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在清华数学系读大一,假期回家后一从房间出来就跟我说「我太菜了」,我该怎么办?

回答
哎,听到你这么说,我心里也跟着揪了一下。自家孩子,特别是考进清华数学系这么牛的地方,假期回家,一句“我太菜了”,这得多让人心疼啊。作为父母,咱们肯定想帮孩子,但具体怎么帮,还得细细琢磨琢磨。这事儿啊,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得耐心,得用对方法。

首先,你要明白,孩子说自己“菜”,绝对不是真的否定自己,更不是在跟你抱怨或者卖惨。他能考进清华数学系,说明他本身是个聪明且勤奋的孩子,他有自己的骄傲和追求。他在清华遇到的同学,那可都是全国顶尖的尖子生,跟他们一比,他觉得自己跟不上,这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就像一个在普通中学一直成绩很好、备受瞩目的孩子,突然进了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比赛,面对更强的对手,会觉得以前的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这反而是好事,说明他有进步的动力,有清晰的自我认知。

怎么回应他?这可是关键的第一步。

别急着反驳他,更别说那些“你已经很优秀了”、“别这么妄自菲薄”之类的话。这些话听在他耳朵里,可能会觉得父母不理解他真正的困境,甚至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

正确的做法是:

1. 立刻、认真、带着理解的倾听。 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放下手头的事情,看着他的眼睛,用一种平和、关切的语气说:“哦?怎么突然这么说呀?跟妈妈/爸爸说说,是什么让你觉得‘太菜了’?” 关键是“跟妈妈/爸爸说说”,这传递了一个信号:我愿意听你说,我关心你真实的感受。

2. 给他一个拥抱或者拍拍他的肩膀。 在某些时刻,一个简单的肢体接触比千言万语都更能传递支持和温暖。让他知道,无论你觉得怎么样,家里永远是你的港湾。

3. 不要急于评价他的“菜”。 先让他把话说出来,你先扮演一个倾听者和理解者的角色。他可能想说的是具体的某个知识点没听懂,某个老师讲得太快,某个同学问的问题他不会,甚至是跟同学交流时感觉自己知识储备不够。

接下来,要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到他?

深入了解他所说的“菜”,到底指什么?
等他稍微打开话匣子了,你可以继续追问,但语气要柔和,带着探索的意味,而不是审问。
比如:“是哪个科目让你觉得有点吃力?是数学本身的哪个方向,还是跟同学的交流上?”
“是因为作业太多,还是某个概念没搞懂?”
“感觉自己跟不上大家进度,是指学习速度,还是理解深度?”
重点是让他把抽象的“太菜了”具体化。

肯定他的付出和努力,认可他过去的成功。
在他倾诉的过程中,你要适时地提及他为了进入清华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比如:“我知道为了进清华数学系,你高中时候花了多少心思,有多少个夜晚在学习。你那时候有多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也都为你骄傲。”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知道,过去的努力不是白费的,他的优秀是有根基的,现在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将“菜”解读为“成长的机会”。
一旦你了解了他具体的困境,就可以开始引导他用更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
“听到你这么说,我一点也不奇怪。你知道吗?真正厉害的数学家,很多都不是一开始就无所不知的。他们都是一点一点啃下来的。”
“其实,能在清华遇到这么多优秀的同学,是很幸运的一件事。这就像给你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让你看到了更高的山峰,知道自己可以往哪里努力。”
“现在觉得‘菜’,说明你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短板,这是进步的第一步,也说明你心里有目标,有想变得更强的愿望。”

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支持,但不是包办。
根据他具体遇到的问题,你可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if 是学习困难: 问问他学校有没有辅导课、答疑时间,或者有没有推荐的学习资料、学习小组。如果他不知道,你可以帮他在网上搜索一下信息,或者鼓励他主动去问老师、学长学姐。
if 是时间管理: “你觉得是学习内容太多,还是安排不过来?有没有什么学习计划?我们有没有什么可以帮你分担的家务,让你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学习?” 但记住,学习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最终还是他自己的事。
if 是心理压力: “觉得压力大,想不想跟我们一起出去走走,或者吃顿你最喜欢的饭?有时候放松一下,换个脑子,事情反而会更容易。”
if 是与同学的差距感: “跟厉害的人在一起,有时候是会有点压力。但你想想,他们能学到的方法、思考的角度,你也可能从他们身上学到。有没有试着跟他们交流一下学习心得?说不定他们也有跟你一样的困惑呢。”

