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平平淡淡却虐到骨子里的虐文?

回答


以下是一些平平淡淡却虐到骨子里的虐文,它们以细腻的日常场景和情感铺垫,将痛苦藏在生活的表象之下,让读者在平静中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



1. 《海风中失落的诺言》
情节:
男主林深在海边小镇长大,与青梅竹马的苏晚是小学同学。两人约定考上大学后一起去北方的大学,但苏晚因家庭变故被迫退学,林深却因家庭压力放弃考研。多年后,林深在异乡收到苏晚寄来的信,信中写着:“我去了北方,但没去你约定的大学。”信纸边角被泪水晕开,字迹歪斜。他回到小镇,发现苏晚早已离开,只留下一张泛黄的纸条:“你永远是我最深的遗憾。”

虐点:
用“海风”象征无法实现的承诺,风声中夹杂着回忆的苦涩。
信件的细节(被泪水晕开、字迹歪斜)暗示了苏晚的痛苦与林深的愧疚。
最后“永远的遗憾”是无解的闭环,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不可逆与命运的残酷。



2. 《母亲的背影》
情节:
母亲在儿子10岁时因病去世,临终前留下一句话:“你一定要好好活着。”儿子成年后发现母亲的病历,才知道她曾偷偷卖掉祖传的玉镯,只为给儿子买课外书。他多年后在旧物箱中发现母亲的日记,里面写满对儿子的期许与无奈:“我只能用这种方式,让你有未来。”

虐点:
母亲的牺牲被包裹在“爱”的表象中,直到多年后才被发现。
“卖掉祖传玉镯”与“买课外书”的对比,凸显母爱的卑微与无望。
结尾的“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是母亲最后的嘱托,却成了儿子无法弥补的遗憾。



3. 《最后的礼物》
情节:
父亲在儿子15岁生日那天,默默将一个旧皮箱交给儿子,说:“这是你出生时的礼物。”儿子打开箱子,发现里面是母亲的遗物:褪色的发饰、泛黄的日记本,以及一张泛黄的合影——母亲与父亲在海边的合影。照片背面写着:“他总说‘等你长大就带你去海边’,可我只等到你出生。”

虐点:
父亲的沉默与父亲的“礼物”形成强烈反差,暗示他无法表达爱。
母亲的遗物与父亲的承诺形成时间的错位,让儿子在成年后才明白父母的爱。
最后“等你长大就带你去海边”是父亲未实现的承诺,成为儿子一生的遗憾。



4. 《孤独的邮差》
情节:
邮差老周每天在小镇送信,他有个秘密:他每天给一个叫“小满”的人寄信,但从未寄过一封信。小满是他的邻居,曾是他的恋人,但因意外去世。老周在小满的墓碑前写下:“你永远是我最深的孤独。”他坚持每天送信,直到某天发现小满的遗物里有一封未寄出的信,写着:“我等你来信。”

虐点:
老周的“孤独”是主动的,他选择用“送信”来逃避现实。
小满的信件成为他与过去对话的媒介,却始终无法抵达。
结尾的“我等你来信”是小满的执念,也是老周的执念,形成无解的循环。



5. 《未完成的早餐》
情节:
女主苏晴每天早上都会为丈夫准备早餐,但丈夫因工作常年出差,她逐渐发现丈夫的手机里存着一个未回复的微信:“我可能要离开你了。”她默默记下这句话,却从未问出口。多年后,丈夫因车祸去世,苏晴在遗物中发现一张未寄出的明信片,上面写着:“我可能要离开你了,但你永远是我最深的爱。”

虐点:
早餐的日常细节被赋予巨大的情感重量,暗示丈夫的离去是必然的。
未回复的微信与未寄出的明信片形成时间的错位,让读者感受到“未完成”的痛苦。
最后“最深的爱”是丈夫最后的承诺,却成了苏晴一生的遗憾。



6. 《被遗忘的黄昏》
情节:
女主林雪在黄昏时分喜欢看天,她总记得十年前那个黄昏,她和男友在天台看日落,他说:“我可能要离开你了。”她没问原因,只是默默点头。多年后,她发现男友的日记里写着:“我怕你等我,却等不到我。”她终于明白,他因事故去世,而她始终没有等到他。

虐点:
黄昏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尽头”,暗示爱情的终结。
“怕你等我,却等不到我”是男友最后的挣扎,却无法改变命运。
结尾的“等不到我”是永恒的遗憾,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无情。



总结:虐文的“骨子里”在于:
1. 隐忍的痛苦:痛苦藏在日常细节中,而非轰轰烈烈的冲突。
2. 时间的错位: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无法弥补的遗憾。
3. 未完成的承诺:承诺未兑现,却成为永恒的痛。
4. 无声的牺牲:爱以卑微的方式存在,却无法被看见。

