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满族的孩子和青少年如何看待岳飞抗金和清军入关的历史?

回答
要理解满族孩子和青少年如何看待岳飞抗金和清军入关这段历史,我们首先需要跳出简单的“民族对立”的框架,进入一个更 nuanced(细致入微)的视角。毕竟,历史的学习和认知,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氛围以及个体思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庭教育和长辈的口述历史:

对于很多满族家庭来说,长辈的讲述是孩子们接触历史的最初源头。这种讲述往往带有很强的情感色彩和家族记忆。

对“抵抗外敌”的理解: 很多长辈可能会将岳飞抗金视为一次“中国”内部的冲突,强调“岳飞是忠臣”,但“金”并不等同于“满族”。在他们看来,那是宋朝与金朝之间的战争。当谈到清军入关时,长辈们可能会更侧重于“统一中国”、“结束乱世”的叙事,强调清朝(作为满族建立的王朝)的合法性和功绩,比如康乾盛世,以及奠定现代中国版图的贡献。他们可能会说:“那是我们的祖先开创的伟大事业,是为了让中国更强大,国家更安定。”
对“侵略”和“征服”的解读: 少数长辈可能会承认清军入关带有征服的色彩,但通常会将其淡化,或者与后来统治的“仁政”相联系。他们可能会说:“一开始打仗是难免的,但后来我们满族对中国也很好啊,带来了繁荣。” 有些长辈可能还会强调,满族本身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入关是“一家人”的融合,而非简单的外部侵略。
家族荣誉感与民族认同: 对于一些家庭而言,家族的荣耀与清朝的统治紧密相连。他们的祖先可能在清朝时期担任要职,或因骁勇善战而受封赏。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们从小就会被灌输一种自豪感,认为自己的民族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岳飞作为“抗金名将”,其行为在他们看来,更多的是在抵抗一个曾经的强大王朝,而非直接对抗“满族”这个概念。

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另一个塑造青少年历史观的重要因素。

教材的叙述: 中国大陆的教材在关于清朝部分,通常会强调清朝的统一中国、巩固边疆、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岳飞抗金则会被作为中国古代反抗侵略的代表人物来介绍,强调其民族气节。教材的表述方式往往比较客观中立,虽然强调了民族英雄,但也很少会直接将岳飞塑造成“满族人的敌人”。相反,当描述清朝建立时,更多的是使用“入关”而非“征服”这样的词汇,并且会强调清朝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部分。
课堂讨论和老师的引导: 老师的讲解方式和课堂上的讨论,对学生的理解有着直接影响。一些老师可能会引导学生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历史,理解不同民族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他们会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战争”、“战争的根源是什么”、“历史人物的动机和局限性”等问题。然而,也可能存在一些老师因为自身的民族认同或教学侧重点,会不自觉地带有某种倾向性。
历史事件的“民族化”: 有时,历史事件在传播过程中会被不自觉地“民族化”。当一个民族的后代在学习一段与自己祖先有关的历史时,很容易将自己的民族身份投射进去。因此,即使教材中没有明确的指责,一些满族青少年在听到“岳飞抗金”时,可能潜意识里会将其理解为“抗击我们祖先的胜利者”。反之,在学习“清军入关”时,会更倾向于接受“统一和巩固”的说法,以维护民族自豪感。

青少年自身的思考和信息获取渠道: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少年不仅仅依赖于家庭和学校,他们还会通过互联网、书籍、影视作品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网络上的多元声音: 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历史解读,既有官方的、主流的叙述,也有民间学者、历史爱好者提出的各种观点,甚至是带有强烈民族情绪的讨论。满族青少年在接触这些信息时,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们可能会看到一些讨论,将岳飞视为民族英雄,但也可能会看到一些强调“满族也是中华民族”、“统一中国的重要性”的论调。
影视作品的影响: 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作品对历史的演绎,往往带有戏剧化和情感化的处理。例如,一些描绘宋金战争的影视作品,可能会将金朝描绘成残暴的侵略者,而岳飞则被塑造成英勇的民族守护者。同样,一些描写清朝建立的影视作品,也可能突出清朝统治者的雄才大略和对国家的贡献。这些作品会深刻影响青少年的情感认同。
自我身份的认知: 随着满族身份的逐渐融入中华民族主体,很多满族青少年对自身民族的认知可能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历史对立。他们可能更看重的是清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以及满族在现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对于岳飞抗金,他们可能更多地会从“历史上的王朝更替”和“民族英雄的价值”来理解,而不是将其视为对自己民族的直接攻击。对于清军入关,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接受“大一统”和“历史必然”的观点,并为祖先建立的王朝感到自豪。