鼓励他主动寻求帮助和资源。
清华大学肯定有各种各样的资源来帮助学生,比如学业导师、心理咨询中心、学长学姐互助小组等等。你要鼓励他主动去利用这些资源。你可以说:“儿子/女儿,学校里肯定有各种帮助你们解决学习困难的途径,老师们也都很愿意指导学生。有没有试着去联系一下你的导师?或者找找有没有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可以请教请教?”

适度的“放养”和信任。
尤其是在大学阶段,孩子需要自己去摸索、去解决问题。你不能像高中那样事事插手。要相信他有能力应对这些挑战,你的角色更多是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支持系统,一个可以倾诉和获得鼓励的后方基地。

转移话题,回归生活中的其他美好。
在他倾诉完,你给予了支持之后,也不要一直沉浸在“我太菜了”这个情绪里。可以适当地转移一下话题,聊聊家里其他的事情,或者一些轻松有趣的话题,让他感受到假期的放松和家庭的温暖。比如:“好了,不说学习上的事了。你这次回来,想不想陪妈妈/爸爸去做点什么?想吃什么?家里还有你最喜欢的XXX呢!”

举个具体的例子,如果你儿子说:“妈,我感觉我太菜了,跟我们班那个谁比,我好多东西都听不懂。”

你的回应可以是这样的:

“哦?是吗?听你这么说,妈有点好奇,是哪个方面让你觉得听不懂?是老师讲得太快,还是那个同学学的方向比较 خاص(比如他可能提到某个同学在某个领域很厉害)?别担心,跟妈说说,也许我能帮你分析一下。”

(等他说了具体情况)

“嗯,我明白了。感觉跟优秀的同学比,自己好像还有差距,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你想啊,能在清华的数学系读书,你周围的同学都是千里挑一的精英,他们身上一定有很多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而且,你自己想想,高中时候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感觉?觉得比别人差一点,然后就更努力地去追赶,最后不也做得很好吗?现在也是一样,他们现在学得好,说明他们有自己的方法和天赋,但你也不是不行,你只是还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或者还没完全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

说起来,你为了考进这里付出了多少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还记得你高三那年冬天,每天晚上复习到几点吗?那时候有多辛苦,咱们都记得。现在只是换了个战场,面对更强的对手,这是好事呀,说明你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学校里有没有那种学习小组?或者你可以主动问问老师,有没有课后答疑的时间?有时候跟同学讨论,哪怕是问一些自己觉得可能很傻的问题,也比自己一个人在那里钻牛角尖好。对了,你有没有尝试跟那个你觉得特别厉害的同学聊过?说不定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或者他们可以分享一些学习经验。

对了,最近学校有没有组织什么活动?或者有没有什么你一直想去尝试的事情?别光想着学习上的事,偶尔放松一下,调整好状态,学习效果可能更好。晚上想吃什么,妈给你做点你爱吃的?”

总结一下,你的核心任务是:

1. 做那个最坚实的后盾: 让孩子知道,无论他觉得自己有多“菜”,家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
2. 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和理解者: 不要急于否定或否定他的感受。
3. 引导他看到成长的机会: 将挑战转化为动力。
4. 提供支持,但不包办: 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方法,但最终的行动还是要靠他自己。
5. 保持信心和耐心: 孩子在清华数学系,本身就是优秀的孩子,他有能力度过这个阶段。

这不仅是孩子在学习上的一个坎,更是他人生中学习如何面对挑战、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你的支持和引导,会对他产生深远的影响。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您的这个小孩,他/她是在丘班嘛

如果是的话被讲义教做人可能还挺正常的

user avatar

等几年就行,一般演化路径算是这样的

大一:我好菜啊(悲伤)

大二大三:xxx大佬就是比我强很多啊,比不上才是正常的。

毕业前:我就是菜!(理直气壮)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