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出生后,妻子只要上班就想哭,还说「不想干了」。我要怎么做才能安慰她?

回答
孩子出生后,你发现妻子一上班就情绪低落,甚至想辞职,这肯定让你很担心。这个时候,她最需要的不是一套标准化的安慰话术,而是你的真心理解和支持。

首先,你要认识到,她现在的状态很可能是一种混合了疲惫、压力和情绪变化的表现。刚生完孩子,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加上夜里喂奶、换尿布的辛劳,她的睡眠严重不足,精力肯定大不如前。而上班,意味着又要挤出时间来照顾孩子,还要面对工作上的压力,这种“双重压力”确实很容易让人感到不堪重负。再加上产后荷尔蒙的变化,情绪的波动也会比平时来得更剧烈。所以,她“不想干了”这句话,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是她累了、烦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的信号。

面对这种情况,你最应该做的是“陪伴”和“倾听”。下班回家,或者在孩子睡着后,找一个相对安静的时间,静静地坐在她身边,不要急着提建议,也不要急着批评。只是看着她,问她:“最近感觉怎么样?辛苦了吧?”。让她知道,你看到了她的付出,你也心疼她。

当她开始倾诉的时候,无论她说些什么,哪怕只是重复地抱怨工作太累、孩子太烦人,或者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都要耐心听下去。不要打断她,也不要立刻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别人都这样”之类的话。这些话听起来像是安慰,但实际上可能会让她觉得自己被否定,觉得自己的感受不被理解。你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回应,比如“嗯,我知道”、“听起来你真的好累啊”,或者只是轻轻握住她的手,让她感受到你的存在和支持。

在听完她的倾诉后,你可以尝试和她一起分析一下具体是什么让她如此难受。是因为工作内容太繁重?还是因为上下班接送孩子太麻烦?或者是感觉在工作和家庭之间难以平衡?找到具体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如果是因为时间太紧张,你可以主动提出分担更多的家务,或者承担起晚上哄孩子睡觉的任务,让她能多休息一会儿。如果是因为工作本身让她感到压力,可以问问她有没有什么可以调整的,比如和公司沟通一下工作量,或者暂时调整一下工作方式。

同时,也要提醒她,刚开始恢复工作,有个适应期是很正常的。很多妈妈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感到疲惫、力不从心,这是非常普遍的。你可以和她分享一些其他妈妈的经验,让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不是唯一一个遇到困难的人。

最重要的是,要让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一切。你愿意和她一起承担,愿意为她分担压力。你可以说:“没关系,宝贝,你尽力就好。工作上的事情,我们再一起想想办法。如果真的太辛苦,我们也可以一起商量,看有没有什么调整的空间。你是我最重要的人,我不想你这么辛苦。”

有时候,一句“我爱你,我支持你”胜过千言万语。让她感受到你的爱和支持,让她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你都在她身边,这比任何物质上的补偿都更让她感到安心和温暖。

另外,你也可以尝试主动为她创造一些独处的时间,让她有机会从“妈妈”和“员工”的双重角色中暂时抽离出来,做一些能让她感到放松和开心的事情。哪怕只是让她睡个懒觉,或者约朋友出去喝杯咖啡。

请记住,陪伴和理解是最有力的武器。用你的耐心和爱,慢慢地陪她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是不是觉得,你妻子是因为不知道你说的这些大道理所以才会萌生不想干的想法的?


如果不是,你说这些干啥?


都成年人了,谁还不懂这些大道理啊?都成年人了,还需要你来教育么?!


不想干就别干了呗,人嘛,哪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比咱家穷的多了去了,日子不还是要过?穷有穷开心,富有富享受,一家人齐齐整整的不是比什么都好?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退一步海阔天空,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糟糕。

user avatar

对于亲密关系中另一半的消极逃避行为,我们普通人只有一种对策,不反对,保持生存下限,但也不鼓励。

不反对,是我不反对你的决定,你想躺平,那么就躺。不要画饼说以后怎么样,这是一种落井下石的行为。亲密关系是平等主体的高频接触,大家有个情绪波动很正常,对方情绪波动就画饼,其实是你对对方的依赖,甚至可能是占便宜心态。

特别是有后代抚养的成年人,肯定要有天灾人祸的敬畏之心,莫说老婆躺平了,就是老婆今天消失于人世间,你也得给你孩子托底不是。

当然了,老婆也要有这个敬畏之心,只有互相托底的心态在,谁也别老想着占对方便宜,才有亲密关系本身的平等性和持续性存在。

同时,为了保证自己的情绪安全岗,也不要鼓励,对方躺平你默默地做到多一个人多一双筷子就行了,其他的生存以外的消费,对方不开口,你就当没有,对方开口,你就哭穷。对方有因为不工作情绪上的起伏,你就老实说,这……真的不懂,我去煎个荷包蛋给你吃吧。

