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够在白天看到月亮。只是:
1.月亮有它独特的出没规律。
2.这个规律和太阳早晨升起,傍晚落下的规律相比,要复杂一些。
3.有的时候月亮出现在天空中的时间,和我们的作息时间正好是错开的,所以我们很少看到白天的月亮
为什么说月亮的出没规律复杂呢?首先,月亮和太阳一样,都会从东方升起,也会从西方落下。
关键在于升起的时间。太阳不可能在半夜升起,也不可能在清晨落下(排除极昼极夜这种特殊情况),但是月亮会。
下面这张图是十五时候的月亮,这时候的情况可能和小朋友原有的想法相同,夜晚月亮升起,太阳落下;白天太阳升起,月亮落下。所以一整夜都能够看到月亮
但是如果过一个星期(农历二十二),太阳升起的时候,月亮已经在半空中了
还记得刚才说过的吗?月亮和太阳一样,都会从东方升起和西方落下。只是在这时候,月亮升起来来的时间要早一些。所以我们只能够看到半天月亮,而且是上午的半天。
但是小朋友一般上午都在学校学习,不太可能出来看月亮。所以叫前面才说错开了
下面这个图展示了这一天另一个时刻,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
现在的时间是中午,对吧?因为太阳的的位置在半空中,但是月亮已经要落下了。
所以在下午的半天里,的确是看不到月亮的。
对,月亮相对太阳的位置,会不断地变化,所以,才会导致月亮升起来的时间和太阳不同,月亮不像太阳那样早晨升起晚上落下。而是有独特的起落规律
这个问题的提出时间是2021年的11月23日(农历十九),前两天正好发生了月食,也就是农历的十五。
我们再模拟下11月23日(十九)的情况
可以看到,在早晨的时候,太阳出来了,但是月亮早就已经过了半空,这说明什么呢?
试着用刚才找到的规律来试一下?
对了,月亮比太阳更早升起,(确切的时间是前一天的前半夜),然后在这一天的上午落下去。
贴两张月落和月升的时间,太阳的位置不用我说了吧。
那么,孩子看到月亮的情况肯定是发生在十五到十九之间的某一天。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是哪天,不过应该可以清楚的按这个规律来推演吧。
如果不清楚,那么请自行去查阅这个由PBS Media开发的互动内容。今天的所有截图,都来自于这里:
我认为解释到这里,就可以了。
我的建议是不要急于从原理出发,从规律入手。
先让孩子了解规律,再去探求影响规律的因素,再用模型来解释规律(即原理)。
切忌在讲解时把规律、影响因素、原理三者混着讲,注意循序渐进。
比如在这里,对年纪小的孩子,就应该淡化”月球绕着地球转,所以月球的位置在天上会变化”这个点,这个点对孩子来说是很复杂的。我只是代之以“月亮出没的时间会和太阳的规律不同”。
为什么不同的问题,是在追寻规律的影响因素,我们不急于在一开始讲。
使用模型,对孩子对概念的理解有帮助,但是模型并不是万灵丹,因为孩子如果带着原有的错误理解[1]来理解模型,即便是实物模型呈现的再清楚,大脑中的模型是错的,也无济于事。
举个例子,这个图
图虽然画的很清楚,但是它很容易让人有“怎么月亮从上往下绕着地球转(从南极到北极)?”的想法。我初次学月相的时候,就在这个图前面百思不解。后来我明白了,这不是一张侧视图,而是一张俯视图(从上往下看)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呢?因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能够看到的“太阳系天体图”都是侧视图。
这样的前置的认知,对我们读清楚这个图,产生了干扰。用教育学的术语说,这叫负向迁移[2]。
后来,NASA会发布这样的图[3],我觉得这个图就能减少很多误会。
所以给儿童科普,的确不能只靠“素材”、“互动”、“模型”、“体验”这类的硬件,在软件上还要下功夫。
再絮叨一句,先让孩子意识到规律,再去讲规律的成因。切不可一上来就把所有的内容从头到尾讲一遍,这样孩子要理解和思考因素太多了。
在做互动内容时,我不建议让小孩子先去关注下方和右侧的内容,这些都是位置关系和时间关系。都属于影响规律的因素的范畴。所以我截图只用了最上面的实景。
进阶版:
如果孩子掌握了规律,进而又可以关注到影响因素,则可以让他仔细观察地球上的小人。观察从小人的角度看到的太阳和月球的角度的差异,(而不是一上来就去关注轨道的位置变化,有些科普文就会从轨道变化开始讲)。
如果知道了“影响月球升起时间”的因素是“角度差异”,再去关注“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角度差异”,“如何用模型去说明这种角度差异的原因”,那么再引入“轨道”和“月球绕地球运转”这样的概念
理解清楚月球的出没规律,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一切就都能够捋顺了。
感谢你坚持读到了这里,你可以试一试我说的步骤,去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考方法,说不定就能出现“啊哈,原来如此”的时刻。
教好天文特别不容易。我只是做出了自己的一点探索,并且愿意分享在这里,希望看到这里的你,如果能够同样对天文科普感兴趣,也能做出自己的努力。
另外,再补充一个很有价值的互动活动,这个答案中提供的素材四
这个活动其实对小孩子来说有些难,而且比较综合,但是比起在线的互动内容来,我也很喜欢这个活动,因为:
1.可以把月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搞得很清楚
2.用身体来模拟地球的自转,而且很清楚的能够看到月球、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特别是用胳膊模拟地平线的设计,非常赞!!
3.演示了月球和太阳在地平线下的情况,比在线互动更清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