这些故事没有大起大落,却让读者在平静中感受到内心的撕裂,正如“骨子里的痛”——无法言说,却无法忽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已完结】

我父皇是昏君,我母妃是祸水,所以我不可能出落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公主。


确实,我不是个温柔良善的好公主,我父皇也算不得是圣明宽宏的帝王,但我母妃,她从不想入宫,只是她容色倾城,被我父皇强行招入后宫,不慎成了祸水。


母妃的「祸水」之名源于她刚刚入宫的那一年,我当时还在她的肚子里,不过才五个月。


那年陆皇后刚刚诞下嫡子不久,有娘家命妇入宫贺喜皇后得子,而其中一位妙龄夫人,却偶遇并言语冲撞了我的母妃。


父皇提着剑冲进了皇后娘娘的鸾凤殿,当场就要赐死那名命妇。


皇后娘娘刚刚诞育皇子不久,强撑着下榻哀哀切切地跪在父皇脚下,额头都磕破了却依然难解父皇怒火。


母妃捧着肚子赶到鸾凤殿,才止住了父皇的雷霆之怒。


「祸水」之名也便因此坐实。


「嬷嬷,只是言语冲撞,父皇缘何那般生气?」幼时我初次听闻这件事,便问过照顾我的老嬷嬷。


「公主莫听别人乱嚼舌根,」嬷嬷说得煞有介事,「皇上动气本就应该,贵妃娘娘那时差点保不住小公主,皇上怎能不气?」


我自是不信的,那时我已经五个月大了,何以寥寥数语便惹得母妃差点保不住我?明明险些保不住的是那命妇腹中将将三个月的胎儿,据说她惊吓一场,回府就见红了。


父皇对母妃专宠太过,众人皆道圣上被妖妃乱了心智,以至于荒废后宫法度,扰乱前朝纲纪,实乃国之大不幸。


但不幸中的万幸,我母妃未能生下个小皇子,而是诞下了我。


父皇给我起名「皎」,号挽月公主。


我母妃小字望舒,所以我的名,我的号,皆携了月意。


伴随着我的长大,缠绕在我母妃身上的非议诽谤也与日俱增,因为后妃之中,父皇不仅独爱母妃,众皇子公主之中,他也独爱我。


我觉得疑惑,为什么他们非要用那般残忍的言语形容我的母妃,非要父皇杀了一批又一批,才能稍稍拦住他们刺向母妃的唇枪舌剑。


我的母妃明明是那么清雅淑淡的女子,她会抱着我,亲着我的眉梢,对着天上弯弯的月亮,小声地哼唱「月牙儿,云朵儿,小小姑娘扑萤儿……」


我玩着母妃柔顺的青丝,听着母妃轻柔的小曲,便能甜甜睡去。


但我长大之后,母妃便再没这般清甜的低吟浅唱过了。


昭光九年,我刚满四岁,母妃此时入宫五年,我的父皇彻底疯了。


他不再揽着母妃的纤腰,在母妃耳边温言软语,他不再握着母妃的素手,小心翼翼地凑在唇边试探地一吻,他不再含情脉脉地望着母妃的剪水双瞳,珍重地为母妃簪上一支鎏金花钗。


他疯了,彻底地疯了。


他让母妃站在靶子前,拉弓引射,一箭又一箭,就为了看羽箭飞过母妃时,母妃眼中一刹那的仓皇,他用利刃割破了母妃肤如凝脂的玉臂,就为了看到母妃痛不能忍时,咬牙微微蹙起的眉头,他恶狠狠地用最残忍的语言讥嘲羞辱母妃,就为了看母妃瑟瑟发抖时滑过脸颊的那两行清泪。


他又哭又笑,癫狂无比,疯狂地折磨我的母妃,对我的母妃嘶吼着,「是不是只有这样,朕才能感觉到你是个活生生的人,会怕,会疼,会哭?」


但她依然不会笑。


父皇对我向来有求必应,可当我哭求他不要这般残忍对待母妃时,他却呼来我的贴身嬷嬷,粗鲁地将我轰出了广殊殿,命我永远也不准再来见母妃。


我惊恐地看着疯癫无状的父皇,看着他狠狠地摔上了殿门,将我彻底关在了殿外。


我一直知道母妃不快活,她一个人时总是暗自垂泪,眸眼中是深不见底的伤愁,她见父皇的时候,脸上永远冷冷淡淡的,看不见一丝笑颜,只有她抱着我,亲着我,唤着我时,语气里才会透着丝丝的心疼和不舍。


