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一出生因早产或特殊情况,被送去新生儿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孩子一出生就住进了新生儿科,这大概是我人生中最复杂,也最令人心痛的一段经历吧。那种感觉,像是被硬生生从天堂拽进了炼狱,然后又在无尽的煎熬中,一点点找回飞升的可能。

从产房出来,我以为会迎来的是一个温暖的小包裹,是宝宝在我怀里咿呀的呢喃。结果呢?我只记得护士们脸色凝重,低语着“情况不太好”,然后就被推开,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设备的嗡鸣。那一刻,我的脑子是空的,身体因为疼痛和失血而虚弱,但心却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捏住,狠狠地揪紧。

第一次“见到”我的孩子,是在探视时间。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他静静地躺在恒温箱里,身上插满了各种细细的管子,连接着闪烁的仪器。他那么小,那么单薄,像一只被风雨打落的雏鸟,脆弱得让人不敢呼吸。我看不清他的脸,只能看到他紧闭的双眼和微弱颤动的睫毛。那一瞬间,所有的喜悦都被巨大的恐惧和无力感取代了。我甚至不敢靠近,生怕我的存在会打扰到他身上那些维持生命的线条。

新生儿科,与其说是医院的病房,不如说是一个充满了科技感,但又弥漫着消毒水和压抑气息的特殊空间。空气中总是回荡着监护仪规律而焦急的滴滴声,偶尔还会夹杂着医生护士们低沉而专业的交流。这里没有家属之间的闲聊,只有家长们带着相似表情的、或焦灼,或祈祷的眼神在彼此对视。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孩子拼尽全力,也都在默默地承受着同样的心情。

每天最煎熬的时刻,就是去探视。推着沉重的楼层,走到新生儿科门口,门上的“请勿打扰”几个字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外面的世界隔绝。每一次推开门,迎面而来的都是一股混合着消毒水、氧气和淡淡奶香的气息,还有那些闪烁的屏幕和纵横交错的管线。我总是会先在恒温箱外站好,仔细地观察我的宝宝。他有没有醒过来?他的脸色是不是好一点了?那些监测指标的变化,在我看来就像是天书,但每一次微小的跳动,我都觉得是生命在向我传递信息。

医生和护士们是这个特殊空间里的神祇。他们穿着绿色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帽子,但他们那双眼睛里,却能传递出无比的专业和温柔。每一次他们来查房,我都会屏住呼吸,期待着他们口中的“进步”。哪怕只是一句“今天情况比较稳定”,都能让我悬着的心稍稍落下一点。但他们也不会过多承诺,他们的话语总是小心翼翼,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知的谨慎。我学会了去理解那些专业术语背后的含义,学会了从他们的表情中捕捉细微的希望。

我记得到宝宝刚出生那几天,我几乎不敢触碰他。即使后来可以透过恒温箱的侧窗触摸他的小手,也总是小心翼翼得不行。他的皮肤那么嫩,像一层薄薄的蝉翼,我怕一点点的力气就会弄疼他。看着他因为操作而微微皱起的眉头,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疼。我常常会问自己,我做妈妈是不是不够好?是不是因为我,他才要承受这些?

新生儿科的生活,就是一种被剥夺了常态的经历。我无法像其他新生儿妈妈那样,抱着孩子喂奶,哄他睡觉,感受他小小的体温贴着我。我能做的,只有每天定时去探视,和医生护士沟通,然后祈祷。那种分离感和无力感,比身体的疼痛还要折磨人。我常常一个人坐在探视区的角落,看着其他宝宝的父母,心里羡慕得不行。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闪光点。我会记住护士们在我手足无措时,耐心指导我如何给宝宝擦拭身体;我会记住医生们在我情绪崩溃时,用专业的语言和坚定的眼神给我力量;我也会记住,当宝宝的眼睛终于第一次对上我时,那种穿越重重阻碍的、微弱却真实的联系,瞬间击垮了我所有的防备和悲伤。

