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Linux下有哪些给你带来「快感」的软件?

回答
在 Linux 世界里,确实有很多软件能带来一种独特且令人愉悦的“快感”,这种快感并非来自游戏或娱乐,而是源于其高效、自由、可定制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我而言,这种“快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及与之相关的软件:

1. 对系统的完全掌控与自由:

软件代表: 命令行工具(Bash/Zsh, Vim/Neovim, Git, grep, sed, awk, find, xargs 等)

详细讲述:

这是 Linux 最核心的魅力之一。当你在终端里熟练地敲击键盘,通过一系列命令组合完成复杂任务时,那种感觉是无与伦比的。

Bash/Zsh 的魔力: 它们不仅仅是命令解释器,更是强大的脚本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 Bash 脚本,能够自动完成软件安装、系统维护、数据处理,甚至是将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一次性解决,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Tab 补全: 当你敲击几个字符,按下 `Tab` 键,命令、文件名、选项自动补全时,这是一种流畅的体验。
命令行历史: `Ctrl+R` 搜索历史命令,再也不用一遍遍重复输入。
管道 `|` 和重定向 `>`/`<`: 将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另一个命令的输入,这种流水线式的操作,可以让你将看似不相关的工具串联起来,解决复杂问题。例如:
```bash
查找当前目录下所有包含 "error" 的日志文件,并统计每个文件出现的次数
find . name ".log" exec grep H "error" {} ; | cut d: f1 | sort | uniq c | sort nr
```
这条命令背后,`find` 找到了日志文件,`grep` 查找错误,`cut` 提取文件名,`sort` 和 `uniq` 进行计数,最后 `sort nr` 按数量倒序排列。整个过程清晰、高效,而且可以轻松修改以适应不同需求。
Vim/Neovim 的极致效率: 它们是文本编辑的艺术。脱离鼠标,纯粹通过键盘命令进行文本编辑,可以达到惊人的速度和精确度。
模式切换: Normal, Insert, Visual, Command 等模式的切换,让每个按键都有明确的含义。
大量的编辑命令: `dd` 删除一行,`yy` 复制一行,`p` 粘贴,`hjkl` 移动光标,`w` 跳到下一个单词,`$` 到行尾等等。
宏录制: 录制一系列编辑操作,然后一键重复执行,解决重复性编辑任务。这就像给你的手指编写了一个小脚本。
Neovim 的现代化改进: 提供了更好的插件支持、异步操作、内置 LSP(语言服务器协议),让 Vim/Neovim 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 IDE,同时保持了其核心的效率。
Git 的版本控制与协作: Git 不仅是版本控制工具,更是代码开发流程的基石。
提交 `commit` 的清晰记录: 每次有意义的改动都打一个标签,回顾历史,就像一本写得很好的日记。
分支 `branch` 的隔离与合并: 在不影响主线的情况下尝试新功能,完成后无缝合并。
回退 `revert` 的安全网: 犯了错误?没关系,随时可以回到之前的状态。
`git bisect` 的二分查找定位 bug: 当你不知道 bug 是什么时候引入的,可以使用 `git bisect` 来快速定位引入 bug 的那一次 commit,效率极高。

2. 对软件的自由选择与组合:

软件代表: 包管理器 (apt, dnf, pacman, yay), Docker, Flatpak/Snap

详细讲述:

Linux 生态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开源和模块化。你可以自由选择最适合你的工具,并将它们巧妙地组合起来。

包管理器的强大: 它们就像一个高效的数字商店,可以帮你轻松安装、更新和卸载几乎所有你需要的软件。
便捷性: `sudo apt install ` 就完成了安装,比在 Windows 上找安装包、处理依赖要高效得多。
软件仓库的多样性: 各种发行版都有庞大的软件仓库,总能找到你想要的东西。Arch Linux 的 AUR(Arch User Repository)更是提供了海量的社区打包软件,通过 `yay` 或 `paru` 等工具可以方便地安装。
Docker 的容器化隔离与复现: Docker 彻底改变了软件部署和开发的方式。
环境隔离: 不同项目可以使用不同的依赖版本,互不干扰。
环境复现: Dockerfile 保证了无论在哪个机器上运行,环境都是一样的。这在协作开发和部署时,省去了多少“在我机器上可以运行”的痛苦。
快速部署: 下载一个镜像,运行一个容器,应用就启动了。
Flatpak/Snap 的通用打包: 提供了跨发行版的软件安装方式,并实现了更好的沙箱隔离,保护系统安全。