这偌大皇宫里,她只爱我,她活着,也只为我。


而父皇,却不准她见我了。


他是想逼死我的母妃。


可父皇还是心软了。不,是他心慌了。


我离开母妃半年,再见母妃时,她脸上已经没有一丝血色,父皇牵着我的手颤抖着把我推到母妃床前,语气里都是惊慌,「舒儿,阿皎来了,你看看她。」


我扑倒在母妃床头,握着母妃瘦弱的手,却感受不到一丝的温度。


「舒儿,你睁开眼,阿皎不能没有娘亲。」


「舒儿,看看她,求求你……」


我从未见父皇那般低声下气,他是九五至尊,天下之主,可他对着我母妃,语气都低到了尘埃里,他走投无路般将我推到母妃床头,卑微地妄图拴住母妃几近飘零的芳魂。


母妃没有睁眼,只是眼中有泪顺着耳畔滑下,她突然大力地喘咳,微微抬腕,好似想竭力抓住什么,嘴中有一缕残音飘出,「阿云……」


「母妃!」


母妃垂下了手,没有睁开眼,也再没一丝声响。


父皇看着那半截垂在锦被外的枯瘦手臂,嗓子里呜呜咽咽的似有千言万语欲脱而出,最终却「呵」的一声吐出一滩刺目的鲜红,父皇久久盯着母妃,忽然断断续续笑了起来,那笑伴着鲜血,可怖至极。


母妃去后,父皇一日更比一日地偏爱我,娇纵我。


我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


六岁那年,十四岁的长姐因我而低嫁出宫,七岁那年,十二岁的二姐因我被废黜了公主尊位,我八岁那年,同岁的妹妹宛陶公主,被我刮花了脸,毁了容貌。


宫里宫外都说我小小年纪却实在是个狠心毒辣薄情寡义的妖女。


可我就是仗着父皇疼爱,为所欲为,嚣张跋扈,谁都别想看低了我,欺负了我!


她们以为我母妃没了,我再没依傍了,便摔死了我的鹦鹉,毒死了我的小兔子,背后骂我亡母是狐媚子,她们以为做得悄无声息避人耳目,我就不能奈何她们,可我根本不需要理由告发她们,我到父皇面前湿了湿眼眶,就能让她们嫁到穷山恶水处,就能让她们圈在破落肮脏的院子里,就能让她们再也见不着她们的母妃!


我因刮花宛陶的脸,细葱般指甲折断了一枚,父皇心疼地捧着我的手吹了又吹,「阿皎疼不疼?」


而跪在殿外凄凄惨惨哭了一晚的宛陶母妃,他看都没看一眼。


十一岁那年,父皇牵着我的手去高阁俯瞰万户灯火,我说,「这样美的好景色,该让哥哥们也一起看。」


父皇神色一愣,沉默良久,低头问我,「阿皎,最喜欢哪个哥哥?」


三个哥哥中,我没有一个亲近的。


但相比而言,我稍喜大哥,厌恶三哥,至于二哥,他是个跛子,常年不出殿门,我甚少见到他,无所谓喜欢或是厌恶。


我喜欢大哥,因为他明明比我大了九岁,见到我却温温和和小心翼翼地唤我「三妹妹」,好似稍大些声就会扰到我一般,他谦和得近乎谦卑,温暾得近乎怯懦,他还惧怕大嫂嫂,是个温和老实得不像皇子的皇子。


我厌恶三哥,因为他是皇后的嫡子,习剑好武,盛气凌人,而我,厌恶将士莽夫,厌恶一切武力。


「父皇,三个哥哥阿皎都很喜欢,只是,三哥不大喜欢我,而大哥喜欢我。」


父皇攥着我的手一紧。


我已经十一岁了,我知道父皇有多么疼爱我,我知道朝中多年为立嫡立长闹得不可开交,我知道父皇一定会思虑将来哪个皇子继位,会对他最爱的女儿,最好。


喜欢我的,才会对我好;不喜欢我的,不会对我好。


这就是我给父皇的答案。


我与父皇的谈话无端流传开来,当朝公主竟然妄议国朝立储之事,满朝哗然。


父皇赐死了贴身服侍他几十年的老太监,贬斥了十数位朝臣,说只是闲聊家事而已,可依旧挡不住人言可畏。


帝王哪有家事,家事就是国事。


皇宫虽是父皇的皇宫,可皇朝却是天下人的皇朝,父皇老了,不想大肆屠戮,也无法再次站在前朝后宫所有人的对立面。


父皇没立太子,而是送我出了宫,他说在宫外给我寻了座极好的宅子,我会喜欢的。


他眼中带着浓浓的不舍和疼爱,摸着我的头缓缓道:「阿皎,走吧,不必回头。」


我一直强忍着没有回头,可宫门关闭之时,我还是忍不住回头望去,父皇遥遥立在宫道的尽头,已经小得看不清容貌,看不清表情,他就定定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落了一身的孤寂和寥落。