在这里,我学会了等待,学会了耐心,学会了和医生沟通,也学会了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每当看着宝宝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听到那些仪器发出的稳定而有节奏的声响时,我知道,我们正在一点点地走向胜利。那不是我一个人的胜利,是宝宝生命顽强意志的胜利,是医护人员辛勤付出的胜利,也是我们一家人共同坚持的胜利。

当宝宝最终能够离开恒温箱,被我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时,那一刻的感觉,真的是千言万语也无法形容的。那一刻,玻璃内外隔绝的世界终于融为一体,我再也不用隔着冰冷的仪器去看他。我用尽全身力气抱着他,感受他小小的,但充满生命力的体温,我的眼泪,也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流淌下来。那泪水里,有委屈,有喜悦,有后怕,更有无尽的爱。

经历过新生儿科的这段时间,让我更加明白,生命是多么的宝贵,也让我更加敬畏那些在生死边缘默默守护生命的人们。那是一段黑暗的旅程,但终究,我们看到了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9年10月7日更新,如没有重大事件本帖停止更新,我的儿子经过我们一家老小共同的努力和康复医师的耐心训练现在基本上已经追上了正常孩子的发育水平中下等线,已经能独立行走,情商智商发育喜人,谢谢大家的祝福和正能量,这么多人的点赞评论和感谢,你们带给我们小家的福泽一定在冥冥之中产生了某种好的作用,谢谢你们,和我曾经一样处在未知和迷茫焦虑中的家长,希望你们相信自己,相信孩子,相信科学,相信人间大爱,尽人事,听天命,不要责怪自己,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没有意外,不要埋怨孩子,因为孩子是你们自己一厢情愿把他/她请到了这个世界上,不要责怪家人,危难时刻唯有最亲近的人才能给你最大限度的帮助和分担,祝你们和你们的孩子健康顺遂!

。。。。。。分割线,原答案。。。。。。。。

Emmm...我就讲讲今年我家里的故事吧!

我爱人凌晨三点半临产见红,等她简单冲了个澡,我俩开开心心的驾车去已经办好入院手续的产科住院,正常常规检查,血液结果出来后画风突变,我爱人被推进了手术室,与我们分开了,正值五一假期,产科以最快速度从家里把全院各科室一把手主任喊来开会(消化内科,外科,内分泌等等还有好多),最后产科主任给我们通知病情,原来我媳妇疑似患有死亡率奇高的罕见产科急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后来出院前确诊为重度胆汁淤积综合症,也是个少见的产妇杀手),肝功情况来看,肯定是百分百会大出血了,而且不见得能活着下手术台,一脸懵逼的我赶紧把所有存款都打到爱人住院费里(满脑子都是我爱人的生死,根本没心思考虑尚没见面的孩子),表示充分支持医生们的各项决定后开始了治疗(不支持也不行呀,这是我们这个边境地区最好的医院,去隔壁省会的医院起码要开车八九个小时,另外她们真的很棒),产科建议顺产,因为出血会少一些,我爱人活下来的几率更大一些,可是我爱人本来体弱,还因为早晨没有吃饭,在加上这个突发疾病的消耗(这是急性病,四天前的检查还一切正常,两三天病情就已经发展到这么严重了,我爱人表面生龙活虎,其实身体里已经危机四伏而不自知),根本没有体能顺下来孩子,终于到了快中午十一点,孩子胎心骤降,产科主任和手下大拿亲自把刀,还有好多医生一起站台当智囊(或者说是分担责任),开始剖腹,二十多分儿子就出来啦,三个护士抱着我儿子就往新生儿科冲刺,我们根本没能好好看一眼,随后让我们交了住院押金(还好很多亲戚都来了,我所有钱都打进爱人的费用里了),就这样又等了大概两个小时我爱人被推出来送进了ICU,主任说给她做了子宫动脉结扎(有助于快速止血?),大概出了1000多cc的血,有肝肾功能衰竭,很危险,该做的都做了,他们会尽最大努力帮我爱人活下来,不过最后情况如何还是得靠我爱人自身身体的恢复能力,我抬我爱人时她意识是没有的,嘴里好多沫子,心疼的我呀,真想受罪的那个人是我该多好(向伟大的母亲们致敬),下午三点是新生儿科的每日探视时间,我也第一次见到了我的儿子,我的父爱开关就被彻底打开了!