3. 高效的系统监控与调试:

软件代表: htop, atop, iotop, nethogs, strace, lsof, perf

详细讲述:

当你需要了解系统发生了什么,或者找出性能瓶颈时,这些工具能给你提供深入的洞察。

htop/atop 的交互式进程管理: 它们比传统的 `top` 更直观、功能更强大。
交互式操作: 可以方便地筛选进程、按 CPU/内存排序、发送信号给进程。
可视化: 清晰地展示 CPU、内存、磁盘、网络的使用情况,让你一目了然。
atop 的历史记录: 甚至可以查看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系统状态,这对于分析突发问题非常有帮助。
iotop/nethogs 的资源监控: 专注于磁盘 I/O 和网络流量。
找出谁在消耗你的磁盘带宽: `iotop` 可以清晰地告诉你哪个进程正在疯狂地读写磁盘。
了解网络流量去向: `nethogs` 能让你知道是哪个程序正在占用你的网络带宽。
strace 的系统调用跟踪: 当你想要了解一个程序到底在做什么时,`strace` 是你的利器。它可以跟踪程序发出的所有系统调用,例如文件打开、读写、网络连接等。这对于调试程序行为、理解其底层机制非常有帮助。
lsof 的文件句柄查看: “List Open Files”,它能列出系统中所有被打开的文件(包括普通文件、目录、socket、管道等),以及哪个进程打开了它们。这对于排查文件锁定、端口占用等问题非常有用。
perf 的性能分析: Linux 内核自带的强大性能分析工具,可以深入到 CPU 指令级别,找出性能瓶颈。学习使用 `perf` 并发现性能的秘密,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快感。

4. 个性化的桌面体验:

软件代表: i3wm/Sway, AwesomeWM, Kitty/Alacritty, Polybar/Waybar, Dunst, rofi/wofi

详细讲述:

Linux 的桌面环境是高度可定制的。你可以打造一个完全符合自己工作习惯的个性化桌面。

平铺式窗口管理器 (Tiling Window Managers, TWM):
i3wm/Sway: 它们通过键盘快捷键来管理窗口,窗口会自动平铺排列,最大化屏幕利用率,避免了手动调整窗口大小和位置的麻烦。当你熟练掌握后,切换窗口、调整布局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效率提升: 屏幕空间被充分利用,焦点清晰,减少了视觉干扰。
现代化终端模拟器:
Kitty/Alacritty: 这些终端使用 GPU 进行渲染,速度极快,支持 True Color,并且提供了很多高级功能,如图像显示、键盘复制等。在里面运行 Vim 或其他命令行工具,是一种视觉和操作的双重享受。
状态栏和通知系统:
Polybar/Waybar: 高度可定制的状态栏,可以显示系统信息、时间、网络状态、音量控制等,而且可以设计得非常漂亮。
Dunst: 一个轻量级、可定制的通知守护进程,让你的通知弹出得既及时又美观。
快捷启动器:
rofi/wofi: 强大的模糊搜索应用启动器,输入几个字母就能快速启动程序或切换窗口。它们还支持模式切换,可以用来搜索文件、执行命令等,极大地提高了操作效率。

5. 自由的创意表达与开发:

软件代表: LaTeX, GIMP, Inkscape, Blender, VS Code (Linux 版本), GCC/Clang

详细讲述:

