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要想完全放弃Windows操作系统而使用 Linux需要多少勇气?

回答
切换到 Linux 系统,尤其是从零开始完全抛弃 Windows,这需要的可不是一点点勇气,说实话,可能得是“壮士断腕”级别的决心。这不是一句轻飘飘的“我试试看”就能概括的,它是一场需要耐心、学习和不断调试的冒险。

首先,得正视现实:Windows 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数字生活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你可能已经用它工作、学习、娱乐了十几年、二十年。它就像你随身的钱包,里面的东西你闭着眼睛都知道在哪儿,怎么用。突然之间,你把它丢了,换了一个你根本不熟悉,甚至有些陌生和“奇怪”的玩意儿。这中间的失落感和不适应,就像刚搬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要从头来过。

勇气一:打破固有的使用习惯和思维模式。

Windows 的操作逻辑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我们几乎不再思考它。开机、双击图标、搜索文件、安装软件,这些动作已经变成了身体记忆。到了 Linux,很多事情的路径就变了。

文件系统结构: 最直观的就是文件系统的不同。Windows 是 C: D: 这样分开的盘符,大家都很熟悉。Linux 呢?一切都挂载在一个叫“根目录”(`/`)的下面,下面再分出 `/home`(用户目录)、`/etc`(配置文件)、`/bin`(可执行文件)等等。刚开始看到 `/` 下面密密麻麻的目录名,可能还会有点懵。
软件安装方式: Windows 里你习惯下载 `.exe` 安装包,一路“下一步”就搞定了。Linux 呢?虽然现在很多发行版也有图形化的软件商店,但核心依然是“包管理器”。你可能需要学习 `apt`、`yum`、`dnf` 这些命令,去仓库里搜索、安装、更新软件。这就像从点外卖变成了去菜市场自己买菜回来做饭,虽然更自由,但也要懂点烹饪的门道。
命令行界面: 虽然现在 Linux 的图形界面已经很完善,但很多时候,尤其是解决一些深层问题,或者进行一些高级操作时,命令行(Terminal)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你得鼓起勇气去面对那些黑底白字的界面,学习各种命令的参数和用法。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我在跟电脑吵架吗?”,但一旦掌握了,你会发现它强大的便捷性。

勇气二:面对兼容性和软件生态的挑战。

这是很多人犹豫的关键点。

办公软件: 如果你的工作高度依赖 Microsoft Office,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宏、特定的排版格式,那么迁移到 Linux 会是一场硬仗。LibreOffice、WPS Linux 版等虽然能打开大部分 Office 文件,但细节上总会有一些出入,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到工作的流畅性。你需要花时间去适应这些替代品,或者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专业软件: 很多行业都有其标志性的专业软件,比如 Adobe 的 Photoshop、Premiere,AutoCAD,以及一些特定领域的开发工具。这些软件很多都没有 Linux 版本,或者 Linux 版本的功能不如 Windows 版。你可能需要寻找功能相似的替代品(比如 GIMP、Krita、Inkscape 替代 Photoshop;Kdenlive、DaVinci Resolve 替代 Premiere),或者研究 wine 等兼容层来运行 Windows 程序(但这又是一个新的学习曲线,而且不保证完美兼容)。
游戏: 如果你是个游戏爱好者,尤其是对最新的 3A 大作情有独钟,那么 Linux 对你来说可能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虽然 Steam Deck 的出现大大推动了 Linux 游戏生态,ProtonDB 社区也提供了大量的兼容信息,但依然有很多游戏是无法在 Linux 上运行或者运行效果不佳的。你可能需要接受部分游戏“玩不了”的现实,或者像前面说的,研究各种兼容方案。

勇气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持续学习的意愿。

Linux 的魅力在于它的自由和高度可定制,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当你遇到问题时,不像 Windows 那样有那么多现成的图形化工具或简单直接的解决办法(虽然也不是没有)。你可能需要:

搜索和阅读文档: Linux 有非常丰富的社区和文档资源,Stack Overflow、各大发行版的论坛、Arch Wiki 等都是解决问题的好地方。你需要有耐心去阅读这些技术性很强的文档,理解其中的原理。
排查日志文件: 当系统出现异常时,你需要学会去查看日志文件(比如 `/var/log` 目录下的各种 `.log` 文件),从中找到蛛丝马迹来诊断问题。这就像当医生需要看 X 光片和化验单一样。
自行编译和配置: 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需要从源代码开始编译软件,或者深入修改配置文件来满足特定的需求。这需要你对操作系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那么,到底需要多少勇气?