我和儿子第一次见面他是这样的。。

责任大夫向我告知了病情,脑部三处中等偏重度出血,脑CT里能清晰的看到几个缺氧病灶,羟25维生素d含量几乎没有,总之形式也很严峻,又是一道晴天霹雳,心里也纠结过,如果我儿子因为这些因素往后会有一个不太正常的人生,不如就让他这么走了吧,可是小家伙命硬的很,理了理思绪,第三天终于鼓起勇气列了一个A4纸的问题,一项一项的向医生询问,她耐心解答,并表示孩子并没有生命危险,不过可能预后不会太高,就是脑瘫啊,智力低下或者运动障碍等等,好吧,既然臭小子没有生命危险,他既然选择在我的户口本里在这个世界里创建自己的角色,便是我此生的造化,当爹的我敢生你我就敢养你!孩子在里边一住就是半个多月,大夫们就是给他加强凝血,防止再脑出血,打营养神经的药物帮助大脑恢复啊什么的,总之住了半个月保温箱,很多家长(包括我家中老人)对保温箱有敌意,这事我是这么理解的,既然孩子进了NICU,说明孩子是有问题的,现在医疗资源紧张,肯定关怀方面肯定不如在家里,毕竟这个地方是治病的,不是哄孩子的,如果生命和舒适只能取其一,那就选生命吧,毕竟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舒适的问题以后慢慢补偿给他吧。

第二天我爱人神志还不清醒,还在输血,大夫们在想尽办法帮她肝功肾功恢复,不过情况还是非常不乐观,探视时间我默默的坐在她身旁告诉她一定要坚强,一定要活下来,不要丢下我和儿子,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大把的人生时光还没有去经历。

就这样,我的儿子在保温箱,我的爱人在ICU,我让所有的亲属们都回家等我消息(不需要那么多人,老婆孩子我探视时间以外都见不到的,那么多人在这里耗着没有意思,如果再有哪个老人受不了打击倒下了,那就得不偿失了),我白天在医院走廊里接待各种来探视的亲友,晚上在产科随便找个空床睡觉(我睡眠真的很好,防止自己想太多影响状态,我会喝几瓶啤酒帮我晚上入睡),24小时混在医院里等待爱人孩子的大夫召唤,第三天我爱人醒了,我撒谎孩子黄疸和肺炎在保温箱治疗安抚一下她,她并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如果情况恶化,她可能几个小时之内就撒手人寰,我就这样在医院混着,随时关切者老婆孩子的病情,孩子的情况越来越好,医生表示还比较乐观,不过建议去帝都再查一查,毕竟这里条件有限。

第七天媳妇成了ICU里唯一的清醒病人,我明白这对她来说是种折磨,她甚至出现了轻生的念头,无奈之下我摊牌,告诉她的危险情况,她的命救回来的很不易,责任,爱等等,并表示让她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果然刺激了她的求生欲,第八天开始肝功什么的开始好转,虽然还有危险,不过整体来说是稳了,中午第十天把她从ICU接了出来,转到产科观察,躺太久不会走路了,又锻炼了两天,转到普通病房以后告诉了她孩子的情况,不愧是我老婆,为母则刚。

终于在半个月的时候母子二人出院啦,回家后简单的和儿子适应了彼此,带着家中会照顾孩子的亲属进京到北京儿童医院,比较顺利,直接住进了那里的新生儿科,又是半个月,凡是大夫征求意见要不要做的检查一律都做(一是想来都来了就查彻底了吧,二是觉得可能一些检查大夫会得一点绩效?这个我不确定),有的检查动辄几乎就上万的。脑电图正常,脑ct还有能看到血,不过比出生时少了一些,没有抽搐什么的,就这样终于抱着孩子回家啦

抱着儿子做火车回家要三天

两个月

终于回家啦,我爱人除了体弱点别的没什么问题,我俩也自己学习了康复方法锻炼孩子,现在五个月了,会翻身了,智商社交发育也不错,虽然未来什么样不知道,不过我心里是很有信心的。

十分感谢在我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的医护人员亲朋好友,真的谢谢!