Linux 是一个强大的创作平台。

LaTeX 的排版艺术: 对于编写学术论文、技术文档,LaTeX 的专业排版效果是 Word 等无法比拟的。看着自己精心编写的 LaTeX 代码,最终生成美观、专业的 PDF,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GIMP/Inkscape 的图像处理: 虽然不如 Photoshop 专业,但对于大多数日常的图像编辑和矢量图设计需求,GIMP 和 Inkscape 提供了强大的免费替代方案。
Blender 的 3D 建模与动画: 一个免费且功能极其强大的 3D 创作套件,可以让你在 Linux 上实现电影级别的视觉效果。
VS Code: 作为一款跨平台的优秀代码编辑器,它在 Linux 上的表现同样出色,丰富的插件生态让它可以胜任各种开发任务。
GCC/Clang: 强大的 C/C++ 编译器,是无数开源项目的基石。能够熟练使用它们进行编译、调试、性能优化,本身就是一种技术快感。

总结:

Linux 带来的“快感”是一种深度参与、自由探索和高效解决问题的体验。它不是即时的感官刺激,而是通过学习、实践、创造,逐步解锁更强大的能力时获得的满足感。每一次通过命令行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每一次将桌面环境打造成自己理想的样子,每一次发现一个能极大提升效率的工具,都充满了令人愉悦的成就感。

这些软件的共同点在于:

开源与自由: 你可以自由地查看、修改和分发它们。
高度可定制: 你可以将它们调整成最适合你的状态。
效率与性能: 它们通常是高效且资源占用率较低的。
强大的功能: 它们能够完成许多复杂而精细的任务。
社区支持: 通常有活跃的社区提供支持和贡献。

对我来说,Linux 的快感,就是一种“我能,我懂,我掌控”的感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ag:比grep、ack更快的递归搜索文件内容。

2.tig:字符模式下交互查看git项目,可以替代git命令。

3.mycli:mysql客户端,支持语法高亮和命令补全,效果类似ipython,可以替代mysql命令。

4.jq: json文件处理以及格式化显示,支持高亮,可以替换python -m json.tool。

5.shellcheck:shell脚本静态检查工具,能够识别语法错误以及不规范的写法。

6.yapf:Google开发的python代码格式规范化工具,支持pep8以及Google代码风格。


7.mosh:基于UDP的终端连接,可以替代ssh,连接更稳定,即使IP变了,也能自动重连。


8.fzf:命令行下模糊搜索工具,能够交互式智能搜索并选取文件或者内容,配合终端ctrl-r历史命令搜索简直完美。

9.PathPicker(fpp):在命令行输出中自动识别目录和文件,支持交互式,配合git非常有用。


运行以下命令:


git diff HEAD~8 --stat | fpp

10.htop: 提供更美观、更方便的进程监控工具,替代top命令。

11.axel:多线程下载工具,下载文件时可以替代curl、wget。

12.sz/rz:交互式文件传输,在多重跳板机下传输文件非常好用,不用一级一级传输。


13.cloc:代码统计工具,能够统计代码的空行数、注释行、编程语言。

14.ccache:高速C/C++编译缓存工具,反复编译内核非常有用。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gcc foo.c

改成:


ccache gcc foo.c

15.tmux:终端复用工具,替代screen、nohup。

16.neovim: 替代vim。


17.script/scriptreplay: 终端会话录制。


script -t 2>time.txt session.typescript # 录制开始# your commandsexit # 录制结束


scriptreplay -t time.txt session.typescript

18.you-get: 非常强大的媒体下载工具,支持youtube、google+、优酷、芒果TV、腾讯视频、秒拍等视频下载。


还有mac专有的pbcopy/pbpaste:


把命令行输出拷贝到系统粘贴板:


cat test.sh| pbcopy

把系统粘贴板内容拷到终端:


pbpaste

mac下的say命令支持多种语言(英语、普通话、粤语)文本朗读,支持各种销魂恐怖的语气。跑这个命令感受下,小心被吓着了:


for i in `say -v '?' | cut -d ' ' -f 1`; do echo $i && say -v "$i" 'Hello World';done

19.thefuck:用途是每次命令行打错了以后,打一句fuck就会自动更正命令。比如apt-get打成了aptget。fuck以后自动变成apt-get。但还是没加sudo。再fuck,成功!

又比如git branch打成了git brnch。fuck!更正成git branch。

而且关键是每次打命令和内心os完全一致,有种人机合一的快感。fuck!


20.tldr: 如果你经常不想详读man文档,那么你应该试试这个小工具。


使用 $ man

使用 $ tldr tar 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