我的心似有千斤重,马车中再也忍不住,捂着脸号啕起来。


我一直心中怨恨父皇,怨恨他熬死了我的母妃,所以我闹出许多出格的事,想让他头疼,让他心烦,让他愤怒。


我十一岁,有了属于自己的公主府,终于逃离了那座冷冰冰的皇宫,可当我如愿以偿的时候,才发现我那些自以为是的稚嫩手段,父皇一直看得很清楚。


他自然是清楚的,没遇到母妃之前,他本也是个人人称颂贤明智达的帝王。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宫外没有高高厚厚的墙,没有四四方方的天,连马车行过扬起的尘土都显得自由自在,原来,这就是母妃一直惦念的天地。


我喜欢这样的天地。


而我于天地间初遇他那一日,是两年之后的初春,彼时我已经学会熟门熟路地装扮自己,假做书生行走在京都的街巷。


我挥着折扇,看着江湖术士玩弄着手中的火把,我歪头沉思,想着在书中似乎读到过这种有趣的御火之术,利用的是炮仗中的火药散粉。


而当那术士手中不慎滑出的一团焰火直冲我而来时,我从沉思中尚未回过神来。


我以为自己必然容貌难保,可身后却有一道力将我猛地扯进了一个盈着丝丝透凉沉香味的怀里。


「在下唐突,姑娘可有碍?」


我随即便又被轻推出了那个怀抱,那声音清朗平淡,从容不迫。


「多谢公子,」我略略心惊过后,躬身行礼而谢,粗声道,「只是公子眼力不佳,这儿何来的姑娘?」


他愣了片刻,剑眉一展,看着我,却目中无神。


「少爷,」一个小厮过来,扶住了他,「这边走。」


「公子言之有理,是在下眼拙。」他温和一笑,由着小厮扶着缓步而去。


我看着那身影渐去渐远,哑然失笑。


我抹黑了脸庞,扮丑了容貌,束紧了前胸,穿了最普通的衣袍,斥退了公主府的亲随,偷溜进这凡俗的市井之中,我一路走来,没人瞧得出我女儿之身,我扮作这京都内最普通的书生模样,最后,却是被他认出了。


一个瞎子。


上巳节,万人空巷,阖城皆在祀宴饮,曲流觞,游郊外。


我早早便等在兰叶河畔,河畔数亭渐渐聚起了许多饮酒作诗的文人志士,河中也渐渐多了许多洗濯祓除的高门子弟。


我终于寻见了他。


「公子也来兰叶河修禊?」我涉水过去,撩了撩清凉的河水。


春寒未退,河水尚有些冰冷。


他身形一顿,语气讶异,「那日恒隆巷的姑……公子?」


「你记得我?」我看着柔和春光下的他面色微红,声音越发愉悦清澈,「正是在下。」


他神色很快恢复,躬身依照旧俗用河水清了清面颊,素帕擦拭,望向我的方向,「公子声音清越了些。」


我看着未擦净的水珠顺着他的下颌滴落,明明知道他看不见,依旧略带慌张地将目光移开了去,「既然被看穿了,我还何必继续装相呢。」


他轻轻一笑,也转过了头去,目光松松散散地放在了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姑娘特意寻我?」


「焉知不是我们有缘?」我看着清浅的河水,语气故意拿捏得自在轻松,心中却咯噔了一下,「女子有疾便不能来这兰叶河修禊吗?」


上巳日,我朝有水上盥洁之俗,祓不祥,去邪疾,祈介祉,他患有眼疾,目不能视,必然会遵这习俗,而兰叶河,素来是京都贵公子首选修禊之地。


他那日着云锦,熏名香,气度沉和,必是贵家子。


他微微张了张嘴,约是想说呈国未曾有过姑娘河中盥洁之俗,可犹豫片刻后,却是轻声道:「姑娘有疾?」


「是啊,」我理所当然地点头,「我丑陋。」


「貌丑非疾。」他突然正经地回我,语气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责备。


我抬首望向他,轻声而笑。


他又微红了脸,知道被我戏弄了。


可我并没有戏弄他,貌丑非疾,可若是心丑呢?