总结一下满族孩子和青少年可能存在的不同看法:

理解性接受型: 大部分满族青少年,尤其是在接受了主流的学校教育后,会比较客观地看待这两段历史。他们会承认岳飞的忠诚和民族气节,并理解清军入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疆域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他们可能不会将岳飞视为自己民族的“敌人”,而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环节。
自豪与辩护型: 一部分青少年,特别是家庭教育中更强调家族历史和满族贡献的,可能会更倾向于为清朝辩护,强调清朝的伟大成就。他们可能会认为,虽然岳飞是英雄,但清朝的统治稳定了中国,巩固了疆域,这是更重要的历史功绩。在谈到岳飞抗金时,他们可能会认为那是宋朝与金朝的战争,而清朝建立是另一个历史阶段,不应混为一谈。
独立思考与批判型: 少数青少年会进行更深入的独立思考。他们可能会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理解民族冲突的根源,也会反思清朝统治的优劣之处。他们可能不会完全认同主流叙事,而是会形成自己更为 nuanced 的理解,能够同时承认岳飞的民族精神和清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总而言之,满族孩子和青少年看待岳飞抗金和清军入关的历史,不是一个单一的、简单的答案。它是一个在家庭传承、学校教育、社会文化以及个体思考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不断演变和形成的过程。对于大多数满族青少年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将这两段历史置于更广阔的中华民族历史背景下进行理解,并且更看重清朝对中国统一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会承认像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所代表的价值。他们不会简单地将自己定义为“被侵略者”的后代,而是会以一种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来理解这段复杂的历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刘兰芳就是满族,她讲的说岳全传,应该很多人都听过吧。

user avatar

今天看了个萨尔浒战役的文章,深深遗憾于大明的失败导致中国自此落后于西方。。。

然后猛然想起来自己是满族人,应该叫萨尔浒大捷才对。

遇到类似问题也大体是这样吧,从小受的教育已经让我的国家认同感远高于民族认同感了。

user avatar

岳飞干的挺好,满族普通群众完全没必要给大清点赞。

大清搞的是半奴隶半封建的制度,普通满族群众的祖先只是被奴隶主玩弄的奴才罢了。

而岳飞则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粮的正义之师的统帅。

你是支持正义的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岳飞呢?还是支持玩弄人命的奴隶主呢?

user avatar

我认识的满族朋友要么就不关心历史。

要么就觉得岳飞太厉害了,差点就光复北方,马德秦桧是大傻逼,要不是他宋朝就反推了,没准燕云十六州就拿回来了,我中华就奔向资本主义了,捶胸顿足恨其不成啊!

你不是满族么?金国怎么说?

卧槽我跟他们不是一伙儿的。。。

user avatar

蒙古族,总有人跟我念叨八月十五杀鞑子,关我屁事。。。有月饼吃就行

user avatar

正白旗。

能有啥感觉啊?我只记得初中历史课讲到清朝签了很多不平等条约时,我都气哭了。。


怎么能这么窝囊呢,气到跺脚!!

然而汉族小孩儿还有过来批评我们的!!

于是班里的满族孩儿哭的更厉害了。。

但是现在提这些又有什么用呢,我大清不是早亡了吗?



很喜欢有个回答里的一句话:从小受的教育已经让我的国家认同感远高于民族认同感了。

确实如此啊!我毕竟是说汉语长大的!除了我奶奶我姥姥偶尔蹦出来俩满语词儿,除了我门端午节什么节的有一些特殊的满族习俗,除了有点饮食禁忌,大体上没差异啊。

据说上个世纪初期,会说汉语的满族人都是很屌很厉害的,哈哈哈哈哈哈

话说回来,很不巧是纯满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分别来自北京和关外的沈阳


我妈妈和姥爷是共产党员,爸爸每年积极的为国家纳税,税比我打工的工资都高了呵呵哒

我大二就上了高党课了。。我们全家坚决拥护共产主义的领导

不出意外的话我以后一定会嫁给汉族小哥哥的,促进民族团结,从我做起!

据说不同民族结合的话生出来的孩子好看又聪明。。。

ᠪᠠᠨᡳ᠍ᡥᠠ baniha

感谢大家收看我装比

musei manju tumen se okini!