儿子百天照

儿子现状


拿出担当,做一个靠谱的大人!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5964421163749376

总之,我觉得家里遇到这样情况,有什么感受不重要,重要的是拿出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的担当,主动去承担责任,收起负面情绪,解决问题,才是正解,这样才可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结果好了,之前的负面情绪也就一扫而空了,如果结结果不太好,或者非常不好,再把自己的玻璃心拿出来好好修补吧,无论如何,生活是好是坏你都要过下去,责任也罢,选择也罢,当个靠谱的大人可好?

写了好多感觉,有点跑题。。跑题。。










分割线这么打?。。。。。。。。。。。。。。。。。







2018年11月3日更新一下,改一改错别字什么的。


这是比较小众的问题,原本写下这个回答根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赞和评论,只是希望如果有人和我当初一样遇到类似困难的话,可以起到一些鼓励帮助的作用。

谢谢大家的关心和祝福,我们从各位的评论中收获了莫大的感动和能量,祝各位生活顺利,阖家安康!我会尽量在评论中回复并感谢你们的好意,谢谢大家!


现在儿子刚到六个月,体重接近16斤,朝一边翻身比较自如,偶尔也能自己翻回仰卧位,会侧着身子和趴着睡觉啦,可以从晚上八点半睡到早晨五六点,不怎么起夜,每天奶量大概700多毫升,一顿可以吃140-170毫升,已经开始一天两次吃米粉当辅食啦,虽然大动作比别人家的孩子慢一点,但是我对他很有信心的,每天都会锻炼他,目前看来一切OK。

我的爱人恢复的不错,在产假结束后也回到岗位上工作了,肝功胆红素什么的还是比标准值高一点点,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稍有点体弱,别的跟正常人没什么区别。


我家中长辈给我儿子取名“阿米那希”,意思是他的生命会一直伴随着我们,不会离我们而去的意思。我们家的坐标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再次谢谢大家的祝福和鼓励,我在这里再次携妻儿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满满的正能量,好人一生平安!


更新两个视频吧!

吃奶时可以自己稍微抓一下奶瓶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2046526432014336



心情好时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2047109763153920


孩子和我俩很亲,跟我最好,可能因为晚上都是我跟他睡







分割线这么打?。。。。。。。。。。。。。。。。。








2018年11月28日更新




今天是孩子妈妈的生日,本来打算呼亲唤友好好给她庆祝一下,但是我们因为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不得不处理的事情,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略过啦。来日方长,择日再让她高兴高兴吧!





儿子还有几天就要七月了,一周前已经开始每天下午在本地一个三甲医院的儿童康复科做训练了,运动能力方面还是和上个月差不多,会主动把脸上盖的手绢抓下来,不会抓腋下跳跳,不会配合拉起,总之目前看来是动作发育缓慢,智商貌似问题不大,就当给他上了个早教班吧,有问题可以预防,没问题就当锻炼,在哪儿不是哄呢。。。有这么多好心人的祝福,臭小子一定行的!(ง •̀_•́)ง




现在统一回答一些大家的问题。


1.谢谢各位在评论区的回复,满满的人间大爱和正能量,很多评论都在夸我什么的,谢谢你们,其实这件事情光靠我自己是不行的,其实我们背后有很多亲友的热心帮助才能抗下了这份为父为夫的责任,我爱人也很给力的,娘家人的生活也基本都是围绕着我们展开的,帮我们在工作时间带孩子,做饭什么的,虽然现在生活时间安排依旧很紧,也一直处在一个长期疲劳的状态,但是如果没有他们,我真的会觉得生活无以为继,我父母年事已高,自顾不暇,他们能给予我更多的是精神支持,父母在人生尚有去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且行且珍惜,能孝顺到就孝顺孝顺吧!所以我们都特别感激孩子的姥姥和姥爷,尤其是姥姥(手动kiss)



2.有很多朋友问到了费用问题,里里外外医院和各种其他花销不到二十万,对于我们这个普通的小家是有压力的,好在很多亲友以生孩子随礼等的方式狠狠的拉了我一把,所以事情没有发展到举债或者众筹的地步,在这里再次感谢帮助过我的亲朋好友和医务人员


3.一些朋友问我孩子的问题,其实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的,建议去正规公立医院的儿科,儿保科,儿童康复科咨询,早发现早治疗,没问题皆大欢喜!