我以为他不会来的,毕竟他都不知我姓甚名谁,只是听我说自小无友十分孤单,便应允数日后陪我泛舟,共赏春江花月。


他说,他在京都也无好友。


我早早到了船上,等那个如琢如磨温润如玉的少年郎。


「少爷请。」他贴身小厮掀帘扶他而入,而后恭谨地候在了船舱之外,船公撑蒿,船只悠悠荡入了江中。


「姑娘久等了。」他嗅到满舱浓郁的青梅酒香,知我等了许久。


船行烟花之下,江畔歌楼清倌的琴音婉转而来,随着船舶一同起起伏伏。


「我很乐意等你。」江风漾进船舱,我单手撑脸,细眉一挑,带着些许醉意看他。


「姑娘喜欢兰花?」他饮下我递给他的酒,无头无尾地忽然一问。


兰花?我一怔,心猛地一跳,突然明了,「没有,我家行商,常年贩花,京中富贵人家尤爱兰花,所以家中兰花颇多。」


「原是如此,」他温和地放下酒杯,「多谢姑娘相邀游江,只是尚不知姑娘芳名?」


我稍稍坐远了些,可风拂过我的发间,衣袖,领口,淡淡云兰幽香依旧若有若无地浮动在船舱之中,「我名花奴,不知公子何名?」


他双目低垂,风吹船灯,他眉间的灯影倏然一晃,「在下月臣。」


我自然不信他叫月臣,就像他可能也并未相信我叫作花奴,只是我们彼此心照不宣,谁都不去打探谁。我们相谈甚欢彼此投契,时不时相约一同共赏京都风物。


他真是一个奇特的人,明明什么都看不见,却什么都愿意去看。


「因为有你在,我多数时间都是在听。」他见我一边采摘竹叶,一边疑惑他是否真的失明时,于翠竹茂林之中悠然道。


「你莫不是嫌我聒噪?」我同他淡去了初时的生疏,言谈随意,此时便佯装恼火质问他。


「怎会,」他接过我递给他的竹叶包,声音依旧轻缓淡然,「耳福大饱,幸甚至哉。」


「那今日我不多说,」我已经摘满了三大包竹叶,做茶和制香都足够了,便和他信步竹林中,身后跟着他那个小厮,「就由你说说看,初次见我那一日,怎么知道我是位姑娘?」


「那日兰叶河畔寻我,便是为了探究这件事?」他抱着三大包竹叶,由着我牵着他的衣袖一角为他引路。


「我说过今日我不多说的。」我扯了扯他的衣袖抗议,他怎么把事事看得那般明白,我想要迂回地耍个小聪明都做不来。


「因为你身上的熏香。」他乖乖地接受了我的抗议,老老实实地给我解惑,「那是女子用的熏香。」


我想起泛舟春江的那夜,只是因为我寝室中名贵的云兰花开三日,我无意中染了些许的花香,他便能从满舱的酒香中察觉出那一缕特别的清幽,更何况常年佩戴在身的香囊,燃在床头的熏香,即使是换了衣衫,他自然也能轻易从我身上捕捉出丝丝缕缕来。


可是,这不对。


那香是我母妃所调,也是我母妃惯用的,我从小闻着那清清淡淡的香气长大,不管是宫中的娘娘,还是宫外的女子,甚至是街头的胭脂铺里,我都从未见到过一款同样的熏香,他是怎么会知道,那是女子用的香?


「既然女子所用,公子怎知?」我站定,审视着他清俊面容,他年纪和我相仿,怎么可能见过我的母妃呢,未曾见过我的母妃,又怎么可能识得这香呢,「莫非公子有熟识的姑娘曾用过这香?」


「不,不曾。」他感受出我话意微变,虽然态度依旧从容,可是语气莫名郑重起来,「我少时久居抚平关,毗邻睢国,城中常有睢国商贩往来,而睢国女子身上惯染此香。」


「不知花奴姑娘,如何制得此香?」他见我久久不语,温言问道。


我依旧木然地立着,却觉得日光晃眼天地眩晕。我想起母妃总是独自一人望月垂泪,想起她哼唱的小曲儿连嬷嬷都不会,想起从未见过的母妃亲族。


原来父皇当年北上亲征,带回来的是个敌国的姑娘。


原来我母妃想要逃离的不仅仅是这座巍巍皇城,她念念不忘的也从不是我脚下的这片土地。


她来自他国,最后客死异乡。



我不可能入宫质问父皇,更不可能送母还乡,可我心头憋闷,便决定借酒消愁。


月臣见我拉他入了酒楼,浑喊着不醉不归,却是单点着果酒入腹,认真地对我说道「青梅酒可醉不倒人的。」


「我酒量小,闻点酒香就能醉,你且等着,我一会儿就醉给你看。」我饮酒如饮水,咕咚咕咚地往肚子里灌,可是我一小坛子果酒下去,一心想醉却总是醉不了。


莫非是环境之故?明明那日月下船中,我也是喝下了这么多梅子酒,随后抬眼看人,便恍惚起来了,可如今我看着月臣,他干净温雅的面容却始终清晰,「这莫不是假酒?」


怎么感觉嘴中甜兮兮的但酒味却甚淡?