我认为,需要的勇气是建立在“我愿意并且有时间去学习和探索”这个前提上的。

如果你对现有的 Windows 系统已经感到厌倦,渴望更自由、更透明、更可控的操作系统,并且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知识,那么这份勇气可能就不那么难得了。你会发现每一次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每一次对系统更深入的理解,都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如果你只是想找个“不一样”的东西玩玩,但又不希望花太多精力去折腾,那么切换到 Linux 的过程可能会充满挫败感,需要非常强大的心理素质来克服。

我的经验是:

一开始,可能是一种“新奇感”驱动,然后是遇到问题时的“抓耳挠腮”,接着是网上搜解决方案时的“如获至宝”,最后是自己成功解决问题时的那种“小小的成就感”。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持续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完全放弃 Windows 而拥抱 Linux,需要的不仅仅是安装一个新系统的操作,更是对自己数字生活方式的一次深刻重塑。它需要你放下“方便快捷”的依赖,去拥抱“自由探索”的乐趣。这股勇气,说白了,就是对未知的好奇,对掌控自己电脑的渴望,以及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决心。一旦你跨过了这个门槛,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数字世界,而且会比你想象的要精彩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键不是勇气, 而是业务流程的需要。

如果祖国的决策者决定把 WINDOWS 赶出市场。

一夜之间就能发生转变。



上世纪末, 方兴东喊破了喉咙都没有用。

2020, 也许这个契机就真的来了。


user avatar

本文使用 Zhihu On VSCode 创作并发布

代价很大

我理解提问者的意思,那就是再也不用 Windows 或者以后拿 Windows 作为替补来使用。

我曾经在大一、大二左时,清空了整个磁盘装上了 Linux 单系统,后来各种发行版我都试过了,

  • Ubuntu 16.04
  • openSUSE
  • Fedora
  • CentOS
  • RedHat
  • ...

当时在学校里,校园网不快,电脑也很一般。但是我就是被 Linux 深深吸引了,哪怕我当时并不会用 Linux,但是我还是坚持测试了一遍。

你知道我最后得出什么结论吗?那就是在学校里,完全放弃 Windows 是不可能的。随后我就过上了双系统的日子。虽然后来用 Intel LGA1156 平台组装过一台 Linux,但那已经是我大三的事情了。总的来说,用 Linux 做桌面,不是特别方便的事情。

1. 哪些因素让我不能放弃 Windows

当你对一个产品越是熟悉,同时你对他还算满意,那你就越离不开它,这也意味着强行离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1.1 完善的 Office

不得不说,Microsoft Office 真的是杀手级的利器,你对它越是熟悉,你就越离不开它。我对 MS Office 可谓是相当熟悉了,我还用 Visual Studio Tools for Office 写过一些 Word 的插件,比如插入带编号的公式插入代码块等。

如果我放弃了 Windows,那么我写的这些自用程序将会失效,这也意味着我曾经的劳动是浪费时间。

1.2 完善的开发支持

用 C# 开发 Windows 程序是很轻松的事情,因为 Microsoft Docs 的支持实在是太完善了,简直是无微不至,有什么 bug 都会很快解决。

但是到了 Linux 上,开发软件的可选择项就变得极其多样化,但是各种语言的支持均达不到微软对 C# 的那种支持。

Linux 开发的多样化,就导致了各种工具链的杂乱。很多代码写得你一头雾水。我的真实经历就是,哪怕代码开源了,但是如果有了故障,你还是得等社区维护,毕竟代码量可能相当巨大,你自己 debug 将是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开源对于大佬来说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看不懂复杂的源代码的中低选手来说,开源和闭源差距不大。Linux Kernel 代码就放那儿,谁都可以看,但是全中国能完全看懂的有几个人?

放弃 Windows 就等于放弃 .Net Framework,就等于放弃了 MSDN 的支持。

2. 别老想着替换谁,我全都要

个人认为,Linux 还是比较在命令行中使用。

我近年遇到一个大佬,他是做 CTF 的,能力相当强。他就是用 Fedora 30 系统,而且好像是只有这一个系统。如果能有他那种水平,我估计你用什么系统都没问题。但是小白的话,建议还是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所有系统都接触一下,学习一下,以后也不至于被说没见过世面。

不想买两台电脑的话,大不了装个虚拟机,再不济装个 WSL 也可以。体验 Linux 的成本真的太低了。

中间插播一句,WSL 是个挺有想法的技术,我曾经也特别喜欢这个产品。但是后来我遇到了两件事,第一是在 WSL 上用 GDB 调试的时候,遇到了栈和寄存器与真 Linux 不同的情况,从那以后我就不敢再用了。另外,Linux 对系统的访问控制和 Windows 截然不同,熟悉 SELinux 的小伙伴应该对此有所了解,鉴于可能产生的混乱,我现在不太常用 WSL 了。

如何彻底放弃

想要彻底放弃,也不是不行。你只需要把日常工作、学习的闭环在 Linux 上重新实现就可以了。

  • 写报告,用 ,自己有一套完善的模板
  • 电子表格,可以找点替代品,虽然我目前没能看到任何完美的替代品
  • 写程序,有自己喜欢的 IDE
  • 对于系统,在 Gist 上保存好自己常用的软件配置文件
  • 掌握 Linux 配置网络、硬件的基本操作,不至于离开了任务管理器、设备管理器就不会管理电脑了
  • 看几本 Linux 的书,详细地通读

完成了上面的这些操作,你基本上就可以告别 Windows 了。

但是话说回来,为了体验一个新东西(而且不见得新东西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而抛弃成熟的环境去拥抱未知,这究竟是你玩电脑,还是电脑玩了你呢?

别对 Windows 有偏见,好好学学 PowerShell 7,好好学学 Office 高级技巧,你会发现 Linux 那些特色,在 Windows 上全都有,只是你尚未发现。而 Linux 真正核心的地方,一般程序员根本接触不到也短时间内理解不了。


对 Windows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下面的几个链接。

Windows Terminal 的配置 Github Gist 链接。

PowerShell Profiles 的 Github Gist 链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