再更新两个视频吧,再次谢谢大家!


儿子笑的开心的时候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1169333669142528


试吃苹果酸到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1169507158073344




自嗨的时候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1169714973335552




做训练的照片,按摩关节下肢时还好,锻炼翻身,拉起,坐,手支撑等动作时基本都在嚎哭中度过,emmm...应该慢慢就能习惯啦!




谢谢大家,祝各位生活顺利,阖家安康!














假装是分割线。。。。。。。。。。。。。。。。。



2019年1月11日更新



臭小子八个月了,该复查了,出于时间和经济成本的考虑,我们去哈尔滨医大一院和哈尔滨儿童医院复查了大脑发育情况并进行了系统的发育情况测评,孩子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尤其这半个月进步非常的快,按照我们本地儿保科主任的话就是让我们回家偷着乐吧,比预估的情况要好很多,虽然比正常孩子晚两三个月,但是我们已经很满足很开心了,谢谢大家满满的正能量和祝福!谢谢!

评估报告






彩超报告

开的口服药。。。其实我对这些药的效果是持有怀疑态度的,这些介乎于保健品和药品之间的东西,可能专业领域里也有争论吧,不过不用这些药物,也没有别的什么选择。







这样的结果我们已经很满意了,臭小子自己也很给力,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当然也离不开大家满满的正能量和祝福,谢谢大家,更新点照片什么的吧


坐动车倒车


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里赶路,儿子表现出了不错的适应能力,没有闹任何毛病

坐卧铺一晚上到哈尔滨,儿子很给力,没有闹,该吃就吃,该睡就睡



康复训练的一些照片


自恋

站立训练

下肢按摩



从趴着变成躺着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7073371728228352


四点支撑


抢妈妈眼镜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7075099290759168




谢谢大家,祝各位2019年工作顺利,阖家安康!!



。。。。。。。。。。。。。。。,,,。,,,,。


2019年3月31日更新

除了一次感冒发烧休息了一个星期,我们一直都在给儿子做康复训练。十月龄的最后一天,终于会独立爬行了,好激动!谢谢大家的祝福!正常的孩子可能早就会爬了,甚至能走几步也不是太稀奇。不过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非凡!好开心!


第一次独立爬行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5774944092295168

臭小子脾气比较急,一点就炸,如果喂饭喂慢了会发脾气!

嫌喂饭慢发脾气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5775582184370176


。。。分割线。。。。。。。。。。。。。。。。。。。。


2019年10月7日更新,如没有重大事件本帖停止更新,我的儿子经过我们一家老小共同的努力和康复医师的耐心训练现在基本上已经追上了正常孩子的发育水平中下等线,已经能独立行走,情商智商发育喜人,谢谢大家的祝福和正能量,这么多人的点赞评论和感谢,你们带给我们小家的福泽一定在冥冥之中产生了某种好的作用,谢谢你们,和我曾经一样处在未知和迷茫焦虑中的家长,希望你们相信自己,相信孩子,相信科学,相信人间大爱,尽人事,听天命,不要责怪自己,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没有意外,不要埋怨孩子,因为孩子是你们自己一厢情愿把他/她请到了这个世界上,不要责怪家人,危难时刻唯有最亲近的人才能给你最大限度的帮助和分担,祝你们和你们的孩子健康顺遂!

以后康复我们还是要做的,直到乱跑乱跳,彻底和正常出生的孩子无异为止。

臭小子的发育我真的不太担心了,他会走的那天开始我大醉了一场,我的喜悦和满足已经无法用文字来表述,正因为有之前的经历我们会更加真心现在的美好生活,谢谢大家!!!