「酒楼卖酒岂会砸了自家招牌?」月臣摩挲着手中一直未曾入口的酒,过鼻一闻,「这酒不错,想是你酒量长了。」


他那鼻子灵得很,他觉得不错,定然是不错了,原来这酒量如此容易练成,我想到了自己公主府里埋的两坛寒潭香,心思微动。


「月臣,你久居抚平关,想来定是很了解睢国吧。」我撂下了青梅酒,望着酒楼下面人流如织,突然很想知道,我母妃的家国是个什么样子。


「略有耳闻。」他面上一闪而过隐晦的表情,莫名让我想起月下母妃抚琴时的神情。


「月臣,你为何来京都?」我想起了他说过,他在京都也无好友。


「医病。」他犹豫了片刻,方答道。


「眼睛?」我看着面前芝兰玉树般的人物,豁然明悟,「你来京都医治眼疾?你非一直目盲?」


「是,故而颇有些想念曾经所见。」他知我察觉到了些许异样,未等我问,便自顾解释了一句。


「可能医好?」我紧追着询问。


「或许能好,或许不能。」他音如碎玉,听不出太多情绪。


「如若不好,岂非白来一遭。」我沉思,想到了宫里那群白胡子老太医,他自远方辛苦而来,我自不能让他白来一遭。


「如若不好,也非白来……」他低语,饮下了手中端着许久的梅子酒 ,声音化在酒里,我有些没听清。



几日后,我入宫想同父皇要几个太医,却恰巧碰见父皇于御书房内大发雷霆。


「公主来见陛下?」守在殿外的小太监见我如见救命稻草一般。


「父皇因何而恼?」我立在殿外,听到殿内拍桌砸杯的声音,母妃去后,很少有什么事情能让父皇这般怒极失态。


「睢国新皇登基,今日递来国书,许是言语不敬,惹怒了陛下,陛下刚刚召见了钱老将军,却依旧盛怒难平。」小太监见我询问,不敢隐瞒,老老实实地把他知道的都答了。


「新皇登基?是睢国哪位殿下?」我离宫之后,少问国事,睢国那个慕老皇帝在位七十年,终是薨逝了吗。


「是四殿下,慕云。」小太监恭敬地回道。


殿内噼啪之声不断,我僵立不语,睢国四皇子原是父皇昔日手下败将,如今一朝登基意气风发,而我父皇却已垂垂老矣。


我缓缓推开了殿门。


「父皇?」我看着父皇脚下书簿散落,碎瓷一地,他坐在椅上,极为疲惫的样子,见我入殿眼中才渐渐显出一丝温度。


「阿皎?」父皇极为温和地唤着我,「朕正想着朕的阿皎呢,到父皇这儿来。」


「父皇的手怎么这般凉?」我握住父皇苍老粗糙的手,鼻间突然酸楚,「父皇要保重龙体,不要轻易动气了。」


「朕没动怒,」父皇拍了拍我的手,目光慈爱地望着我,声音带着年轮的沧桑,「不知不觉,朕的阿皎也长大了,朕还记得你刚刚生出来时,巴掌大一点,瘦瘦小小,咳咳,咳咳!」


父皇突然一阵疾咳,我慌张地抚着父皇的背,父皇咳疾一日比一日严重,他始终是我父皇,对我疼爱有加,他渐渐老了、弱了,我心头隐隐作痛,我没办法舍下这血脉之情。


父皇摆摆手,毫不在意自己的咳疾,缓声问道:「阿皎,可有喜欢的人?」


「父皇为何这般问?」我心下莫名一慌,脑中有清俊人影一闪而过,「阿皎还小,还没……」


「钱老将军家的小孙子钱弈,英武俊朗,和阿皎很般配。」父皇打断了我的话,握着我的手,眼中是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带着三个太医回了公主府,因为一路上我面冷如霜,他们入府的时候,皆是战战兢兢。


我又感到了当年那种拦着父皇不要伤害母妃时的无力感,父皇虽然没有立即明旨赐婚,他说可以等上一等,若我依旧无心仪之人,他便会赐婚钱家。


但期限只有两个月,我一到十四岁,父皇便会明旨赐婚,圣心已决,绝无回寰的余地。


我焦躁烦闷,这短短两个月,他能医好眼疾吗,若不能,父皇怎么可能会允准我嫁给一个目盲之人呢?


我心焦得很。


「公主,府外有人求见。」小厮回禀,声音略微惊异。


「求见我?」我亦是奇怪,我这公主府,两年多来一直无人造访。


是他吗?