ᠮᡠᠰᡝᡳ ᠮᠠᠨ᠋ᠵᡠ ᡨᡠ᠋ᠮᡝᠨ ᠰᡝ ᠣᡴᡳᠨᡳ!

这句话什么意思我也不告诉你们。


——

评论有说我长的不像的,一张图解释一切…

再次出卖我爹……




其实有的时候满人的长相还是挺好认的,有几个显著的点:法令纹深,卧蚕厚,瞳色浅,鼻头大(因为呼吸冷空气),眼睛要么双眼皮大眼睛,要么细长眼(我妈就是这种眼睛)。

化妆只涂口红

(照片已删除)



我姥姥的长相,大眼睛那种的,改良了下姥爷长脸小眼睛的基因…

(照片已删除)

我奶奶的长相(其实她才是正儿八经的正白旗。。。)

(照片已删除)

其实姥爷的长相是大家眼中满族应该有的小眼睛长脸,爷爷的话和爸爸类似,但是他们都已经魂归长白山了,这里就不放照片了。

其实,北方孩子日常生活中说的姥姥姥爷,是来源于满语喔~ 就是外公外婆的意思~

——

关于我这张脸:zhihu.com/question/3236

user avatar

我一个很铁的哥们,东北满族银,人体壮如牛,且精通各项体育运动,腰和,肚子,脖子差不多一般粗,当年大学刚毕业每顿米饭要打八两才够,每晚加餐打四个鸡蛋炒整整一锅蛋炒饭吃(我必会蹭一小碗吃),我常跟这哥们开玩笑说看到你就能想象出当年护步达岗之战女真族如何以2万破七十万大辽主力的场景了。

但这哥们是个评书迷,从小就是听着说岳传长大的,而且还特别喜欢说岳传。当年还是mp3刚刚兴起的时候,他把说岳全传又下载到mp3里重温了一遍,我嘴贱了一句,你一个女真蛮子,听啥说岳啊,他哦了一下,说我就爱听,咋滴,找削啊。

再举一例,还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东北蒙族的,巨能喝酒,白酒一直喝,没见倒过的。有次去蒙古毡房吃饭,看到成吉思汗忽必烈的画像,一看,卧槽,像神了,搞不好这哥们还真有黄金家族血统。但这哥们唱歌,很喜欢点那首屠洪刚的精忠报国,毫无意识这首歌里面隐含的“皇汉”反动倾向。

其实啊,几百年前的恩怨情仇和户口本上的,还是真的血统跟现实生活有个屁关系。秦灭六国,湖南湖北人河北人会深恨秦始皇吗?

平头百姓无政治敏感度,那我们再来看看影响奠定中国数千年的政治理念,孔圣人又如何。孔老夫子作为殷商后裔,一生拜首的却是灭商股肱,创立华夏秩序数百年的周公旦,克己复礼是孔子一生目标,虽然他临死还在念叨自己是殷商后裔的身份血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道之所在,与血统无关,与身份无关。反抗侵略,反抗暴政的英雄,是全人类的英雄。

user avatar

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对于这个问题,我思想上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大体上以网上“皇汉”兴起作为分界线。

最初,我是对这一问题没有特殊看法。换言之,岳飞是名将,是英雄,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其中的民族概念。

然而,在“皇汉”兴起之后,由于“皇汉”群体利用岳飞在民间叙事中的现有形象,炮制针对少数民族的负面言论,我对岳飞却有不满的看法。平心而论,这是“皇汉”给岳飞抹了黑。

