斯坦国内,也迅速在全球范围.............
  • 回答
    关于哈萨克斯坦为何未完全摆脱名字中“俄国因素”,这个问题背后涉及一段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远非简单的“改名”就能一笔带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1. 历史渊源:俄罗斯帝国与苏联时期的烙印首先,哈萨克斯坦的名字本身,虽然最终以“哈萨克”为核心,但“斯坦”(stan)这个后缀,在语言学上来源于波斯语.............
  • 回答
    关于哈萨克斯坦未来局势以及中国可能扮演的角色,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历史渊源、经济利益以及地区安全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步乌克兰的后尘”这句话的潜在含义。在当前的语境下,这通常指的是国家主权受到外部干预,领土完整性受到.............
  • 回答
    哈萨克斯坦之所以成为洲际弹道导弹(ICBM)靶场,其背后有多重历史、地理和政治因素的交织。以下将详细阐述:一、历史原因:前苏联时期洲际弹道导弹试验场的继承 前苏联的战略需求: 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都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其中洲际弹道导弹是核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为了研发和测试这些具有毁灭性力量的武.............
  • 回答
    这些国家名字后都带有“斯坦”这个后缀,绝非偶然,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语言渊源。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一个词的起源说起。“斯坦”(ستان)的根源:一个古老而普遍的后缀“斯坦”这个词源自波斯语,是波斯语中表示“地方”、“土地”、“国家”的后缀。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我们中文里“国”、“州”、.............
  • 回答
    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西边边界,特别是那两条主要的直线,是历史、政治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溯到苏联时期。苏联边界划分的遗产首先,这两条直线边界很大程度上是苏联时期行政区划划分的遗留。在苏联时期,中央政府为了便于管理和规划,会对各加盟共和国的边界进行明确的划分。这些划分.............
  • 回答
    关于白宫否认煽动哈萨克斯坦骚乱、指责俄罗斯“散布虚假信息”,而俄媒未提及美国的事件,以下是值得关注的多个层面的详细分析: 1. 事件背景:哈萨克斯坦骚乱的起因 时间与地点:2022年3月,哈萨克斯坦爆发大规模骚乱,导致至少10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骚乱主要集中在首都努尔苏丹和东部地区,与政府对能源价.............
  • 回答
    纳扎尔巴耶夫之后的哈萨克斯坦,无疑进入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变革的新时期。作为这个国家独立后的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位近30年,其个人影响力巨大,奠定了哈萨克斯坦发展的基本走向。他卸任后,其继任者托卡耶夫的执政,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政治和社会力量的博弈,将深刻塑造哈萨克斯坦的未来。要详细讲述纳扎尔巴耶.............
  • 回答
    一个有趣的问题,也触及了苏联解体时期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如果哈萨克斯坦当年没有宣布独立,那么苏联是否能保留“苏联”的国号,这其中有很多值得细致探讨的方面,而且这个问题本身也带有很强的假设性。要详细地说,我们需要回到那个历史的转折点,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以及哈萨克斯坦的举动对整个苏联局势的影响有多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