我心猛地一跳,匆匆往府门而去,他知道了?他知道我是挽月公主了?那他会如何看我?还会如往日一般待我吗?他会愿意……却是一个陌生的少年郎。


「你是谁?」我心缓缓放下,恢复了清冷语调。


那少年本是神色傲然,见到我先是愣了愣,复才重新傲然道:「公主身份高贵,恕下臣不敢高攀。」


我转瞬即明,是钱弈,他的消息倒是快,「知道了,下去吧。」


我回身就走,他却于身后愤然道:「我钱家世代忠良,沙场奋血,护卫家国,可竭力效忠的皇朝却差点毁在了你们母女之手,我自十岁起便戍守边关,一身傲骨皆为呈国,绝不可能娶你!」


「我们母女毁了呈国?这话,是钱老将军教你的?」我回首,冷冷地问。


「天下人共知!」他怒气冲了脸。


「边关的风怕是把你吹傻了。」我嗤笑一声,头也不回地命人关了府门。


「容成皎,即便抗旨,我也绝不娶你!」


我恍若未闻,只是走着走着便慢慢停下了脚步,天下共知,我颓然地蹲下,抱着自己,泪沾衣衫。


天下若是皆知,他岂会不知,纵使两个月内医好了眼睛,我又该如何告知他,长久以来与他相对的,是人人怨恨的挽月公主?