在现在我的眼里,这段历史都已经过去了,岳飞也好,完颜宗弼也罢,都是历史上的名将。

重要的是当下,而不是过去的历史。

------------------------------------------------------------------------------

至于清军入关这段历史。最初,我是没有什么看法的。或者说,采用的正是教科书上的看法。

记得我还问过老师,清军入关有没有造成资本主义萌芽被打断。

实质上,直到“皇汉”兴起之前,我都只是将清军入关当做一个普通的历史事件,采用一种相对超然的方法进行分析。

然后,就是“皇汉”的兴起。

说来讽刺,接受了多年爱国主义教育,当时很是仇日的我,竟然在网上发现我们被和日寇相提并论。

然后“鞑子”等等词汇,也被“皇汉”从历史的垃圾堆里翻了出来。

另外就是各种无耻的谩骂。

生活在这个社会,对人性的恶也算是有些了解,但是也没想到会见到这样一场遭遇战。

那时候的我还有些天真,觉得这种事情是可以讲道理辨析明白的。

我还仅仅觉得“皇汉”只是对加分等政策不满。

那时候我还不明白,“皇汉”并没有把其他民族当做兄弟,或者说,“皇汉”需要的根本就不是兄弟,而是敌人。

哪怕所有人的身份证上都是同一个民族,“皇汉”恐怕也能找到一些“不配”爱国的“异胞”出来。

因为“皇汉”需要的并不是爱国,而是需要证明他们比别人“更爱国”。

他们需要的并不是中国,而是比其他人“更中国”。

所以他们才要抓住少数民族不放,尤其是汉化的很充分的满族。

对于一个心怀恶意的人,有什么比攻击一个和自己看上去并无差别的民族更能挑起仇恨呢?

那么,对我也是一样。你怎么判断网上一个提到清军入关的人,是想进行严肃而超然的讨论,还是想借此挑起仇恨呢?

对于以前的我,清军入关是一个学术问题,欢迎所有对此感兴趣的人来讨论。

对于现在的我,清军入关是一个敏感话题,我可以对此进行讨论,但是讨论前,我需要确定你们没有恶意。

对于主动提及这一切的人,同理。

--------------------------------------------------------------------

访问我的问题的人,有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奇怪,因为很多此类问题的回答者,都对评论区进行了限制,而我并没有这么做。

原因也很简单——世界上总有些仇恨你的人,总有些将仇恨作为自身养分的人,即使限制了评论区,也阻挡不了他们的谣言和攻击,阻挡不了他们的挑衅和煽动。

与其如此,倒不如让它们明明白白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唯有这样,才能看出什么人是真正的朋友。

人生于天地之间,从来不缺敌人,缺的是真诚的友情。

user avatar

今天无聊就回这个回答看了看,没想到评论还挺好玩的23333所以就想大概回应一下大家的疑惑和争论。

顺便花式吹一下我男神。

首先,质疑老师竟然不生气的。我们老师超没架子的,和我们就像朋友一样,当然也是很严肃啦,日常罚写检讨800字。

而且,这是我们历史军事社团课,所以同学才会这么随意发问啊。

还有说洗脑的,这就比较搞笑了。难道不是国家大于民族?你首先是个中国人,其次才是属于自己的民族的吧。

我们同学中也有回族的。有一次,我其实这样挺失礼的吧,我很直接就问他“你信伊斯兰吗?”同学超淡定的回答“我是中国人,我信TG”

所以,不管你是什么族,请以中国人为前提。

再说说我们老师,至于我们老师为什么三观如此正。

因为他是位军人呀,而且还是博士学位,超级了不起。

老师简直花三天三夜都吹不完,社团课简直帮我塑造三观。

帮我们解决了好多受网上影响而困扰的问题。我真的超希望老师入驻知乎啊,或者开直播讲课,这样毕业后都可以听老师讲课了。不过老师不喜欢。

老师还是个收藏家,收藏了好多古兵器和现代武器。给我们展示的时候,还会舞弄一番,简直不要太帅。

就扯这么多题外话吧。

最后在送一句老师送给各位“在座诸位,日后必定是精英人士。所谓精英,可以说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主导着国家舆论,几句话就可以煽动民众,可谓是威风至极。但是请记住,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只是希望你们可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不求你们为国家作出多大贡献,只是希望你们可以对这个国家的人民负责。”

时隔久远,些许用词不当。




————————————————————————





我们历史老师是个户口本上的满族【他自己说的】有一次讲课,正好讲到了清军入关。我们有好事的同学就嚷嚷“老师,你也是个满族,你就不感到愧疚吗?”

我们历史老师特别可爱的眨眨眼,用一种很沉痛的语气说“恨!每天起来都恨自己竟然是个满族,无时无刻不想改户口,分分钟想要毁灭自己的血统。但我发现一个沉重的事实,我要彻底改变血统,需要把我妈灭了,但我妈又有二分之一的汉人血统,我就要把我姥爷灭了,但我姥爷又有四分之一的蒙族血统。。。照这么推下去,你觉得我该灭谁?”