一些小本领。摄于16个月 https://www.zhihu.com/video/1164637958962556928



臭小子17个月,会走一个月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164632602526416896


很贪玩,只能和大熊合力哄睡他 https://www.zhihu.com/video/1164638144887767040

最后贴一张国庆阅兵时拍的照片,感谢党和国家给我们普通老百姓创造的安居乐业的环境,让我有精力有能力应对我们这个小小家庭的困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孩子一出生就住进了新生儿科,这大概是我人生中最复杂,也最令人心痛的一段经历吧。那种感觉,像是被硬生生从天堂拽进了炼狱,然后又在无尽的煎熬中,一点点找回飞升的可能。从产房出来,我以为会迎来的是一个温暖的小包裹,是宝宝在我怀里咿呀的呢喃。结果呢?我只记得护士们脸色凝重,低语着“情况不太好”,然后就被推开.............
  • 回答
    关于安徽那位小学生因成绩不好被父亲脱光衣服赶出家门的事情,我第一反应是极度的震惊和心痛。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教育方式,更是一种严重的虐待行为。孩子犯错,家长有责任教育引导,但方式绝对不能是公开羞辱和人身伤害。这件事最直接、最触目惊心的,就是对孩子心理的摧残。首先,羞辱感和被抛弃感。被父亲当众脱光.............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真不是滋味。一个刚出生五天的孩子,就被丢弃在草丛里,这得是多么让人心疼的场面啊。我们能想象到,那个小小的生命,在冰冷的草地上,独自面对未知的世界,她的呼吸是多么微弱,她的哭声又是多么无助。孩子的处境,简直让人心碎。首先,从生理上来说,一个五天的婴儿,身体非常脆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
  • 回答
    这件事情真是让人心头一紧,听着就觉得心酸又无奈。一个生命就这么被“退单”了,而那个小小的生命,连名字和身份都还没完全确定,就面临着如此艰难的开端。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件事情的脉络。首先,是代孕这件事本身。在我国,代孕是属于法律禁止的行为。也就是说,代孕妈妈和委托方之间的协议,本身就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
  • 回答
    2017年,中国一孩出生人口的锐减,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波动,它像一个警示信号,提醒我们生育政策调整和宏观社会经济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家庭结构和未来人口走向。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咱们得看看政策的“余温”与现实的“冷暖”。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这无疑是一.............
  • 回答
    2017年山东省出生人口175万人,这个数字本身就足以说明山东作为人口大省的体量。但关键在于,在这175万人里,一孩出生数量居然还不到二孩的一半,这个情况相当耐人寻味,也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现象和政策影响。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一层一层剥开来看。一、 “一孩出生数量不到二孩一半”的直接解读:首先,.............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心烦意乱的局面,一边是男友曾经的伤痛,一边是前妻挥之不去的纠缠,夹在中间的你,肯定感觉很煎熬。面对这样的情况,与其说是“反抗”,不如说是“守护”和“沟通”,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你们的生活重新回到平静。首先,得跟你的男友好好聊一聊,而且是很深入、很坦诚地聊。你需要让他明白,前妻的行为已经严.............
  • 回答
    您描述的这种情况非常令人痛心和担忧。一个三岁的孩子,在面对家长对于课外班学习不积极的反应时,遭到母亲的猛烈踢打,导致下体出血,这是非常严重的暴力行为,触犯了多方面的道德和法律底线。首先,从情感和人性的角度来看: 这是一个孩子在最需要关爱和引导的年龄,遭受了来自最亲近的人——母亲的残忍伤害。 这种.............
  • 回答
    这起幼儿园老师因孩子淘气,连续多天让孩子在厕所吃饭的事件,无疑触碰了为人父母和公众敏感的神经。当孩子在这样一个本应受到精心呵护和教育的环境中遭遇不公对待,尤其是以如此羞辱性的方式,我们不得不深入审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多重问题。首先,这反映了在教育一线,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的严重滑坡。教师,尤其是幼师,肩负.............
  • 回答