更何况,他本就从未说过心悦于我。


我心头皆是绝望。

…………………

【全文点击头像或私哦】

user avatar

您在「回答」「 」中的评论因违规已被删除

处理原因:包含法律法规禁止或可能引起争议的内容

点击查看 知乎社区管理规定,如果您对处理结果有异议,可进行:申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平平淡淡却虐到骨子里的虐文,它们以细腻的日常场景和情感铺垫,将痛苦藏在生活的表象之下,让读者在平静中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 1. 《海风中失落的诺言》情节: 男主林深在海边小镇长大,与青梅竹马的苏晚是小学同学。两人约定考上大学后一起去北方的大学,但苏晚因家庭变故被迫退学,林深却因家庭压力放.............
  • 回答
    我找了一些读起来平平淡淡,但细品之下却能触动心弦、引发思考的句子。这些句子不张扬,不煽情,如同生活本身,藏着一份沉甸甸的意味。关于时间与经历:“我们只是时间的孩子,在流逝中找寻自己的形状。”这句话初听上去,好像只是在说我们都活在时间的长河里,时间一直在走。但细想,它的深意在于“找寻自己的形状”。时间.............
  • 回答
    当然,这里有一些看似平淡,却蕴含强烈情感的句子,我会尽量用更具象、更生活化的方式来阐述,去除任何机器感:1. “桌上的茶凉了,我还没回来。”这句话,如果只是简单地说“茶凉了”,那确实是平淡无奇。但加上了“我还没回来”,瞬间就勾勒出了一个画面。想象一下,一个本应在家与人共饮热茶的人,因为某种原因,迟迟.............
  • 回答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海洋中,有许多诗句如同一条潺潺的溪流,初读时平淡无奇,甚至有些朴实,但随着意境的展开,或是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增长,其深邃的内涵和震撼的力量便会在不经意间爆发出来,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我将为您介绍几首这样的诗句,并尝试详细解读它们“平淡到一鸣惊人”的转变过程。 1. 王维《相思》诗.............
  • 回答
    说实话,让我一下子把脑子里堆积如山的观影和阅读经历里符合“开头平淡,结尾惊艳”这个标准的作品都掏出来,还不能显得像流水账,这事儿还真得费点劲儿。但确实有那么些,它们一开始可能没啥大动静,甚至让你觉得“就这?”但熬过去,结尾一甩过来,你才觉得,哦豁,之前的铺垫原来是为了这个。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吧。.............
  • 回答
    好的,我来给你分享一些那些开场惊艳绝伦,但后续发展或是结局却让人觉得“就这?”的作品,我会尽量用更口语化、更像是一个资深影迷或读者在跟你聊天的语气来讲述,尽量避免那些“AI”痕迹重的套话。电影类: 《降临》(Arrival, 2016) 这电影的开头,绝对是大气磅礴到让你头皮发麻。当那些巨.............
  • 回答
    有一段时间,我身边但凡有点文艺范的朋友,聊起电影总是会提到《爱乐之城》。他们眼神里闪烁着对梦想的憧憬,对爱情的浪漫,对复古爵士乐的迷恋。从影片的色彩运用,到男女主角的演技,再到那场在星空下跳舞的戏,无不被他们奉为经典。我倒是尝试着去看了,也明白它为什么会被那么多人喜爱,视觉上确实很美,音乐也挺抓耳,.............
  • 回答
    在网络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遇见一些让人跌破眼镜的现象: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们吹散。然而,一旦他们踏入虚拟空间的门槛,立刻化身为言辞犀利的斗士,言语间充满了攻击性,仿佛要把积压已久的情绪一次性爆发出来。这种反差,确实引人深思。首先,网.............
  • 回答
    这大概是人人都曾有过的体验,那种心心念念的东西终于到手,却发现热情瞬间冷却,甚至觉得不过如此的心情。这就像是你花了很长时间爬一座山,想象着山顶的风光有多么壮丽,然后你真的站在了山顶,却发现景色也不过如此,甚至比你爬山过程中看到的某些风景还要普通。我想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我们的大脑太擅长“预期管.............
  • 回答
    生活中总有些不起眼的小角色,单拎出来,或许你会说,“哦,就那样吧”,但当它们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却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让平凡变得非凡。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这样几个例子,它们就像街头巷尾的普通人,一旦有了合适的舞台和搭档,便能惊艳四座。1. 咖啡与甜点:从提神到享受的飞跃咱们先聊聊最常见的,咖啡和甜.............
  • 回答
    在我生活的这个小镇上,有一条不起眼的河流。它并不像那些奔腾咆哮的大江大河,也没有磅礴的气势和壮阔的景观。平日里,它静静地流淌,河水不深不浅,两岸是寻常的垂柳和野草,偶尔会有几只水鸟掠过。小时候,我对它没什么特别的印象,觉得它就是一条普通的河流,和其他地方的河流没什么两样。然而,随着年岁渐长,也随着我.............
  • 回答
    我所处的领域,可以称之为信息与计算的海洋,在这里,许多看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物,背后都凝聚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科技力量。今天,我想带你深入探究其中一个——数据中心里的服务器散热系统。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服务器就像一台台放在机房里的电脑主机,它们会发出嗡嗡声,然后就是各种散热风扇转动的声音。对,没错,风.............
  • 回答
    创作力如同滔滔江水,奔流不息,但有时也会遇到干涸或水量骤减的时刻。对于那些曾经凭借一部部辉煌作品,俘获无数粉丝心的漫画家来说,完成代表作后的新作,如果未能达到粉丝心中预期的高度,确实是令人扼腕叹息的。这种“人气不济”并非绝对的失败,但相对于其过往的耀眼成就,难免显得“平平”或“不尽如人意”。要详细讲.............
  • 回答
    这事儿在生活中,你留心观察,其实还挺常见的。一个条件各方面都挑不出毛病的男人,最后却选了一个旁人觉得“配不上”的姑娘。很多人看了,嘴上不说,心里肯定嘀咕:“这男人是不是瞎了?还是图人家啥了?”其实啊,感情这事儿,哪里是小学数学题,加加减减就能算明白的。很多时候,我们旁观者看到的,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
  • 回答
    以下是一些“本以为是大案,实际上小事”的典型案例,涉及公众误解、媒体炒作或调查澄清后的真相。这些案例中,表面的严重性被夸大,但经过深入调查后,实际后果或法律后果并不如预期严重: 1. 美国“伯尼·埃克塞尔”案(Bernie Madoff) 公众误解:2008年,美国前纽交所副主席伯尼·埃克塞尔被揭露.............
  • 回答
    在翻译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截然不同的译名”实际上对应相同的原名的情况。这些差异通常源于文化背景、翻译策略、语言习惯或历史原因。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涵盖文学、影视、历史人物等不同领域: 1. 书籍翻译 《The Lord of the Rings》(《指环王》) 中文译名: 《指环王》(最.............
  • 回答
    关于“让人同情的杀人犯”这一问题,需要明确的是,任何杀人行为都涉及严重的道德和法律问题,无法简单地用“同情”来概括。然而,从心理学、社会学或法律伦理的角度,确实存在一些案件因其复杂的背景或特殊动机而引发公众的同情或争议。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但需强调:这些案例的讨论应基于客观事实,并不鼓励或美.............
  • 回答
    以下是一些让人惊叹的推理电影推荐,涵盖经典、冷门、高智商和心理惊悚等类型,每部电影都因其复杂的剧情、精妙的结构或深刻的主题而备受推崇: 1. 《七宗罪》(Se7en, 1995) 导演:大卫·芬奇 主演:布拉德·皮特、摩根·弗里曼 亮点: 以“七宗罪”为线索的犯罪故事,融合了宗教隐喻.............
  • 回答
    在100元以下的范围内,寻找“高大上”且“少见”的物件,需要结合设计感、工艺价值、文化背景或稀缺性来筛选。以下是一些可能符合这一条件的物品,结合了独特性、艺术感和小众性,同时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 手工陶瓷或陶艺小件(约50100元) 特点:手工烧制的陶瓷,可能有独特的釉色、纹样或造型,如青瓷.............
  • 回答
    规则类怪谈(Rule of the Unseen)是日本民间传说和现代恐怖文化中常见的一种恐怖类型,通常以“规则”或“禁忌”为线索,通过违反规则引发超自然事件或灾难。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规则类怪谈及其详细解析: 1. 三三三规则(三三三の法則) 规则内容: 在日本某些地区,传说中如果有人在午夜(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