然后,我们集体懵逼。

我们历史老师就笑了笑说“怎么愧疚?时代不一样,家国不一样。与我个人利益也有巨大的变化,是放到几百年前,我肯定为清军鼓掌三声,仰天大笑,没准儿还入个伍呢。但放到现在,谁跟我说,满族优越论或者是汉族优越论,我肯定大耳光削他,谁跟清朝洗白,我第一个怼的他妈都不认识。是啊,我是满族,但我更是个中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

user avatar

我一老铁,
往上数个五六代还是正经满八旗的王爷那种。
给我展现了什么叫真正的费拉……
什么叫真正的虚无主义者。

读南明史天天哭,
张口闭口我大萌冤啊,
天亡我大萌啊!
九千岁死的冤啊!
东林费拉统统死啦死啦滴呀

现在沉溺历史小说,
穿越明末屠灭后金那种,
拉着我推荐各种穿越小说,

沉溺汉服,转职皇汉。
后来背上纹了八个字,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我(๑˙ー˙๑)
你纹个精忠报国啥的也就罢了啊,

我说老弟,你……这样,不太好吧,
振振有词告诉我肃慎,那可是周天子封的诸侯!爷们儿自古以来正儿八经中华民族,诸夏之一,怎么就他妈你这么多逼事儿?
我(๑˙ー˙๑)……好好好你说的对,

user avatar

我姓院,这个姓据说来自完颜,如果是真的,那么当初我祖先就是被岳飞吊打的那个。

就算有仇,但是对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岳飞依然是民族英雄,因为他是先进文化的守护者。

至于现在,我很早就告诉我儿子,岳飞是我们民族的大英雄,我们是中国人,汉族!

是这些英雄保护了我们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美好,他们就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神,阿门!