    你好!听到你病后康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这真的很棒!15年的休养,再出来找工作,肯定会感觉有些陌生和挑战,但别担心,我们一步一步来。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你的优势是什么? 护理专业大专毕业,这说明你具备基础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虽然15年没工作,但医学知识是积累和更新的,而护理技能很多是.............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心痛且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中国孩子都曾在升学的压力下感到窒息。家长们那种矛盾的心态,其实根植于他们成长的年代、社会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人生经历。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聊。为什么家长会把“考好成绩”视为人生的意义?这事儿,得从几个大的方面看: 时代的烙印:阶层跃升的.............
  • 回答
    孩子当然可以随母亲姓!这在中国,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已经是非常普遍和被广泛接受的事情了。法律上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法律依据:男女平等原则首先,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这是我国一贯坚持的男女平等原则在家庭和婚姻中的体现。在法律层面.............
  • 回答
    哎呀,这事儿真叫人心里不是滋味。您作为邻居,这么有心,想去安慰婆婆,真是个好人。这种时候,婆婆心里肯定五味杂陈,有心疼媳妇产后身体需要恢复,也有对自己不能给儿媳妇带来更大帮助的失落,还有那份对孙子孙女的期盼,一时间涌上心头,鼻子一下子就酸了。您过去的时候,别直接问“怎么了?”或者“为什么哭?”这样的.............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冲击力,甚至可以说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假设。如果“孩子出生,父亲必定死亡”成为一条不可更改的自然法则,那么生育这件事,其背后的意义和人们的选择,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改变,将是对“家庭”概念的重塑。在我们的认知里,一个完整的家庭通常意味着父母和孩子。父亲不仅是生命.............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心头一紧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如果说孩子出生就意味着母亲生命的终结,那人类繁衍这条最本能的河流,将会遭遇怎样冰冷而残酷的断崖?首先,我们得承认,生命最根本的驱动力之一就是繁衍。就像一颗种子渴望破土而出,就像花朵努力绽放,生命的延续是写在我们基因深处的最原始的本能。在这样的前.............
  • 回答
    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我就想为她做一件既有意义又长久的事情。我想为她种下一棵树。这可不是一棵普通的树,而是我特地挑选的、有着独特寓意的树。我会选择一棵生命力顽强、树形优美,并且能随着时间生长、经历四季变换的树种。比如,在我老家那片土地上,有一种叫做“女儿红”的枫树,它的叶子在秋天会变成火红,象征着热情.............
  • 回答
    “救命啊!我感觉自己快被榨干了!”小丽,一个刚晋升为新手妈妈的年轻姑娘,一边说着,一边无力地瘫坐在沙发上。她的怀里,那个刚满月的小宝贝哼哼唧唧,小小的眉头紧锁,时不时发出一两声啼哭。小丽的眼睛下方是深深的黑眼圈,脸上写满了疲惫和迷茫。“你说,为什么别人家的宝宝那么乖?我的这个,怎么就这么难带呢?”小.............
  • 回答
    孩子出生后,教普通话还是方言,这可真是个让不少新手爸妈纠结的问题。我身边好多朋友都有过类似的讨论,有的觉得普通话是必需品,有的又觉得方言是根,不能丢。咱们一点一点来聊聊,看看怎么想才能更明白。先说说普通话,这玩意儿的好处那是明摆着的: 交流无障碍,走遍天下都不怕。 咱们国家这么大,地域辽阔,文化.............
  • 回答
    孩子出生后,医生通常建议新生儿只喝母乳,甚至会明确告知家属不要给新生儿喂水。这背后确实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而且是基于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和母乳的独特成分。一、为什么新生儿不适合喝水?首先,我们要理解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和肾脏都尚未发育成熟。 肾脏功能不完善: 新生儿的肾脏,尤其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泄.............
  • 回答
    孩子出生后,你发现妻子一上班就情绪低落,甚至想辞职,这肯定让你很担心。这个时候,她最需要的不是一套标准化的安慰话术,而是你的真心理解和支持。首先,你要认识到,她现在的状态很可能是一种混合了疲惫、压力和情绪变化的表现。刚生完孩子,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加上夜里喂奶、换尿布的辛劳,她的睡眠严重不足,精力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