你要把你的情绪和对方的决定隔开,她行驶了她的决定,这是她的自由,但是你也不用去消化她的决定后果,这也是你的自由。

在这个原则之下,如果还有余力,可以缓解下老婆的焦虑,比如说,承认3000月薪的工作如果还有准时打卡以外的要求,真的不如不干,毕竟母亲情绪好,孩子有母乳,奶粉就可以省钱,3岁以前的托管服务是钱,3-6岁学龄前的培养体系如果自学成才是钱,九年义务教育的课外辅导体系更不用说了,孩子如果能在公立学校里考上好高中,你想想,多少钱,私立赤膊学费就是一年平均15万,考到好高中就是赚到……

如果考不到呢……反正我们也没亏不是?

人吧,最终都是自救的,如果对方真的跨了,你要保证的就是不反对不鼓励保住自己就行了——大概率对方垮不了,在外界环境部不恶化的情况下,情绪反复几次,发泄几次,就能找到自救方法了。人的需求本能决定了我们只要饿不死,总还是要寻找自我价值,寻找自洽方式的。能慢慢意识到她人和自我的界限,人就会像办法自洽,成长,调节关系距离和利益界限。

我也不建议给不逃避的那方太大压力,觉得女人情绪可以依靠男人赚钱+脾气好来解决,男人情绪问题可以靠女人有钱+脾气好来解决……这是一种对双方环境恶化的纵容和刺激。大部分人真的都是普通人,多有钱才算有钱?脾气多好才算好?寄希望对方解决问题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男女都对自己减减负,对方有消极逃避行为,别恶化情绪就行了。