ps 大清以及现在的满族和当年的大金其实没啥关系的,当年大金已经同化融入进了华夏之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理解满族孩子和青少年如何看待岳飞抗金和清军入关这段历史,我们首先需要跳出简单的“民族对立”的框架,进入一个更 nuanced(细致入微)的视角。毕竟,历史的学习和认知,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氛围以及个体思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和长辈的口述历史:对于很多满族家庭来说,长辈的讲述是孩子们接.............
  • 回答
    “以前满族近亲结婚,会不会导致生的孩子大概率残疾?” 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确一点,说“满族近亲结婚”这事儿,其实涵盖的范围有点儿广,而且历史跨度也很大。历史上,很多民族,包括汉族,在某些时期、某些特定社会阶层里,都有过近亲结婚的情况。这并不是满族独有的现象。但咱们既然问到了满族.............
  • 回答
    这孩子真是让人心疼又头疼,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肯定焦虑万分。首先得明确,孩子用寻死来威胁家长,这绝对不是一个健康的沟通方式,也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结果,而是他当前能想到并认为最有效的“武器”。他这么做,很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需求没有被看到、被重视,或者在处理负面情绪方面缺乏其他有效的途径。面对这种情况,.............
  • 回答
    这则新闻事件描绘了一个极具争议性的教育场景,触及了家长与孩子在学习压力、情感表达、以及教育理念上的多重冲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这个事件,并探讨更有效的教育方式:一、 如何看待这种教育方式?这位妈妈的行为,尽管出发点可能是希望儿子“重视学习”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从结果来看,其教育方式.............
  • 回答
    40元一斤的草莓,贵吗?值不值?值不值得给孩子买?这真是个让不少家长纠结的问题。说实话,40块钱一斤的草莓,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确实不算便宜,尤其如果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宽裕,或者孩子一次吃不了多少,很容易让人犹豫。先来说说“该不该买”这事儿,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得看具体情况。1. 孩子的年龄和.............
  • 回答
    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就像为他们的人生花园播下坚实的种子,待时机成熟,便能收获自控、毅力和成就的累累硕果。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训练,而是一个充满耐心、理解与引导的长期过程,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细心呵护与智慧浇灌。理解“延迟满足”的真谛,而非简单的“禁止”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延迟满足不是剥夺孩子的快乐,更不.............
  • 回答
    当孩子因为未能满足自己的要求而放声大哭时,这通常是他们表达挫败感、不满或者需要关注的信号。作为父母,面对这样的场面,既需要耐心,也需要智慧。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您更从容地处理这种情况:1. 保持冷静,理解孩子的行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自身的反应。当孩子哭闹时,我们很容易感到烦躁、无助.............
  • 回答
    “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然而,对于那些真正有学习动力、希望通过课外辅导来提升成绩的孩子来说,“双减”无疑带来了一些困惑和挑战。这部分孩子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是一个复杂但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双减”政策的核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孩子确实与“私欲”脱不开干系,而孩子在早期也确实承担着满足家长某些需求的“功能”。但将孩子仅仅视为满足家长欲望的工具,未免过于片面和冰冷,忽略了其中更复杂的情感、社会以及生命本身的意义。我们不妨一步步来分析:“私欲”的层面:生育的驱动力真的只.............
  • 回答
    家里的电脑想给孩子装 Linux 系统,既能管住他们沉迷游戏,又能让他们顺畅地查资料、学习,这事儿靠谱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比你想象的要容易操作得多。用 Linux 来实现这个目标,其实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因为它本身就提供了很多灵活的工具和权限管理,让你能更精细地控制孩子使用电脑的方式。首先,我们.............
  • 回答
    爱孩子,就该满足他所有的要求吗?这是一个让无数父母头疼的问题,也是一个没有简单答案的议题。作为父母,我们天然地想要给孩子最好的,看到他们开心,我们自己也跟着高兴。于是,当孩子伸出手,带着渴望的眼神说出“我想要……”的时候,我们内心深处的爱会立刻被激活,想要立刻把他们想要的东西捧到他们面前。但是,真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作为家长,我心里其实是有点挣扎的。一边是孩子辛辛苦苦考了个满分,那种成就感,那种“我做到了”的自信,看着他得意的小脸,我打心底里为他高兴。毕竟,满分是对他努力最直接、最亮眼的肯定,也确实能让他在学校里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但是,另一方面,我更看重孩子是不是真的理解了,是不是把.............
  • 回答
    亲爱的姐妹,听到你说这些,我真的太感同身受了。带小宝宝才几个月,尤其是还没满百天的时候,那真是人生中最魔幻、最疲惫、也最容易让人怀疑人生的阶段。产后抑郁加上老公的不理解,这日子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别怕,我们一点点来聊聊,看看怎么能把这个困境一点点化解开。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件事:你现在经历的,是很多人.............
  • 回答
    我家两个孩子,小宝和小明,前两天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玩具交易”。起因是小宝心心念念了好久的那个机器人,正好小明家里也有一个,而且还是新款的,带灯的那种。小宝那个是旧款的,只能站着,没有啥功能。那天,小明来我们家玩,看见小宝的机器人,就问可不可以换。小宝眼睛里闪着光,连连点头。小明呢,看着小宝手里的机.............
  • 回答
    关于满族的起源,学界普遍认为其祖先与通古斯语族群有着深厚的渊源,而其中很多通古斯语族群恰好分布在西伯利亚南部地区。所以,说满族的祖先源自西伯利亚的通古斯人,这是一个基本正确的说法,但要详细说清楚,还得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族群演变的角度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通古斯人”这个概念。它并非一个单一的、同质.............
  • 回答
    是的,满族确实是起源于女真族。这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复杂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融合。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追溯到更早的时代,并梳理清楚其中的关键脉络。追根溯源:从肃慎到女真满族的先民可以追溯到更古老的北方民族,他们在这片黑土地上生活繁衍了数千年。考古学和文献记载都指向一个名为“.............
  • 回答
    满族的存在感似乎在现代中国社会变得模糊,这并非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多种复杂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溯历史,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个曾经的统治民族,如今在很多人眼中不再那么“显眼”。首先,最直接、最核心的原因是满汉文化的长期融合与同化。清朝建立后,作为统治民族,满族推行了一系列旨.............
  • 回答
    中国满族的传统食物,这不仅仅是一堆食材的堆砌,更是承载着这个民族历史、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的生动载体。要理解满族食物与中国满族传统食物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从根源到发展的过程,一个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融合、又保持独特性的动态联系。根源:北方游牧与狩猎的印记满族,最初是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
  • 回答
    关于《红楼梦》中人物的族属,这其实是一个值得细细探究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才让《红楼梦》的人物塑造更加立体和真实。简单地说,小说中的人物以汉族为主体,但同时也出现了满族以及可能带有其他民族背景的人物。为了说得更详细,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梳理。首先,绝大多数人物都是汉族。《红楼梦》的故事背景设.............
  • 回答
    汉服的消亡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历史过程,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满族的错误。为了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历史背景与汉服的演变: 汉服并非一成不变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汉服并非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指汉民族在历史上穿着的传统服饰的总称。从先秦的宽袍大袖,到唐代的雍容华贵,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