其他的,顺其自然,听天由命,乐观做事,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悲观结果就行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孩子出生后,你发现妻子一上班就情绪低落,甚至想辞职,这肯定让你很担心。这个时候,她最需要的不是一套标准化的安慰话术,而是你的真心理解和支持。首先,你要认识到,她现在的状态很可能是一种混合了疲惫、压力和情绪变化的表现。刚生完孩子,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加上夜里喂奶、换尿布的辛劳,她的睡眠严重不足,精力肯.............
  • 回答
    孩子出生后,医生通常建议新生儿只喝母乳,甚至会明确告知家属不要给新生儿喂水。这背后确实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而且是基于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和母乳的独特成分。一、为什么新生儿不适合喝水?首先,我们要理解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和肾脏都尚未发育成熟。 肾脏功能不完善: 新生儿的肾脏,尤其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泄.............
  • 回答
    孩子出生后,教普通话还是方言,这可真是个让不少新手爸妈纠结的问题。我身边好多朋友都有过类似的讨论,有的觉得普通话是必需品,有的又觉得方言是根,不能丢。咱们一点一点来聊聊,看看怎么想才能更明白。先说说普通话,这玩意儿的好处那是明摆着的: 交流无障碍,走遍天下都不怕。 咱们国家这么大,地域辽阔,文化.............
  • 回答
    哎呀,这事儿真叫人心里不是滋味。您作为邻居,这么有心,想去安慰婆婆,真是个好人。这种时候,婆婆心里肯定五味杂陈,有心疼媳妇产后身体需要恢复,也有对自己不能给儿媳妇带来更大帮助的失落,还有那份对孙子孙女的期盼,一时间涌上心头,鼻子一下子就酸了。您过去的时候,别直接问“怎么了?”或者“为什么哭?”这样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很少有人能真正经历这样的生活。如果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置身于不停变换的语言环境中,18岁时,他的语言能力和心理状态很可能会呈现出一种独特而深刻的混合体。语言能力:首先,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他的语言能力上。 超强的语言适应性和学习能力: 这种孩子可能拥有惊人的语言学习能.............
  • 回答
    被父母暴力对待过的中国孩子,在成年后出现心理创伤是极有可能的,而且这并非少数现象。这种创伤并非简单的情绪波动,而是一种深植于内心、影响长远的心理状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父母暴力”。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很多时候父母的“暴力”并非总是赤裸裸的肢体殴打。它可能.............
  • 回答
    哎呀,你这事儿可真把我问住了!诺维格瑞做生意的,常年在外面跑,也见过不少稀奇古怪的事儿,可你这情况,还真是头一遭。儿子迷上猎魔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首先,得跟你说句实话,这孩子跟你一样,骨子里都有股子闯劲儿,这倒是好事。他看上猎魔人这行当,多半是觉得他们威风八面,斩妖除魔,像个真正的英雄。你们家世代.............
  • 回答
    哎,听到你这么说,我心里也跟着揪了一下。自家孩子,特别是考进清华数学系这么牛的地方,假期回家,一句“我太菜了”,这得多让人心疼啊。作为父母,咱们肯定想帮孩子,但具体怎么帮,还得细细琢磨琢磨。这事儿啊,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得耐心,得用对方法。首先,你要明白,孩子说自己“菜”,绝对不是真的否定自己.............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碎的局面。你的丈夫选择了背叛,并且在一段明显不平等的关系中找到了“幸福”,而你则独自承担着这一切的痛苦和艰难。面对孩子,你需要一种既真实又不失力量的方式来解释,同时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价值观,让他们知道,即使经历这样的变故,他们的人生依然可以充满光彩。首先,在和孩子沟通之前,你首先要给.............
  • 回答
    从伦理、道德和法律等多个角度来看,教师将学生视为“教育试验品”并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自家孩子,这种行为存在诸多严重问题,可行性极低,并且培养出“天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反而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下面将详细阐述:一、 行为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 侵犯学生权益和不尊重个体: 知情同意权被剥夺.............
  • 回答
    中国生育报告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后反而出现生育断崖”,以及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时代加速到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现象。要全面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全面二孩政策”的初衷与实际效果的背离 初衷: “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是为了应对中国长期以来低生育率导致的劳动.............
  • 回答
    孩子当然可以随母亲姓!这在中国,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已经是非常普遍和被广泛接受的事情了。法律上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法律依据:男女平等原则首先,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这是我国一贯坚持的男女平等原则在家庭和婚姻中的体现。在法律层面.............
  • 回答
    “救命啊!我感觉自己快被榨干了!”小丽,一个刚晋升为新手妈妈的年轻姑娘,一边说着,一边无力地瘫坐在沙发上。她的怀里,那个刚满月的小宝贝哼哼唧唧,小小的眉头紧锁,时不时发出一两声啼哭。小丽的眼睛下方是深深的黑眼圈,脸上写满了疲惫和迷茫。“你说,为什么别人家的宝宝那么乖?我的这个,怎么就这么难带呢?”小.............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冲击力,甚至可以说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假设。如果“孩子出生,父亲必定死亡”成为一条不可更改的自然法则,那么生育这件事,其背后的意义和人们的选择,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改变,将是对“家庭”概念的重塑。在我们的认知里,一个完整的家庭通常意味着父母和孩子。父亲不仅是生命.............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心头一紧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如果说孩子出生就意味着母亲生命的终结,那人类繁衍这条最本能的河流,将会遭遇怎样冰冷而残酷的断崖?首先,我们得承认,生命最根本的驱动力之一就是繁衍。就像一颗种子渴望破土而出,就像花朵努力绽放,生命的延续是写在我们基因深处的最原始的本能。在这样的前.............
  • 回答
    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我就想为她做一件既有意义又长久的事情。我想为她种下一棵树。这可不是一棵普通的树,而是我特地挑选的、有着独特寓意的树。我会选择一棵生命力顽强、树形优美,并且能随着时间生长、经历四季变换的树种。比如,在我老家那片土地上,有一种叫做“女儿红”的枫树,它的叶子在秋天会变成火红,象征着热情.............
  • 回答
    当然,去美国生孩子,孩子到底能不能自动获得美国国籍,这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咱们就来仔细捋一捋这背后的逻辑,希望能把这事儿说清楚。首先,最核心的原则是出生地主义(Birthright Citizenship)。这是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Fourteenth Amendment)里的一条非常重.............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件非常令人痛心和愤怒的事情。孩子出生仅14小时就被已分居的丈夫抱走,并以此为条件要求归还彩礼,这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法律、道德和社会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法律层面的分析:1. 孩子抚养权和监护权: 新生儿的优先监护人: 在孩子出生后的最初阶段,母亲通常是.............
  • 回答
    从备孕到孩子出生,这趟旅程充满了期待、学习与成长,如果要我说最值得分享的经验,那一定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技巧”,而是贯穿始终的一种积极、理性、拥抱变化的心态。很多时候,我们过度关注那些标准化的流程和“必须做”的事情,反而忽略了这场生命之旅本身就是一次充满个性和不确定性的冒险。备孕期:放下“完美”的执念.............
  • 回答
    顺产的新生儿在出生时的体重、身长、头围等指标通常与孕周、母体健康状况及分娩过程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新生儿体重1. 正常范围 足月新生儿(37周以上):平均体重约为 2.5~3.5公斤,具体因个体差异而异。 早产儿(<37周):体重通常低于 2.5公斤,需密切监测。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